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题一、选择题(共25题,50分)1.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答案】B考点:百家争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若视其国”、“若视其家”、“若视其身”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材料的含大意是:对待别的国、家、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国、家、人一样,体现出一种普遍的无等级差别的爱,这是墨家的“兼爱”思想。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其余ACD三项均不正确。2.
2、 图一是日本原首相福田康夫在2007年12月30日访问孔子故里的题词。它说明了“温故创新”是对孔子“温故而知新”的继承和发展 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同族同根 孔子的思想在日本影响深远 福田康夫很喜欢中国的书法A B C D【答案】A考点:儒家思想的影响。项说法明显错误,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中日之间并非同根同族,但是二者在历史的长河中,友好交往的历史大于冲突的历史。故选A。3.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学
3、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此题可将问题改为“ 天下之学士 靡然乡风矣的原因是什么”“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对于没有文言文障碍的同学 。 而言,答案不难从材料的前后文得出: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为什么效仿?公孙弘的成 功,对于具有政治敏感的“天下学士”而言,不难把握“儒学地位正在提高”这一新的政治动向。 4.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B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C促进了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 D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答案】C考点:儒家思想。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有利于专制主义
4、中央集权的加强,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因此不可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答案为C。5.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答案】C考点:宋明理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宋代儒学家是从从万物本源出发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从而把儒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这个新的角度就是“从万物本源出发”。6.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答案】B考点: 李贽的异端
5、思想。这句话表达了“人人皆可以为圣”的圣人观,甚至有蔑视“圣人”一词之嫌。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陆九渊也是理学大家,亦不会。黄宗羲主要是批判君主专制,也不大可能。唯有离经叛道、于正统思想对着干的李贽有可能。(李贽的这句话继承发展了孟子的“人人皆可为尧舜”和王阳明所说的“满街皆圣人”。)因此选择B。7. 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概述,没有涵盖宋明理学的A积极进取的思想 B仁者无敌的思想C艰苦奋斗的思想 D“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答案】D考点: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宋明理学糟粕的东西,严重的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因此这不是八荣八耻涵盖的内容,故选D。8. 明末清初的
6、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 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A B C D【答案】A考点:明清进步思想家。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三大思想家的。依据所学可知,明清三大进步思想家的主张带有民主色彩,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思想上主张经世致用,这是三者的共同主张。从本质上看,他们的思想依然属于儒家思想体系,并没有形成新的体系,更没有提出“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的主张。故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9. 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
7、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但丁 马丁?路德 米开朗琪罗 达?芬奇 伏尔泰A B C D【答案】A考点:文艺复兴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文艺复兴”、“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等,可知,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人物。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可知,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排除含、的选项。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10.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基督教会对西欧思想文化的束缚B古希腊、罗马先哲的推动C资本主义经济
8、的发展 D新生资产阶级的强烈追求【答案】C考点:文艺复兴。ABD都是原因,但是根本原因一般从经济方面考虑,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文艺复兴运动实质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取决于资本主义的发展。11.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是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答案】C考点:启蒙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题意信息并把握历史基本概念的能力。题干关键词“人类运用自己的理智”,与人的理智相对应的是神的意志,那么人类摆脱神的操控而运用自己的理智解决
9、问题、改造社会,就是启蒙思想所提倡的“理性”,故选C项启蒙运动。A、B两项仍未完全摆脱神学束缚。D项是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12. 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欧洲启蒙运动的最突出特点是A.给天主教会以摧毁性打击 B. 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C. 以理性主义思想来观察社会状况 D.号召广大民众投身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B考点:启蒙运动。从启蒙运动角度思考1718世纪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比之萌芽时期有了进一步增长,启蒙运动的“最突出”特点是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君主立宪”等等政治构想。故答案为B。13.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
10、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答案】D考点:文学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学士词”中学士是指苏轼,属豪放派的词人,与之相符的只有南宋的辛弃疾,李煜、李清照主要属婉约派,陆游主要是诗人。所以答案选D。14. 图二的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几乎产生于同一历史时期,但却代表传统科技和近代科学的不同发展趋势,形成这种强烈反差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B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C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的不同影响 D东西方文化没有相同之处【答案】C考点:农业科技成就
11、。关键信息:传统科技和近代科学的不同发展趋势、农政全书、天体运行论。注意:本质。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反映的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成果,而哥白尼和天体运行论则反映的是商品经济下自然科学的发展,故C项正确;B项无法从题干材料中反映;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项“没有相同之处”说法错误。15. 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探究能力。A项顾恺之是东 晋时期的大画家;B项吴道子是唐朝的大画家;D项李贽是明朝 末年的思想家;C项王祯是元
12、朝时期的农学家,所以应该选择C 项。16. 英国思想家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发展,他的思想最有可能借用了A相对论原理 B万有引力定律 C主权在民思想 D进化论原理【答案】D考点:进化论。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创立了生物进化论,他认为生物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因此英国思想家斯宾塞的这一思想与进化论相符,答案为D17. 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A相对论 B日心说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答案】A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
13、学发展历程。题干是普朗克对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的评价。B项日心说是哥白尼的成就,C项量子论是由普朗克提出的,D项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的发明。爱因斯坦的贡献是提出了相对论,故选A。18. 下列晚清时期的言论符合图三漫画主题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扶清灭洋” D“轮车、电邮、机械、百出夷人亦妖术也”【答案】D考点:作答时要注意观察图片,图中清朝官兵手拿盾牌,画有各种妖魔鬼怪,而面对代表西方 文明的火车,充满惊讶、恐惧,视这些东西为妖术,最符合题意的是D,AB 主张要学习西方的 技术,可以直接排除,C 代表的义和团运动也是极端排外的,有一定的迷惑性,但这是一场农 民起义,而
14、非漫画中的清朝官兵形象19.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答案】B考点:早期维新思想。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历程的掌握程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制度-思想文化-走俄国人的路-走自己的路德历程;据材料将政治型态分为三类,一为君主之国,一为民主之国,一为君民共主之国;作者认为其中最理想的型态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君民共主制,首先可以排除A,魏源还没有这种认识水平,受阶级和时代局限
15、性也不可能有。这是向西方学习的“制度”层次,而且是“君民共治”,即仿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所以应该选择早期维新思想家B郑观应。CD项均主张共和制。20.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答案】D考点: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数国民”是为民众,“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是为觉悟,由此可以选出C。A和B在
16、题干中无从体现,可排除;C同样没有体现,而且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对应的是孙中山等革命派,而不是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派。21.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A与时代同行 B有历史观引导 C为现实服务 D充分掌握史实【答案】A考点:历史研究方法。结合材料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可以得出作者强调历史研究要随史观和知识的进步不断的变化即要与时代同行,所以选A22. 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
17、“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A.洛克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卢梭【答案】C考点:材料阐述的是分权思想,而且将权力一分为三,这与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相似。A是三权两分,B、D与分权学说无关。 23. 图四中的几个发明,对工业城市的形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是A. B. C. D. 【答案】 D考点:城市化。 观察四幅图片,知道D是指“蒸汽机”,蒸汽机被称为工业城市之母,故选D项。 24. 儒家思想在“西学东渐”中历经沉浮,康有为“尊孔”,陈独秀“排孔”,二者的共同目的是A借“尊孔”或者“排孔”的舆
18、论力量来发动民众B借此否定守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C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D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答案】B考点:儒家思想。“尊孔”或者“排孔”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各自主张服务。A项对二者来说都不正确,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忽视民众力量是二者的共同局限性。C、D两项是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的作用。故答案为B。25.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年 份1870年1900年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000272000产 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上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
19、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答案】B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企业数量在变少,而工人总数(个)、产量(吨)、投资额(美元)却在大幅度的增加,这是因为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和资本迅速走向集中,垄断组织出现,大企业不断的兼并小的企业,所以企业数量在变少,而工人总数(个)、产量(吨)、投资额(美元)却在大幅度的增加。答题卡: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材料题(共3题,50分)26.
20、(16分)阅读材料:材料一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见图五)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遣产名录。材料二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记载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改革主张的。 摘自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辞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摘自中国近代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是什么?(6分)(2)据材料二,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评价康有为的观点。(4分)(3)材
21、料三中“打倒孔家店”的政治运动因和文化内涵是什么?(2分)(4)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何积极意义?(4分)【答案】(1)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南亚各国;“三孔”以悠久历史、宏大建筑、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6分)(2)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借孔子的权威为维新变法服务,目的是减少变法的阻力;但说明不敢公开同封建正统思想决裂,体现了阶级局限性。(4分)(3)孔子是历代君主树立的权威;抨击专制政治的灵魂。(2分)(4)核心是“仁”和“礼”。(2分)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
22、序。(2分)考点:儒家思想。(1)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概括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一“孔府、孔庙和孔林”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孔子不但开创了儒家学派,还对教育、思想具有中重大贡献,儒家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影响到现在中国和世界,由此得出答案。(2)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实际上是借助孔子的声望进行维新变法的宣传,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这从另一个方面也是看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3)依据材料三中“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背景角度思考作答。(4)依据所学孔子的思想核心从“仁”和“礼”的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儒家思想积极意义可以从“个
23、人和社会”的角度从人际关系和谐以及社会稳定发展的角度组织答案;27. (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
24、自由人。伏尔泰语录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1)归纳材料
25、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4分)(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4分)(3)据材料三说明,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4分)【答案】(1)体现了国家权力的“分权与制衡”思想。(2分)影响: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2分)(2)体现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2分)意义:对当时的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斗争起了进步作用。(2分)(3)国家学说:按照共同意志制定社会契约,建立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应当接受人民的严格监督。(2分
26、)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2分)法治学说:国家要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4)材料二是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主张(2分);材料一、三是侧重于通过规范国家权力来保卫自由和人权的政治构想。(2分)考点:启蒙思想主张。(1)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孟德斯鸠反对把权力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防止独裁,主张实行分权制衡的思想。这一思想为资本主义确立一套政治构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美国就采纳了这一思想。(2)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知识运用的能力,依
27、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可知均体现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人生来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思想在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影响。(3)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的能力,依据“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等内容可以分析得出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建立契约国家、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思想。(4)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比较分析与归纳的能力,从材料分析
28、可知,材料三和材料一、四方面侧重点是不同的:材料三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材料一、四侧重于通过规范国家权力来保卫自由和人权。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材料二 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 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三 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
29、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四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摘自陈独秀警告青年(1)材料一与材料三分别代表哪一个派别?(2分),有何共同主张?(2分)(2)材料二属于哪一个派别?(2分),它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4分) (3)材料四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请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答案】(1)派别:分别是洋务派、维新派;(2分) 共同主张: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2分)(2)派别:早
30、期资产阶级维新派。(2分)相似之处: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4分)(3)分别指民主与科学。(2分)历程: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4分)考点: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潮流。(1)从材料“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可以看出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是洋务派和维新派的观点,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主张向西方学习。(2)从材料“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可以看出这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进行改良。(3)根据材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旧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中的“两位先生”,在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两位先生”指的是“民主”、“科学”,“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根据材料“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旧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即可概括出发展的历程。- 1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