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课后限时训练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9188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课后限时训练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课后限时训练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课后限时训练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课后限时训练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课后限时训练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浙江省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课后限时训练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浙江省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课后限时训练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限时训练(二)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汉武帝时,能“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的官员是()A丞相B郡守C县令 D刺史D从材料中“汉武帝时”“周行郡国,省察治状”,可以看出此官员的职责是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由此可判断是刺史 ,故选D项。2唐朝的中央机构为三省六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中书省草诏 B门下省执行C尚书省审议 D枢密院军事A唐朝三省六部制规定中书省有决议权,可草拟诏令,故A正确;门下省有审议权,故B项错误;尚书省有执行权,故C项错误;枢密院不是三省六部的机构,故D项错误。3古代徐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

2、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这一场景应发生在()A秦 B汉C三国 D唐D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故选D项。4范仲淹曾以“参知政事”的身份主持社会改革。“参知政事”这一职务相当于()A宰相 B刺史C诸侯王 D副宰相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参知政事是宋代用来削弱宰相的地位,加强皇帝权力的,相当于副宰相。5元朝时,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新是设立了()A中书省 B节度使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C注意题干的限定条件是“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元朝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6依据下图漫画中的信息判断,它反映的历史时期

3、最有可能是()不可能发生的对话A秦朝 B汉朝C唐朝 D明朝D注意抓住漫画中的关键字词“内阁首辅”“可是你已被逐出政治舞台了”,据此可推知是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这一事件,D项符合题意。7(2014 瓯海中学期末)右图为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下列有关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省长官都是宰相B加强了皇权C三省分工明确D历朝都完全沿袭D到明太祖朱元璋时废丞相,权分六部,丞相就不再存在了,各个朝代都有变化而并非完全沿袭。8中华大帝国史一书的部分章节名如下:“第七章中国的法律规定不准出国打仗,没有皇帝准许国人不得离境,外国人也不得入境第八章皇帝的内阁,以及为获知全国每月发生的事件所下达的敕令”此记载

4、所属内容指的是中国哪个朝代()A秦朝 B唐朝C元朝 D明朝D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材料“没有皇帝准许国人不得离境,外国人也不得入境”反映的是海禁政策,再结合材料关键词“皇帝的内阁”可判断D项正确;A、B、C三个朝代既无海禁政策,也没有内阁制度,故排除。9在清朝,有一个由非正式的中央军事领导小组发展到“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并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而且是“威名所寄”的权力核心。它是指()A宣政院 B内阁C军机处 D枢密院 C由材料信息“在清朝,有一个由非正式的中央军事领导小组发展到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并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而且是威名所寄的权力核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军

5、机处最初是为处理西北军务而设立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皇帝服务的权力核心,C项符合题意。宣政院是元代设立的,A项不正确;内阁是明代设立的,B项不正确;枢密院是宋代设立的,D项不正确。10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 B内阁C军机处 D. 礼部C本题考查清朝军机处。嘉庆二十一年在雍正之后,军机处已经设立,军机处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有皇帝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故选C项;中书省草拟诏令是在唐朝,清朝已无中书省,故排除A项;从材料分析是内阁奉上谕,上谕不是内阁起草,故排除B项;礼部负责的是祭

6、祀等礼仪性的事务,故排除D项。11某高一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关于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研究性学习,其研究成果正确的是 ()皇权至上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原则皇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挥的积极作用明清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影响日益增大A BC DD依据材料和相关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原则是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的演变趋势是皇权的不断加强和相权的不断削弱,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积极影响是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政局的稳定;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益明显。故D项正确。12【加试题】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

7、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世官制 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 D科举制C由题干中的信息“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知该选官制度是汉代的察举制。13【加试题】(2015金华基础测试)著名历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选举中批评我国古代某一选官制度时说:“评论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评论所不许,则司擢用者不敢违其言;擢用或非其人,则司评论者本不任其咎。体统脉络各不相关,故徇私之弊无由惩革。”这一选官制度()是世官制度的一种是察举制度的延伸与门阀制度相适应体现了“任人唯贤”A BC DC材料论述的是九品

8、中正制,该制度是汉代察举制的延续和发展,故正确;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与当时的门阀制度相适应,故正确。故C项符合题意。14【加试题】(2015绍兴二模)下列关于隋唐时期完善御史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设立中尉一职,主管京畿地区的治安B创设刺史,定期到郡县和诸侯国巡查C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D设立提点刑狱司,专门监察刑狱情况C唐朝时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故C项正确。15【加试题】(2016温州一模)某朝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其地位与六部相同。起初只是管理蒙古事务,后来也负责新疆和西藏的行政、兵刑等事务。该机构是()A宣政院 B理藩院C军机处 D提点刑狱司B由所学知识

9、可知,清代的理藩院是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起初只是管理蒙古事务,后来也兼管新疆、西藏的行政、兵刑等事务。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时期代表人物命运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于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时期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明代中叶后内阁首辅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

10、学知识,指出明、清两代中枢机构的变化,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应依据材料一中“掌握国家大权”等信息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可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明清两代的变化应围绕“中枢机构”的限制条件进行归纳;第二小问,需要从皇权加强的角度进行思考。【答案】(1)反映的现象:丞相位高权重,掌握行政实权;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由来已久。根本原因:丞相制度妨碍皇帝行使权力,成为君主专制加强的阻碍。(2)变化: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并确立内阁制,清代军机处由亲信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皇帝的旨意。本质问题:专制皇权不断加强。17【加试题】人类文明的演进离不开继承与创新。

11、任何制度也不能历久不变,更不能孤立存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被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开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

12、标准。樊树志国史概要(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2)概括材料二中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开始正式入仕”可得出当时人才需要由官吏考察并向中央推荐,体现出察举制特征;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可得出当时通过太学求学、政府考核来选官,这样就打破了原来世家大族子弟通过血缘关系(贵族政治)继承官位的情况。第(2)问,依据材料“(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可得出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依据材料“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可得出开始实行科举制,把选官权收归中央;依据材料“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可得出科举制以考试选拔人才,而且以才学为标准。【答案】(1)制度:察举制。原因:通过太学求学、政府考核,取代了贵族世袭为官。(2)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创立;以才学为录取标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