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39KB ,
资源ID:79156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915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题汇编(B卷)_苏教版.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题汇编(B卷)_苏教版.doc

1、苏教版二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卷(B卷)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班级_姓名_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

2、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一、基础知识“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

3、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读一读,写一写。(8分)yng cn nin hun mn ho xinzhng q du yn w ci b

4、n fn 【答案】养蚕姑娘缓慢好像争奇斗艳 五彩缤纷【解析】考查学生对生词及字形的掌握2为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在括号里打“”(6分)少年 sho( ) 朝霞 cho( ) 欢乐 l( )sho( ) zho( ) yu( )高兴 xng( ) 行为 xng( ) 为什么 wi ( )xng( ) hng( ) wi ( )【答案】sho zho l xng xng wi【解析】考查学生对音节和生字字音的掌握情况。3.比一比,再组词。(8分)瞄( ) 蓝( ) 报( ) 狠( )描( ) 篮( ) 抱( ) 恨( )【答案】瞄准蓝色报答 凶狠描画竹篮拥抱憎恨【解析】考查对形近字或同音字的

5、辨析及组词。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8分)脱下( ) 凶恶( ) 喜欢( ) 温暖( )来源:学|科|网失败( ) 离去( ) 简单( ) 困难( )【答案】穿上 善良 讨厌 寒冷 胜利 回来 复杂 简单【解析】考查学生对常用反义词的掌握。5、把成语补充完整(9分)张灯( )( ) ( )( )贪黑 ( )( )广大( )( )领先 跋( )涉( ) 赏( )悦( )东( )西( ) ( )思( )想 天( )日( )【答案】张灯结彩 起早贪黑 神通广大 遥遥领先 跋山涉水 赏心悦目 东躲西藏 左思右想 天长日久【解析】考查常用成语的积累6.把句子写完整、具体,并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8分)

6、(1)少先队员在_ _ (2)你觉得_ _ 吗?(3)我发现来源:ZXXK(4)沉香救母的故事【答案】1.少先队员在教室里商量星期天去公园种树的事情。2.你觉得我这次能把这幅水彩画画好吗?3.我发现窗户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花。4.沉香救母的故事听起来多么精彩啊!【解析】句子完整就是描述对象和对象的情况都包括进来了,也就是句子的主干都具备。具体就是在主干外还要加上一些修饰成分,使句子描述更具体,传递更多的信息。另外,完整的句子包括句末的标点符号,要根据句子的语气加上合适的标点。7.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再接着往下写。(6分)( )一下课,她就去擦黑板。( )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都被她擦得干

7、干净净。( )今天是王小艺值日。( )上面够不着,她就搬来一张椅子站上去擦。( )王小艺这才开心地笑了。( )只见她右手握着黑板擦,一下一下地擦着。【答案】251463来源:学+科+网Z+X+X+K【解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明确文段的内容,确定大致的表现顺序,然后,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这段话是按照记叙的顺序排列句子的。8.根据古诗游子吟填空。(8分)慈母( ),( )身上衣。临行( )缝,意恐( )。( ),( )三春晖! 作者( )【答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

8、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背诵默写。9.请找出不是一类的词,用“”画出来。(5)(1)清明 春节 教师节 中秋 (2)老虎 象鼻 骆驼 兔子 来源:ZXXK(3)杨树 梨树 树木 松柏(4)茶叶 萝卜 菠菜 冬瓜 (5)飞机 潜艇 导弹 军队 大炮【答案】(1)教师节(2)象鼻(3)树木(4)茶叶(5)军队【解析】考查学生对词语类别的掌握。(1)中“教师节”不是中国传统节日,其他三项是。(2)中“象鼻”不是动物名称,其他三项是。 (3)中“树木”是树的总类名称,其他都是树的不同种类。 (4)中,“茶叶”不是蔬菜类,其他三个是。 (5

9、)中“军队”不是军事武器,其他都是。二、快乐阅读(一)(10分)来源:学科网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1这段有_ _句话。2表示数量的词有_ _、_ _、_ _、_ _。表示颜色的词有_ _、_ _。3用“”画出短文中的感叹句。4将表示那个人喜欢小葫芦的句子抄下来。_ _【答案】1.52.一棵 几朵 几个 几次 绿色 雪白 3.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4. 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解析】1.考查学生对完整句子的辨识。2.考查学生对数量词及表示颜色的词的掌握。3.考查学

10、生对感叹句的辨识。4.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相关信息的提取能力。(二)马虎先生(9分)有位画家,一天,刚画好虎的虎头,有位朋友来请他画马,他就在虎头画上加了个马身, 朋友不要这张画了。 这位画家把这张画挂在自己家的墙上,从此,人们叫他“马虎画家”。 一天,他大儿子外出打猎,看到一匹马,以为是虎,一箭把马射死了,结果被人痛打了一顿;小儿子在野外看到一头虎,以为是马,想骑上去,结果被老虎吃掉了。马虎先生大哭了一场,决心今后做事一定认认真真,不再马虎了。 1填空。(3分) 一( )画家 一( )画 一( )马 2写出反义词:(1分) 马虎( )3.大儿子把马当作,结果。小儿子把虎当做,结果(4分

11、)4选择正确的答案,在( )里画“”。这短文告诉我们:(1分)(1)做事不能马虎。 ( ) (2)要把虎画得像一些。 ( ) (3)要把马画得像一些。 ( )【答案】1.位 幅 匹 只 一场 一箭2.认真3.虎 被人痛打了一顿 马 被老虎吃了 4.(1)【解析】1.量词的考查。2.此题考查反义词运用。“马虎”指漫不经心;不介意;疏忽;轻率先了解。在文中指这位画家画画轻率,“马虎”的反义词就是“认真” “认真”指态度谨严不马虎。3.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细读文章后知道讲画家的二个儿子的内容是在第三自然段,答案就从这段中概括出来)4.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一般我们学了文章后懂得的道理可以从第一段或者最后一句中概括出来。如:马虎先生这短文就是从最后一句“马虎先生大哭了一场,决心今后做事一定认认真真,不再马虎了。 ”概括出的。三、写话。(15分)【答案】略【解析】展开合理想象,写写动物之间的对话。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