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岛第五十八中-学年高二(上)10月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 公元前635年,周襄王因内乱而奔汜(地名)。晋文公打着“勤王”的旗号,恢复了襄王的地位,但就在襄王为他举行的宴会上,晋文公公然向周襄王请“隧”(“隧”是天子死后下葬的墓道),要求自己死后享受天子规格的葬礼。可见A. 天子以“共主”的名义控制诸侯B. 各诸侯国利用王室旗号发展势力C. 天子共主地位名存实亡礼崩乐坏D. 周襄王已确认晋文公为中原霸主【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晋文公要求自己死后享受天子规格的葬礼,可见他是有意要僭越周礼,这使得天子的地位受到挑战,说明春秋时期天子共主地位名存实亡礼崩乐坏,因此C选项正确。A选
2、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天子以“共主”的名义控制诸侯;B选项错误,材料中仅涉及了晋文公,并未涉及各诸侯国的信息,也无法体现利用王室旗号发展势力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周襄王对晋文公此举的态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公元前211年,由于“咸阳人多,先王之宮廷小”,又巯散了部分咸阳居民,“徙三万家丽邑(今陕西骊山附近),五万家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这两次移民得以实施的有利条件包括建立中央集权 吞并六国 北击匈奴 焚书坑儒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材料中
3、两次移民的主要有利条件,符合题意;北击匈奴是维护边境地区安定的措施;焚书坑儒是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不符合题意。B、C和D排除。故选A。3. 下图所示,各国货币差别很大,影响经济文化交流。它们最早得以统一是A. 秦朝B. 西汉C. 东汉D. 宋明【答案】A【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形状、重量各不相同,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规定以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答案为A;西汉、东汉、宋明都使用统一的货币,但都不是最早的,排除BCD。4. 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制度形成于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解析】中央集权制度
4、形成于秦朝,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西周时期是分封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形成,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汉朝和唐朝时中央集权早已形成,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秦朝。5. 如图是某一朝代设置的中央机构示意图。该朝代是A. 秦朝B. 唐朝C. 宋朝D. 清朝【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度,C正确,ABD排除。故选C。6. 下图是中国某朝代行政机构示意图,该朝代是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片信息“宣政院”、“行中书省”等可以得出,所述朝代为元朝,元代地方实行
5、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正确;宋代地方行政制度是路、县两级制,故A不正确;明朝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故C不正确;清朝地方行政区划为省、道、府、县,故D不正确。7. 据记载: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臣对日:”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耐(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乃立庐陵王为太子。这反映出当时A. 皇权尚能受到有效制约B. 宗法观念根深蒂固C. 母族亲属关系不受重视D. 地方诸侯势力强大【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在武三思和李显的王位传承中,最后武则天在大臣的建议下选择了李显,体现的是血缘继承关系,B
6、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皇权至上,皇帝独尊,A选项排除。C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唐朝未对地方实行分封制,D选项排除。8.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特权垄断,扩大封建统治基础的是A. 世卿世禄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以才学作为人才选拔标准,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特权垄断和扩大统治基础,故D项正确。世卿世禄制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这不利于打破世家大族特权垄断,故A项错误。察举制在推荐过程中容易被世家大
7、族所控制,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主要以出身和门弟为选拔标准,体现的是世家大族对特权的垄断,故C项错误。9. 示意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历史现象。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作用解释准确的是A. 加速了国家分裂B. 加强了中央集权C. 增强了诸侯势力D. 扩大了王国疆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的信息“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子弟分封为列候,归所在的郡管辖”可知是推恩令,推恩令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选项符合题意。容易导致国家分裂的是郡国并行制而非推恩令,A选项错误。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选项错误。推恩令实施后,王国实际控制面积变小,D选项错误。【点睛】推恩令是
8、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10. 宋代“取士不问家世”“-切考诸试篇”,采取了弥封(糊名)、眷录等措施,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等新现象。这些新现象的出现说明,当时A. 门第观念根深蒂固B. 宰相权力日益萎缩C. 社会阶层流动加速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C【解析】宋代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等新现象,说明当时的社会阶层实现了流动,所以原有的门阀士族制度被打击了,故排除A而选C;题干与宰相的权力没有关系,故排除B;由“采取了弥封(糊名)、眷
9、录等措施”说明科举制度的功能在强化,故排除D。11.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本质上反映了A. 皇权至高无上B. 君主权力受到挑战C. 中央集权体制破坏D. 君主专制被推翻【答案】A【解析】【详解】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表面上君主权力受到制约,但两千多年中无法杜绝,根源在于君权至上,君权缺乏监督控制,A项正确;通过题干可知,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是利用了君主的权威,而不是君主权力受到挑战,B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利用君主
10、的权威,与中央集权没有关系,C项错误;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式,君权转移到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手中,君主专制没有被颠覆,D项错误。12. 下表是1262年元朝中书省的官史任职情况。这说明元朝A. 汉族地主是重要统治基础B. 民族关系平等友好C. 中枢权力由汉族官僚把控D. 中央地方分权制衡【答案】A【解析】【详解】作为统治中枢的中书省中,“汉族”官员占了一半,说明元朝时期汉族地主是重要统治基础,A项正确;元朝推行民族歧视政策,中书省高级官员以蒙古族为主,B项错误;材料说明中枢权力由蒙古贵族而非汉族官僚把控,C项错误;“元朝中书省的官史任职”情况不能说明中央
11、与“地方”分权制衡,D项错误。13. 明朝初年,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废除了A. 科举制B. 察举制C. 监察制度D. 丞相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明朝初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时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丞相制度,故D项正确;明朝仍实行科举制和监察制度,故AC项排除;察举制是隋唐时期被废除的,故B项排除。【点睛】“明朝初年”是关键信息。14.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定六部具体职掌,六部设尚书,尚书为正三品。六部官员相对稳定,不得轻易调动,凡有劳绩者,则在本部升用。洪武十三年升六部品秩:尚书为正二品。这一变化是A. 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B. 六部官员勤政
12、廉洁的结果C. 源于中枢机构的调整D. 科举考试更加严格的反映【答案】C【解析】材料中说明朱元璋对于六部进行改革,体现出对于中枢机构调整,故C正确;材料是加强君权的措施,不是加强中央集权,故A错误;六部属于执行机构,官员不一定勤政廉洁,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科举考试的信息,故D错误。15. “明朝自成祖以后,历代皇帝嗣位,多由皇太后主持其事,但继位的皇帝出自阁臣的提名,则是前所未有的。”上述材料表明明代内阁A. 阁臣的权力曾一度极度扩大B. 阁臣逐渐演变为实职的丞相C. 逐渐取代皇帝成为实权人物D. 曾一度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继位的皇帝出自阁臣的提名,则是
13、前此所未有”说明明代内阁的权力一度扩大,故A项正确;明朝内阁大臣始终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并未演变为宰相,故B项错误;内阁并未掌握实权,故C项错误;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制度,考查明朝内阁制职权的变化。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明朝内阁制职权、性质、作用的掌握。16.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 习惯法的形成B.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C. 公民法的形成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D正
14、确;习惯法时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概念不清,A错误;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而不是最终形成,B错误;公民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此时尚未形成完整的罗马法体系,C错误。故选D。17. 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这表明当时A. 分封等级秩序遭到破坏B. 宗法体系彻底瓦解C. 传统隶属关系完全消亡D.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周郑交恶”,反映周王室衰微,周王室失去对诸侯国的约束力,表明分封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故选A;BCD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点
15、睛】18. 列宁曾指出:“凡是居民生活习惯特点或民族成分不同的国内的各个区域,都应该享有广泛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其机构则用普遍、平等、秘密的投票方式来建立。”这可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的实施提供理论借鉴A. “一国两制”构想B. 村民自治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经济特区制度【答案】C【解析】材料“民族成分不同的国内的各个区域,都应该享有广泛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这一理论,故C正确;“一国两制”构想与民族区域自治无关,故A错误;村民自治制度属于基层民主制度,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经济特区属于对外开放的表现,不是民族区域自治,故D错误。故选C。点睛
16、: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的关键信息“民族成分不同的国内的各个区域,都应该享有广泛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特点出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9. 20世纪50年代,我国确定的政治制度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还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方针普遍推行村民自治A. B C. D. 【答案】A【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后确立的民主政治制度主要有三项: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二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一国两制”制度提出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村民自治也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才出现
17、。点睛:解答本题除了要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外,还要根据材料中的时间要求进行排除和判断。材料明确规定的是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政治制度,因此根据时间我们就可以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20. 下表为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统计表。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 美国孤立政策的失败B.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C. 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D.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答案】D【解析】【详解】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主要是刚获得民族独立的亚非新兴民族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原则,搁置分歧,获得与会亚非国家的认可,
18、促进了中国外交的发展,D正确;新中国成立之初就与苏联等国家建交,意味着美国外交孤立政策的失败,排除A;1955年至1957年,中国的国力没有大幅度提升,排除B;题干中有非洲国家,不属于中国的邻国,排除C。21.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上述发言体现的外交理念是A. 一边倒B. 另起炉灶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 求同存异【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此次会议是反对殖民主义的会议,是万隆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D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22. 1972年,毛泽东明确指出
19、:“来自美国方面的侵略,或者来自中国方面的侵略,这个问题比较小,也可以说不是大问题,因为现在不存在我们两个国家互相打仗的问题。”该论断是基于A.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B. 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C. 全方位外交战略的提出D.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1972年”“现在不存在我们两个国家互相打仗的问题”,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故选A;1979年中美建交,排除B;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实施全方位外交战略,排除C;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排除D。【点睛】23. 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
20、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A. 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B. 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C. 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D. 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非战公约的影响。依据材料可知,非战公约使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已实行自卫”,这意味着各国“采取军事行动的道路还是敞开着的”,为了本国利益,他们可以进行“自卫”战争,说明非战公约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非战公约并未限制军备竞赛;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非战公约不能有效的
21、制止战争,并非主要说明非战公约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非战公约不能有效的制止战争,并非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4. 张骞通西域使天山南北地区在历史上第一次与中原连为一体,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西地区的交通线路逐步开辟,形成了饮誉中外的丝绸之路”。它的开通A. 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威胁B. 延缓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C. 造成了西域地区的野蛮落后D.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西地区的交通线路逐步开辟”可得出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文化的交流,故D正确;“消除”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丝绸之路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及
22、西域地区的野蛮落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C。二、材料阅读25. 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是全人类的政治发展趋势,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萌生,中间长达千余年,17、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先后建立。但由于国情差异,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特点。材料三 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
23、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大国崛起解说词(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图二反映的是哪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材料一所体现的政权运作,为近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留下的共同的有益借鉴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三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上述三国的代议制有哪几种类型?根据材料二回答,造成西方各国政治模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有哪些。【答案】(1)政治体制:中国:君主专制(或答专制政体,或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雅典:民主政治。借鉴:重视权力的相互制约。(2)标志: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美国:1
24、787年宪法的颁布;法国:1875年宪法的颁布。两种类型:一种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一种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原因: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道路和原有历史传统的不同。(3)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或答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相互制约与平衡);民主原则(或答民主共和制原则,或答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原则)。【解析】【详解】(1)体制:三省六部制体现的是君主专制;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体现的是民主政治。借鉴:三省六部制及雅典民主体制体现的是权力之间的制约。(2)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法国通过18
25、75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3)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民主体现的是原则主要有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2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竞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
26、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答案】(1)特点: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2)影响:“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
27、据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西汉建立后.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台所学知识,即可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代历史改革魏
28、晋法律改革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这种隔绝的局面被打破了。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以洛阳为阵地,复兴了北方的中原文化,为南北文化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官制律例礼乐文化的建构当中,南方文化充当着输出者的角色,经由士人北来等传播途径,成为北方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北魏孝文帝推行汉服,褒衣博带,而其时南朝服饰却是“小作冠帽,短制衣裳”。另一方面,南方的声韵之学又深深地影响了北朝士人。摘编自杨柳从看北魏后期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材料二 对于南朝北投者
29、,拓拔氏尤能注重拔擢这种情况与南朝统治者专重侨姓,排斥南人,而晚渡北人又被目为荒怆,备受排斥,北方各族更不予考虑者,迥不相同。摘编自周一良魏晋南北朝札记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当时南北文化交融的具体表现和显著特征。(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发民族交融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答案】(1)内容: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表现:礼仪文化的建构;服饰风俗的交流;声韵之学的互动。特征:不是一边倒“汉化”,而是双向的交流与融合。(2)因素:迁都洛阳;汉化改革;吸纳南方贤才。影响:促进民族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
30、的封建化;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解析】【详解】(1)内容: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学说汉话,清除民族交往的语言障碍;改姓汉姓;穿汉服等。表现:根据材料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官制律例礼乐文化建构中,南方文化充当着输出者的角色”可见南北方在礼乐文化构建方面的交融;根据“北魏孝文帝推行汉服,其实南方服饰却是小作冠帽,短制衣裳”这体现了南北方服饰风俗的交流;根据材料“南方的声韵之学又深深地影响了北朝士人”可知南北方声韵之学的互动。特征: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种交流的显著特征是双向的交流和融合,南方文化深深影响北方,使北方逐步汉化,北方文化也影响南朝,是双向互动交流。(2)因素:根据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这种隔绝的局面被打破了,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以洛阳为阵地为南北文化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由此得出引发民族交融的因素有: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再根据材料二“对于南朝北投者,拓跋氏尤能注重拔擢”体现了北魏对南方人才的重用,这有利于学习南方文化,促进民族交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产生的影响,从促进民族融合和交流、促进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以及为后世王朝实现统一的奠基作用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