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学典(22)第三章第二节课时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相同质量的Mg和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所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为( )A.2:3B.1:1C.3:4D.24:272、用10mL的0.1molL-1 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3:2:2B.1:2:3C.1:3:3D.3:1:13、足量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的量相等且消耗溶质的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盐酸D.氢氧化钡溶
2、液4、把23g钠投入足量的水中得到a g溶液,把24g镁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得到b g溶液,若,则a,b的关系是( )A.abB.abC.a=bD.无法确定5、在一定条件下7g炭粉与14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1g氧化物,则生成物中CO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B.2:1C.2:3D.3:26、将5.0g 加入到足量盐酸中,并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红热的炭中充分反应,得到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A.1.12LB.2.24LC.11.2LD.22.4L7、已知28g CuO和MgO的固体混合物与200mL某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小心蒸干,得到固体68g。则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
3、度和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 )A.2.528.57%B.2.223.07%C.1.524.55%D.2.518.37%8、将26.4g 与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溶解,反应后水溶液增重24.8g,则原混合物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3B.3:1C.13:31D.31:139、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适量的稀硫酸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若消耗两溶液的体积相同,则稀硫酸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3:2B.2:3C.2:1D.1:210、含有砒霜()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1.50,则( )A.被氧化
4、的砒霜为1.98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1、100mL 2的稀盐酸与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100mL,则反应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5B.1C.0.5D.0.2512、和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和,则X的摩尔质量为( )A.28B.56C.84D.11213、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和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A.46:9B.32:9C.23:9D.16:914
5、、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反应中镁和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2B.二者质量之比为3:2C.二者摩尔质量之比为2:3D.二者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15、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粉末C.铝与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溶液16、将一定体积的通入V L NaOH溶液中,已知NaOH完全反应,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得到a g沉淀;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得到b g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的体积为0.22
6、4a LB.用上述数据不能确定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若,则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盐只有D.可能等于、小于或大于17、工业上生产玻璃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反应:。若把100g 和30g 在高温条件下混合,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 )A.11.2L B.22.4L C.33.6L D.无法计算18、在500g含1.17g NaCl和0.84g NaF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溶液,经静置、过滤、洗涤、称重得到2.87g固体,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氯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 B.氟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C.氟化钠与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D.氟化银难溶于水19、向含有1
7、mol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氧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氢氧化钡1.5molB.当恰好完全沉淀时,铝元素全部以的形式存在C.当向溶液中加入1.5mol氢氧化钡时,反应可用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D.随加入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沉淀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20、把1.1g铁、铝混合物溶于200mL 5的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4.6(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求:(1)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2)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设Mg和Al的质量均为mg,根据Mg和Al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则生成
8、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为。 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等量的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设、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为x、y、z,则由 ,可知,则,因三种溶液的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浓度之比,即浓度之比为1:3:3,故C项正确。 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铝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即,可知1mol Al需NaOH:1mol,:1.5mol,HCl:3mol,:0.5mol。综上所述,D项正确。 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由于,所以只需比较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即可。用差量法可知,23g钠投入水中放出1g氢气,溶液增重22g,24g镁投
9、入盐酸中放出2g氢气,溶液增重22g,所以反应后a=b。 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设生成物中CO与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则x+y=,x+2y=(或28x+44y=21),解得x=,y=。 6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设生成的气体体积为V,则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故。 7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根据可知,固体增加的质量为“”的质量,“”的物质的量为,故原溶液中,原固体混合物中n(O)=0.5mol,故原溶液中,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将Na2O与Na2O2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溶解发生的反应有Na2O+H2
10、O=2NaOH、2Na2O2+2H2O=4NaOH+O2。26.4g Na2O2与Na2O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溶解,称得水溶液增重24.8g,则减少的1.6g为生成氧气的质量,其物质的量为0.05mol,根据反应知,混合物中Na2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Na2O2的质量为7.8g;混合物中Na2O的质量为26.4g-7.8g=18.6g,则Na2O的物质的量为0.3mol,原混合物中Na2O与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3mol:0.1mol=3:1,B项正确。 9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根据关系式:可知,等量的Al消耗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因稀硫酸与NaOH溶液的体
11、积相同,则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答案选A。 1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意在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和计算能力。砒霜转化为,砒霜被还原,A项错误;根据,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B项没有说明氢气所处的温度和压强,B项错误;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则和砒霜反应的锌的质量为,C项正确;由知,1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共18,因为,故转移电子总数为,D项错误。 1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根据,可知反应消耗的,溶液中剩余的,反应后溶液中。 1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则。 1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由反应X+2Y=2Q+R可
12、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 1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两个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即两种金属失去的电子一样多,则反应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质量之比为4:3,故A项正确,B项错误。镁、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C项错误。由于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故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项错误。 1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氧化铜变成铜,固体质量减少,A项错误;二氧化碳通过过氧化钠粉末,发生反应,固体质量增加,B项正确;铝热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C项错误;将锌粒投入硝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固体质量减少,D项错误。 1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A项,题目未指
13、明是否为标准状况,故无法计算的体积;B项,根据b g沉淀可求出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再利用(a-b) g可求出,依据钠元素守桓可求出,进而求出;D项,b只能小于a或等于a。 17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中的C来自,但由于,即反应过程中不足,过量的发生分解反应也生成,所以。 18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通过计算知,1.17g NaCl与过量溶液作用生成2.87g AgCl沉淀。 1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1mol 溶液中含1mol 、2mol ,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开始有和沉淀,当加入1.5mol氢氧化钡时,沉淀完全,有剩余;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转化为,剩余的继续沉淀,至沉淀完全,铝元素全部以的形式存在。 20答案及解析:答案:(1)0.08mol;(2)Al为0.02mol, Fe为0.01mol解析:(1)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0.2L5-0.2L4.6=0.08mol。(2)设1.1g混合物中Al、F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则有解得:x=0.02mol,y=0.01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