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第12讲一、选择题1(2021山东新高考联盟联考)1901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会奏变法事宜,提道:“立国之道大要有三:一曰治,二曰富,三曰强。国既治,则贫弱者可以力求富强。整顿中法者所以为治之具也;采用西法者所以为富强之谋也。”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B维新思潮推动了戊戌变法开展C变法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D新政从根本上维护传统统治【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901年清朝实行的新政,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地位,故D项正确;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9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与材料时间
2、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变法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排除C项。2(2021广东汕头模拟)1905年开始,清廷先后选派多位视学官员出国,对海外华侨聚居地的学务展开视察,希望以此“施教育以发其爱国之心,俾知孔教渊源,累朝恩德,自可默相维系,收为我用”。据此可推知,清廷海外视学的背景是()A反清革命思想盛行B政治改革陷入困境C洋务运动遭遇挫折D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答案】A【解析】20世纪初,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革命团体建立,甚至出现反清起义,故材料中清廷海外视学的目的是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之心,使其为清廷所用,故A项正确;清末推行的政治改革即预备立宪在1906年才开始,排除B项;洋务运动已在
3、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时宣告破产,排除C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是在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D项。3(2021辽宁丹东模拟)以张謇、汤化龙为首的资产阶级立宪派在清末新政前期拥护改革,反对革命。但在武昌起义发生后,长江以南十几个省份相继宣布独立,实际上是革命派和立宪派共同完成的。资产阶级立宪派对清政府的态度转变表明()A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B立宪派认识到清末新政的局限性C辛亥革命促使资产阶级的觉醒D立宪派和革命派的政治目标一致【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立宪派对清政府态度的转变说明他们逐渐认识到清政府的虚伪、欺骗和新政的局限性,故B项正确;资产阶级立宪派对清政府态度转变的原因是认清了清
4、政府反动腐朽的本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而非软弱性和妥协性,排除A项;资产阶级立宪派的觉醒不是因为辛亥革命,而是因为认清了清政府反动腐朽的本质,排除C项;立宪派的政治目标是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而革命派的政治目标是建立民主共和制国家,二者目标并不一致,排除D项。4孙中山认为:“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世界。”为避免这种情况在中国发生,孙中山提出的策略是()A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B建立民主立宪政体C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D核定地价平均地权【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下的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因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的主张
5、,主要内容为核定地价,平均地权,故D项正确。51907年5月,光复会首领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失败被杀;1908年10月,熊成基率领安徽新军一部分突破安庆,举行起义,结果失败。他们的行动表明长江一带的新军()A成为同盟会依靠的革命武装B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C不满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D深感民族危机加深的严重【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学生军起义、安徽新军起义,都受到了当时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的影响,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同盟会,排除A项;“不满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导致四川保路运动的爆发,排除C项;新军起义的目的是反对清王朝统治,而不是反侵略,排除D项
6、。6(2021云南红河州模拟)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立宪派代表张謇向江宁将军铁良、两江总督张人骏进言应前去镇压革命;1911年11月8日,张謇除了劝铁良投降革命党外还规劝张人骏也支持革命,甚至发表文告,利用自己的名望尽快稳定江苏的人心。由此可推知张謇()A在江苏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B政治务实,希望尽早结束动荡局面C是位实业救国的卓越实践者D对清政府失望,转而接受革命思想【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张謇作为立宪派的代表,由“镇压革命”到劝降清政府官员,说明其只期望国家和平稳定,故B项正确;“深厚的群众基础”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并不是实业救国,而是张謇对革命的态度,排除C项;张謇态度
7、转变的原因并不是对清政府失望,而是因为他希望尽早结束动荡局面,排除D项。7(2021山东潍坊模拟)武昌起义后,各地先后出现多种旗帜,最终代表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武汉军政府象征十八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这反映出()A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增强B辛亥革命实现国家统一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近代国家特征开始显现【答案】A【解析】材料中“十八星旗”仅仅“象征十八省汉族”,而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是从狭隘的汉族立场转变为民族团结的立场,避免了国家分裂,符合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后成立中华民国,但未能实现国家统一,排除B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材料中
8、“五族”“汉族”侧重于民族角度,排除C项;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近代国家特征开始显现,排除D项。8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旨在强调()A该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B革命派内部存在分歧C行政权有效制约了立法权D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答案】A【解析】材料“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说明该法在政
9、体设计上没有做到分权制衡的双向互动,存在缺陷,故选A项。9(2021云南丽江模拟)1911年11月2日,袁世凯指示刘承恩致信黎元洪,强调朝廷已下诏罪己,宣布立宪,开放党禁,禁止皇族干预国政,大家的目的差不多都已达到了。袁世凯意欲()A静观其变伺机而动B建立近代民主政体C夺取辛亥革命成果D强化北洋政府权力【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武昌起义后袁世凯逼迫朝廷下罪己诏,致信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宣称“大家的目的差不多都已达到了”,这是对清廷和革命党人都进行弹压的行为,说明袁世凯意欲静观时局变化伺机而动,故A项正确;袁世凯强调朝廷已宣布立宪,因此并非意欲建立近代民主政体,排除B项;窃取革命果实是在
10、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排除C项;此时还是清政府进行统治,并不是北洋政府,排除D项。10(2021湖北武汉质检)下表是1911年中国各种政治势力的一些言论或要求:革命派孙中山:地方豪杰互争雄长,难以统一,“唯作联邦共和之名之下,其夙著声望者使为一部之长,以尽其材,然后建中央政府以驾驭之,而作联邦之枢纽”。立宪派张謇:“然共和政体之固,成绩之良,而绝无涣散纷争之虑者,怵于外患而团体愈坚也。”清政府议和条件:各省改为中华联邦,组织共和政府;蒙古、青海、西藏亦在其内。这些言论或要求的共同主旨是()A实现地方高度自治B推动政权的和平交接C完善民主共和政体D维护国家完整与统一【答案】D【解析】材料中革命
11、派主张建立联邦共和,消除“地方豪杰互争雄长”,立宪派主张共和政体解决“涣散纷争”,清政府要求“组织共和政府;蒙古、青海、西藏亦在其内”,这些言论或要求均体现维护国家统一,故D项正确;地方高度自治与材料“建中央政府以驾驭之”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政权的和平交接,排除B项;“1911年中国”民主共和政体尚未全面建立,谈不上完善,排除C项。11(2021广东百越名校联盟检测)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后“新旧势力的相互博弈及妥协,使革命以最小代价换取了最大成果,原有的疆域和各族民众基本得到维持,避免了国家分崩离析的解体命运,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共存”。这一评价()A对政权的和平过渡持正面看法B低
12、估了辛亥革命的划时代意义C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认识不足D与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相违背【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新旧势力的相互博弈及妥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价的是辛亥革命后的南北议和实现了政权的和平过渡,根据材料“使革命以最小代价换取了最大成果”可知,这一评价对和平过渡持正面看法,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使革命以最小代价换取了最大成果”“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共存”可知,该学者给予了辛亥革命较高的评价并非低估,排除B项;这一评价强调的是辛亥革命的积极性,但不意味着该学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评价符合历史事实,排除D项。12(2021河南中原名校联考
13、)美国学者杜威在1919年底谈到辛亥革命的“相对失败”时断言,这个失败是“由于政治改革大大领先了思想和精神上的准备;政治革命是形式的和外在的;在名义上的政体革命兑现以前,需要有一场思想革命”。这一观点()A没有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B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C肯定辛亥革命在政体革命上的贡献D意在突出思想革命的重要意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杜威认为,因为辛亥革命前没有进行民主共和的思想革命,所以政体革命突然发生,人们很不适应,使辛亥革命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是“相对失败”的,杜威的这个观点指出了辛亥革命存在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探讨的是
14、辛亥革命的“相对失败”,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认为辛亥革命在政体革命上是失败的,排除C项;在杜威看来,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是相辅相成的,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时搜集到以下史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清帝逊位诏书材料二辛亥革命看起来并不像我们认为革命应该是的样子。真正的原因在于,从许多方面来说,它都未带来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未来。新生的“中华
15、民国”并不是共和主义的,尽管帝制政治架构崩溃了,但许多前清官僚仍稳居原位,文化、社会与经济也貌似毫无改变。当然,它们在发生变化,但却不是作为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摘编自美沙培德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18951949)材料三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辛亥革命,则是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比较三组材料,分别说明各自的史料价值。(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答案】(1)史料价值:材料一直接反映了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政体变化进程中的地位;材料二说明了
16、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深远发展中的地位;材料三强调了辛亥革命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2)历史地位: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它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它开启了完整意义上的民主革命的进程;它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没有宪政就没有民主。”宪政是西方政治传统的精髓,是当今世界政治文明的标志。英、法、美、德四国现代宪政的确立过程及其立宪道路、模式上具有不同的特点。我国宪法学家李步云认为:“宪政是国家根据一部充分体现现代文明的宪法进行治理,以实现最广泛的人权为目的的一种政治制度。”中国的“立宪”工作,源于清末,然而
17、只是昙花一现。孙中山先生曾说:“有文宪法,是美国最好;无文宪法,是英国最好。英(国)是不能学的,美(国)是不必学的。”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时,宋教仁一再要求采用责任内阁制,但南京临时政府未予理睬,采取了总统制。此后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却又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摘编自谢居福中华民国宪政史研究结合材料与中外历史的相关事实,围绕“宪政设想与实践”,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给论题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定的一个具体的论题,阐述须有具体的史实依据)【答案】示例论题:中华民国的宪政构想与实践过程。阐述:辛亥革命推翻了2 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仿照美国政体施行总统制。然而,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带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后来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由于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整个国家后来陷入军阀混战之中,美国模式在中国的实践最终以失败告终。因此,我国宪政的实施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不能照搬别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