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名师一号》2015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 双基限时练2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8904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2015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 双基限时练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名师一号》2015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 双基限时练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名师一号》2015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 双基限时练2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名师一号》2015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 双基限时练2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名师一号》2015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 双基限时练2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名师一号》2015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 双基限时练2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名师一号》2015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 双基限时练2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名师一号》2015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 双基限时练2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名师一号》2015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 双基限时练2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双基限时练(二十二)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1下列关于德川幕府实行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幕府的统治B按身份等级确定人在社会中的地位C工商业者大都住在城市,但仍受歧视D天皇、将军、大名、武士都属于“士”这一等级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分析理解能力。德川幕府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把全国所有人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依据题目要求,对选项分析可知:A、B、C三项的内容表述是正确的,D项的表述不正确,“士”不包括天皇。答案D2.观察右图,在幕府时代,图中人物的阶层()大多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的特权主要从农民中选出构成了幕

2、府统治的基础A BC D解析幕府时代的日本,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各等级之间的界限是不可逾越的。武士属于这一阶层,的叙述不正确。答案D3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材料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日本商人地位的提高,但商人仍属被统治阶级,政治地位并没有改变,B、D

3、说法错误;A不符合史实。答案C4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该条约()A缓和了日本与列强的关系B扼制了列强对日本的侵略C打开闭关锁国的日本大门D推迟了日本半殖民地进程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明确日美亲善条约的内容。通过该条约,美国取得了开放通商口岸、派驻领事、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侵略权益。它的签订,打开了日本大门,刺激了列强对日本的侵略,使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答案C5有人说,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其中“外部因素”指()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强大C民族危机加剧 D倒幕运动胜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A、B、C、D中属于外部原因的

4、只有C,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加剧了日本的民族危机,促成了日本的明治维新。答案C6关于17世纪30年代日本实行锁国政策史实的分析,正确的是()A吸取中国的经验教训B并没有完全隔断同外国的联系C导致了日本封建制度的瓦解D直接造成了近代挨打的悲剧解析锁国政策,在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和日本都实行过,但是中国的锁国政策与日本是不一样的,也无所谓经验可谈;日本封建制度的瓦解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挨打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西方的殖民掠夺本性,并不是西方看到日本锁国才来侵略。答案B7下列关于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的内容中,表述正确的有()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

5、商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对外贸易,对外商业活动受到幕府的严格控制规定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允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A BC D解析的表述均符合日本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答案A8黑船事件发生的根本动因是()A日本幕府统治的腐朽B日本国内社会矛盾尖锐C工业革命推动西方国家加紧殖民扩张D佩里要打开日本国门解析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获取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美国于1853年打开日本的国门,此即“黑船”事件。答案C9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在()生丝和茶叶出口量增加,刺激了生产的发展生产技术和经营形式得到改进一些有识之士从国外购进机器,建

6、立工厂富裕农民、工场主和商人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增长A BC D解析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向日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生产的需要,一些地主和农民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水平。同时,国门被打开,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日本与西方的差距,开始投资设厂,实力增长较快。答案A10在西方入侵的影响下,为日本明治维新奠定基础的因素不包括()A原材料的大量出口使生产技术和经营形式不断改进B一些有识之士购买机器,建立工厂C部分大名改革自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D西方大量商品倾销日本,黄金外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黄金外流、物价暴涨导致经济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不可能为明治维新奠定

7、基础,A、B、C三项所示内容为日本后来的改革做好了物质准备,奠定了改革的社会基础。答案D11观察下列两幅图片:请回答:(1)图1中的人物是_,他于_年在_领导了武装起义。图2中的历史事件是指_。(2)图1和图2的人物和事件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怎样来理解它们与明治维新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再认再现能力。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日本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出现,这成为明治维新的背景。答案(1)大盐平八郎1837大阪黑船事件(2)影响:大盐平八郎领导的武装起义,对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它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已经开始动摇。1854年,佩里同日本幕府签订日美亲善条约,这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

8、个不平等条约。随后英、俄、荷、法等国也迫使日本签订了类似的不平等条约。日本的主权遭到践踏,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日本紧锁两百多年的国门被打开了,不得不面向世界。关系:内忧外患,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统治基础动摇,中下级武士成为以后倒幕运动的主力和明治维新的领导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使日本注重西方的坚船利炮,开始学习西方,明治维新的一系列措施便是采取了欧美的模式等。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第一条日本与美国及其人民间缔结永世不朽之和睦,无地点人物之差别。第二条伊豆之下田,松前之箱馆两港,日本政府准许美国船停泊,以便补给柴薪、饮水、食料、煤炭以及其他需用物品。第三条美国船只漂流至日本海滨

9、时,当由日本船舶予以救助;其漂流人员当护送至下田或箱馆。第九条日本政府若将此次对于美国未曾准许之事予其他外国时,当亦对美国予以相同之准许。遇有上述情形时,无须另行谈判,亦不得拖延推诿。日美亲善条约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其中“士”包括哪些阶层?这一阶层在19世纪初期受到冲击的原因是什么?(2)归纳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指出它对日本有何影响?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图文材料获取有效信息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其受到冲击的因素应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进行解释。第(2)问根据材料二日美亲善条约的内容,可概括出开埠通商及片面

10、最惠国待遇等内容,并据此分析其对日本政治、经济及阶级关系的影响。答案(1)问题:日本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阶层:将军、大名、武士。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内容: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些权益,美国也同样享受。影响:西方列强相继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中;日本国门被打开,列强的经济侵略,使日本的传统经济受到冲击,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中下级武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变革运动。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是15,而国际市场上却是115或16,也就是日本的白银价格比国际市场上要贵三

11、倍多。材料二请回答:(1)面对材料一中的状况,西方商人采取了什么举动?(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同材料一有什么关系?(3)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对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由材料一可知日本的白银价格比国际市场贵三倍多,可分析出西方商人为获利用银元在日本大量套购黄金。第(2)问由材料二曲线上升可知米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暴涨。原因就是材料一中商人的行为导致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第(3)问由物价暴涨可知影响人民生活导致社会矛盾尖锐。答案(1)西方商人利用日本市场和国际市场黄金价格的差额,用银元在日本大量套购黄金。(2)现象:米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暴涨。关系:西方商人在日本套购黄金,造成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3)物价暴涨引起经济混乱,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走投无路的民众纷纷揭竿而起,许多地方的农民和贫困市民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危机加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