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218.26KB ,
资源ID:788589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8858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

1、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时,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将第II卷答案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第I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2.本试卷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秋天是赏菊的好季节,作为中国人,细细想想,果真历朝历代的人们对菊花都有各种赞美。正因为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才让南宋绘画家马远画

2、了陶渊明采菊图,上面还出现了菊花和松树的形象。古代文人对菊花真的是赞誉有加,菊花位列植物“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中便是明证。陶渊明喜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 ),司空图欣赏“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 ),唐寅感受到的是“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的( ),李清照又用“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对比烘托着孤独凄凉,黄巢“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写出了菊花满城的( ),似乎人人心中都有别样的菊花。现代艺术家们对菊花同样是一往情深。新月派诗人闻一多的现代诗鼓手与琴师中写到了不同形态的菊花。有鸡爪菊、绣球菊、江西腊,这些菊花颜色丰富,不但有金的黄、玉的白、春酿的绿、秋山的紫,

3、更有剪秋萝似的小红菊、从鹅绒到古铜色的黄菊、带紫茎的微绿色的“真菊”,以及枣红色的菊花王。在闻先生饱蘸感情的抒发中,_,他用文字描摹出菊花的无数状态、颜色、样貌,让我们非常赞叹。1. 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典雅安静淡定从容豪气干云离愁别绪B. 淡定从容典雅安静离愁别绪豪气干云C. 典雅安静淡定从容离愁别绪豪气干云D. 淡定从容典雅安静豪气干云离愁别绪2. 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我们对他的思乡爱国有共鸣,更能发现作为画家的他训练有素的眼力B. 我们不仅发现作为画家的他训练有素的眼力,更能对他的思乡爱国有共鸣C. 我们不仅对他的思乡爱国

4、有共鸣,更能发现作为画家的他训练有素的眼力D. 不仅我们发现作为画家的他训练有素的眼力,更能对他的思乡爱国有共鸣3. 下列与“菊”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是他对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真实写照。B. 古人称九月为“菊月”。古人在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李清照的醉花阴就是写于重阳节。C. 宋朝时的大儒周敦颐爱莲说,“菊,花之隐逸者也。”他赞誉菊花超然、孤傲,使它很自然的成为隐士身份人的象征。D. 在我国有源远流长的养菊、赏菊、品菊、咏菊、画菊的传统,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菊花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菊花为中心的文化体系,

5、这就是中国传统菊花文化。【答案】1. B 2. C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典雅安静:优美大方而不俗气且平静安稳,不吵闹。淡定从容:沉着镇定,淡泊名利。第一空,陶渊明的诗句体现的是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心境,故选“淡定从容”;第二空,司空图诗句中的“无言”体现安静,“人淡如菊”体现典雅,故选“典雅安静”。豪气干云:形容豪迈的气势冲入云霄。离愁别绪:指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第三空中,“多少天涯未归客”,显然是离乡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故选“离愁别绪”;第四空,黄巢的诗歌展现出菊花怒放时的豪迈气势,故选“豪气干云”。故选B。【2题详解】本

6、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能力。从语句本身来看,前后分句主语均为“我们”,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排除AD。根据后文的内容,“文字描摹出菊花的无数状态、颜色、样貌,让我们非常赞叹”可见,主要强调的是他作为画家的眼力,能够把菊花描摹得生动形象,故为与后文衔接,应把“作为画家的他训练有素的眼力”放在后面,排除B。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错误,这句话是归去来兮辞中的。故选A。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将智能管理“精确到肌肉”的上海体育学院的刘宇教授团队通过采集跳台滑雪运动员的数据信息,结合可

7、穿戴设备等新技术进行神经启动、肌肉控制等方法研究,建立数字化高速影像、冠军选手模型、运动员心理分析、运动损伤防护等,为雪上技巧类项目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助力选手实现成绩突破。为无微不至地服务于运动员,一些高校还在运动员的穿戴上下了功夫。据媒体报道,前不久,天津工业大学领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积极保暖服装研发项目组向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捐赠了可穿戴自加热耐低温服装用品,在零下40的环境下,加热面罩内部温度仍可达10左右,持续发热1至3小时。(光明日报周世祥2021年3月17日)材料二:利用“风洞”进行针对性训练已被冰雪运动强国广泛采用。2020年10月中国首座体育综合训练风

8、洞正式启用。这座为冬奥会量身打造的体育“风洞”,最大风速可达每秒42米,相当于14级强台风,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冰雪运动所涉及风速范围。钢架雪车、跳台滑雪等项目运动员在“风洞”助力下受益匪浅。外界还注意到,圆盘滑雪机成为越野滑雪队提升实力的“黑科技”装备、跳台滑雪国家集训队利用科学手段帮助运动员调整空中姿态、六自由度电动模拟体育训练系统的引入为运动员提供了逼真的训练环境中国正综合多学科、跨学科的力量,统筹推进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为竞技体育实现更大突破提供有力支撑。目前,科技赋能已经帮助中国选手在北京冬奥会多个项目上入围,实现历史性突破。比如,中国首次成功“解锁”高山滑雪全项目参赛资格,跳台滑雪等项

9、目的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中国新闻网郭超凯2022年1月17日)材料三:“冰丝带”的建设者创新性地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使“冰丝带”成为奥运历史上首个使用该项技术的速滑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是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之一。它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冬奥会比赛提供温度、高度均衡的冰面,同时还可以使国家速滑馆碳排放量接近于零。此外,国家速滑馆还配有一套场馆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能够把制冰产生的废热用于除湿、冰面维护、场馆生活热水等,全冰面模式下每年仅制冷部分就能节省200万度电,并且整个系统的碳排放趋近于零,相当于约120万棵树实现的碳减排量。在整套系统加持下,

10、“冰丝带”整体冰面的温差不超过0.5摄氏度,这意味着整个冰面赛道硬度一致,非常有利于运动员滑出好成绩。1.2万平米的冰面之下铺设着大量不锈钢管道,通过分模块控制单元,可以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这样的制冰方式,既能满足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使用要求,还可以根据不同冰上项目对冰面的使用需求分区域制冰。这些扎实的工作,为制作“最快的冰”打下坚实基础。(科技日报冰丝带里连破奥运纪录!“最快的冰”藏着什么秘密?2022年2月14日)材料四:4.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两则材料小到穿戴设备,大到训练手段,都强调了科技创新为冬奥健儿赋能助力,突显冬奥会的科技底色。B.

11、 结合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借助数据信息采集,研究神经启动等方法,从而实现将智能管理“精确到肌肉”。C. “风洞”“圆盘滑雪机”等首次出现的“黑科技”装备助力运动员们在真实的训练环境下进行针对性训练。D. 由天津工业大学研发的可穿戴自加热耐低温面罩可以在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下,持续发热至少1小时。5. 下面对材料四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冬奥会男性运动员获奖年龄段一般集中在2228岁。而女性运动员获奖年龄段则会比男性早一些。B. 在冬奥会上,男性运动员的最大获奖年龄明显高于女性运动员,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男性体能和生存年龄的优势。C. 从平均年龄来看,冬奥会女性运动员获奖年龄小

12、于男性运动员。D. 从获奖年龄与人数来看,1939岁的男性运动员获奖人数明显多于女性运动员。6. 综合以上材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京冬奥会能够不断刷新奥运会世界纪录,既与运动员的水平提高有关,也与科技发展有关。B. “冰丝带”不仅能将整个冰面赛道温差控制在0.5以内,还能实现余热回收,极具环保性。C. 未来,在“冰丝带”里我们可以同时举办滑冰、冰壶、冰球等多项赛事以及大众冰上活动。D. 在赛事上崭露头角的新兴科技成果经过考验和推广,最终惠及了百姓生活和行业发展。【答案】4. A 5. B 6. D【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B.“结合从而实现将智

13、能管理精确到肌肉”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是“将智能管理精确到肌肉的上海体育学院的刘宇教授团队通过结合为雪上技巧类项目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助力选手实现成绩突破”,可见“将智能管理精确到肌肉”只是修饰“上海体育学院的刘宇教授团队”,而这一团队“结合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借助数据信息采集,研究神经启动等方法”的结果是“为雪上技巧类项目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助力选手实现成绩突破”。C.“等首次出现的黑科技装备”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利用风洞进行针对性训练已被冰雪运动强国广泛采用。2020年10月中国首座体育综合训练风洞正式启用”“圆盘滑雪机成为越野滑雪队提升实力的黑科技装备”,可见“风洞”“圆盘滑雪机”等,并

14、不是首次出现的“黑科技”装备。D.“由天津工业大学研发的”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天津工业大学领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积极保暖服装研发项目组”。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推断能力。B.“和生存年龄的优势”错误,男性运动员的最大获奖年龄明显高于女性运动员,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男性体能优势,但不能体现生存年龄的优势。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D.“最终惠及了百姓生活和行业发展”无中生有,材料强调了科技创新为冬奥健儿赋能助力,突显冬奥会的科技底色,但今后能否终惠及百姓生活和行业发展并不一定,所以“最终惠及了百姓生活和行业发展”说法错误。故选D

15、。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卓吾曰:晁错对策,直推汉文于五帝,非谀也,以其臣皆莫及也。故曰:“五帝神圣,其臣莫及,而自亲事。”亲事则不可不知术数矣。今观其时在廷诸臣,仅贾生耳。贾生虽千古之英,然与文帝远矣,是岂文帝咸有一德之臣乎?夫既不得如五霸之佐,贤于其主,又不得如三王之臣,与主而俱贤,则孝文真孤立无辅者矣。是故晁错伤之,而推之以与五帝并也。然谓汉文无辅则可,谓其不知术数则不可。夫治国之术多矣,若谓人尽不知术数,必欲其皆就己之术数,则亦岂得谓之知术数哉?汉文有汉文之术数也,汉高有汉高之术数也,二五帝霸又自有二五帝霸之术数也。以至六家九流,凡有所挟以成大功者,未常不皆

16、有真实一定之术数。唯儒者不知,故不可以语治。虽其间亦有一二偶合,然皆非性定神契,心融才会,真若执左券而后为之者也。是故因其时,用其术,世无定时,我无定术,是之谓与时消息而己不劳,上也。执其术,驭其时,时固无常,术则有定,是之谓执一定以应于不穷,次也。若夫不见其时,不知其术,时在则术在,而术不能违时;术在则时在,而时亦不能违术:此则管夷吾诸人能之,上之上也。若晁错者,不过刑名之一家,申、商之一术,反以文帝为不知学术,而欲牵使从己,惑矣!(明李贽焚书晁错有删节)(二)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察,以错为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而不知错之有以取之也。夫以七

17、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已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惋而不平者也。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不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袁盎,可得而间哉?(北宋苏轼晁错论,有删节)【注释】晁错对策:晁错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对策”指晁错写的政论文贤良对策。咸有

18、一德:尚书篇名,这篇经文的主题就是“一德之事”。作者据传是商之重臣伊尹。伊尹一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做出过卓越贡献,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帝王之师。左券:古代称契约为券,用竹做成,分左右两片,立约的各拿一片,左券常用做索偿的凭证。后来说有把握叫操左券。7.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臣莫及及:比得上、赶得上B. 夫既不得如五霸之佐佐:辅佐C. 谋弱山东之诸侯弱:削弱D. 可得而间哉间:离间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臣皆莫及也以三矢赐庄宗B. 真若执左券而后为之者也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C. 以诛

19、错为名壹是皆以修身为本D. 其为变岂足怪哉吾其还也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惋/而不平者也B. 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惋而不平者也C. 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惋/而不平者也D. 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惋而不平者也10. 下列六句编为四组,都属于作者评述晁错直推文帝于五帝原因的一组是( )其臣莫及,而自亲事今观其

20、时在廷诸臣,仅贾生耳夫既不得如五霸之佐,贤于其主又不得如三王之臣,与主而俱贤则孝文真孤立无辅者矣汉文有汉文之术数也A. B. C. D. 11.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李贽认为,汉文帝并不是不懂得治国的方法和谋略,只是文帝身边没有得力的辅助之臣而已。B. 李贽认为,儒者在谈论治国方法的时候,虽然其中也许有一二次的偶合,但那并不是儒者的认识所致,也不是思想和才能相融合的结果,而是好像事前先有把握而后才去做的。C. 五帝、五霸、六家、九流,凡是有把握成就大功劳的人,都有着适于自己的那一套治理方法和谋略。D. 苏轼认为,吴楚七国发难,晁错却只想保全自己,留守京城,加上袁盎

21、的挑拨离间,最终给晁错带来了杀身之祸。12.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晁错伤之,而推之以与五帝并也。(2)执其术,驭其时,时固无常,术则有定,是之谓执一定以应于不穷,次也。(3)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而不知错之有以取之也。13. 以上两段历史评价从不同角度出发,均指出了晁错的失策所在。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两段评论的侧重点。【答案】7. B 8. C 9. D 10. B 11. D 12. (1)正因为这样晁错非常伤心,才把汉文帝推崇到与五帝并列的地位。(2)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谋略,应对不断变化的时势,时势本就变化无常,但方法与谋略却是老一套,所以说拿不变的方法与

22、谋略来应对不断变化的时势,这是次等的治国策略。(3)天下人都为晁错因竭尽忠心却遭受祸患而悲伤,却不知道晁错自己也有自取其祸的原因。13. 第一篇文章的侧重点:晁错错在认为文帝不知术数,想使文帝听从自己。第二篇文章的侧重点:晁错错在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晁错让自己留守京城,却让皇帝御驾亲征,他把危险推给了皇帝,把安全留给了自己。【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B.佐,名词,辅佐之人,辅臣。句意:既不能像五霸的辅臣。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言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A.以,介词,因为。句意:因为他的臣子都比不上他贤能罢了。以,介词,把,拿。句意:把三支箭赐给庄宗

23、。B.而,顺承连词,然后。句意:真好像有了把握之后才做这样的事。而,转折连词,却。句意:我的力气足以举起百钧重的东西,却不能够拿起一片羽毛。C.为,动词,和“以”搭配,把作为。句意:把诛杀晁错作为(反叛朝廷的)名义。/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D.代词,他们。句意:他们起来叛乱有什么奇怪的呢?语气副词,表婉商,还是。句意:我们还是回去吧。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因为亲自带兵出征极为危险,留守后方十分安全,你自己是挑起大难的罪魁祸,却选择十分安全的事情来做,把极为危险的事情留给皇上去担当,这是忠臣义士愤恨不平的原因哪。“难首”,指罪魁祸首,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C。

24、“以其至危”是“遣天子”的后置状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根据“直推汉文于五帝,非谀也,以其臣皆莫及也”可知,作者认为晁错直推汉文于五帝,是因为他的臣子都比不上他贤能。说的是五帝,与晁错直推文帝于五帝无关。是对汉文帝臣子中只有贾生才能过人的评价,臣子贤能,不是直推文帝于五帝的原因。这是对汉文帝有汉文帝治国方法的评论,是为了论述治国之术与人才、时势的关系,与晁错直推汉文于五帝无关。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D.根据原文“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不免于祸错以身任其危虽有百袁盎,可得而间

25、哉”可见,作者认为,在那时即使没有袁盎的挑拨离间,晁错也不能免祸。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是故”,因此;“伤”,感到伤心;“推”,推崇;“并”,并列。(2)“执”,掌握;“驭”,应对;“固”,本来;“定”,固定不变;“一定”,固定不变的方法谋略;“次”,排第二的,次等的。(3)“悲”,为而悲伤、悲叹;“以”,因为;“有以”,有的原因;“取之”,自取其祸。【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概括文本中心主旨的能力。选文(一),根据“亲事则不可不知术数矣夫治国之术多矣,若谓人尽不知术数,必欲其皆就己之术数,则亦岂得谓之知术数哉?汉文有汉文之术数也”“若晁错者

26、,不过刑名之一家,申、商之一术,反以文帝为不知学术,而欲牵使从己,惑矣”可见,作者认为晁错失策在于,治国的方法策略很多,不是一定要采用自己的一种办法。何况晁错自己的方法不过是次等的“执一定以应于不穷”的法家之术,却以为汉文帝不懂得治国方法道理,一定想让汉文帝听从自己的方法策略,这是糊涂的。选文(二)首先指出认为晁错获罪是由于“有以取之也”,即自取其祸;第二段中,苏轼首先认为“削藩”骤削则必然导致“七国之乱”,这便是“无故而发大难之端”。仁人君子豪杰却于此时挺身而出,所以能成大业,但晁错不在此时捐身,力挡大难,击溃七国,反而临危而逃,“使他人任其责”,那么“天下之祸”自然便集中在晁错身上了。接着

27、又连用了两个反问句,把文章的气势推向了的顶峰。“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是谁引发出七国之难而又临危而逃,选择最安全的处所,把天子陷入至危的境地,这是忠义之士所愤惋之人,即使无袁盎的谗言也不会幸免于祸。这样的结局的原因是“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又用两个条件再从反面假设晁错“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这是假设晁错不临危而逃;“使不至于家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这是假设晁错不使人主自将。那么即使有一百个袁盎也不能使晁错获祸。侧重于晁错身为难首,“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已居守”,在国家危难时,却临危而逃,把危险之事交给天子去

28、御驾亲征,而自己却留在安全的京城,无法让人信任。参考译文:(一)我说:晁错写的贤良对策,把汉文帝直接推崇为上古五帝那样的帝王,并非阿谀奉承,只是因为他的臣子都比不上罢了。所以说:“五帝十分神圣,他们的臣子比不上他们,所以自己亲自处理政事。”亲自处理政事就不可能不懂得治理国家和管理手下的方法手段。如今看当时在朝廷的诸位臣子,只有贾谊罢了。贾谊虽然是千古难得的英才,但他与文帝相距太远了,这样怎么能是文帝咸有一德的臣子呢?既不能像五霸的辅臣,比其君主贤能,又不能像三王的臣子,和君主一样贤能,那么孝文帝真的是孤立无援,没有可堪辅佐之人了。因此晁错为他感到哀伤,故而推崇他和五帝相提并论。然而说汉文帝没有

29、辅臣是可以的,认为他不懂得治理国家的政务就不对了。治国的办法很多,如果认为别人全都不懂得治国方法,一定想要别人全都用自己的办法,那么又怎么能说是懂得治理方法呢?汉文帝有汉文帝的方法,汉高祖有汉高祖的方法,二五帝霸又自有二五帝霸的方法。以至于六家九流,凡是有所倚仗而成就大功业的人,未尝不全都有一定的真实的办法。只有儒家的人不懂得,所以不能够谈论治理国家的办法。虽然中间也有一两个偶然相合的,然而全都不是性情稳定、神灵契合,心中融会贯通,真好像有了把握之后才做这样的事。因此顺应当时的时势,采用一定的办法,世事没有固定的时势,我也没有固定的办法,这就叫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己不必劳顿,这才是上等。把握方

30、法,驾驭时势,时势本来无常,而方法则有固定规律,这就叫做把握一定规律来应对不穷的变化,这是次等。如果看不见当时的时势,不懂得方法,时势在则方法在,而方法不能违背时势;方法在则时势在,而时势也不能违背方法:这就是管夷吾等人的才能,是上等中的上等。像晁错这样的人,只不过是刑名一家的学说,申、商一类的方法,反而认为文帝不懂得治国方法,而想要牵制文帝让他听从自己的策略,真是糊涂啊!(二)从前晁错殚精竭虑效忠汉室,建议景帝削弱山东诸侯各国的实力。于是山东诸侯各国共同起兵,借着杀晁错的名义。可是景帝没有洞察到他们的用心,就把晁错杀了来说服他们退兵。天下人都为晁错因尽忠而遭杀身之祸而痛心,却不明白其中部分原

31、因却是晁错自己造成的。七国那样强大,却突然想削弱它,他们起来叛乱难道值得奇怪吗?晁错不在这个时候豁出自己的性命,为天下人承受抵挡大难从而控制吴、楚等国的命运,却居然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想让景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自己留守京城。再说那挑起七国之乱的是谁呢?自己想赢得那个美名,又怎么能躲避这场患难呢?因为亲自带兵出征极为危险,留守后方十分安全,你自己是挑起大难的罪魁祸,却选择十分安全的事情来做,把极为危险的事情留给皇上去担当,这是忠臣义士愤恨不平的原因哪。在这个时候,即使没有袁盎,晁错也不可能免于杀身之祸。为什么呢?自己想要留守京城,却叫皇帝御驾亲征,按情理来说,皇帝本来已经觉得这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

32、又不好反对他的建议,这样正好给袁盎以进谗言的机会,使他的目的能够得逞。假若吴、楚等七国叛乱时,晁错豁出性命承担这一危险的平叛重担,夜以继日像淬火磨刀似的训练军队,向东边严阵以待,让自己的君主不至于受到烦忧,那么皇帝就会充分依靠他而不觉得七国叛乱有什么可怕。纵使有一百个袁盎,能有机可乘离间他们君臣吗?第II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2.本试卷共12小题,共117分。四、(25分)1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樵者【唐】崔涂行山行采薇,闲翦蕙为衣。避世嫌山浅,逢人说姓稀。有时还独醉,何处掩衡扉。莫看棋终局,溪风晚待归。(1)下列对这首诗的

33、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渔樵”本是农耕文明的基本生活方式,比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它代表了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和淡泊洒脱的人生境界,在诗文中常成为隐者的象征。B. 衡,横木,横木为门,是贫者之居的布置。衡扉,简陋的房屋。从颈联中可以看出樵者生活清苦,“独醉”中透着近似“新停浊酒杯”的“潦倒”之意。C. 本诗尾联与“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典类同,但用意不同。本诗更强调山中遇仙的情节而非刘诗中的人事沧桑之感。D. 本诗语言自然朴质,但余韵悠悠;字里行间既展现了樵者的日常生活,又流露出作者对樵者的赞赏与向往。(2)“香草美人”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特殊含

34、义。本诗哪一句承袭了“香草美人”意象的文学传统,有什么寓意?(3)“莫看棋终局,溪风晚待归”表达了什么情感?【答案】(1)B (2)闲翦蕙为衣。剪裁蕙草制作衣裳,以“蕙草”寄寓一种闲适、高洁的志趣。(3)棋局虽终了,还有溪风伴我归家。表达了作者对隐者闲适宁静的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樵者生活清苦”“潦倒之意”错,“何处掩衡扉”房屋虽简陋,但环境幽僻,生活悠闲,诗人不怕孤独和清贫,乐在其中,仿佛住在世外桃源一般。故选B。【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形象的能力。“香草美人”意象的文学传统,指的是屈原开创的以鲜花、香草、美人来比

35、喻品行高洁的君子文学传统,借“香草美人”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美好情感、美好理想的追求精神。本诗“闲翦蕙为衣”意思是,休闲时刻,剪裁蕙草制作衣裳。这里以剪裁“蕙草”喻指自己高洁的人生志趣。【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结合全诗来看,诗歌描写了一位樵者的日常生活,他行走在山路上,边走边采摘路边的野豌豆(薇);休闲时刻,剪裁蕙草制作衣裳;有时还独自饮酒,独自沉醉。可见,这是一种安闲隐者的生活。“莫看棋终局,溪风晚待归”意思是,不要看棋的终局,在小溪边站着观棋,微风吹拂,天晚了,应该回家了。此句用典,用“王质烂柯”的典故,说山中遇仙观棋,棋局终了,在溪风吹拂下回家。描写一个

36、隐者闲适宁静的隐居生活,表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赏与向往之情。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九层之台,_。(老子)(2)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_,非礼勿动。”(论语十二章)(3)屈平之作离骚,_。(司马迁屈原列传)(4)_,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5)古代士人常反思历史、借古鉴今,表现出家国天下的情怀。杜牧曾在阿房宫赋中强调以史为鉴的重要性:“_,_。”【答案】 . 起于累土 . 非礼勿言 . 盖自怨生也 . 出师未捷身先死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书写:累、怨、捷、鉴。五

37、、(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高低陕北石刘成章陕北属于黄土高原,缘此,有些人便以为,陕北被黄土尽覆,没有什么石头。那是天大的误会。黄土只是陕北的肉,陕北哪会没有骨?陕北,是一条刚硬的汉子!在我国一代代传下的山水画里,莽莽苍苍翳翳垒垒,是不绝的山和山上不绝的石头。米芾曾跪拜石头,那是有缘由的。石头可以说是天下至尊。山岳丘陵,无一不是石头,而地球,也是石头,一块最大的石头。石头载土,载水,载风,载云,载众生,载着一部人类史,沉雄,坚硬,厚实,人在其间伸展性灵。陕北的石头含着雷电之光,粘着牛羊踩过的黄土,遍布山川,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摔在河谷,有悬崖,有的被树根紧勒。亿万年来,它们总

38、是裸露在西北风中,大雷雨中,烈日的暴晒中。西北风、大雷雨、烈日,网织的深重苦难,教会了它们生存本领,也磨锐了它们的精神。它们陪伴着轩辕手植柏,它们是从莽原上、从古歌里长出的人类的脊梁。陕北的石头缺乏大理石的精细纹理,但那是一种粗犷霸气的美。它们刀劈斧砍的棱角,那刺破黄土层的棱角,只能用“毛辣”二字形容;它们原油流贯般的线条,那骨力感、顿挫感、节奏感极强的线条,除了天才画家石鲁,没有人能够描绘出来。那几笔确是不同凡响,画出了陕北石头的真魂,恢宏磅礴。宝塔山山根的石头,就是如此。几代青年初见它的时候,都激动得跳跃欢呼。这石头上的面和块,没有笔墨和宣纸之气,是铁打钢铸,是史前洪水的凝固。在这里,我多

39、次赏读范仲淹题刻的八字隶书:“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既是小范老子自信和自豪的倾吐,也是他对这些石头的讴歌。这些石头所显露出的强劲力量,就是数万甲兵。若非如此,巍巍宝塔山,何以能被托起?其实,清凉山也是由石头托起的,石头给陕北的每座山都当了沉稳高雅的底座。延安的城墙不是用砖砌的,而是用石头砌的。感谢斯诺夫人,她曾为这城墙拍过照片。那时,厚厚的雪盖在城墙上,依然难掩石头的质感。而我,正是降生于她拍摄照片的那一年。我有幸且自豪。我最先看到的世界,是炕头上宠物一样陪着我的小石狮,然后是石床、石桌、石凳、石碾、石磨,还有明五暗四的石窑洞、石穿廊挑檐。上学时,我常走到清凉山下,见延河波浪拍古城,拍出了石磬

40、之音。一块块就地取材的好石头,实锤细雕,镶满了延安街道的路面,砌出了窑洞的朴拙和满城的石头纹理、诗意歌情。有朋友曾问我为何会成为作家,作品为何充溢着阳刚之气,我说那是因为延安的石头和我的灵魂发生了反应。陕北有一个县名,水意溶溶,叫“清涧”。清涧的石板和米脂的美人齐名。它们一层层地生在那里,发育在那里,成熟在那里,在山根河畔一叠一叠的,宛若竹简,宛若册页,宛若八百册线装书,宛若两万本新印的课本,使山河充溢着书卷之气。如果说别处的石头是古典散文,那么清涧的石板就像南北朝的庾信写下的骈文,对仗工整,声律一如神曲。那一页页石板一页页书,仿佛一阵轻风就能把它们哗啦啦吹起轻风且慢,它们虽然页面平整,薄厚均

41、匀,质地细腻,但是,翻它们的指头应是铁,应是铁的撬杠。有的石板上的纹理,俨然名家的书法,铁画银钩,力透石板,那应是柳青失落的信札。除了书文信札,石头里还有美术作品。神木的万镇山上,奇石遍布,宛如举行着雕塑展览,一件件浮雕圆雕,有如出自米开朗基罗之手。它们的形成,除了源于风雨的剥蚀,还有黄河水汽的万载渗溶。受伤愈深,风姿愈美。在靖边、甘泉和志丹,丹霞地貌魅力无穷。那是石头的云霞在飘逸,像仙女不慎落下的缎披肩,像红葡萄酒流淌的起伏波浪,更像万物共做的迷离的梦。石崖上铁云一样岁月纹理,斑驳陆离,参差纷杂,就像一部神话传说或地质史。在这儿,你会联想到火星的地貌,你会联想到古希腊的神庙。石头使人懂事、自

42、知、谦卑。从这儿南下数百里,就是惊雷一样的壶口瀑布。瀑水狂泻,瀑石威严。十里龙槽,水石长啸。这些石头,有如在炼丹炉里炼过,“紫色内达,赤芒外射”,随时可以搬起补天。露出水面的一组石头,已经成了浪涛的模样;而浪涛的气势,就像一块块石头。石头和水,共同造就了瀑布的壮观和伟力。在瀑布中,时时有黄河大合唱响起,其烈度、速度、震撼力,惊天动地。人的精神穿透了石头和水,而石头和水都带着人的志气、血气。人们常常刻名于石,企望不朽,殊不知在风吹雨打中,名字也会磨灭。只有像陕北石一样身连大地、支撑群山,才会与宇宙同在。(节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04月09日 15版有删改)1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

43、两项是( )A. 本文开篇从纠正人们对陕北的误会入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塑造出陕北硬汉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B. “石头给陕北的每座山都当了沉稳高雅的底座。”作者特别列举宝塔山和清凉山,因为它们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更能表达作者对陕北石坚毅沉稳的赞叹,对家乡的自信和自豪之情。C. 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写作者从陕北石中得到的感悟。全文结构有序,层次分明。D. 人们刻名于石,企望不朽,所以说石头才是天下至尊,可承载众生、万物,坚不可摧。E. 陕北石不仅尽显陕北独特的地理风貌,更暗含着陕北特有的人文历史和精神品格。17. 初中我们学习了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高中我们欣赏了贾平

44、凹的秦腔,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陕北独特的风土人情孕育出极具陕北风情和神韵的散文。请赏析作品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18. 黄土只是陕北的肉,石头才是陕北的骨。结合全文分析陕北石何以成为“人类的脊梁”?它具有哪些独特之处?19. 作品行文中自然援引古今中外的文人典故,例如:米芾拜石、轩辕植柏、范仲淹题刻,还有画家石鲁、斯诺夫人、柳青等。这是作者随手拈来,还是精心安排?请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20. 作品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陕北石和作者的灵魂发生了反应,造就其作品的阳刚之气。结合全文,谈谈陕北石带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答案】16. AD 17. 综合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

45、凸显清涧石板层层叠叠、板面平整、薄厚均匀、质地细腻的特点。语意层层递进,极富气势、张力和感染力,具有阳刚之气。句式整散结合,节奏韵律感强。18. 含着雷电之光,遍布山川各地。历经亿万年沧桑巨变,饱受严寒酷暑,深重苦难。伴随中华古老文明发展,历史悠久粗犷霸气,恢宏磅礴。铁打钢铸,强劲有力。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具有诗意歌情。具有书卷气、艺术美感。19. 凸显陕北石的真魂,恢宏磅礴,坚硬刚强。增添作品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的人文内涵。提高作品感染力,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表达作者对陕北故乡的赞美热爱,自信自豪的情感。20. 人要有骨气、脊梁,要坚强、刚毅,能承受深重苦难,不磨损精神品格。人要自信、自豪,要

46、沉稳,有底气。人要活得朴拙,又要诗意歌情,充满书卷之气。人要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困苦磨难,它将塑造风姿更美的你。人要懂事、自知、谦卑。人生要勇敢拼搏,有志气,有血性,有气魄。真正的不朽是奉献自己,融入社会,服务大众。【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塑造出陕北硬汉的形象”错误,“黄土只是陕北的肉,陕北哪会没有骨?陕北,是一条刚硬的汉子”使用的是比喻,将“黄土”比作“陕北的肉”,将“陕北”比作“汉子”。D“所以”错误,因果倒置,第二段说“石头可以说是天下至尊石头载土,载水,载风,载云,载众生,载着一部人类史,沉雄,坚硬,厚实,人在其间伸展性灵”,

47、最后一段说“人们常常刻名于石,企望不朽”,由此可知,应该是因为石头“是天下至尊”,人们想要“刻名于石,企望不朽”。故选AD。【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特色的能力。先看画线句使用哪些手法。“生在那里,发育在那里,成熟在那里”连用三个结构一致短句,构成排比,“宛若竹简,宛若册页,宛若八百册线装书,宛若两万本新印的课本”连用四个比喻句,句式结构一致,也是排比;“宛若”“清涧的石板就像南北朝的庾信写下的骈文”“声律一如神曲”使用比喻,将清涧的石板比作竹简、册页、线装书、新印的课本、骈文;“生”“发育”“成熟”赋予清涧石板以生命力,使用拟人的修辞;“如果说别处的石头是古典散文,那么清涧的石板

48、就像南北朝的庾信写下的骈文”将清涧石板与别处石头进行比较,使用对比。然后分析效果。结合前一句“清涧的石板和米脂的美人齐名”可知,“它们”是指清涧的石板,所以这里使用各种修辞目的是体现其特点,如“一叠一叠”“宛若竹简,宛若册页,宛若八百册线装书,宛若两万本新印的课本”是说清涧石板的层层叠叠,“骈文,对仗工整”“页面平整,薄厚均匀,质地细腻”是说其板面平整、薄厚均匀、质地细腻的特点;从语意表达来看,使用排比等修辞可以“增文势”“广文义”,排比项排叠而出,语气一贯,节律强劲,层层递进,拓展和深化文意,极具感染力。最后分析句式上的特点。这段文字中有整句,如“它们一层层地生在那里,发育在那里,成熟在那里

49、”“宛若竹简,宛若册页,宛若八百册线装书,宛若两万本新印的课本”,也有散句,如“在山根河畔一叠一叠的”“使山河充溢着书卷之气”;有长句,如“如果说别处的石头是古典散文,那么清涧的石板就像南北朝的庾信写下的骈文”“那一页页石板一页页书,仿佛一阵轻风就能把它们哗啦啦吹起”,有短句,如“对仗工整”“轻风且慢”“薄厚均匀”“质地细腻”,长短交错,整散结合。【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由“陕北的石头含着雷电之光,粘着牛羊踩过的黄土,遍布山川,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摔在河谷,有悬崖,有的被树根紧勒”可知,陕北石含有雷电之光,遍布山川;由“亿万年来,它们总是裸露在西北风中,大雷雨中

50、,烈日的暴晒中。西北风、大雷雨、烈日,网织的深重苦难,教会了它们生存本领,也磨锐了它们的精神”可知,陕北石经历亿万年的沧桑巨变,经受深重的苦难;由“它们陪伴着轩辕手植柏,它们是从莽原上、从古歌里长出的人类的脊梁”可是,陕北石伴随中华古老文明走到今天,历史悠久;由“陕北的石头缺乏大理石的精细纹理,但那是一种粗犷霸气的美。它们刀劈斧砍的棱角,那刺破黄土层的棱角,只能用毛辣二字形容;它们原油流贯般的线条,那骨力感、顿挫感、节奏感极强的线条恢宏磅礴”可知,陕北石粗犷霸气,恢弘磅礴;由“这石头上的面和块,没有笔墨和宣纸之气,是铁打钢铸,是史前洪水的凝固。这些石头所显露出的强劲力量,就是数万甲兵。若非如此

51、,巍巍宝塔山,何以能被托起?其实,清凉山也是由石头托起的,石头给陕北的每座山都当了沉稳高雅的底座”可知,陕北石铁打钢铸,强劲有力;由“我最先看到的世界,是炕头上宠物一样陪着我的小石狮,然后是石床、石桌、石凳、石碾、石磨,还有明五暗四的石窑洞、石穿廊挑檐。一块块就地取材的好石头,实锤细雕,镶满了延安街道的路面,砌出了窑洞的朴拙和满城的石头纹理、诗意歌情”可知,陕北石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具有诗意歌情;由“它们一层层地生在那里,发育在那里,成熟在那里,在山根河畔一叠一叠的,宛若竹简,宛若册页,宛若八百册线装书,宛若两万本新印的课本,使山河充溢着书卷之气”“有的石板上的纹理,俨然名家的书法,铁画银钩,

52、力透石板,那应是柳青失落的信札”“除了书文信札,石头里还有美术作品”可知,陕北石具有书卷气、艺术美感。因为陕北石具有这些特点,所以作者认为它是“人类的脊梁”。【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由题干可知,本题问的是援引古今中外的文人典故的效果。首先要回顾援引文人典故常见的效果,如丰富作品人文内涵,增添文章历史厚重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用。如文中写米芾拜石“米芾曾跪拜石头,那是有缘由的。石头可以说是天下至尊。山岳丘陵,无一不是石头,而地球,也是石头,一块最大的石头。石头载土,载水,载风,载云,载众生,载着一部人类史,沉雄,坚硬,厚实,人在其间伸展性灵”,

53、如写轩辕植柏“它们陪伴着轩辕手植柏,它们是从莽原上、从古歌里长出的人类的脊梁”,如写范仲淹题刻“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既是小范老子自信和自豪的倾吐,也是他对这些石头的讴歌。这些石头所显露出的强劲力量,就是数万甲兵”,如写画家石鲁“它们原油流贯般的线条,那骨力感、顿挫感、节奏感极强的线条,除了天才画家石鲁,没有人能够描绘出来。那几笔确是不同凡响,画出了陕北石头的真魂,恢宏磅礴”,写斯诺夫人“感谢斯诺夫人,她曾为这城墙拍过照片。那时,厚厚的雪盖在城墙上,依然难掩石头的质感”,等等,在这些文人典故之中凸显出陕北石恢宏磅礴,坚硬刚强的真魂,而写陕北石就是写陕北,而作者身为陕北人,借助这些人文典故表达了自

54、己对故乡的赞美和热爱,表达身为善被人的自豪之情。【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从陕北石的身上得到启示,所以需要把握文中陕北石的特点。由“黄土只是陕北的肉,陕北哪会没有骨?陕北,是一条刚硬的汉子”“西北风、大雷雨、烈日,网织的深重苦难,教会了它们生存本领,也磨锐了它们的精神。它们陪伴着轩辕手植柏,它们是从莽原上、从古歌里长出的人类的脊梁”可知,陕北石是陕北的骨,赋予陕北刚硬的品格,它经历苦难,磨锐精神,由此启示我们,人要有骨气,有挺直的脊梁,要经受生活的磨砺,不能磨损精神。由“自信和自豪的倾吐这些石头所显露出的强劲力量

55、,就是数万甲兵。若非如此,巍巍宝塔山,何以能被托起?其实,清凉山也是由石头托起的,石头给陕北的每座山都当了沉稳高雅的底座”可知,陕北石沉稳厚重,有强劲的力量,这启示我们,人要自信自豪,要沉稳有底气。由“砌出了窑洞的朴拙和满城的石头纹理、诗意歌情”“它们一层层地生在那里,发育在那里,成熟在那里,在山根河畔一叠一叠的,宛若竹简,宛若册页,宛若八百册线装书,宛若两万本新印的课本,使山河充溢着书卷之气”可知,陕北石既朴拙又有诗意歌情,这启示我们,人要活得朴拙,又要诗意歌情,充满书卷之气。由“石头里还有美术作品。神木的万镇山上,奇石遍布,宛如举行着雕塑展览,一件件浮雕圆雕,有如出自米开朗基罗之手。它们的

56、形成,除了源于风雨的剥蚀,还有黄河水汽的万载渗溶。受伤愈深,风姿愈美”可知,陕北石经历各种磨砺,成就了现在的风姿,这启示我们,人要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困苦磨难,它将塑造风姿更美的你。由“石头使人懂事、自知、谦卑”可知,陕北石启示我们,要懂事、自知、谦卑。由“石头和水,共同造就了瀑布的壮观和伟力。在瀑布中,时时有黄河大合唱响起,其烈度、速度、震撼力,惊天动地。人的精神穿透了石头和水,而石头和水都带着人的志气、血气”可知,陕北石启示我们,人生要勇敢拼搏,有志气,有血性,有气魄。由“人们常常刻名于石,企望不朽,殊不知在风吹雨打中,名字也会磨灭。只有像陕北石一样身连大地、支撑群山,才会与宇宙同在”可知,陕

57、北石启示我们,真正的不朽是奉献自己,融入社会,服务大众。六、(10分)21.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贾母携众女眷于藕香榭赏花饮酒吃蟹,欢乐非凡。宝玉和众姐妹趁兴起社,分题做了十二首菊花诗,赋景咏物,不落俗套。作者曹雪芹通过各人所作的诗,突出了人物性格,暗示了人物命运。请依据下面这首菊花诗和判词,从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中,找出真正的作者,并结合诗歌和小说阐述这样选择的理由。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答案】问菊作者是林黛玉。“孤标傲

58、世”、花开独迟,正是黛玉清高孤傲、目下无尘、不趋世俗的品格。“圃露庭霜”与葬花辞中说的“风刀霜剑”相似,都是黛玉寄居生活的艰难。“鸿归蛩病”映衬出她苦闷彷徨的心情。对黛玉来说,宝玉为举世可谈者,二人的知音感,从来都是在默契的只言片语中,其中“你放心”三字最为动人。“堪怜咏絮才”一句是说林黛玉这样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玉带林中挂”前三字倒读即谐其名。结合这首诗的内容和判词判定诗的作者是林黛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及分析名著人物形象的能力。先看问菊。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菊花作为知己、知音,于是向它提出了郁积于心的许多问题。你那样标高气逸,傲然独立于尘世风霜之中,没

59、人能和你结伴生活。花朵同样俊秀,你不在春天和百花一起开放、争妍斗艳,却到了深秋才开放。一种深沉的寂寞感,孤扯感扑面而来。这就是觉醒之后的黛玉的心理的深切写照。在这首诗中,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林黛玉清高孤傲、目下无尘、不趋世俗的品格性情。“圃露庭霜”就是葬花吟中说的“风刀霜剑”。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刺激,使这个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鸿归蛩病”映衬出她苦闷彷徨的心情。对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几乎没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曲的时候。但宝玉曾对黛玉说过“你放心”,这三个字是宝玉懂得黛玉的真实写照,是最为动人的承诺。由此可见,问菊的作者正是林黛玉

60、。再看判词。“咏絮才”,女子敏捷的才思,这里指林黛玉。晋人谢道韫,聪明有才辩,某天大雪,韫叔谢安问:“白雪纷飞何所似?”韫堂兄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赞赏不已。见世说新语言语。由此可见林黛玉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女。“玉带林中挂”前三字倒读即谐其名林黛玉。由判词可以推断问菊的作者是林黛玉。22. “冰墩墩”和“雪容融”是第24届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是一次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的精彩融合,是一次现代设计理念的传承与突破。同时,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的精神风貌、发展成果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假如你要向外国友人介绍其中一个吉祥物,你该如何介绍设计元素与名称寓意呢?【

61、答案】示例一“冰墩墩”设计元素:以熊猫为设计原型,在外层有一层冰晶,体验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特点,左手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有一个小红心的图案,寓意是欢迎全世界人民。名称寓意: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运匹克精神。示例二“雪容融”设计元素:以灯笼的原型进行设计,灯笼代表收获、喜悦、温暖、光明。最顶部还有一个如意造型,如意则象征着吉祥幸福,金色的和平鸽图案则象征和平友谊。名称寓意: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容融,

62、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本题要介绍的是第24届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选择其中一个进行介绍,介绍时注意结合奥运背景、精神以及中国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设计元素,注意先介绍整体造型特点,如“熊猫”“灯笼”,贴合中国元素或风格。再介绍设计细节,如“冰墩墩”外观冰晶造型以及小红心图案;“雪容融”如意造型和和平鸽图案等。介绍设计元素要具体而详细。介绍名称寓意,注意揭示出名称中每一个元素的内涵、与奥运的形象关联以及中国文化元素的寓意,展示中国办奥运的理

63、念。七、(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寻常的: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展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文化自信之美;央视春晚国风舞蹈剧只此青绿惊艳了世人,别样展开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呈现出东方美学的风骨之美;天津人众志成城、团结乐观,诠释着硬刚“奥密克戎”护佑家乡平安的逆行之美;中国女足时隔16年重返亚洲之巅,展现了铿锵玫瑰的拼搏之美美需要被发现、被欣赏、被感受、被体验,但是美最终还是要由我们自己去创造。盛世华年,最好的你处在最新的时代。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悟,以“心怀美好,向美而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64、),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答案】例文:心是赏美之心,行为创美之行关于“美”,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话莫过于罗丹所说的:“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我认为,发现美,要靠我们入眼入心,而更重要的是用我们自己的行动来创造美。 以赏美之心,创艺术之美。艺术有其传承性和独特性,如赏菊,本是古之传统,但不同的人,因为人生阅历、生活际遇不同,往往会对菊产生不同的审美情趣。有人赏菊的典雅安闲,有人赏菊的淡雅娴静,而在黄巾军首领黄巢看来,满城灿如艳阳之菊恰似金甲铁铠,是豪气干云,是怒火冲天,是万夫不当的勇气之花,斗争之花。可见,以赏美之心,可创艺术之美。以赏美之心,创科技之美。

65、美与科技,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君不见古有地动仪,中有都柱,饰以龙鱼山川之貌,在科技的谨严与装饰之美中获得平衡;君不见苹果手机横空出世,正是因为乔布斯的那句“我们的研发与创新,无不与美学紧密相关”;君不见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和首钢的“玉如意”,将中国传统艺术之美与科技力量完美融合,才为我们带来了冬奥会上“最快的冰”与连破的纪录。如果缺少赏美之心,科技只是冷冰冰的枪炮、钢铁与细菌;而如果没有科技加持,美也只是太虚幻境或海市蜃楼,只有将赏美之心与科技之美相结合,才会有1+12的艺术升华。以赏美之心,创大同之美。任何事物都美丑同体,于人如此,于国如此。如果只以赏美之心看自己,则未免陷入夜郎自

66、大的漩涡中而无法自拔;如果只以赏美之心看他人,则邯郸学步之况不远矣。所以,正如费孝通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华民族自然有五千年浩荡文明史,但也在对外国文化兼收并蓄,力求存同求异,截长补短。如今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但我们只要多以欣赏他人之美的眼光关注对方的优点长处,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相信一定可以减少摩擦和冲突,早日携手共创大同世界。盛世华年,青春萌动,学子争美。我们是赏美的一代,更要以实际行动,让内化于心之美,变成外化于行之美,将“创美”融入血液,化为行动的不竭动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材料类型为引语类。对材料的解读,可以

67、从两方面展开。第一方面,材料以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所展现的不同寻常,体现了美的不同类型。冬奥会是文化自信之美;只此青绿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之美。这两者所展现的是文化之美。而逆行之美和拼搏之美,展现的则是人们的思想精神之美。由此观之,审美的载体各有不同,审美的内涵也丰富多彩。第二方面在于对材料最后一句话的解读。美的诸多历程被发现、被欣赏、被感受、被体验、去创造,既是人类感知美、与美发生作用的心路历程,也为我们如何去实践“心怀美好,向美而行”提供了思路。试题要求以“心怀美好,向美而行”为话题展开写作,写作时即可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对“知美”和“美行”分别展开讨论。就“知美”而言,重点在探讨哪些美值得我们去追寻自然界的美、文化艺术的美、人类的精神之美对此应着重说明,对美的价值判断不应该狭隘,而应以博大心胸和宽广视野去看待。而对于“美行”,可适当探讨怎么去发现美、怎么去欣赏美的问题。但根据材料“美最终还是要由我们自己去创造”可知,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我们怎么靠自己的实际行动怎么去创造美好的问题上。立意:1.用勇敢去追求美。2.在“真”(善)中体味美、创造美。3.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才能去创造美。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