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12345基础练习名句名篇1.通假字(1)鳣似蛇 鳣,通“鳝”,黄鳝(2)而亡其富之涯乎 亡,通“忘”,忘记(3)彘臞,人乃弗杀 臞,通“癯”,消瘦 基础练习12345名句名篇2.古今异义 (1)欲使无穷,其可得乎古义:不困窘。今义:没有穷尽;没有限度。(2)必善事左右古义:君主身边的人。今义:方位名词,左和右两方面;名词,身边跟随的人;动词,支配,操纵;方位名词,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概数,跟“上下”相同;副词,反正。(3)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古义:因,趁机;为,替。今义:表原因的连词。(4)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古义:出逃。今义:因故不声张地离开家庭或当地。基础练习1234
2、5名句名篇3.一词多义(1)安 虽远越,其可以安乎(形容词,安宁)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疑问代词,怎么)风雨不动安如山(形容词,安稳、稳定)居安思危名词,安全(的境地)(2)亡 今我已亡之矣(动词,丢失)广故数言欲亡(动词,逃亡、逃跑)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名词,逃跑者、逃亡者)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动词,灭亡)基础练习12345名句名篇(3)患 鲁患其不救乎(名词,祸害)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动词,担忧)时有患疟疾者(动词,生病)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名词,弊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名词,顾忌)(5)其 虽远越,其可以安乎(句中语气词,表示反问)匹夫失其身(代词,代平民百姓)鲁
3、患其不救乎(语气副词,表揣测,恐怕)基础练习12345名句名篇4.词类活用 (1)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形容词作动词,得到尊贵)(2)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名词作动词,喝酒)(3)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名词作动词,穿)(4)圣人见微以知萌(形容词作名词,微小的苗头)(5)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6)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丑)(7)行贤而去自贤之心(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善,认为有才德)(8)杨布衣素衣而出(名词作动词,穿)(9)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名词作动词,下雨,穿)基础练习12345名句名篇5.特殊句式(1)子圉见孔子于商
4、太宰(状语后置)(2)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判断句)(3)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状语后置)(4)虽远越,其可以安乎(固定句式,“其乎”意即“难道就吗”)(5)“彝酒”者,常酒也(判断句)(6)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状语后置)(7)假人于越而救溺子(状语后置,“于越假人”)(8)失火而取水于海(状语后置)(9)曾从子,善相剑者也(判断句)(10)臣相剑者也(判断句)(11)子之为是也,非缘义也,为利也(判断句)基础练习12345名句名篇(12)树易生之物(判断句)(13)子虽工自树于王(状语后置,“于王自树”)(14)焉往而不美(状语后置)(15)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
5、富已足者也(判断句)基础练习名句名篇(1)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2)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1.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子胥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候因释之。译文:伍子胥出逃,守护边界的官吏逮住了他。伍子胥说:“国君搜捕我,是因为我有一颗美丽的宝珠。现在我已经丢失了它。(你如果把我送到国君那里)我将对国君说,你拿去了宝珠,独吞了它。”守护边界的官吏于是就把他放了。赏析:伍子胥为边候所缚,急中生智,巧言以对,从而使自己获释。边候捉住伍子胥原本可以得到奖赏,可是听了伍子胥的话后由于畏罪、惧死又不得
6、不放了他。智者在危难中往往能够化险为夷,凭借的是其对社会的洞察,对人心的准确把握。对此,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智者的智慧,还有人性之中普遍存在的趋利避害的弱点。这或许才是韩非子要告诉我们的真谛。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2.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译文: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见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事情的萌发,见到开头就能知道结果。赏析:任何事情的发生事先都会有一定的征兆,如果是一个灾祸的征兆,就要防微杜渐,把灾祸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尽早远离灾祸,以保全自我。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周围的世界,见人之所未见,防患于未然,这样灾祸才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3.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译文
7、:有才有德而去掉自认为有才有德的心思,到哪里能不美呢。赏析:人应该具有美好的品德,却不能因为有好的品德而自居。唯有不自居的人才能赢得众人的好评,不论他走到哪儿对社会都是有益的。有才华很好,但恃才傲物就会让人厌弃,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才华,积极修炼自己的德行,才能得到众人的肯定。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4.渔者持,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译文:打鱼的人手握黄鳝,养蚕的妇女用手拾蚕,只要有利可图,人们都成了勇敢的孟贲和专诸。赏析:韩非举生活中常见的两个事例,告诉我们:人性是趋利的,对利益的追逐可以改变人的本性。韩非的话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但他对人性的认识过于偏执,看不到人性中美好的一
8、面,有其认识的局限性。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利与人格之间的关系,不要陷入利的泥淖,丧失了人的尊严与人性的美好。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1.“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这则故事中,子圉把孔子引荐给商太宰,目的就是要把孔子推荐给宋君,可事后又阻挠商太宰的引见,岂不是违背初衷?你如何理解子圉的行为?提示:子圉只知道孔子比自己强,可没想到在商太宰的眼中自己竟与孔子相差如此之远,他引见孔子只是想立功、讨取好处,却并不想让孔子威胁到自己的名声和地位,所以才会这么做,商太宰也是这么想的,被子圉点破之后就坚定了不引见孔子的决心。这则寓言主要揭示人性的丑恶,嫉贤妒能,不顾公义。给我们的启迪是为国选才不能有半点私心杂
9、念。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2.诚信一直是我们提倡的,可韩非为什么要赞扬编造谎言的伍子胥呢?提示:韩非讲求实效,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经验。他对那种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各种事物的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子胥被守关者捕获,却临危不乱,编造一个谎言欺骗愚钝的守关者,伍子胥的机智,守关者的愚蠢,韩非对他们的好恶泾渭分明。韩非在赞扬子胥急中生智的同时,也在告诉人们:有时候,忠厚是无用的。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3.“三虱食彘”的故事有何深刻含意和现实意义?提示:三虱的愚蠢之处在于它们只从个人的眼前利益出发,为争肥饶之地而互相争斗,却没有看到它们的个人利益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的。一味地为个人利益而争执,很可能因
10、为忽视共同利益而葬送个人利益。要想保住既得的个人利益,必须先保住个人利益赖以存在的共同利益。这个寓言故事其实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人们往往也像那三只愚蠢的虱子一样,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互相倾轧,尔虞我诈,却不去维护个人利益赖以存在的集体利益,而集体利益一旦不存在,哪还有个人利益可言呢?大到一个国家民族、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大自然,都是同样的道理。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4.韩非的散文峻峭挺拔,锋芒毕露,说理透辟,直言不讳,试结合课文加以分析。提示:韩非的散文对社会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分析,在分析一些现象时入木三分,揭示本质时直言不讳。如借庆封的族人之口,揭示出庆封命运症结所在;“醉亡其裘”的故事
11、,把矛头直指帝王;卫君一语揭破曾从子为利的嘴脸等。而对人性的弱点的剖析,韩非也是极为深刻而毫不留情的。如“十人树杨”的寓言,可见处世之艰难;为了利益,渔者与妇人也能成为勇士;商太宰最终没有荐举孔子是出于对私利的考虑等。而在揭示这些现象时,韩非往往能一针见血,毫不掩饰。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寓言故事 道理与启示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取舍决于私利 子胥出走 机智脱险 庆封走越“心”为命运症结 绍绩昧醉亡其裘 警示帝王不可荒罪 鲁穆公使众公子宦于晋、荆 远水不救近火 卫公点破曾从子 为利而非为义 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见微以知萌 鲁人徙越 合适环境方显其长 陈轸贵于魏王 处世之艰难 杨子过逆旅 行贤而不自贤 渔者持鳣,妇人拾蚕 利之所在皆为勇夫 杨布怒犬 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寓言故事 道理与启示 富有涯乎 知足 三虱食彘 共同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