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菩萨蛮(其二)韦庄【教学目标】1、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知人论诗”的诗歌鉴赏方法。2、理解此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3、体味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之苦。【教学重点】1、理解此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2、体味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之苦。【教学难点】 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知人论诗”的诗歌鉴赏方法。【教学过程】一、 课前导入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由白居易的忆江南入手,在白居易眼里,江南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景,今天,让我们跟随韦庄,一起走近他的作品菩萨蛮(其二),感受韦庄眼里的江南
2、。二、 预习检测 合:应当 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 凝霜雪:像凝结起来的霜雪一样洁白。 皓:白须:应三、 读准诗歌、初步感知 诵读提示: 这首词每两句换一次韵,且仄韵、平韵、仄韵、平韵,重复回环,有复叠之美。 诵读时,遇平声韵“天”“眠”“乡”“肠”应拖长音,稍作停顿; 遇仄声韵如“好”“老”“月”“雪”等则应急促些。四、置身诗境、梳理内容、体会诗情 对诗歌的鉴赏,在充分了解有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诗歌提供的语言的仔细揣摹,发挥想象,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正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大途径: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知人论世。1、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人
3、人尽说”,这其间所隐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认为江南有多好,只是大家都说江南好而已。 “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别人的劝说之辞,远游的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王粲登楼赋曾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虽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意长留。中国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韦庄这两句词,开门见山,通过别人对江南的评价侧面描写出江南的美,似直而纡,把怀念故乡而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直率的话中了。2、 江南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回答。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春水比蓝天还要澄明净透 水总让人想到逝去的年华,想到还乡的水路,还有
4、一丝澄澈的温柔,却是长天梦远。风景美 躺在画船上,看江南蒙蒙烟雨,听细雨声声入梦,这种生活是多么悠然惬意啊 然而这句听似风雅,却浸透了旅居者的孤独。生活美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在炉边卖酒的少女像一轮明月,双腕像凝满霜雪一样洁白。 史记司马相如传:“而令文君当垆”。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 想见这是多么风情的酒垆,多么美貌的女子,却也如月远、似雪寒。异乡异客难融入这美景,却又被那水样的温情消磨了意志。人物美所以,综上,江南好在:(1)好在景美(2)好在生活美(3)好在人物美五、知人论世、缘景明情1、在初步理解了作品内容之后,作者所表达的对江南的情感
5、是什么?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迷恋和赞美之情2、 作者简介: 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为其代表作,人称“秦妇吟秀才”。 其词尤具特色,内容不外男女欢爱、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思乡怀旧之感,风格清新明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也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之一。3、 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
6、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艳为主,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 4、 写作背景: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本词是第二首。黄巢起义后,藩镇混乱,韦庄避难江南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即是他避乱江南时所作。5、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寄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是为什么?
7、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当时正处在唐朝将灭之际,中原地区烽火连天,如同他在秦妇吟中写的“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今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一般游子的忧愁是不能回故乡;而这首词中的游子,却是能回故乡,但由于故乡战乱的原因不能回,这种愁苦就比一般游子更为深广。“未老莫还乡”,平易的五个字却蕴含了多少转折。佛经上说“才说无便是有”,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诗中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品味,联系陆游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一连三个“莫”字道出的一片无可奈何之情是极为深婉沉痛的,韦庄词此处的“莫”字也一样表现出了一
8、种极深婉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嘱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关系。王粲在登楼赋说:“情眷眷而怀归。”人到了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这句词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其实却有对欲归故乡而不得的盘旋郁结之情。“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看着那“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的惨状,只会有断肠的悲哀。所以最后两句,既是作者情感抒发点,又是回答开头两句开门见山句的理由之所在。六、主旨总结这首词通过描写江南水
9、乡的风景美、生活美和人物美,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赞美、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七、延伸拓展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言:“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 纡者,曲也;达者,通也。韦庄词表面显得直率,其实情意曲折;口吻看似通达,而内容其实沉郁,这正是词中最好的境界。 1、比较两词在意境上的异同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显然顺承了白居易的忆江南。两人的词都用简洁清新的语言勾勒了江南风光秀丽的图画,
10、并融进了深深的热爱、依恋江南的感情。不同的是,韦庄的词在表现依恋江南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情,白居易的词是用清丽淡雅的语言勾勒江南山水,而韦词则把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纳入其中,“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更有了一种冶艳的意味,可以说,白词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幅“江南山水图”,而韦词则是一幅“江南仕女图”。2、 对比鉴赏另外四首菩萨蛮菩萨蛮(其一)红楼别夜勘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菩萨蛮(其三)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菩萨蛮(其四)劝君今夜须
11、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菩萨蛮(其五)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斜晖,忆君君不知。 这四首菩萨蛮是一组意义互相关联的词,是韦庄晚年回忆昔日旧游所作。韦庄是个风流才子,年轻时他孑然一身四处漂泊,曾不止与一个红楼美人两情缱绻,难舍难分,但没有一个能与之白头偕老。他在词作中抒发了内心的遗憾。 第一首写他早年在洛阳时的一段美好的遇合。当时他为了生计和前程不得不离开这个女子,而她曾弹了一曲琵琶赠别,并叮嘱他早日回来。 第三首写的是“如今”也就是他在西蜀的时候,这时他已经老了,
12、唐王朝也已经灭亡了。不要说家乡,就连江南也成了永远的过去。他的记忆中是“满楼红袖招”,可当时他并没有被这些“红袖”招去,所以“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也算是弥补当时的遗憾了, 第四首写他与西蜀主人对饮,为了不让自己沉浸在回忆的痛苦中,还是一醉方休的好。第五首是对全组词的总结:现实是“洛阳才子他乡老”,而这位在他乡老去的才子并没有忘记他早年的恋人。当他看见桃花春水上成双成对的鸳鸯,便想起那个远方的心上人,可是对方可能并不知道这一切。八、 课堂总结 内容与情感:这首词通过描写江南水乡的风景美、生活美和人物美,表现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的赞美、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词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直抒胸臆,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九、 课后作业模仿本词,以菩萨蛮为词牌,填词一首。【板书设计】菩萨蛮(其二)韦庄 江 风景美 依恋 南 生活美 赞美 美 人物美 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