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51.50KB ,
资源ID:787769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8776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郑州市一中2007-2008学年高三上期中考(语文).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郑州市一中2007-2008学年高三上期中考(语文).doc

1、河南省郑州市一中2007-2008学年上期中考2008届高三语文试题命题人:王惠明 第卷 (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坐落 俱乐部 金碧辉煌 独出新裁 B震憾 座右铭 以身作则 自行其事C抱怨 挖墙角 金榜提名 消声匿迹D更叠 跑龙套 相辅相成 迫不及待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随着有车族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新手上路了,交通事故发生率日甚一日,人们面临着安全危机。为此,交管部门将采取严格监控措施,从源头堵住“马路杀手”。B俄罗斯这些年由于国家总体实力下降,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北约东扩的战略进攻,也只能是忍辱负重,

2、虽然心怀不满,却也无可奈何。C电脑网络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停止网络发展。D今年春节晚会以“和谐”为主题,不论是节目安排还是每一位主持人的串词,无不突显“和谐”,整台晚会欢乐和谐贯穿始终, 一团和气。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农历丁亥年的除夕,许多人都是在网络上看春晚。但专家提醒,当长时间盯着荧屏上闪烁的图像时,容易诱发近视眼、角膜炎等病症。 B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提高早餐质量十分重要,早餐营养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总量的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C花木的摆放有一定的讲究,像比较高大的观叶类植物应放在厅室角落的位置,而相对矮小的五针松、文竹、

3、吊兰等,则最好放在茶几、案头或博古架处较合适。D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语文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开始走上法制轨道。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河南新郑市西10公里处欧阳寺村,有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墓地。 。墓祠大殿门楣上方横匾上,有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的“欧阳文忠公祠”六个大字。1075年欧阳修死后,被赐葬于新郑县旌贤乡刘村(今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其墓地坐北朝南,前有墓祠,后为坟冢。按照宋制,朝中文武大臣,死后必葬开封京畿五百里内。同年敕建寺院,称欧阳寺,并赐祀田2100亩。后人遂称刘村为欧阳寺。 A B C D

4、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我们这个民族得以安身立命的家园所在。但在全球化文明语境紧锣密鼓的21世纪,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末有的挑战。 这一问题的产生,其实质正是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文明语境下遭遇挑战的本能反应与理性诉求。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总是伴随着文化的渗透。而语言是首当其冲的防线,也是最后防卫的底线。在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互渗生成进程中,一个民族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这里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第一,世界语境中的“自我”在“他者”的对比下应更加彰显突出;第二,世界

5、化的语境,并不意味着消泯“自我”,相反它是不同文化身份的参与交流,这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基本的立场。有了这样的态度与理念,一个民族才可能不会丧失处变不惊、戛戛独造的元气。汉语作家一直怀有这样的忧思:20世纪以来,汉语写作的“文化身份”,始终是中国文化念兹于心的恐惧。新时期著名诗人于坚深有同感:“对汉语诗人来说,英语乃是一种网络语言,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它引导的是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但诗歌需汉语来引领。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导致它乃是诗性语言,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记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于坚还进一步指出,如果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结果只能导致民族“

6、文化原质地的失真”。网络时代的汉语教育特征,还表现为汉语文本不断的卡通化、图像化。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所取代。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了文字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但必须指出,图像只是诠释文本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普及的幼稚方式。一方面图像以一种画面的定格圈定凝固了读者想象,这无疑是对读者想象能力的限定和剥夺;另一方面,当人们一旦把对图像的阅读当成主要的阅读方式之后,读者就会由于读图的轻松放弃了文字书面的阅读,从而依赖于读图。图像天生是为儿童和懒汉准备的。事实上文字的阅读与图像的阅读根本就是两码事,文字的阅读更是不可能被图像阅读

7、所代替的。因为文字的阅读更具有模糊性、丰富性与包容性,它提供的因人而异的有多种可能的个性化阐释,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图像阅读则是硬塞给读者一个定格的文本。文字的阅读带给读者的是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对于读者来说,书面文本具有一种开放的、多方面而满足其文化阐释与品评兴趣的价值属性。在三国演义没有图像文本以前,我们阅读这个书面文本时,曹操、诸葛亮等人物形象,在想象的空间里复活,栩栩如生地浮现于我们的脑屏幕,但我们无法说出他们各自的模样。自从有了图像文本的三国演义,想象中的曹操便成了鲍国安的替身,想象中的诸葛亮也被定格为“唐国强”。在这种读图过程中,读者不假思索便接受了两个被告知的

8、“事实”。唯独想象空间里落英缤纷的意象归于死寂,被一个强加于人的虚拟的替身所圈定锁死。 汉语经典文本的诗性特征与人文精神就是这样逐渐消瘦的。因此,在这个读图的时代,我们是应该认真考虑如何拯救阅读这一问题的。 “现代人的自我认识与现代中国人的民族自我认同的危机:不要现代性,殖民;要实现现代性,也殖民两难。”(张志扬)在这个“两难”的语境里,我们该如何勘破这个秘密?如何面对这个挑战?我们当然不会因噎废食。(节选自中华读书报全球化语境的汉语问题作者王耀文)5联系全文看,不属于作者所说的“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的一项是( )A全球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总是伴随着文化的渗透。而语言是首当

9、其冲的防线,也是最后防卫的底线。B在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互渗生成进程中,一个民族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汉语是诗性的语言,如果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结果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原质地的失真。”C网络时代的汉语教育特征,还表现为汉语文本不断的卡通化、图像化。在这样一个读图的时代,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所取代。如果听任这种现象发展下去,汉语经典文体的诗性特征与人文精神将会逐渐消退。D汉语现在正处于“两难”的境地:不参与到全球化的现代语境中,就会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就会因为落后而被殖民;而参与进去,文化的自我个性也有可能

10、被全球化语境所吞噬。6对汉语写作的“文化身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是一种非网络的语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它成了抵御异族文化入侵的首当其冲的防线,也是最后的防卫的底线。B在全球化文明的语境中,汉语既具有恢弘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具有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和权利。C汉语具备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是一种诗性语言,它有效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回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是中华民族得以安身立命的家园所在。D汉语要融入世界的文明之中,第一要更加突出自己民族的语言特点,第二要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的语言参与世界经济的交流。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

11、的一项是( )A著名诗人于坚认为,在全球化语境紧锣密鼓的21世纪,只有保持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诗性特征,才能够成为克隆世界的普通话,进而引导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B文字的阅读如果能够和图像的阅读完美地结合起来,就能够把无边的想象、创造和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立体生动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更好的阅读氛围。C人们一旦开始阅读图像,就会被图像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所吸引,从而放弃文字书面的阅读,产生依赖性。D“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是文字阅读具有模糊性、丰富性和包容性,能够给读者带来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爱好进行多种可能的个性化的阐释。三、(9分,每小

12、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沈瑀字伯瑜,吴兴武康人也。父昶,事宋建平王景素。景素谋反,昶先去之,及败坐系狱。瑀诣台陈请得免罪,由是知名。齐尚书左丞殷沵与语及政事,甚器之,谓曰:“观卿才干,当居吾此职。”司徒竟陵王子良闻瑀名,引为府行参军,领扬州部傅从事。时建康令沈徽孚恃势傲瑀,瑀以法绳之,众惮其强。子良甚相知赏,虽家事皆以委瑀。子良薨,瑀复事刺史始安王遥光,尝使送人丁,速而无怨。乃令瑀专知州狱事。明帝使瑀筑赤山塘,所费减材官所量数十万。帝益善之。为建德令,教人一丁种十五株桑、四株柿及梨栗,女子丁半之 。人咸欢悦,顷之成林。随陈伯之军至江州。会梁武起兵围郢城,瑀说伯之迎武帝 。伯之泣

13、曰:“余子在都。”瑀曰“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计;若不早图,众散难合”。伯之遂降。及帝即位,时天下初定,陈伯之言瑀催督运输,军国获济。帝以为能。以母忧去职,起为余姚令。县大姓虞氏千余家,请谒如市,前后令长莫能绝。自瑀到,非讼诉无所通,以法绳之。县南又豪族数百家,子弟纵横,递相庇荫,百姓甚患之。瑀召其老者为石头仓监,少者补县僮,皆号泣道路,自是权右屏迹。瑀初至,富吏皆鲜衣美服以自彰别,瑀怒曰:“汝等下县吏,何得自拟贵人!”悉使著芒屦粗布,侍立终日,足有蹉跌,辄加榜捶。瑀微时尝至此鬻瓦器,为富人所辱,故因以报焉。后为信威萧颖达长史。瑀性屈强,每忤颖达,颖达衔之。天监八年,因入谘事,辞又激厉。颖达作色

14、曰:“朝廷用君作行事邪?”瑀出,谓人曰:“我死而后已,终不能倾侧面从。”是日于路为人所杀,多以颖达害焉。子续累讼之。遇颖达寻卒,事不穷竟。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六十)注 匈匈:形容喧闹或纷乱的样子。屦:j,鞋。蹉(cu)跌:失足跌倒。屈:通“倔”。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益善之 善:友善,交好。 B以母忧去职 忧:此指母亲的丧事。 C以法绳之 绳:约束。 D事不穷竟 穷:穷究,追究到底。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沈瑀“才干”和“屈强”的一组是( )BDAC 人咸欢悦,顷之成林。 观卿才干,当居吾此职。 瑀说伯之迎武帝。 自瑀到,非讼诉无所通。 尝使送人丁,速而无怨

15、。 悉使著芒屦粗布,侍立终日。 我死而后已,终不能倾侧面从。 因入谘事,辞又激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瑀之父在建平王景素谋反前虽然已经离开了,但在景素事败后仍受牵连被定罪拘囚。沈瑀到官署为父申诉,使之得以免罪,并因此“知名”。B沈瑀“送人丁”既快又无人怨恨,“筑赤山塘”节省费用数十万,“催督运输”使军国获益,这些都表现出他卓越的才干。C沈瑀做建德令时,施惠于民,教人种桑柿梨栗,使“人咸欢悦”;做余姚令时,为解百姓之患,抑制豪强,让其老少服役,使“权右屏迹”。D沈瑀性格倔强,在做萧颖达长史时,常常与颖达抵触,以致颖达怀恨在心,在一次商议事情时“作色”,并

16、暗中派人在沈瑀回家的路上杀害了他。 第卷(共120分)四、(23分)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子良甚相知赏,虽家事皆以委瑀。(5分)译文: (2)瑀微时尝至此鬻瓦器,为富人所辱,故因以报焉。(5分)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大庾岭:五岭之一,有北雁南飞至此回的传说。此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庚岭时所作。阳月:农历十月。瘴: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致病之气。陇头梅:这里暗用了南朝陆凯诗中寄梅思人的典故。全诗通体写“愁”

17、,却未着一个“愁”字,而能使人感到愁绪满怀,凄恻缠绵。诗人是通过哪些表现手法来抒发自己羁旅行役之愁的?请结合具体诗句,任选两种表现手法进行简要赏析。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 , 。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2)靡不有初, 。(诗大雅荡)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黄山绝壁松冯骥才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

18、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风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

19、,以抵抗狂风不期而至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子飞落到这里,在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很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

20、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强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因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于是,在大雪纷飞

21、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有的枝干被狂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现在可以说了,在黄山这些名绝天下的奇石奇云奇松中,石是山的体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 (摘自读者2006年第17期)14.第段中作者为什么着意描写一株幼小的松树?(4分)答: 15

22、.第段中说“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从全文来看,“灵魂”具体包括那些内容?(6分)答: 16.开头部分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答: 17.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有关内容具体赏析。(6分)答: 六、(15分)18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总结文义的一句话。(4分)美国某杂志社做了一项题目为“你是否同意如下看法:我的生活结果总不是我所期望的,在社会上寻求真爱越来越难了”的调查,结果,高中学历的人同意以上感言的人分别是38%和67%,大学学历是28%和53%,而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则下降到23%和39%。该杂志社于是得出结论: 19. 请根据下面几个句子的提示,用一个单句为“

23、科技文献”下个完整的定义。可适当增减文字,但不能改变愿意。(5分) 科技文献是一种物质实体。 它是通过将科技信息、知识记录在各种载体上所形成的。 常用的记录手段包括: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 常用的载体包括: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 一些记录有科技信息和知识的网络资源也可以称之为科技文献。 科技文献是 20仿照画线的句式在横线上造句。(6分)某些广告对用户作出承诺,但往往不能按承诺进行兑现,国家有关法规将对此严厉处罚。因此,承诺不是水面上的浮萍,轻盈、自在,承诺如同珍珠,它的莹润是蚌磨难的结晶,也是蚌的荣耀;承诺不是 ,承诺如同 。七、(60分)21请以“人与底线”为题,写一篇

24、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郑州一中2007-2008学年上期中考08届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12分)1B(A独出心裁;B震撼,自行其是;C挖墙脚,金榜题名,销声匿迹;D更迭)2C A用错对象,“日甚一日”形容事物发展的程度日益加深或日趋严重,不能修饰“发生率”(与“高”“低”等词搭配);B语义失当,应用“忍气吞声”;D误用褒贬,“一团和气”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3DA主语残缺,应去掉“当时”;B搭配不当,应去掉“营养”; C句子杂糅,或去掉“最好”,保留“放在(上)较合适”,或去掉“较合适”,保留“最好放在(上)”4C(注意句子的前后照应)二、(9分)5A(A项只是概说“语言

25、”是“防线”“底线”,而非题干说的是“汉语”) 6C7D(A项“引导经济活动”错;B项“文字的阅读”与“图像的阅读”不可能“完美地结合”;C项“一旦开始阅读”错)三、(9分)8A善:认为(他)是好的(不错) 9C10D人们只是“多以(认为)颖达害焉”四、(23分)11(1)(萧)子良非常了解赏识沈瑀,即使是家事也都把它委托给沈瑀(去处理)。译出大意给2分,一句1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不能译为“互相”)、“虽”(即使)、“以(之)”把(它)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2)沈瑀在卑贱时(贫困时)曾经到这里卖过瓦器,被富人羞辱,所以趁机报复他们。译出大意给3分,一句1分;“鬻”(卖)、“为所”(

26、被动)两处,译对一处给1分。12前两联运用了比兴手法(“对比”也可),(2分)写阳月雁南飞至此北回,而自己却要翻山越岭,到那荒远的瘴疠之乡;群雁北归有定期,而自己何时能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由雁而后及人,两相对照,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蕴其中。(2分)(以比兴入手,写望雁思乡)第三联运用了烘托(“以景衬情”“寓情于景”也可)的手法,(2分)写黄昏时分,江潮初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而诗人心潮起伏,无一刻安宁;丛林迷瞑,瘴气如烟,故乡望眼难寻,前路又难以卜知。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诗人悲苦的心情。(2分)(写岭南境恶,衬怀乡情切)第四联运用了虚实结合(“想象”也可)的手法,(2分)虚拟了一段情景(

27、明晨踏上岭头的时候,能见到红梅采寄亲眷),与前六句写途中所见所感(实写)相结合,抒发了诗人深切的怀土思乡之情。(2分)(虚实结合,抒思乡之情)第四联运用典故,(2分)“陇头梅”暗用了南朝陆凯寄梅思人的典故:虽然家不可归,但希望能寄一枝梅,安慰家乡的亲人。(2分)(运用典故,寄梅思人)(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一点4分,表现手法占2分,简要赏析占2分)13(1)奔流到海不复回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2)鲜克有终多情自古伤离别 杨柳岸晓风残月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五、(22分)14.(1)以点带面。(1分)突出黄山绝壁松惊人的

28、生命力,(1分)点明这株幼小松树顽强的个性实际上是代代黄山绝壁松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共性。(2分)(意思对即可)15(1)非凡的适应能力;(2)顽强的生命力;(3)积极进取的精神;(4)坚韧的品格;(5)开阔的视野;(6)超强的自信心。(6分,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16(1)层层铺垫,一波三折;(2)先写黄山让人震动的是黄山松,再写黄山松中让人震动的是山上的松,最后推出最让人震动的是绝壁松。(3)这样写不但鲜明地突出绝壁松的生存特点,而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17这篇文章的语言:(1)风格清新质朴,富有情感。如“那些荒峰野岭的极

29、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色彩鲜明,描写真切,饱含作者对黄山绝壁松热烈的赞美之情。(2)修辞叠现,极为自然的调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如第六段中,将山下之松与山上之松进行对比,寥寥数笔交代出山上之松的特点;“慵懒而富态”等拟人手法,生动形象。(3)句式上整散结合,富有变化。第八段中“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四个整齐的句子构成排比,与“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等散句句搭配在一起,表意深刻,语势连贯。(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0、)六、(15分)18参考:读书的多少与对生活的满意度正相关;而要寻求真爱,那就去上学。或金钱和爱情的成功与教育程度相关。19以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手段将科技信息、知识记录在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及一些网络等各种载体上所形成的物质实体就是科技文献。(或科技文献是以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手段将科技信息、知识记录在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及网络等各种载体上所形成的物质实体。)(5分;手段、载体各1分,句子通顺1分,下定义的形式2分。不是单句不给分)20参考: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遥、飘逸。承诺如同烛光,它的光彩是烛燃烧的结果,也是烛的骄傲。(每句3分;其中比喻恰当2分,句子通顺1分)七、(60分)21参照200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