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校长讲坛:五育融合推进区域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 报告.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8770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讲坛:五育融合推进区域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 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校长讲坛:五育融合推进区域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 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校长讲坛:五育融合推进区域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 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校长讲坛:五育融合推进区域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 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校长讲坛:五育融合推进区域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 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校长讲坛:五育融合推进区域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 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校长讲坛:五育融合推进区域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 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校长讲坛:五育融合推进区域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 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校长讲坛:五育融合推进区域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 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校长讲坛:五育融合,推进区域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长期以来,“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劳”是我国五育发展状况的写照。2019年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进一步要求: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的“五育融合”育人目标。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转化,是从教育静态平衡到动态融通的进路,是从价值引领到育人实践的探索。新时代的五育并举不仅要从割裂的五育观走向整体的五育观,还需要发展融合的五育观。“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教育的鲜

2、明特色,更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五育融合”的准确把握01“五育融合”需要理解什么?“五育融合”是在新时代“五育并举”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对五育中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学段的内容、知识、思想、经验等,以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有机融合为一体的教育活动过程。整体的五育观强调整体育人、全面育人。“五育融合”让五育相互融通渗透、相互滋养互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融合发展。02“五育融合”当下模糊什么?认为五育融合就是要把德智体美劳全部融合在一起,在一节课或者一个主题中要全面体现五育的内容;认为五育融合的研究会弱化和影响学生的学科学习,不利于教师学科素养的发展;认为五育融合是指向学生活

3、动的实践,和学科学习没有关系;认为五育融合以融合科目的多和少来评价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融的越多质量越高;认为五育融合在教师层面上很难得到实现,教师的学科认知是比较单一的,不是全科教师。03“五育融合”必须清晰什么?五育融合是一种教育理念而非一种教育方法五育融合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形成合力育人的上位理念。通过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校内外、个体经验和社会需要的广泛融合来促进五育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来促进德智体美劳之间更灵活多元、高效长效的协作效应,更好地实现五育并举;五育融合要灵活进行设计而非僵化进行组合五育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整体育人,要根据育人目标突破学科的自身局限和思维定势,要有“容”和“

4、融”的开放姿态,要“有需则融”的灵活设计,来实现指向全面发展的有机融合和有效融合;五育融合能实现对学科学习的优化而非弱化五育融合站在育人的高位来确定教学目标,从多层次多角度地综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同学科之间的结合会创生出科际整合的新领域或对本领域的新认知,促进学科走向丰盈;五育融合能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而非做加法五育融合是“全人理念”、“全景视角”对儿童进行综合素质培养。教师是在“基于综合,立于个性,归于教育”的理念下,按照新时代高素质小学教师的要求来进行综合素质的提升。五育融合不能用学科教师加学科教师的方式来实施,必须作用于教师个体的综合素养培养。五育融合的实践路径01用课题研究创新教

5、育教学样态区域在课题申报指南中,把五育融合的研究作为专项,建议学校围绕深化基础教育高质量教育来进行深化研究,集中对五育融合的典型问题进行专题式的探索。例如常州市西新桥小学2021年申报的课题“五育融合”理念下幸福教育的校本实践研究,以一所城区普通小学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德智体美劳五个领域的融合改造,形成以幸福教育为价值追求而开展的一项实践取向的行动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构建“五育融合”理念下幸福教育的内涵和学校顶层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通过研究,探索“五育融合”理念下幸福教育校本实践的样态和特色做法;通过研究,形成“五育融合”理念下幸福教育的系列案例和典型经验。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申报的劳动教

6、育融入小学科学的教学探究,旨在通过劳动教育融入中年段小学科学中的教学探究,培养中年段学生的科学实践探究力以及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最终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劳动教育融入中年段小学科学中的教学探索,让教师找到系统的教学策略以及相应的评价策略,提升教师对劳动教育融入科学教学的开发资源及设计策划的能力;通过课题研究,形成区域内劳动教育融入小学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02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深化五育融合研究项目化学习帮助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形成有意义的关联、解决问题、创造作品,达到整体理解和对多个学科的深度理解,从而培育学科素养和跨学科素养。例如常州市邹

7、区实验小学推进的项目“创学园”里“新劳动”:指向五育融合的劳动教育范式再构。把握劳动教育的关键要素,结合课程的文化性,建构具有邹实小特色的劳动教育,探索并实践邹实小“创学园”里的“新劳动”。充分利用凌家塘、灯具城、物流园等地方优势,提出“以劳动教育重构校园生活”的理念与构想,实施“四园联动”劳动教育课程,探索并实践邹实小“创学园”里的“新劳动”。03实现基于生活情境的“两育”以上的知识链接在研究“五育融合”的建设时,要突出全面基础上的差异性,要具备课程知识的拓展性,要解决学生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例如西新桥小学五育融合的跨学科研究走进竹子的世界,在诗词歌赋中感受梅的高洁,

8、和人物形象进行结合,感悟优秀人物的正直、虚怀若谷、顽强的生命等品格;在吟诵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在绘画和摄影中感受竹之俊逸;利用竹竿等进行体育游戏等。让一个情境融合各育的发展,达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多样化和统一性。五育融合促进教育管理的变革01教师教学研究的理念要发生改变五育融合的核心在于突破学科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融合其他学科以及超学科的元素,需要避免由于学科要素简单叠加,机械拼凑变成“拼盘课”。僵化的叠加打乱了原有的学习顺序与思维的连贯性。好的融合课中学科元素是有机联系的,共同形成缺一不可的整体,既未破坏原有学科的学术力量,还创造出所融合的每一门学科单独开设无法产生的新的学术力量。例如数学课走进

9、对称的世界,既让学生欣赏到丰富的大自然中对称物体之美,也能从不同种寻找到相同的对称性,从而抽象出对称的数学原理,再通过创造对称图形来感受数学之美,图形之美。这其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发生很大的变化,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02教研活动的方式要发生变革常态化的教研活动基本都是以分科为主要形态,要实现五育融合的实践落地,必须变革教研活动的方式,让各个学科的教师形成研究共同体。针对学习内容集思广益,共同来形成多样化的学科育人目标。03基于融合的评价方式的变革科学有效的评价是保障课程融合质量的关键。有效的融合需要对学生的学科学习、活动体验、个体成长产生积极影响。评价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学科内的有效性,即

10、融合中关键学科的核心概念、重要方法和学科思想是否得到深入学习; 学科间的促进性,即融合课程中涉及到的学科要素彼此之间是否有机联系,是否相互促进,而不只是松散地、单方面的与主题有关; 跨学科的关联性,是否在融合中促进学生整体认知和关联思维,帮助学生打破学科定势,形成整体把握问题、多角度全面辩证思考的认知习惯和思考能力。面临的挑战和突破1. 要将课程与教学作为“五育融合”的日常化基本路径。让五育融合进学科、进课程、进课堂,实现科学化、课程化、课堂化,进而走向系统化。2. 学校治理是“五育融合”学校路径的全局性设计。五育融合需要环境、制度、机制的保障。要有好的顶层设计,要建立价值引领机制、协同机制、动力机制、能力机制和保障机制,才能引领方向、行稳致远。3. 要将“五育融合”厚植于学校文化基因之中。办学者要将视线从“物质建设”转向“精神建设”,从关注“器物”转向关注“价值”。以此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五育融合”办学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