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检测(四)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清癯(q) 歇憩(q) 粗糙(zo) 怅然(chn)B点缀(zhu) 倩影(qin) 袅娜(nu) 埋怨(mi)C脉脉(mi) 料峭(qio) 嗔怒(chn) 寒暄(xun)D焦灼(zhu) 祷告(do) 炫耀(xun) 阴凉(yn) 【解析】A项,“糙”读co;B项,“埋”读mn;C项,“脉”读m。【答案】D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B板凳上,并排站着三个大姑娘,都穿得花枝招展,留着大辫子。C幸而府上是
2、向来宽宏大量,不肯和人计较的。D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斯认过,大家归了坐。【解析】A项,“彩”应为“采”;C项,“宏”应为“洪”;D项,“斯”应为“厮”。【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杀鸡,宰鹅,买猪肉,煮熟之后,杂七杂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B不嫁了她,那有这一注钱来做聘礼?她的婆婆倒是精打细算的女人呵,很有打算,所以就将她嫁到里山去。C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D“呀,”他嚷了一声。这一声音是没法可以表达出来的,或许这就像是一个人在觉得一根钉子穿过他的手钉进木头里的时候身不由己地发出的喊声吧。【解析】
3、A项,“杂七杂八”指东西种类多而乱,不符合语境中说的“插些筷子”,可改为“横七竖八”;B项,“精打细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不符合语境,可改为“精明强干”;D项,“身不由己”指受外因影响,行动不受自己支配,可改为“不由自主”。【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归纳整理是学好语文的方法之一。通过归纳整理,可以把零星的、肤浅的、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系统的、深刻的认识。B“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和现实也的确如此,经济落后之国,固然要讲究勤俭节约,经济发达的国家也要厉行勤俭节约。C刘鹏说:“我不赞同全运会是计划经济产物这一说法。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
4、的成绩的原因在于我们的体育有举国体制的保证。这一制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运动员。全运会检验了运动员的训练成绩,为祖国输送了优秀的运动员。”D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她怎么也睡不着。 【解析】A项,前后照应不周,可改成“上升为系统的、深刻的、理性的认识”。C项,句式杂糅,“之所以”和“的原因”删去其中一个。D项,语序不当,“一连串”应移到“事情”前。【答案】B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妥当的一项是()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爱它们的“清”和“远”。_,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太阳和大海。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
5、历历可数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玉时隐时现,游向远方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晃动ABC D 【解析】注意前一句含有先后顺序的两个条件,“我爱”、“也爱”告诉我们要先说“小池”,后说“溪流”;再注意按第二小句的“清”、“远”顺序排列即可。【答案】D二、阅读鉴赏(40分)(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5分)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
6、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是的。”“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蹰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
7、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那么,也就有地狱了?”“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蹰,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6下面有两句关于祥林嫂的描写,请对这两处描写作出分析。(4分)(1)“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
8、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一描写表明了什么?(2分)_(2)但后来当她向“我”发问时,“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这又表明了什么?(2分)_【答案】(1)这一描写表明祥林嫂已到了流落街头,沦为乞丐的地步了。表明她在无数次的严重打击和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完全麻木了,很明显已失去对生活的希望。(2)这“发光”是在长期痛苦的思索中,她所产生的对魂灵的怀疑而萌发的一丝希望,她希望死后能免除更大的苦痛与恐怖,这就从骨子里体现了封建礼教观念给她带来的伤害,不但考虑现世,还要考虑来世,这样祥林嫂的死也就成为必然,悲剧意味就更强烈了。7祥林
9、嫂临死前提出“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_【答案】祥林嫂临死前对“魂灵”“地狱”产生的种种疑惑,说明她对自己的悲惨命运已产生了一定的反抗意识,但只是朦胧的、带有迷信色彩的,因而也是自发的、软弱的。8对“我”的“也许有”、“也未必”、“说不清”这三句答话应如何理解?(4分)_【答案】第一句在“我”是慰藉的话,在祥林嫂却是似疑实断的答案,这对祥林嫂“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是一个冲击。第二句在“我”已意识到给对方增添了苦恼,只得支吾着,而在祥林嫂则由地狱想到死后的痛苦,更加深了苦恼。第三句在“我”是模糊之辞,在祥林嫂则是心灵上掀起了更大的波澜,客观上加速了祥林嫂悲剧
10、的到来。总之,“我”的动机是想帮助祥林嫂解除痛苦,然而,适得其反的结果却表现了“我”的软弱性。9为什么说祥林嫂对“魂灵”既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4分)_【答案】“希望其有”是想在阴间见到自己的儿子,“希望其无”是害怕死后被两个丈夫分尸。这些都是祥林嫂深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体现。(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 题。(25分) 贝多芬:一个巨人何为 客人敲开了贝多芬家的门。 “他不肯接见你的,”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任谁都不肯接见,他厌恶别人去打扰他,他要的是孤独和安静” 但是这个好心肠的女人经不住客人的苦苦要求,捏弄着她的围裙答应去试试看。 她带领来客到贝多芬工作的屋子,在那
11、里最惹人注目的是两只对放的大钢琴。女佣在一旁指点着说:“在这只钢琴上他工作,在那只琴上经常弹奏。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然的。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就会弄得零乱不堪。过去那一边是他的厨房,他自己做东西吃,吃得这样简单随便,也不让我帮他一点忙。可怜他几乎完全聋了,又常常不舒服,什么声音他都听不清楚,看着真叫人难受。还有他那个流氓一样的侄子,一天到晚来麻烦他。瞧,他下来了,我希望他不会责怪我。” 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停留。随后他走进门来了。一个躯体五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
12、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 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作黄色,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具助听器,可是早已失去效用了。 他无视于屋内的人,一径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于是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管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做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一个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栉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
13、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颌,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什么?又是怎么了?”他大声说。接下去倒像在自言自语:“倒霉,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那些孩子,对我嘲笑,捉弄我,模仿我的样子。” 女佣向客人指了指。 贝多芬说:“谁?那是谁?” 他又粗着嗓子喊:“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 客人小心翼翼的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望了一会,“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
14、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支铅笔给客人。 客人在纸上写道:“我们要知道你的生平,把你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你真实的好灵魂。”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较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峰岭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
15、不断写下笔记。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永无天日的幽囚的小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反过来在另一方面,“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为人世的喧嚣所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登和巴哈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贝多芬还向他的客人叙述自己最后一次出席指挥音乐会 他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选自文艺春秋副刊,略有改动)10
16、贝多芬把客人的来访称为“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是因为_ (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要的句子包括语意含蓄的句子、抽象的句子和深奥的句子等。理解它们就是要将其显明化、具体化和浅易化。理解句意,既要分析其本身的内在含意,更要把它放在具体语境中进行分析。本题中“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是一比喻句,理解比喻句的关键点是找到喻体的本体,“兽穴”指什么,其特点是什么;“老狮的毛”又是指什么,其特点是什么,再结合上下文是可以找到较为准确的答案的。答题语言的关键词应是“难以接近、难以了解”、“欣慰”、“幽默”。 【答案】他知道别人把他视为难以接近、难以了解的怪人,厌恶别人打
17、扰;了解到客人来访的意图后,他感到欣慰,语带幽默。 11“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贝多芬被感动了,他的态度与心理发生了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_ _ _(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能力。要求找到贝多芬态度与心理发生变化的原因。根据上下文,他态度与心理发生变化的背景是客人的到来并说要将其好的灵魂告诉万千大众,这在他心里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反差,因此忍不住感动得流泪了。【答案】贝多芬了解到客人并不像一般人那样把他看作一个厌世者,而是认为他有着“真实的好灵魂”,并准备把他(生平、消息、真实的好灵魂)介绍给大众。 12“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18、与贝多芬为伴的“永恒”指的是_(4分)【解析】对“永恒”的理解,首先要分析永恒所指代的对象。在这里,“永恒”不是形容词,而是活用为名词,但还有一定的形容词性的特征,它在文中有所指。要答全它,必须依据题干中“全文”和“人物形象”二词的把握。 【答案】心里的音乐,大自然;生的意志和高尚的精神。 13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13分)(1)“巨人”的述说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2)“老狮”的画像谈谈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3)他者的视角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_【解析】写作时,首先要根据命题的要求确定评论重点。确定了评论重点,就确定了评论的中心,也就确定
19、了鉴赏、评价的主攻方向。文章中对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描写是多角度的,其中以正面的外貌、语言和行动描写为主,但侧面的描写也不可忽视。侧面的描写能烘托人物的心理,更加丰富人物的形象特点。题目中“他者的视角”,实际是提醒考生关注文中出现的其他的人物“女佣”和“客人”。考生可以从女佣和客人的语言、行动、心理以及反应中,看出贝多芬的“孤独和安静”、“真实的好灵魂”【答案】(参见本专题“写作序列训练四看好处,说门道”经典范文)三、语言表达(15分)14下面的文句,是陈毅为纪念鲁迅逝世十四周年写的一副对联,请将其顺序重新整理,把序号填写在横线上。(4分)岂仅文坛闯将 要打叭儿落水狗 懂得进退攻守 一生最恨清闲
20、不愧思想权威 莫作空头文学家 敢于嬉笑怒骂 临死也不宽恕上联:_下联:_【解析】对联的章法,要应用灵活,要求周密、完整,布局得体,脉络清晰,还要做到跌宕有致,那种平铺直叙的写法,是无章法可言的,也很少写出较好的对联。【答案】上联: 下联:15仿照下列句式,以“理想/幻想”或者“光荣/虚荣”为话题写一组句子,字数大体相同即可。(5分)例:魅力/权力魅力是一种软力量,权力是一种硬力量。魅力像和煦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权力像陡峭的冰山,让人心生敬畏。选择话题:_仿写:_ _ _ 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在仿写时,一要做到形式与例句一致采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二要自主选取素
21、材造句,内容要积极向上。【答案】理想/幻想理想是合理的设想,幻想是空洞的梦想。理想像海上的灯塔,让人明确方向;幻想像空中的楼阁,让人沉醉迷失。光荣/虚荣光荣是本质上的荣耀,虚荣是表面上的光彩。光荣像五彩的花环,催人上进;虚荣像自织的绳索,使人止步。16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群众送行”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6分)情景一:一名清官调任,群众送行_情景二:一名贪官被抓,群众送行_【解析】这是一种结合情景进行想像的扩展。扩展关键要把握提供的两种情景和扩展的重点(“群众送行”)。扩展重在丰富而巧妙的想像和表达。扩展时要做到想像自然贴切,要选好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
22、情等,特别注意叙述和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选用。同时,最好运用排比、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答案】(示例)情景一:(一名清官调任,群众送行)十里长街,千声道谢,万声祝福,都化作泪光点点。感激声、挽留声、叹息声和啜泣声汇集成了一首最真挚的乐章。情景二:(一名贪官被抓,群众送行)愤怒的斥责声,尖刻的嘲笑声,不平的叫冤声,像暴风骤雨般袭向贪官。四、写作训练(50分)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大自然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一片嫩红,一滴秋雨,一声鸟鸣,一丝云彩,一丛风中的芦苇都具有动人心魄、令人回味的美。请以“美的瞬间”为题,采用片段组合式结构,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散文。【写作提
23、示】虽然是写“瞬间的美”,但在审题时不能过于狭隘,这里的“美”可以是行为美、心灵美,也可以是一种自然景色之美。不仅要能发现“瞬间”,还要对瞬间发生的事加以分析和挖掘,揭示出“瞬间”所表现出来的“美”的本质。写作时要注意根据材料提示,准确全面地把握话题内涵。“美的瞬间”这一话题包含了两个关键词:其一是“瞬间”,最好不要写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最好不要追求面面俱到,而要截取社会生活或自然世界中某一个极具震撼力的特写镜头,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将其表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让人读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其二是“美”,不能展现给人丑陋、阴暗的东西,而是所描绘的“瞬间”必然存在的一种“美”,这种“美”可以是人物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德,可以是社会生活中固有的美感,可以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令人心醉的审美情趣等等。总之,应该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完美统一。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