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新情境:位温)位温指干空气块被绝热膨胀或压缩到标准压强后的温度。空气块受热时位温升高,空气块放热时位温降低。在对流层内,位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下图表示19792013年78月20N30N、30N40N和40N50N三个纬度范围内对流层顶平均位温的经度变化。读图完成13题。1.同一纬度范围内对流层顶平均位温经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分布D.洋流2.据图可知,下列地区对流层顶最高的是()A.青藏高原B.恒河平原C.巴西高原D.墨西哥湾3.地对流层顶平均位温高于地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B.海拔高C.距海近D.冰雪多阿尔
2、泰山呈西北东南走向,耸立于亚洲腹地的干旱荒漠半荒漠地带。下图为阿尔泰山18002000年夏季南北坡降水量变化对比图。据此完成46题。4.阿尔泰山降水()A.南坡多、北坡少B.北坡多、南坡少C.南北坡总量相同D.南北坡变化趋势大体相反5.给阿尔泰山南坡带来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A.印度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太平洋6.图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说明阿尔泰山()A.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B.是气候现象的地理边界C.是草原和荒漠的分界线D.气候垂直差异大2021山东潍坊期中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分布状况。据此完成78题。7.点的风向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北风8.点对应的近地
3、面天气状况很可能是()A.晴朗B.阴雨C.高温高压D.低温高压2021湖北四地七校联考气象谚语凝聚了古人认识自然的智慧,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明显的地域性。某地理研学团队通过记录我国北方某县天气实况(下表示意部分摘取记录),开展气象谚语“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验证实践。据此完成911题。月份前期天气大雾时间雾之后天气1113日晴14日早晨14日白天降水11719日晴20日早晨2022日降水121月2328日晴1月29日2月1日2月35日降水72630日雨31日早晨31日白天晴好9.该县1月主要受()A.冷高压影响B.锋面气旋影响C.副热带高压影响D.中纬西风影响10.该谚语中前后两次“雾
4、”的出现分别预示当地大气()A.云层消散水汽减少B.水汽增加云层消散C.水汽减少云层增厚D.云层增厚水汽增加11.当地预测雾后天气,失准率较高的地区最可能是()A.弃耕荒地B.平原公路C.居民社区D.大型水库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1湖南名校联合体摸底广西荔浦生产的砂糖橘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随着树冠覆膜技术(树冠上方覆盖塑料薄膜,如图所示)的推广使用,砂糖橘留树时间延长,实现了错峰上市,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据此完成12题。1.荔浦砂糖橘覆膜的最佳时间是()A.1月B.3月C.10月D.12月2.广西荔浦砂糖橘采用树冠覆膜技术有利于()增加树冠内温度,防止果品受冻害增大昼夜温
5、差,提高果品品质增加树冠内湿度,提高果树抗病能力减轻雨水影响,保证果品质量A.B.C.D.2021山东师大附中模拟一个地区的风受局地风与背景风的共同影响。某气象研究团队选取河北崇礼山区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两个冬季的气象观测资料,探究了山谷风的日变化特征。在观测到山谷风的日期,山风一般自22时起,至次日7时结束;谷风一般自10时起,至16时结束。据此完成34题。3.有利于观测到较强山谷风的天气条件是()A.背景风较弱的晴天B.背景风较弱的阴天C.背景风较强的晴天D.背景风较强的阴天4.在观测到山谷风的日期,影响崇礼山区山风与谷风时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6、)A.背景风速B.植被覆盖率C.昼夜长短D.山坡坡度2021河北石家庄二中测试在气象学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下图为浙江省20102019年出入梅日期及梅雨期间雨量图(横条的左端表示入梅日,右端表示出梅日,长度表示梅雨持续的时长)。浙江省平均每年6月10日入梅,7月10日出梅,年均梅雨量为301 mm。据此完成56题。5. 由图可知,浙江省()A.梅雨持续时长呈增加趋势B.梅雨期间的日降水强度都不大C.梅雨量与入梅早晚呈正相关D.出入梅日期年际变化大6.通常情况下()A.入梅偏早时雨带北侧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B.入梅偏晚时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偏南C.出梅偏晚时雨带南侧
7、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D.出梅偏早时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偏南2020山东青岛期中在北半球中纬度锋面气旋发展的后期,若冷锋赶上暖锋,则东侧的暖锋向西、向南伸展,最后呈螺旋状环绕在气旋中心四周,形成类似于“暖心”的结构。这一过程被称为暖锋后弯卷入过程。下图示意冬季某时刻大西洋某区域300米高度气温与气旋中心。据此完成78题。7.图示范围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最大差值可能是 ()A.9.9 B.12.9 C.13.9 D.14.9 8.甲地短时间内迎来的天气变化是()A.风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B.风力减弱,降水增多,气温下降C.风力加强,降水减少,气温升高D.风力减弱,降水减少,气温下降2020
8、黑龙江牡丹江一高开学考试下图为某典型地理现象产生时的视频截图,图中破碎编织袋处于快速旋转上升中。该现象的产生与地形地势、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据此完成911题。9.该现象产生的条件可能是()A.丘陵地区B.日出时C.夏季D.阴天10.对图中破碎编织袋运动状态的分析,正确的是()A.旋涡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破碎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上升B.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破碎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上升C.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破碎编织袋顺时针旋转上升D.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散破碎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下沉11.如果这一现象在足够大的尺度上发生,将会造成()A.大面积的干旱B.阴雨连绵C.
9、低温冻害D.暴雨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2021湖南师大附中模拟,20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秦岭东西约1 000千米,南北约200千米,是中国南北地区的重要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和气候敏感区。秦岭南北两侧的城市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北部逐步形成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大型城市群。相比于南部,北部排放出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较多,研究发现,秦岭19702015年气温空间变化明显,气温变化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下图示意秦岭19702015年增温速率等值线分布。(1)描述秦岭地区19702015年气温变化的空间规律。(6分)(2)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秦岭北部气温日较差变小的原
10、因。(6分)(3)推测秦岭1月0 等温线空间变化的总趋势。(4分)(4)指出秦岭地区亚热带动物生存条件的变化。(4分)13.(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常伴随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具有影响范围小、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等特点,是天气预报的难点。冰雹发生与特定的天气条件有关,还与地形的复杂程度有关。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冰雹是该区域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性天气之一。该区域5月冰雹日数最多,且以小冰雹(直径小于5毫米)为主。冰雹粒径与水汽含量、积雨云云层厚度有关。下图是冰雹形成的示意图。(1)据图中信息,概括冰雹的形
11、成条件。(6分)(2)解释川西高原5月冰雹多发的原因。(10分)(3)简析川西高原冰雹以小冰雹为主的原因。(4分)(4)说明冰雹始终是天气预报难点的理由。(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1湖北襄阳五校联考(新角度:通过冰洞考查空气对流运动)“万年冰洞”位于吕梁山脉海拔2 000多米处,洞穴开口向北,呈肚大口小、垂直分布的保龄球瓶状。洞里冰的年龄各不相同,核心部分的冰的形成时间可以追溯到约300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期,靠近洞口或主流水道的冰,成冰年代比较晚。读“万年冰洞”所在区域示意图,完成13题。1.下列所示冰洞剖面图中表示冬季气流方向的是()A BC D2.夏季冰洞内冰体不易融
12、化的原因是()A.海拔较高,外部冰川广布B.洞穴垂直,空气对流旺盛C.下冷上热,洞内空气稳定D.洞口向北,受冷空气影响3.以下措施中,不利于冰洞中冰体保持的是()A.增加通风设施B.搬运冰块进洞C.控制游客数量D.保护洞边植被2021重庆巴蜀中学一测蒙古高原泛指亚洲东北部高原地区,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界为萨彦岭、雅布洛诺夫山脉,南界为阴山山脉,范围包括蒙古国全境和中国内蒙古北部。某研究团队将蒙古高原某地按海拔划分为5个高程带,统计了该地不同高程带10月至次年3月的平均积雪深度月变化(如下图)。据此完成46题。4.据图可知该地该时段内()A.降雪量10月最小,2月最大B.1011月雪深
13、增加最多C.海拔4 226米处雪深变幅最大D.各高程带雪深与海拔呈正相关5.该地1 2061 638米高程带冬季平均雪深最浅,其原因最可能是该高程带()A.坡度较大B.降雪量少C.太阳辐射强D.大风日数多6.经研究发现,蒙古高原东北部积雪深度最大,西南部积雪深度最小,主要是因为蒙古高原()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水汽主要源自北冰洋和太平洋C.年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D.西南部植被覆盖率较东北部低2021皖江名校第一次联考(新情境:海云)海云是沿海一带一种特有的对流发展较旺盛的积云,形似古代的城墙。海云的演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但是维持时间较短;另一种快速发展,
14、整日或连日维持不散。下图为海云形态图。据此完成79题。7.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的海云,其循环周期一般是()A.一小时B.一个白天C.一昼夜D.一年 8.维持时间长且快速发展的海云最可能开始于()A.午夜的陆地上B.黎明前的海上C.日出时的陆地上D.午后的海上9.夏季时我国东南沿海会出现海云几天不散,并且整个云体快速向上发展的情况,预报概率最大的天气是()A.晴朗B.无风C.大雾D.暴雨2020山西太原定时训练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此时图中四地风向为偏南风且风力较大的是()A.地 B.地 C.地 D.地11.图中锋面属于暖锋的是()A.甲、乙 B.甲
15、、丙 C.乙、丙 D.乙、丁二、非选择题(共36分)12.(24分)(新情境:下降风)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降风是指空气受重力作用形成的沿山坡下降的风。下降风在南极大陆广泛分布,下图中甲区域下降风尤其强劲,其东侧的特拉诺瓦湾常年存在冰间湖(指在达到结冰温度的条件下,仍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少冰的冰间水域)。下图中白色区域为冰盖(大陆冰川)、冰架(陆地冰)。(1)说明南极洲下降风分布广泛的条件。(6分)(2)分析甲区域下降风强劲的原因。(8分)(3)分析特拉诺瓦湾冬季仍存在冰间湖的原因。(8分)(4)指出南极地区冰间湖对生物的影响。(2分)13.2021皖江名校第三次联考,12分阅读图文材料
16、,完成下列要求。锋面气旋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水平气流在低压槽中辐合上升。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某地4月某时刻近地面气压分布图。(1)在上图中画出等压线、冷锋和暖锋锋面示意图。(5分)(2)指出目前乙地天气状况,并分析该地未来天气的变化。(4分)(3)分析丙地降水的原因。(3分)答 案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1.C78月为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的海洋,陆地气温较高,空气受热对流运动显著,因此对流层顶的位温较高;以30N40N为例,0120E和120W75W以陆地为主,对流层顶平均位温较高,120E120W和75W0以海洋为主,对流层顶平
17、均位温较低。综上可知,选项C正确。2.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主要位于30N40N,而恒河平原位于20N30N,两个地形单元均位于60E120E;读图可知,青藏高原对流层顶的平均位温高于恒河平原,说明青藏高原对流层顶的海拔较高,排除B;该图表示北半球的三个纬度范围的对流层顶的位温变化,而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无法据图分析,排除C;墨西哥湾主要位于20N30N,80W110W,结合图示可知其对流层顶的平均位温较低,高度较低,排除D。故选A。3.B由经纬度分布可知,地位于青藏高原,地位于恒河平原;由于地表增温速度比大气增温速度快,夏季时,青藏高原地表的温度高于同海拔大气的温度,高原地表对大气的加
18、热作用较为明显,上升气流增强,从而使该地区对流层顶的海拔较高,平均位温较高,故选B。4.D读图分析可知,阿尔泰山北坡与南坡的降水量基本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即北坡降水多时,南坡降水偏少;北坡降水少时,南坡降水偏多。D项正确。5.B阿尔泰山呈西北东南走向,中纬西风对南坡影响较大,给南坡带来大西洋的水汽。B项正确。6.B由图可知,阿尔泰山南北坡降水量大体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由此可推断阿尔泰山是气候现象的地理边界。B项正确。7.A根据图中气压数值以及题干信息可知,该图表示北半球高空的气压分布状况。在点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等压线),之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高空偏转约90),所以
19、点的风向为东北风,故选A。8.B同一高度而言,点为高压中心,高空气压分布与近地面气压分布相反,所以点对应的近地面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故选B。9.A由表中数据可知位于我国北方的某县1月份以晴天为主,1月份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受强大的亚洲高压控制,以晴朗天气为主,A对;1月份亚洲高压势力强大,该县受锋面气旋影响时间较短,B错;1月份副热带高压并不影响我国大陆地区,C错;中纬西风主要影响温带大陆西岸地区,我国处于亚欧大陆东部,受中纬西风影响较小,D错。10.B“久晴大雾必阴”的意思是一段时间的晴天之后,突然出现大雾会转阴雨天气,这时的大雾预示当地大气水汽增加、云层变厚,A、C错;“久
20、雨大雾必晴”的意思是一段时间的阴雨天气之后,突然出现大雾会转晴天,这时的大雾预示当地大气水汽减少、云层消散,B对,D错。11.D水的比热容大,大型水库冬季是热源,水库蒸发的水汽遇到冷空气会凝结成雾,因而冬季大雾并不能预示大型水库地区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夏季大型水库是冷源,湿热空气经过水库时会产生大雾,不能预示大型水库地区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D正确。弃耕荒地、平原公路和居民社区等下垫面性质与陆地其他下垫面性质差异很小,对当地预测雾后天气的影响很小,排除A、B、C。1.D树冠覆膜技术可以减少树冠内热量的过量损失,增加树冠内温度,从而起到延长砂糖橘留树时间的作用。荔浦砂糖橘的成熟期是11月底次年2月
21、,此时气温较低,采用树冠覆膜技术可以减轻冻害,延长砂糖橘留树时间,实现错峰上市,结合选项可知荔浦砂糖橘覆膜的最佳时间是12月,D正确。2.B树冠覆膜技术可以减少树冠内热量的过量损失,增加树冠内温度,防止果品受冻害,正确;树冠覆膜技术会减小昼夜温差,错误;树冠覆膜技术并不具备提高果树抗病能力的作用,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西荔浦一带降水较多,树冠覆膜技术可以减轻雨水对砂糖橘的影响,利于保证果品质量,正确。故选B项。3.A由材料“一个地区的风受局地风与背景风的共同影响”可知,山谷风作为局地风相对于当地大尺度的背景风(季风),应在背景风较弱时才表现明显,排除C、D选项;山谷风是因山坡与谷地之间存在
22、气压差异而产生的,晴天昼夜温差较大,山坡与谷地气压差异较大,故晴天山谷风比阴天强,A项正确,B项错误。4.C山谷风是因山坡与谷地受热不均而产生的,昼夜长短会影响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进而影响山谷风的时长,C项正确。5.D读图可知,20122019年梅雨持续时长总体呈现波动变化,A错;2011年梅雨期间降水量较多,有400500 mm,梅雨持续不到1个月,故2011年梅雨期间的日降水强度较大,B错;2013年入梅比2019年早,但降水量较2019年少,C错;由图可知,不同年份的出入梅日期并不相同,且变化较大,D对。6.B梅雨带位于副热带高压脊线北侧,A错。当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时,副热带高压脊线西伸
23、北进,入梅偏早;当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弱时,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南,入梅偏晚,B对。当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时,副热带高压脊线迅速北进,雨带北移速度快,导致入梅早,出梅也早,C、D错。7.C图中等温距为2 ,最高气温为1416 ,最低气温为24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为1014 ,所以二者的最大差值可能是13.9 。8.A据图可知,甲地即将经历锋面过境,所以降水会增多,风力会加强,且锋面向甲地方向移动,暖气团即将控制甲地,所以甲地气温会升高。本题中冷暖锋符号叠加,气温的判断容易出错,但只要把握住甲地附近锋面是从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的,甲地气温的变化就很好判断了。9.C根据材料分析可知,这种地理现象是
24、气旋,是近地面大气受热,温度迅速升高,气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呈螺旋式上升形成的,其多形成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午后,C正确;丘陵地区地面起伏大,近地面摩擦力大,气流辐合运动易受阻挡,A错误;日出时,气温较低,大气不易受热膨胀上升,B错误;阴天,太阳辐射弱,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地面温度较低,大气不易受热膨胀上升,D错误。10.B由图可以看出,破碎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上升。原因是近地面大气受热,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辐合抬升,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11.D据图分析可知,这一现象是气旋。如果这一现象在足够大的尺度上发生,将会形成强烈发展的气旋,如台风等,会形成狂风、暴雨天气,不可能造成大面积的干旱,A不选,D
25、当选;气旋存在时间较短,移动速度较快,不会导致阴雨连绵,B不选;该现象是因近地面气温高而形成的,不易产生低温冻害,C不选。12.【解析】(1)描述某区域地理要素的变化,一般先指出总体变化特征,再分区描述其变化特征。秦岭地区19702015年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主要特征: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北部增温幅度明显大于南部;北部气温增幅具有一致性,南部气温增幅具有差异性,中南部、东南部出现两个低值中心。(2)气温日较差变小,要分析什么因素使最高气温降低或使最低气温升高。根据材料可知,相较于南部地区,北部地区:排放出的温室气体较多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保温作用强最低气温升高;污染物较多白天削弱作用强
26、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白天大气增温不明显。(3)根据材料可知,“北部逐步形成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大型城市群”,城市排放废热较多,1月0 等温线可能总体向北移,垂直方向平均海拔升高。(4)据前面分析可知,1月0 等温线可能总体向北移,垂直方向平均海拔升高。亚热带动物栖息地的空间范围扩大;亚热带范围扩大,亚热带动物食物数量增多。【答案】(1)整个区域均在增温;北部增温幅度大于南部;中南部和东南部增温幅度最小。(每点2分,共6分)(2)秦岭北部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保温作用强;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白天大气增温不明显。(每点3分,共6分)(3)1月0 等温线总体向北移
27、;平均海拔升高。(每点2分,共4分)(4)栖息地的空间范围扩大;食物数量增多。(每点2分,共4分)13.【解析】(1)冰雹是降水的一种形式,降水的形成条件主要从水汽含量、气温变化、凝结核等方面进行分析。(2)5月气温回升,蒸发加剧,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多;气温回升的同时对流旺盛,再加上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多高山峡谷,大气运动复杂,大气不稳定;降水以冰雹的形式出现,说明高空和近地面气温都较低。(3)根据材料可知,冰雹粒径与水汽含量和积雨云云层厚度有关。冰雹来自积雨云,当云中的雨点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温度在0 以下的高空时,便形成小冰粒;水汽含量较少,冰雹粒径较小;积雨云云层厚度小,冰雹生长区较
28、小,气流上升高度不够,气温降低的程度难以形成粒径较大的冰雹。(4)由文字材料可知冰雹具有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小等时空分布特点,预报困难。再加上某些地区地形复杂,局地大气运动变化快,增大预报难度。【答案】(1)大气中水汽充足;(2分)大气垂直温差大,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2分)大气不稳定,且积雨云层中上部温度低至-20 0 。(2分) (2) 5月,中低纬升温快,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大气不稳定;(2分)川西高原地形复杂,加剧大气的不稳定性;(2分)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多,白天地面增温快,对流旺盛;(2分)积雨云0 层高度偏低,上升气流降温快,水汽易凝固形成冰雹;(2分)近地面气温偏低,当冰雹
29、形成后,在下降过程中不容易形成雨滴或消失。(2分)(3)内陆高原,水汽含量较少,难以聚集成较大冰粒;(2分)川西高原海拔高,近地面气温低,大气上升气流较弱。(2分)(4)冰雹时间分布上具有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等特点;(2分)空间分布上具有影响范围小等特点;(2分)复杂地形所产生的局地强对流天气可能触发冰雹,增加预报难度。(2分)1.D根据空气的热力性质可知,冷空气收缩下沉,热空气上升。冬季洞外气温低,冷空气下沉到洞内,热空气被抬升到洞外。2.C“万年冰洞”位于吕梁山脉海拔2 000多米处,夏季此处外部没有冰川分布;空气对流旺盛,则冰体易融化;冰洞内下冷上热,洞内空气稳定,冰体不易融化;该地是温
30、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洞口无论朝向哪个方向,都不易受冷空气影响。3.A增加冰洞的通风设施会加快洞外热空气进入洞内,不利于冰洞中冰体保持;搬运冰块进洞,有利于降低洞内温度,有利于冰体保持;控制游客数量,可减轻人类活动对冰洞内环境的干扰,有利于冰体保持;保护洞边植被,有利于保护冰洞周边环境,利于冰体保持。4.C读图可知,蒙古高原海拔4 226米处10月到次年3月雪深变化幅度最大;积雪量与降雪量、气温、坡度等相关,从图中可以看出,1112月雪深增加最多,降雪量可能最大;海拔1 638米以下,雪深与海拔主要呈负相关。5.A一般情况下,随海拔的升高,降水量(降雪量)先增加后减少,而不会先减少后增加;同
31、一地区的太阳辐射和大风日数差异不大;山体不同海拔会有坡度差异,坡度大的地方积雪少,坡度小的地方积雪多。6.B蒙古高原雪深的分布特征与当地冬半年水分的来源有很大关系。蒙古高原的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和太平洋,所以降雪量在北部、东部地区明显偏高,随着离此两大洋距离的增加,降雪量由北向南和由东向西逐渐减少。7.C气流上升温度降低水汽饱和凝结云。若海云在陆地和海上交替出现,最有可能是陆地和海上交替的上升气流所致,则其循环周期应当与气温的交替周期一致,为一昼夜。选C。8.B午夜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盛行下沉气流,不会形成海云,A错误。黎明前的海洋,气温高于陆地,盛行上升气流,且湿度大,海云快速发展且维持时间
32、长,B正确。日出时的陆地气温最低,不易产生对流,难以形成海云,C错误。午后的海洋气温低于陆地,盛行下沉气流,不会形成海云,D错误。9.D夏秋季节出现于我国东南沿海强烈的上升气流最可能是热带气旋造成的,所以接下来几天极有可能是狂风暴雨天气,D正确。10.C图中四地均位于南半球,结合四地等压线的分布和数值可判断地、地风向为偏北风、地风向为偏南风、地风向为偏南风。地比地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风力更大,所以符合条件的是地。11.D图中形成的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该地位于南半球,气旋气流顺时针运动,锋面移动方向也是顺时针。图中乙和丁锋面向偏南方向移动,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应为暖锋。故选D。1
33、2.【解析】(1)南极洲下降风的形成主要从气流冷却下降、地形条件、冰面摩擦力等方面分析。(2)甲区域下降风强劲的原因主要从西侧冰川面积广、海拔高、冰川摩擦力小以及谷地的“狭管效应”等方面分析。(3)特拉诺瓦湾冬季仍存在冰间湖的原因主要从冰舌的阻挡作用、下降风强度大、下降风对海冰的吹拂作用等方面分析。(4)南极地区冰间湖对生物的影响主要从提供栖息地以及方便海洋生物呼吸等方面分析。【答案】(1)纬度高,冰盖面积大、冰层厚(海拔高),(因地面辐射冷却,)近地面大气温度低、密度大;地形以高原为主,中间高,四周低,斜坡多;冰面阻力小,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易沿斜坡向下流动而形成下降风。(6分)(2)(甲区域
34、)下降风主要来自西侧的冰川地区;(2分)西侧地区海拔高(冰层厚),甲区域坡面陡,寒冷气流在重力作用下加速向下流动;(2分)冰川表层摩擦力(阻力)小;(2分)来自冰川谷地的下降风易在此聚集,(受“狭管效应”影响,)下降风强劲。(2分)(3)(特拉诺瓦湾)受南侧冰舌的阻挡,高纬度海冰难以进入海湾;(2分)冬季南极大陆出现极夜现象,地面辐射冷却作用增强,(2分)气温更低,(形成的)下降风更为强烈;(2分)强烈的下降风可将海湾中的海冰不断向东推动,(2分)致使冬季海湾大部分地区常处于无冰或少冰状态。(4)(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地,)海鸟可在冰间湖中寻找食物;鲸、海豹等可以上浮到水面进行呼吸等。(任答一点得
35、2分)13.【解析】(1)首先在图中将气压值相等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得到该区域的等压线图;由材料可知,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从所绘的等压线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左右两侧各有一处低压槽,其中左侧低压槽处冷空气势力强,推动暖空气向偏南方向移动,形成冷锋;右侧低压槽处暖空气势力强,推动冷空气向偏北方向移动,形成暖锋。(作图时注意暖锋和冷锋符号要涂满)(2)结合前面作图可知,乙地此时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未来几天将经历一次冷锋天气过程,冷锋过境时出现大风、降温、阴雨天气等;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3)结合前面作图可知,丙地此时位于暖锋的锋前,形成连续性降水,其形成过程为从东南方向来的暖湿气流,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密度较小;北上过程中遇到当地冷气团,形成锋面,暖湿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随着高度升高,气温降低,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答案】(1)绘图如下:(三条等压线各得1分,两处锋线各得1分)(2)乙地目前天气状况:气温较高,为晴天。(1分)未来天气变化:出现大风、降温、阴雨天气等;(1分)降水过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2分)(3)从东南方向来的暖湿气流,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密度较小;北上过程中遇到当地冷气团,暖湿气团主动爬升;随着高度升高,气温降低,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