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国统考)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命题视角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8647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统考)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命题视角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国统考)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命题视角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国统考)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命题视角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国统考)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命题视角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已考视角1命题点:商汤灭夏的原因(2018高考全国卷)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解析:由材料“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乃去其三面”“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可知这种网开一面的仁爱之心赢得诸侯拥护,最终灭夏建商,故A项正确;夏商时期已形成奴隶制生产方式,奴隶集体耕作,且材料强调的是商汤的仁德之心,故B项错误;由

2、材料“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可知商汤认为四面设网捕猎鸟兽的方式过于残忍而非保护环境,故C项错误;夏商更替的主因在于社会矛盾的激化而非资源争夺,故D项错误。答案:A2命题点:分封制的作用(2017高考全国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根据材料“河南”“山东”“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

3、,故A项正确;周不存在君主专制,B项错误,故排除;C项错在“直接控制”,故排除;材料并未体现“世袭特权”;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A3命题点:西周对历史传承的重视(2016高考全国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解析:题干反映的是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格式和内容情况。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意味着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符合题意;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商代一

4、样,都是“金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度,故排除C项;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题干信息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排除D项。答案:B4命题点:宗法观念对后世的影响(2016高考全国卷)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解析:族谱编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而非乾隆年间的特殊现象,A项排除;当时大量的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因此他们纷纷将祖先的牌位请回台湾,以便于拜祭,B项正确

5、;C项材料无从体现且说法过于绝对;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答案:B5命题点:运用时空逻辑分析历史文化现象(2014高考全国卷)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C陕西 D山东解析:“雅言”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答案:C6命题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019高考全国卷)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解析:D

6、对:战国后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增强,并且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材料中秦国能够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主要是因为国家组织能力强大。A错: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渐发展起来,而不是公田制度完善。B错: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普及的说法与史实不符。C错:秦朝建立后,在全国修建驰道等,战国时期秦国并未实现交通运输网络的通畅。答案:D(二)待考视角7命题点:诸侯国邦交关系折射出的社会变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朝见成为邦交的主流。据统计,仅见于春秋左传的朝见就有101次(如下表)。由此可以推论 ()受朝国鲁国晋国齐国楚国越国纪国次数39次38次

7、11次10次2次1次A.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变法运动促进相互朝见C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 D远交近攻影响邦国外交解析:春秋战国“诸侯互相朝见”一方面说明诸侯坐大,礼崩乐坏,另一方面说明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故选A项;春秋左传是春秋时期史书,而变法运动主要在战国时期,B项错误;材料与井田制无关,C项错误;“远交近攻”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8命题点:宗族内的司法审判权在中国古代司法过程中,“我们可以说家族是最初级的司法机构,家族团体以内的纠纷及冲突应先由族长仲裁,不能调解处理,才由国家司法机构处理”。这一现象说明 ()A宗法观念取代法律制度 B族长是政府

8、基层的法官C国家司法机构名存实亡 D宗法影响法律执行过程解析:据材料“家族团体以内的纠纷及冲突应先由族长仲裁,不能调解处理,才由国家司法机构处理”,表明族权对国家司法有重要影响,故D项正确;据材料“先由族长仲裁,不能调解处理,才由国家司法机构处理”,族权并未取代司法权力,故A项错误;族长在族内享有较高的地位,但不是政府任命的法官,故B项错误;据材料“不能调解处理,才由国家司法机构处理”,表明司法机构依旧发挥重要作用,故C项错误。答案:D9命题点: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出身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后天常常会出现阶层间的流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社会流动”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形成 B分封

9、制逐渐瓦解C宗法制的破坏 D百家争鸣的出现解析:根据题意,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封建的小农经济开始出现,并未形成,故A项错误;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西周的等级制度,但宗法制主要解决的是贵族在财产、土地方面的利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与阶层流动联系不大,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百家争鸣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阶层流动、诸侯争霸在思想上的表现,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B10命题点:爵秩变化折射出的秦汉时期的政治转型战国至秦汉,爵级繁细,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晋升之梯。这种现象 ()A加速了小农阶层的分化B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集中化C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D有利于促进官僚政治的形成解析:由材料可知,战国至秦汉时期,新的爵秩变化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政权的垄断,有助于官僚政治的形成与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