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432KB ,
资源ID:78604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8604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八次限时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八次限时练试题.doc

1、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八次限时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学者王家范说,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作为最大、也是最小的生产单元,物资再生产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合而为一,使得这种生产结构系列简单,具有顽强的自生产自组织的再生机制。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因其规模小而十分脆弱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很难发展为复杂的经济机制C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小农经济的存在有其合理性D小农经济有利于物资和人口快速增长2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朱熹集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说明,我

2、国古代手工技术( )A追求工艺生产的标准化B重视提高玉器制作的质量C体现出朴素的工匠精神D蕴含学问探讨的求真意旨3明永乐二年(1404年)五月,琉球山南王派使者到明朝进贡,使者竞私自带着银子到景德镇购买瓷器,按明朝法律应当逮捕问罪,明成祖以“使者不知不允许使者私自贸易的禁令,只知道逐利”而不予追究。这一事件折射出( )A朝贡贸易遭到严重破坏B明成祖废除了海禁政策C明朝对外推行睦邻政策D明代对外走私贸易猖獗4唐代刘宴在进行盐法改革时,放弃了官产官销政策,让煮盐民户自行生产并在盐官的监督下出售给盐商;北宋则实行利用商人转运货物到边州或京师,在异地支付给商人盐、茶、钱的“入中制度”。据此可知,唐宋政

3、府( )A放弃对盐的专卖权B与商人分盐茶之利C以发展商业为宗旨D放弃重农抑商政策5欧阳修指出: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其间用主牛而出己力者、用己牛而事主田以分利者,不过十余户,其余皆出产租而侨居者曰浮客。这表明北宋时期( )A佃户源于破产的自耕农B封建租佃关系比较发达C劳动力商品化程度提高D佃户之间产生协作关系6.北宋时期,社会商业信用体系更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种类繁多的信用票据和信用货币,主要包括如茶引、盐引等期票类交引和交子、会子、便钱等汇票类兑换券两种类型。这一现象( )A. 催生了新型的生产关系 B.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 提升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D. 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4、7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城市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络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在此,该学者主要是想说明城市经济的变迁( )A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B促使城市功能实现经济化C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业化8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沿袭传统不变;濒江沿海棉区,盛产原料棉花或成品纱布;太湖周边桑区,主产蚕桑丝绸;苏南浙西山区则业是竹木茶纸产区。明清江南经济格局形成主要是由于( )A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的影响 B农业商品化趋势逐渐加强C商品流通格局的重大变化

5、D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发展9.我国古代历史上,汉武帝下令实行盐铁官卖制度,王安石变法则主张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南宋更多是官商勾结,共同牟利。上述事例反映了()A 国家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政府不抑官商抑制私商C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达 D 政府鼓励官员经商行为10.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A 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B 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C 商品化趋势明显 D 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11.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6、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三者对应的分别是( )A. 葡萄牙、英国、美国 B. 英国、意大利、德意志C. 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D. 意大利、法国、荷兰12.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生产方式不同 B. 通讯工具不同 C. 交通工具不同 D. 主要动力不同13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有些学者提出用“起飞”“原工业化”或者“勤劳革命”等概念替代“工业革命”,研究流派就有社会变革学派、工业组织学派、宏观经济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和消费学派等众多学派。据此可知,关

7、于“工业革命”的研究( )A导致民众史学认识的混乱 B拓展了不同视角并趋于全面C削弱了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D注重学科交叉领域的融合14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这说明( )A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B工业化推动英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工业革命推动了政府职能的完善 D英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15.“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

8、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工厂制组织形式 B工业城市生活方式C机器大工业生产 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16.全球通史中这样形容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早先,发明是个人对机会作出响应的结果,而如今,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下列发明属于“定制”的是( )A.珍妮纺纱机 B.电灯 C.汽船 D.蒸汽机车17.这一时期,电力、电器、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里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传统工业逐渐退出社会 B轻纺工业日趋减少生产C重化工业日益占据主导

9、 D工业发展渐趋依赖科技18.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 B. C. D. 19某一时期,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时期是(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C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20以下是英、德两国煤炭消费量的数据(单位:千吨),从此表中可以直接提取的信息包括( )年份英国

10、德国数量指数数量指数1861年77 65710013 9571001913年189 074244187 0001 340 英国是第一次完成工业化的国家 英国早期工业化水平高于德国 政治制度的先进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英、德两国经济发展不平衡ABCD21.鸦片战争五口通商之后,洋商从中国收购的农副产品,以丝、茶为大宗。受丝、茶大量出口的影响,都分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上述历史现象( )使中国完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使中国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依附性增强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A. B. C. D. 22.关于中国近代某企业,有人这样评价:“由国

11、库支付其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下列企业中,最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 上海轮船招商局 B. 江南制造总局C. 开平煤矿 D. 上海发昌机器厂23.老舍的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是一位实业家,他的理想是要建“顶大顶大的工厂”,因为“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资,那才能救国”。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企业最为红火。“最为红火”的主要原因是( )A. 辛亥革命的推动 B.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2420世纪初,江苏南部地区的蚕丝出口因铁路通车逐年增加,蚕桑养殖业有了很大发展,沪宁铁路沿线地区常能见到连片桑田。尤

12、其是无锡发展最快,成为“甲于东南的蚕茧之地”和江南丰沃的“养蚕地带之中心”。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A自然经济瓦解有利农业区域的发展 B沦为西方列强商品市场的程度加深C铁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发展 D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呈现不平衡特征25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找到下列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立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A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历程 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C民族资产阶级探索强国之路 D中国军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26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的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融汇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

13、式。”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这种“移花接木”的运动(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B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正式勾结C导致了自然经济开始逐渐瓦解D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起步27据统计,全国职业教育学校在民国十年有719所,民国十一年有822所,民国十二年有1194所,民国十三年有1548所,民国十四年有1666所,民国十五年有1695所。职业教育不断发展说明了()A提高了全体国民文化素养 B顺应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求C体现了政府引领教育革新 D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8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财政部于7月27日急令四大银行在上海共同办理同业贴现业务,以安定市面和救济银钱工商各业;淞沪会战爆发后,又立即公布

14、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规定次日起支取银行、钱庄的活期存款,每户每星期只能提取5%,至多150元。这反映出当时( )A金融步入战时统制体系 B国民政府陷入经济危机之中C日本侵华深入金融领域 D国民政府准备进行全面抗战29.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 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 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 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 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30. 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 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B. 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C. 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D. 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面向缓和31. 19

15、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D. 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321955年人民日报报道:湖北部分县袜子、肥皂、食盐、热水瓶脱销;有的地区为完成销售任务而限制购买,如买一斤糖搭一瓶白兰地酒,买一斤肉搭半斤干鱼;部分民众见商品供需紧张,干脆一次性买足了七年的火柴、两年的盐。出现这些现象的背景是( )A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民生活 B西方经济封锁造成物资紧缺C计划经济形成过程存在矛盾 D国营经济尚未掌握经济命脉33高二某班学习小组针对新中国一段经济发展历程开展研究性

16、学习,围绕下列标题制作了成果展板:乡土星火,意料之外显活力;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企业元年,各路英豪齐登场;治理整顿,南巡春风再出发;风景独好,中国制造显威力。据此推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C新中国社会风尚和习俗变迁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34.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1979年起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

17、经济 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成熟 中共十四大以后中国取消了计划手段A. B. C. D. 35.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指( )A. 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计划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 D. 混合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6.中共十四大后,“下海经商闯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四大中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 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引导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

18、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C.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提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37申报1912年4月15日曾报:“试一游都市,触于吾人之眼帘者,簇簇然几乎无一不头戴洋帽。”5月13日又报,汉口工商业宣传大会上,随县程君玉登台演说外洋衣帽畅销全国之害,说毕,即抽刀断指血书“请用国货”四字。材料现象反映出民国初年( )A中国传统服饰逐步消失 B民族服饰工业发展迅速C政治变革促进生活变迁 D中外服饰文化难以兼容38.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有这样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

19、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种婚礼的原因不包括( )A. 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B. 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C. 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D. 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39.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A. 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 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C. 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D. 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40.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汉族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

20、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其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这种建筑A. 反映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特点 B.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性C. 符合尊卑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礼法 D. 是古代小农经济下的普遍建筑样式二、材料题(共3题,总计40;41题(14分),42题(10分),43题(16分)41.中国古代工商业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百工;商,官贾也。周礼曰:“府藏皆有贾人,以知物价。食官,官禀之。”材料二宋代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21、。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材料三在棉纺织业中心松江,一些商人开设暑袜店,利用雄厚的资金,购进大量尤墩布,分发给当地男女居民缝制适宜夏天穿用的暑袜,计件付给工钱,再将暑袜拿到店里出售获利。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在当时的积极作用。(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商业

22、革命出现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如何认识这一现象在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历史地位?(5分)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英国走在了最前面,这主要因为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有“日不落帝国”之称。可以说,这时期已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1)材料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参与这一事件的主要西欧国家有哪些?(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期“形成了以英国

23、为核心的世界市场”的原因。(4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2分)43.(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成为经济全球化开端。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但是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却目不转晴地注视着过去(1)根据材料一,面对西方所带来的挑战,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结果如何?(6分)材料二:(2)据上述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

24、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材料三: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本应赢得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期,但是至“文革”期间,国家经济机制崩溃,对外仍采取所谓“两只拳头打人”的政策,使自己陷入几乎是鸦片战争以来最孤立的国际环境之中。 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3)新中国成立后,出现20余年“崭新的历史机遇期”。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未能赢得这次“机遇期“的国际、国内因素主要有哪些?(4分)材料四: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

25、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4)根据材料四,近30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3分)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10 CCCBB BADBC 11-20 CDBCD BCCDD21-30 BBCCA ABAAA 31-40 DCAAB CCCAC二、材料题(共3题,总计40分;41题14分,42题10分,43题16分)41.【答案】(1)政策:工商业官营(工商食官)。1分积极作用: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分工协作,提高了手工技艺,推动了工商

26、业发展。2分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或出现商业都市);海外贸易发达;打破时空限制。2分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繁荣;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发达的交通条件。4分(3)新现象:出现雇佣关系。1分认识:这种新现象还只是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存在;自然经济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封建制度阻碍了其发育成长,发展缓慢。4分42.【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1分国家: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3分(2)原因: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发生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拥有广阔的市场(或“广阔的殖民地”);自由主义政策。4分(3)趋势:世界市场从地区性发展到世界性。2分

27、(或“从分散到整体”;“从雏形初现到基本形成”。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43【答案】(1)应对: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政策。(2分)结果: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割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造成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4分)(2)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清政府发起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分)(3)因素:国际上,由于美国敌视,苏联的霸权主义,中国陷入最孤立的国际环境之中。国内,由于“左”的错误,特别是“文革”的影响,政治、经济遭到极大破坏。(4分)(4)三个节奏:1978年,十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