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曾下诏:“自今以后,务尽实核,选择英俊贤行廉洁平端于县邑,务授试以职,有非其人,临计过署,不变习官事,书疏不端正,不如诏书,有司奏罪名,并正举者。”此诏书意在( )A.规范官员选拔考核制度 B.向地方征召有才德之人C.通过考试选拔被推荐人 D.鼓励检举揭发买官卖官2隋文帝以“典吏久居其职,肆情为奸”,下令“诸州县佐吏,三年一代,继任者不得重居之”,隋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减轻人民负担 C分割宰相权力 D防止吏治腐败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
2、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4罗马法专家巴里尼古拉斯教授说:“如果要创设或者转让某一权利,必须实施某些特定的行为,或者使用指定的话语。如果有关形式得到遵守,但存在意愿方面的缺陷(如错误或者恶意),法律后果仍然产生。”这说明早期罗马法( )A外在形式重于实质内容 B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贵族法官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D司法程序缺乏公正性5
3、提出“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那么作为人只能好好研究人应该做的事情就可以。”该观点最可能出自(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6陈献章(14281500,江门新会人)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白得”,开创“江门学派”,被誉为“真儒复出”。这里的“彼”指的是( )A程朱理学 B陆王心学 C佛教 D道教7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加强人的道德修养 B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学说C正确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D
4、认为良知是存在人们心中的天理8王梵志是初唐著名白话诗人,他在吾富有钱时中写道:“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袄袍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注:唐代口语指脸色难看)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诗人通过此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A.唐代商品经济发达,拜金主义盛行 B.描绘了家人贪恋金钱的丑态 C.鼓励人们去追逐金钱,贪图享受 D.直率地告诫那些贪财者:不应只贪图钱财,而不顾及人情9据唐会要记载:“开成五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该史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夜市已被政府禁绝 B市的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C市已由定时而聚发展为常设商业区 D都城汴京夜市的繁
5、华景象10周文王曾告诫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说明当时的统治者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周人开始关注天人关系两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荀子思想受到统治者重视A B C D11十二铜表法第八表中有如下规定:“九、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十四、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如为未适婚人,由长官酌处笞刑,并责令赔偿损失。”该材料( )A体现了罗马法重罪轻罚的特点 B说明了罗马法严肃残酷的本质C显示了对私有财产的高
6、度关注 D表现了对未成年人的适当保护12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这两种观点( )A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 B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C有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 D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13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
7、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A B C D141928年的长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这一现象主要反映( )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 B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C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 D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特点1520世纪初期,中国某政府在建立时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东亚开化中
8、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 )实行三权分立 实行内阁责任制 实行“耕者有其田” 鼓励发展工商业A. B. C. D.16美国是机器标准化生产的创始国。美国历史学家大卫波特对此表示:“欧洲激进思想倾向要求剥夺有产者自己的马车和漂亮衣服,相反,美国的激进思想可能主张赋予普通人大批量生产的复制品,这些复制品和原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大卫波特用“机器标准化生产”揭示的政治理念为:( )A平等 B自由 C民主 D博爱17著名历史学家瑟诺博斯曾写道:“宪法曾赋予共和国总统以任命阁员之权,但没有决定在任何限度以内他可以真正使用这种权力。宪法中
9、,虽规定有内阁,但内阁如何运用,内阁总理地位如何,则都靠习惯的发展。几个政党联合轮流执政使这样一个七拼八凑的宪法不符合任何政党的理想。”下列不符合作者对该宪法评论的是( )A宪法的产生适应了社会需求,实现了各利益集团的权力平衡B内容不全面造成的缺陷为当政者提供了很大解释空间C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D议会有一定制约总统的权力18下表反映的是二战时期日军在亚太地区的兵力分配情况。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战争爆发时1942年日本投降时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中国战场太平洋、印度洋战场中国战场东南亚、太平洋战场35个师团10个师团7个师团37个师团15个师团110多万人近11万人A.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
10、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B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打击了日本法西斯C日本在亚洲全面发动了侵略战争 D日本不断向中国战场大规模增兵19“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 ) 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20陈衡哲在西洋史中谈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曾说“这个革命兼有宗教、政治及社会的性质”,并用如下图表来说明。下列图表中空缺部分应该是( ) A. 马丁路
11、德教君主专制贵族社会 B. 清教君主专制贵族社会C. 加尔文教贵族社会君主专制 D. 清教新贵族政治君主专制21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符合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C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D德意志帝国议会主权的确立22毛泽东的诗词描述了中国革命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画面。下列诗词与右图历史事件相对应的是(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D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23“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
12、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 )A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B为了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D客观上调解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英国经济发展2419世纪30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大的影片梅兰芳京戏等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什么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此段材料不能用来说明:( )A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在西风东渐中存在着地区差异B上海是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城市之一,在近代中国往往开风
13、气之先C近代以来中国东西区域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内地仍然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D.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不仅与近代工业生产、技术进步和中西交流有关,也和所处社会环境有关25观察这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二、 材料解析题:(共50分)26(14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
14、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材料二: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民主的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
15、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2分)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6分)(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近代化进程步履维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721894年、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年代合计商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16、官办或官商合办外国人办(注)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第一时期(18721894)年175488935346789.6%1916196 33.1%10028000 57.3%第二时期(18951913)年6852234234639080141%8629469 13%13610315346%注:第一时期外国人所办工业为18431894年的合计材料二 中国近代进出口贸易指数变化表材料三 中国近代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品种年份农产品手工产品机器产品其他1893年15.681.82.6略1910年26.841.418.8
17、1930年45.130.619.7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种不同性质的企业是怎样形成的?从第一时期三种资本所占的比重看说明了什么?(6分)(2)从材料一看,第二时期中国境内工业与第一时期相比较,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4分)(3)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进出口贸易呈现怎样的趋势?形成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4)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哪些特点?(2分)28(20分)中外妇女地位的变化是观察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材料一 (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仪礼)宋代之后“女子无才便是德”逐渐盛行。颜氏家训主张“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
18、益而有损也”。“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足;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女儿经)(大约撰于明代)。(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妇女遭受压迫的主要表现。(4分)并简要分析其历史因素。(3分)材料二 第一条 妇女生而自由,在权力方面与男人平等第二条 一切政治结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类自然的与不因时效而消灭的妇女与男人的权利。第三条 一切主权的根源基本上在于国民,即男女的联合。任何团体、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利。第十一条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女性最宝贵的权利之一 1791年法国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2)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法国女权运动的基本要求和理论依据。(不得照抄材料
19、原文)。(5分)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潮流。(1分) 材料三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吸收“天赋人权”观,将妇女解放作为重要的部分。康有为在大同书里,强调“人者,天所生也。有是身体即有其权力,侵权者谓之侵天权。男与女虽异性,其为天民而共受天权一也。”指出男女虽不同性别,但是享有平等的权力。梁启超提倡女性接受教育,与经元善在上海开创上海女学堂,成为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学堂。 李心沫中国女权运动与女性主义艺术发展历程(3)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康梁的“妇女”观。(7分)广灵一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高 二 历 史 一选择题4A【解析】试题分析:“有关形
20、式得到遵守,但存在意愿方面的缺陷(如错误或者恶意),法律后果仍然产生”可以看出这位教授看到了罗马法特别看重形式,而实质内容(意愿方面)难以体现的局限,故选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 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描写的是有钱时就对人家好,贫穷时看到诗人脸色就很难看,要知道人在最贫穷的时候,也可能会有极富的机会。这就直率地告诫了那些贪财者:不应只贪图钱财,而不顾及人情。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的影响9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夜市的出现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材料中“令禁断
21、”体现出政府管理违背经济发展的要求,B项正确。A项表达不准确。C项无法体现。唐朝都城为长安,北宋都城为汴京,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表现10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山林非时不升斤斧”、“川泽非时不入网罟”;可以看出周文王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故选B。说法与西周时期不符;中的荀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家。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天人关系13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主张公养、公教、公恤体现出大同思想,和改善民生,依据“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可知其提
22、倡职业教育,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所以说法错误,所以选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维新思想1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描述的是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改变,首先,祠祭属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次从题干中可以看到“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表明农民祠祭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严谨,祠堂的作用也已经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改变“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A项材料没有明确体现思想的解放;C项中的民主革命进程影响在28年前后的社会生活中并没有体现;D项中“新”材料没有体现;故选B。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
23、习俗的变化传统的思想文化15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揖美追欧”意味着学习西方,项属于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项属于学习西方的经济文明,故符合题意,答案为D项;实行“耕者有其田”是针对中国的国情提出来的,与学习西方没有关联,故错误,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向西方学习16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相反,美国的激进思想可能主张赋予普通人大批量生产的复制品,这些复制品和原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的信息,特别是“普通人”,“与原件几乎没有区别”,可以看出标准化对于普通人的意义,使得普通人同样拥有了大机器生产带来的产品。这意味
24、着平等,故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平等);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机器标准化生产17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宪法的产生适应了社会需求,实现了各利益集团的权力平衡;内容不全面造成的缺陷为当政者提供了很大解释空间;议会有一定制约总统的权力。从材料中反映不出内阁对总统的负责。所以答案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785年宪法21C【解析】试题分析:题的限制词是19世纪中后期;故英国责任内阁制和美国的联邦共
25、和制建立形成时间均不符合题意;德意志帝国的议会议会体制实质仍是专制主义。法兰西1875年宪法颁布标志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也反映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规律。故答案为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22D【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中的地理名词:三湾、文家市等信息可以看出右图反映的是秋收起义的内容,故选D。A项说的是长征时期;B项说的是解放战争后期的渡江战役;C项说的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的相关内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秋收起义。23D【解析】注意材料反映的时间“1932年”。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材料反映的是
26、英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结果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出现贸易战,使经济危机更加恶化,故选D。24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近代上海成为中国社会生活潮流的引领者而其他内地农村则相对落后,这既是由于上海在近代较早开放,也与中国近代社会自身发展变化有直接关系, A B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而C项则在材料中并未得以体现,答案选C。考点: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点评: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是高考近年来新增考点,就学科归属而言这些内容属于社会史的范畴,由于社会史贴近生活并能体现历史与现实紧密相关的特点所以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多有考查,希望引起学生的注意。25D【解析
27、】略26(1)科举制度;“究天理”(2分)(2)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原因:甲午战失败后,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1分)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形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分)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倡导科学、民主,促进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兴起;(1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1分) (3)代议制度的建立;(2分)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许多国家。(4分)【解析】试题分析:(1)由材料中的“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结合所学
28、知识可以判断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中国的科举制度这种选官制度相关;“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程朱理学的认识论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不是明科学之真,而是求道德之善,即“究天理”。27(1)形成: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或官办企业)的刺激下,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形成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3分)洋务企业是因为内忧外患的形势而兴办(1分)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开办船坞和工厂,形成了外商企业。(1分)说明:19世纪70年代以后,列强不断扩大对华资本输出,外商企业在中国占据优势地位。(1分)(2)最明显的变化:商办企业(或民族企
29、业)超过官办企业,发展迅速。(2分)主要原因:甲午战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刺激(或戊戌变法的影响);收回利权运动;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这些都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创造了有利于投资办厂的社会环境。(2分)(3)趋势:持续增长,进入20世纪后增长更快。(2分)原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2分)(4)特点:农业和手工业是中国近代经济的主体,中国经济落后。中国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提供原料,中国经济具有半殖民地经济的特点。中国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3分)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30、题的能力。回答是注意分清商办即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官办和官商合办即洋务企业、外国人办即外商企业。根据所学可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沿海地区产生。洋务派在“自强”和“求富”口号下19世纪60年代先后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企业。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开办船坞和工厂,形成了外商企业。从统计表可以知道当时外商企业经济比重占绝对优势。28(1)表现:政治上,男尊女卑,无政治权利;经济上,依附男性,无财产权;文化上,无受教育权;婚姻上,无自主权,从一而终;社会上,无地位和独立人格;身心上,被迫缠足。(任4点4分)因素:宗法制(或重男轻女思
31、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特别是理学或三纲五常)的影响;封建农耕经济(或小农经济或男耕女织)的影响。(任2点3分)(2)要求:妇女的平等权利(男女平等);妇女的基本人权(自由、安全、反抗压迫);拥有选举权(政治地位)。(2分)依据: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3分)潮流:民主主义潮流;理性主义潮流(任一点1分)(3)背景: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2分)妇女观:康梁主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女性也有受教育的权力。(2分)影响:康梁的妇女观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也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有利于近代知识女性群体的兴起,也推动了民
32、族救亡运动的发展。(3分)【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受到宗法制、儒家伦理纲常、封建小农经济的影响,中国古代妇女地位低下。依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文化、婚姻、社会、身心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妇女遭受压迫的主要表现。(2)18世纪,由于受到启蒙运动宣扬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等学说的影响,法国妇女发起了女权运动。运动通过的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宣称:“妇女生而自由,在权力方面与男人平等”;“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女性最宝贵的权利之一”;“一切主权的根源基本上在于国民,即男女的联合”。即要求妇女的平等权利、基本人权和选举权。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民主主义、理性主义潮流。(3)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吸收“天赋人权”观,将妇女解放作为重要的部分。学生可以从时代背景、内容、影响三个方面评述康梁的“妇女”观。该问属于评述型的问题,答题时注意史论结合,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