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第二单元第5讲一、选择题1(2021广东佛山模拟)北朝时期,选官制度发生了变化。例如,后赵政权有孝廉试经的制度;北魏孝明帝以考试选拔御史,参加者八百余人;北齐文宣帝以策试选三百人,参加者达二三千人。上述材料表明北朝时期()A君主权力有所强化B九品中正制被废弃C世族阶层已经没落D儒学社会影响弱化【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权力被世家大族所垄断,但材料中后赵、北魏、北齐的做法说明其君主逐渐掌握了选官的主动权,表明君主权力有所强化,故A项正确;此时期实行的依然是九品中正制,其废除是在隋朝建立之后,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会使世族阶层受到冲击,但是“已经
2、没落”说法过于绝对,材料缺少相关史实的例证,排除C项;根据材料“孝廉试经”“策试”等信息可知,儒学社会影响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2(2021湖北九师联盟联考)唐代科举制度以考查学识为主,认为这样既能“拔人才,治天下,牢笼英彦,消除反侧”,又“尊王室,抑豪族,扩大参与藉以教忠”。有的学者评论说:“至于有唐,一以考试为准绳,而后平民有参与政治之机会,阶级观念,赖以破除焉。”这说明唐代科举制()A阻断了豪族入仕途径B消除了阶级观念和差别C避免了割据势力增长D起到了稳固统治的作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认为这样既能拔人才,治天下,牢笼英彦,消除反侧,又尊王室,抑豪族,扩大参与藉以教忠”“至于有唐
3、,一以考试为准绳,而后平民有参与政治之机会,阶级观念赖以破除焉”可知,唐代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扩大统治基础,起到了稳固统治的作用,故选D项。3(2021山东济南模拟)在唐代,文人进身仕途除了参加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外,“干谒”即请求达官贵人、朝廷重臣或是社会名流的举荐,也是入仕的重要途径。这表明唐代()A深受汉代察举制影响B科举制度的高度成熟C排除了世家子弟入仕D人才选拔的灵活多样【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文人进身仕途除了科举考试还可以通过名人推荐的方式,这说明唐代人才选拔的灵活多样,故D项正确;材料与汉代察举制无关,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判断科举制度是否高度成熟,排除B项;材料
4、没有涉及唐代人才选拔范围,排除C项。4(2021云南丽江模拟)唐代州县官吏的选调任用,九品以上须经过中央吏部。此后,随着道一级建制逐步固定,统领道的节度使、观察使有权直接任用道府僚佐,这使中央政权()A着力提高中央机构行政效率B被迫加大对地方的财政拨款C加快推进选官用官制度改革D进一步面临尾大不掉的压力【答案】D【解析】节度使、观察使有权直接任用道府僚佐,不再经过吏部选任,破坏了中央集权,故选D项。5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中书省起草的关于征调18岁以下男丁为兵的敕文,并下发到门下省。当时担任给事中(门下省主要职官之一)的魏征,坚持不肯署敕,这道命令最终无效。魏征此举()A削弱了中书省的权限B说
5、明决策权发生异变C符合工作程序与职权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但当政令不当,门下省可以驳回,故对于唐太宗签署的敕文,魏征不肯署敕,符合工作程序与职权,故C项正确。6(2021河南平顶山模拟)下表为选自唐代典籍的某些记载,这些记载可以作为史料来实证唐代()典籍记载内容旧唐书玄宗纪禁九品以下清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新唐书德宗纪禁百官置邸贩鬻旧唐书德宗纪诸节度观察使于扬州置回易邸,并罢之A.禁止官员与民争利B注重整顿吏治C重视扩大税收来源D厉行抑商政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禁清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禁百官
6、置邸贩鬻”“置回易邸,并罢之”可知,唐朝时期禁止官员与民争利,故选A项。7(2021江西南昌模拟)唐代均田令规定,官吏和勋官可以按照品级占有数量不等的官人永业田和勋田,还规定宽乡有剩田之处占田数量不受限制。这些都给地主官僚多占田地提供了合法的根据。据此可知,唐初()A自耕农的数量急剧减少B均田授田以官僚为主要对象C客观上利于均田令推行D实行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这些都给地主官僚多占田地提供了合法的根据”可知,均田令的规定给地主官僚多占田地提供了合法的根据,减少了均田令实施的阻力,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田令在实行之初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自耕农数量有所增加,故
7、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田令授田的主要对象是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故B项错误;均田令抑制土地兼并,而不是不抑兼并,故D项错误。8(2021福建泉州模拟)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农民以人丁为主向政府交纳赋税;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一变化基于()A土地兼并严重B土地经营权的改变C商品经济发展D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实行,政府用两税法代替租庸调制,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向财产为主转变,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征税标准的变化,土地经营权没有改变,排除B项;唐代征税的主要对象
8、是农民,商品经济发展不是征税标准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两税法代替租庸调制说明人身依附关系的弱化,排除D项。9(2021河南六市模拟)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主要代表何承天、范缜等,在研究儒家经典方面并无成就可言,其知名于世,只是站在儒家立场上对佛教的批判。这一现象说明()A三教合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传统主流思想面临危机C社会动荡是佛教盛行的主要原因D门阀政治阻碍学术发展【答案】B【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主要代表之所以知名,是由于对佛教的批判,这种批判是对儒学的维护,说明当时的儒学作为主流思想正面临危机,故选B项。10(2021安徽江南十校模拟)讽喻诗被唐代诗人应用得“前
9、无古人”,因而,也具有了明显的“谏言”性质。白居易曾强调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经世致用”的诗风B唐代的政治环境开明C唐代的文化教育繁荣D唐代庶族阶级的崛起【答案】A【解析】材料“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强调诗歌创作要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体现了“经世致用”的诗风,故选A项。11(2021广东汕头模拟)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只如吴道子画仲由,便戴木剑;阎令公画昭君,已着帷帽。殊不知木剑创于晋代,帷帽兴于国朝。举此凡例,亦画之一病
10、也。”由此可见()A绘画作品不能脱离现实B绘画史料有一定局限性C人物画的历史价值不高D宫廷画容易受政治影响【答案】B【解析】张彦远指出吴道子和阎立本所画作品中出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物品,如木剑、帷帽,这表明绘画作品作为史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B项正确;绘画作品属于艺术作品,是可以进行虚构的,排除A项;人物画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使用时需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排除C项;材料强调绘画作品的谬误,与宫廷画容易受政治影响无关,排除D项。12(2021河北张家口模拟)美国学者谢弗撰文指出:“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这片神奇的土地,其中包括吐火罗人、粟特人、大食人、波
11、斯人、天竺人,他们带来了各自的信仰和宗教。”这一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唐代()A朝贡贸易达到顶峰B文化政策兼收并蓄C军事实力空前强大D儒学正统地位巩固【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唐代大量外国人进入中原地区,并带来其宗教和文化,这主要得益于唐代对外开放的胸襟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职官设置的整体,三省是对重要最高权力的划分,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和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中书、门下两省以皇帝的名义草拟和审核诏令,且门下审复的第一个手续就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后一个手续是用皇帝的宝玺进行“印逢”,也就是说其工
12、作运转受到了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是皇帝所赋予的。在以皇帝和三省为核心的最高领导机构之下,政令的具体执行由六部与尚书省具体负责。唐代的六部设置于尚书省之下,分别为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在每个部下面又设置了四个司,这样中央的领导机构为皇帝和三省,重要的执行机构就是六部和二十四司,这些机构统领着全国的行政事务。摘编自赵冬云等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及其发展等材料二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
13、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从理论上讲,皇帝拥有天下所有权力,尚书省是贯彻皇权的具体办事机构,尚书省的首脑即为丞相。历史沿革中,尚书省的一枝独大,势必造成相权过重,为了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简明来说为了抑制相权,中书省和门下省应运而生。“三省六部制”是秉承儒家思想,汲取历代治权的有益部分完善而成的,到了唐代堪称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摘编自赵扬唐代政治制度设计(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作用。(2)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三省六部制“堪称相对成
14、熟的政治制度”的表现。【答案】(1)特点:政府决策与执行分离;三省与六部分工明确;运转具有程序性,且突出皇权。作用:使中央行政运行规范有序;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2)理解: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和监督,可以防止大臣专权;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形式上带有民主色彩,但其实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3)表现:三省六部制具有权力的制衡性。三省的权力分立,门下省的封驳和谏官制度,是对君权的制约,而门下省和中书省的设立则是对尚书省权力的限制,即对相权的限制;唐代的丞相制是“集体领导制”,权力的互相制约相对保证了政策方针的制定及实施的大致正确。
15、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行和尚,唐代僧人,也是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同梁令瓒和工匠们,创造了一架黄道游仪,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一行和尚还设计了一种叫作复矩图的仪器,并组织大规模的测量活动,测量地点北到铁勒(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南到林邑(今越南中部),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子午线进行科学测量。开元九年(721年),李淳风的麟德历几次预报日食不准,玄宗命一行和尚主持修编新历。后来一行和尚修订成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衍历,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明末吸收西洋历法才有所改变。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唐代,中原与西域(包括今天的中国新疆地区、中亚各国、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很频繁。佛曲九仙道曲、卢舍
16、那仙曲以及琵琶等乐器的演奏技巧,舞蹈中的四方菩萨蛮队舞,杂技中的幻术、吞刀、吐火等,都是通过佛教徒作为中介,由西域传到中原来的。摘编自谢重光论唐代佛教徒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材料三816年,淮西战事刚一结束,唐宪宗就下诏天下,在社会上兴起了佞佛崇道的风气,佛教势力迅速膨胀。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宪宗亲自派人迎接佛骨,历时一个多月。据统计,唐代的寺院多达四万余所,僧尼有二十六万五千余人,寺院占有大量土地,且享有免除徭役和租税的特权。摘编自曾绍发浅议韩愈反佛的原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行和尚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僧人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载体的背景及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排斥佛教的原因。【答案】(1)原因: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政府支持;疆域辽阔;个人努力;对前人成果的批判继承。(2)背景:开明的对外政策;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多元包容的文化政策;丝绸之路的畅通;僧人的宗教热情。影响: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丰富了中华文化;传播了中华文化,推动了周边国家文化的发展。(3)原因:寺院经济的发展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兵源无法得到保证;统治者对寺院的大量投入耗费了国力,加重了人民负担;佛教的兴起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