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第三节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语言的色彩一、语言的色彩 语言的色彩,指色彩的客观性、表情性和象征性赋予了色彩词“客观色彩、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象征义、引申义”等不同方面的色彩意义。二、辨别语言的色彩 语言表达上的各种差异,包括情感差异、语体差异和形象差异,都属于语言的“色彩”差异。1辨清感情色彩。词的感情色彩和词的形态结构有关。如:带“儿”“子”后缀的词,就都有感情色彩,试比较:“一毛钱”和“一毛钱儿呗!”,后者显然带有轻视的色彩;再比较“小孩子”和“小宝贝儿!”,前者有讨厌的色彩,后者有喜爱的色彩。形容词重叠形式,也有感情色彩,比如说“大方”就不如说“大大方方”更重些、更突出些,
2、后者更带有鲜明的赞美色彩。动词重叠形式,除了增加“一下”的意思以外,还带有和缓、委婉等色彩,试比较“你念这一段!”和“你念念这一段。”,前者就显得强硬,有命令的意味;后者就显得和缓、委婉,带有商量的意味。(1)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色彩,如团结、鼓舞、爱护;贬义色彩,如勾结、煽动、袒护;中性色彩,如结合、鼓动、保护。(2)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辨明褒贬。如:谭嗣同是中国历史上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性。“始作俑者”意思是指“最先做坏事的人”,是一个贬义词。把他用在“为变法而流血的”谭嗣同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识别两可。如: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
3、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丰富的想像力。“想入非非”一般指“完全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它用在此处非常恰当,因为产生神话的人类儿童时代在对大自然一切奥秘不了解的情况下,想用一种超自然力去征服和解释大自然的一切,故而“想入非非”。区别轻重。如:少数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同流合污。“同流合污”指“同坏人共同干坏事”。句中“少数党员干部”虽然觉悟不高,但未落到与坏人为伍的地步,所以这里用词过重了。摆正谦敬。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蓬荜生辉”是谦词,常用来称谢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称谢别人送来题赠的字画。句中误将其作为贺敬之
4、词。2辨清语体色彩。(1)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书面语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书面语体要求用词科学严谨、语法格式规范、表意严密,结构严谨,多用长句和整句,特别要避免或减少歧义。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后中美两国的联合公报曾经差一点胎死腹中,原因就在于公报中有些敏感性的措辞颇费周折。后来发表的公报中最为人称道的一句话“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竟是在考虑了多种提法后最终由两国最高领导人亲自拍板才确定下来的,“海峡两岸”从此也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书面语体内部也有一些区别。两头分别是“宣传体”和“科学体”,介于二者之间的可以叫作“应用体”。口语用于即兴交际的环境,用语灵活,多短句
5、。口语语体顾名思义就是“像说话”一样的口头表达语体。文学作品,尤其是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如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作品中的人物都要说话,要写他们嘴巴里说出来的话当然就必须是口语。口语语体内部也还有一些区别。两头分别是“谈话体”和“演说体”,介于二者之间的可称“讨论体”。(2)科学语体和文学语体。科学语体大量使用限定成分构成的长句,插入成分多;文学语体的特点是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用语灵活。可以把诗歌体和戏剧的对白体看作是文学语体的两头,散文体介于二者之间。对白体的基本要求是口语化,要朗朗上口、动听易懂。诗歌体的基本要求是韵律化和情感化。至于介于二者之间的散文体,则实际上比任何语体都能容纳其
6、他各种语体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散文体是一种没有语体要求的综合语体。(3)政治语体和事务语体。政治语体富于逻辑性,概念精确而严密,如:报告、社论等;事务语体大都应用于公文,讲究简要,平实,程式化,常用习惯语。3辨清形象色彩。形象色彩是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如:视觉明月、残月、新月等;听觉空好音、千里莺啼、潮打空城等;嗅觉或味觉春江水暖、江上舟摇等。(1)体会形象的特征和暗示。如: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2)展开情景或处境的联想。如:繁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苦”并非仅指“药”苦,而是指“日子过得痛苦,精神痛苦”。如果不了解繁漪在周家的处境,就很难理解到这层意思。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多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丽。鲁迅先生是用辛辣笔法讽刺那伙男不男、女不女的纨绔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