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性和自由的启蒙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简述卢梭和康德的主要思想观点;理解启蒙的真谛;认识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源(探求启蒙思想之源),阅读与对话(阅读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文本;与启蒙思想家对话)、领悟(领悟启蒙思想的点滴)三步的方法,初步掌握解读经典思想的一种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源、阅读与对话、感悟启蒙思想,逐步领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以求得认同。【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教学难点】逐步领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以求得认同。【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预设导入出示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的历史图片
2、。学生观察图片,提炼两个宣言反映的时人的共同追求。老师引导指出这种追求的思想之根扎在当时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之中启蒙运动。集中注意力。引入话题。探求启蒙思想之源通过回到历史现场,探源启蒙思想之源。 1历史现场之一:解开枷锁莎士比亚和马丁路德的图片和名言。2历史现场之二:创造支点牛顿在苹果树下的沉思图;伏尔泰的话(世界文明史) 3历史现场之三:搭建舞台(经济和政治基础)文字材料引自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和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以下是供参考的问题设计:1.说说莎士比亚和马丁路德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的内涵。莎士比亚和马丁路德所反映的两场运动为启蒙运动的发生起到了什么作
3、用?2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伏尔泰所说的“永恒的定律”是什么?“小动物”是指什么?伏尔泰的话说明了欧洲当时的科学发现为启蒙运动的发生起到了什么作用?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和文字材料分别说明了欧洲(主要指英、法两国)出现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些现象为启蒙运动的发生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阅读历史图片和文字材料,获取信息,提炼这些历史现场和启蒙运动产生的内在联系。历史细节叙述伏尔泰:“欧洲的良心”。1761年,67岁的伏尔泰为卡斯拉冤案作神圣辩护。(具体资料见附件。)老师声情并茂地叙述这段历史细节。探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读到了些什么?通过历史细节,让学生亲近历史,产生体验有助于理解历史。过渡老师从学生的
4、体验中适时提炼故事的意义用自由对抗专制;并引导学生了解启蒙运动的概况。初步了解启蒙运动的概况1出示启蒙运动形势示意图和若干伟大思想家的图片,了解启蒙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况:时间,范围,主要代表人物。2出示康德对“启蒙”的定义。1学生通过启蒙运动示意图并结合上述故事的所感所思了解启蒙运动的基本要素:时间、范围、代表人物;反对对象和追求目标。2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康德的话,引导学生根据这个定义理解“理性”的含义。初步了解启蒙运动的概况。过渡运用理性去追求自由是我们与启蒙运动相遇时首先看到的面孔。阅读和对话1“自由”是什么?引入伏尔泰的话。2如何能“自由”?(1)引入孟德斯鸠的话。1设问:伏尔泰主张哪些方面
5、的自由?(财产自由、人身自由、思想(言论)自由、政治自由。)2设问:(1)孟德斯鸠为获得“自由”设计了一个什么方案?通过阅读文本,思考问题与启蒙运动对话,由此理解启蒙的真谛“自由”;并认识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过渡:在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中,还有这样一个人物:1794年法国的掌权者罗伯斯庇尔在演讲中极力推崇这个人,说他是那次革命的导师;并下令将他的遗骸迁葬于先贤祠。在议会大厅里,这个人的半身像,面对着富兰克林和华盛顿。德国哲学家康德因读他的作品而为之神往,说他“使我双目重光”,所提出的“自由是人类的特性”的原则也是受到他的启发。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少年时候,颈项间悬饰一块佩有这个人肖像的纪念章
6、。日内瓦最著名的新教育学院,冠以这个人的名字。他是谁?他就是卢梭。启蒙运动中最富有争议的人物。教师叙述卢梭的生平。其中对卢梭复杂、矛盾的生活和心理作必要的交待,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阅读和对话2如何能“自由”?(2)引入卢梭的话。材料1:“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材料2:“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的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的自己的自由的,所以人民就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材料3:“既然任何人对于自己的同类都没有任何天然的权威,既然强力并不能产生任何权利,于是
7、便只剩下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材料4:“每个人既然把自己交给了所有人,就不是交给任何一个人;而人们既然把支配自己的权力交了出来,也获得了同样的权力支配所有参加联合者,那么也就得到了与自己所失去的一切等价的东西,而又得到更强大的力量保持自我和自己的所有。材料5:“这样他们牺牲了自然状态的无拘无束,换来的却是一切与法律相结合的真正的自由。”材料6:卢梭认为,少数需要强迫才会跟从多数,但这强迫是强迫他们自由。多数派不是说“你去做”,而是说“我们愿意做,你也必须愿意”。2设问:(2)探问1:你如何理解“生而自由”、“枷锁”和“主人、奴隶”这些关键词的?探问2:凭借你的阅历,你如何在“
8、无处不在的枷锁”下追求或维护“自由”呢?探问3:依据材料2,卢梭认为人民根据什么权利来重新获得自由的?(人民主权。)探问4:依据材料3,卢梭认为这一主权是怎样来的?(人民订立大家共同遵守的契约。)探问5:依据材料4,请你判断,卢梭认为“每个人”和“所有人”的自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两者是统一的。)探问6: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卢梭在“无处不在的枷锁”中,找到了一条怎样的追求自由的道路?(人们订立契约建国,每个人尊重人们为自己制定的法律,就能获得自由。)探问7:自由能被强迫吗?你认同卢梭的这个观点吗?(有潜在的多数人暴政的威胁。)过渡就是这样一个在社会契约论中精确地计算着人民有多少权利,该如何获得
9、自由的卢梭却又具有反理性主义的气质。阅读和对话场景设置1 出示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1)“人是机器,又是植物。”(2)“宇宙之中只有原子、万有引力和一切物体间的相吸引和相排斥。在道德上它被称为自我批判、恨和爱!”(3)“为了公众利益,做什么事情都是合法的,都可以做。”2教师朗读卢梭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的片段。3朗读配乐可以选择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让学生进入一个能够体验启蒙运动时期“理性”和“激情”共存碰撞的场景。探问:音乐、朗读和文字材料等这些元素是融合还是有冲突呢?过渡:于是,我们又遇到了和启蒙运动另一张面孔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思潮:了解基本要素:时间;人物;倾向和态度;积极意义和消
10、极影响。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小结:至此,我们遇到了启蒙运动的两张面孔,但启蒙运动的灵魂却只有一个。(1)请你解释“一个灵魂”和“两张面孔”的意思。“一个灵魂”是指追求人的自由。“两张面孔”是指“理性”和“激情”(“浪漫”)(2)请你联系文艺复兴运动的有关知识,说说这“两张面孔”使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有了哪些发展?请用几个关键词指出。参考关键词:追求人及人类社会的自由;理性;自由制度;尊重个性和自然;宽容精神等。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适当点拨。2学生反馈,师生对话。3提炼要点,形成认识。学习调查1历史调查: 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集“理性”和“激情”于一身的思想家,查阅法国大革命的有关历史,了解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2生活调查: “理性”和“激情”是生活中的两大重要元素。走访你的家长、老师、同学或其他人,调查了解他们是如何看待“理性”和“激情”。3把调查情况加以整理和思考,写一份调查随笔或调查日记。课堂尾声呼应课首回到课首的历史图片。教师白描历史:1755年,孟德斯鸠离开人世,32年后,美国联邦宪法诞生。1778年,伏尔泰和卢梭相继离开人世,2年前,美国独立宣言颁布;11年后,法国人权宣言颁布;15年后,法国大革命一度血流成河。100年后,中国的严复们开始阅读启蒙思想。230年后,我们仍要回望这根人类文明征途中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