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90分钟 满分100)一、选择题(共40分)读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个国家,完成下列各题。1. 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2. 人口增长情况最符合丙国的是( )A. 德国B. 印度C. 中国D. 沙特阿拉伯【答案】1. B 2. A【解析】【1题详解】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比较图中数据可知,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2题详解】据丙国人口数据可知,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且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德国与之相符。考点:人口增长模式。读“木
2、桶效应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 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图中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 土地资源B. 森林资源C. 矿产资源D. 水资源4. 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发展新能源 控制人口的死亡率 鼓励生育A. B. C. D. 【答案】3. C 4. A【解析】“木桶效应”的原理,指决定木桶容量的是短板的长度。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代表资源的短板是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新能源,相当于增加了可利用的资源总量,所以都有利于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不能增加区域资源利用量,就不能提高区域的人口合理容量。【3题详解】根据“木桶效应
3、”,决定木桶容量的是短板的长度。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图中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是矿产资源,C对。A、B、D错。【4题详解】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发展新能源,对。控制人口的死亡率、鼓励生育,与增加人口合理容量无关,错。A对,B、C、D错。读村落分布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各题。 5. 村落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A. 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依山而建B. 靠近水源而沿河道分布C. 平原面积平坦开阔,便于农耕D. 为逃避野兽袭击6. 如果甲聚落发展成为城市,从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考虑,主要是( )A. 地形、气候B. 气候C. 河流、地形D. 矿产资
4、源【答案】5. B 6. C【解析】【分析】考查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5题详解】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村落沿河道分布,呈明显的条带状,这样可以靠近水源,满足生产、生活用水,便于取水。正确答案选B,从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看出村落的位置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并不是位于山区的位置,因此并不是依山而建,A错误。并不是平原地带,是河流出山口处,因此C错误。村落分布和野兽袭击没有关系,而且如果是逃避野兽袭击更不应该位于相对平坦地带。D错误。【6题详解】甲聚落若发展成为城市,从图中可以看出受河流影响,便于取水和发展河运,同时,该地等高线稀疏,且低于100米,地势相对平坦开阔,便于城市建设。因此受地形和河流的影响易发展
5、成为城市。正确答案选C。从图中和材料中无法看出气候以及矿产资源的影响,ABD错误。【点睛】难度较小,直选法即可。据报道,新疆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人到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每当这几个季节来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7. 材料中提到的民工流动( )A. 属于国内人口迁移B. 属于人口流动C. 属于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 属于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8. 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 )A. 经
6、济因素B. 自然环境因素C. 文化教育因素D. 政治因素9.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影响有( )使我国环境承载力明显变大 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部分农村出现“空巢老人” 加剧了西部地区环境的破坏A. B. C. D. 【答案】7. B 8. A 9. D【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人口迁移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通常是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短期离开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一般指离家外出工作、读书、旅游、探亲和从军一段时间,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故材料中的民工流动属于人口流动。【8题
7、详解】本题考查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民工去新疆采摘棉花,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因而影响其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9题详解】本题考查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8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迁移。所以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影响有大量劳动人口迁入东部,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使迁出区部分农村出现“空巢老人”,缓解了西部的人地矛盾,使西部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正确,错误;国内人口迁移不会影响我国的环境承载力,错误。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0. 此图说明该地区()A. 城市化水平很
8、高B. 城市人口为2 500万C. 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D. 人口密度大11. 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A. 中国B. 印度C. 英国D. 埃及12. 形成这种人口分布状况根本原因是()A. 国家政策影响的结果B.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 农村人口大量过剩造成的D. 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答案】10. A 11. C 12. B【解析】【分析】考查区域城市化的特征,影响城市化水平的根本原因。【10题详解】读图,根据农村与城市人口数量分析,该地区农村人口大致为2.5百万人,城市人口为22.5百万人,总人口为25百万人,因此城市化水平约90,城市化水平很高,A对。总人口是2500
9、万人,B错。不能表示有逆城市化现象,C错。没有面积,不能计算人口密度大小,D错。【11题详解】中国、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城市化水平低,A、B错。俄罗斯地广人稀,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少,没有人口过千万的城市,D错。英国城市化开始早,城市化水平高,比较符合,C对。【12题详解】英国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城市化水平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B对。政策影响城市化水平,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A错。英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没有大量过剩的农村人口,C错。地理位置不是城市人口多的根本原因,D错。【点睛】发展中国家,人口城市化水平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下图是我国东部某中等城市功能
10、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 图中E工业区与F工业区相比,显著的区位优势是( )A. 交通的通达度高B. 冬季无污染C. 地价低廉D. 工人素质高14. 随着城市发展,Y住宅区较X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 )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交通便利,方便职工上下班 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A. B. C. D. 【答案】13. A 14. D【解析】【13题详解】从图中看,E工业区临近铁路和公路,F工业区附近没有铁路,E工业区的优势是交通便利,A正确;E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方向,我国西南地区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会污染城市;两地都位于城郊,地价和工人素质差别不大。【1
11、4题详解】从图中看不出来Y住宅区是否依山傍水;X和Y两地都临近公路,交通都比较便利;从图中看Y住宅区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D正确。读“城市服务范围理论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5. 与甲城市相比较,乙城市A. 服务范围较小B. 同等级城市数量较多C. 级别较高D. 提供商品种类较少16. 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A. 甲普通服装店,乙家具商店,丙五星级宾馆B. 甲珠宝行,乙家具商店,丙早点铺C. 甲早点铺,乙高档汽车销售店,丙家用电器商店D. 甲五星级宾馆,乙珠宝行,丙早点铺【答案】15. C 16. C【解析】根据城市等级划分的特点,城市等级越高,服务
12、范围越大,提供商品种类越多。布局的商业部门的等级越高。图例表示,城市等级由低到高依次是甲、丙、乙。所以甲布局的商业部门等级最低,规模最小。乙布局的商业部门等级最高,规模最大。【15题详解】根据图例表示城市等级的符号,与甲城市相比较,乙城市级别较高,C对。等级高,服务范围较大,同等级城市数量较少,提供商品种类较多,A、B、D错。【16题详解】根据图例等级,城市等级由低到高依次是甲、丙、乙。等级高,服务范围较大,提供商品种类较多。五星级宾馆应在等级最高的乙城市,A、D错。甲等级最低,可能分布早点铺,珠宝行应在乙城市,B错。高档汽车销售店适宜在乙城市,家用电器商店服务等级比早点铺高,C对。17.下图
13、为城市某功能区一天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功能区是 ()A. 商业区B. 住宅区C. 工业区D. 行政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城市主要功能区。根据图示该功能区内,早晨大量人口流出,故判断为上班上学;而黄昏大量人口流入,判断为下班放学,故该功能区应为住宅区。18.图中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 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答案】D【解析】【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知识为本题主要考查点。【详解】主要靠近河流上游,在城市中分布面积最大,为住宅区;位于城镇中心,并且交通便利,应该为商业区;靠近铁路
14、,便于运输,位于城镇下风向,并处于河流下游,所以为工业区。正确答案选D。【点睛】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进入2010年,专家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问题。结合左图和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根据下图分析,专家呼吁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依据是A. 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 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C. 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D.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20. 图中,能够反映我国1982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A. 点B. 点C. 点D. 点【答案】19. D 20.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性别构成图和年龄构成图相关知识。【19题详解】读图可知,0-14岁人口比重逐
15、渐下降,15-64岁比重有所上升,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逐渐上升。D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与图中信息相符。故D项正确。A项,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大于0,人口数量增加。故A项错误。B项,0到14岁的人口比重从1982年的33.6%下降到16.6%,因此0-14岁人口比重下降。故B项错误。C项,15到64岁的人口比重从1982年的61.5%上升到74.53%,15-64人口比重与之前相比有所上升。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20题详解】结合左图可获知,1982年我国0-14岁人口比重是33.6,15-64岁人口比重是61.5%,65岁及以上人口占4.90%。对应由图中坐标值,发
16、现能够反映我国1982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点睛】三角坐标图判读方法:选取要读的点,从该点出发,沿着三角形的各边数值增大方向画平行箭头,箭头与三角形坐标三条轴的各个交点的数值,即为该条轴表示的内容的读数。二、非选择题(6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据统计,2014年,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人口总增长率为4.83%。材料二 下图为“2014年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材料三 2014年底,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已达2. 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 5%,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分别为54%和45.6%,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1
17、)据材料一,说明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说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这种人口迁移给迁入地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3)针对材料三反映出的人口问题,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答案】(1)不断增长 人口的大量迁入 (2)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利:为城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弊: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3)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关心照顾老人,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任答3点)【解析】(1) 根据材料一,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为4.83%,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是不断增长。该地人口自
18、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大量迁入。(2)根据材料二,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有利影响是为城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不利影响是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家庭养老功能减弱等问题。主要措施是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关心照顾老人,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等。点睛: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引起的增长。了解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对迁入、迁出地区的影响。我国目前面临人口老龄化严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问题,延迟
19、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障,实行计划生育等是有效治理措施。22.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下图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2)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区位因素?【答案】(1)A位于河流(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E位于河口(长江口或入海口,是河运的起点和终点)。(2)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位于长江或河流沿岸)水源充足,供水方便;经济发达(农业发达,可
20、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我国局部区域图呈现信息,侧重基本原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交通区位、城市区位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E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河运的起点和终点。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便利外,还有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的优势。23.上海是我国人口最多城市之一,上海的人口问题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并受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等因素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图1归纳1990年以来上海市人口数量变化状况。(2)请分别说明上海市常
21、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变化特征的形成原因。(3)请分析外来人口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可能带来的问题。【答案】(1)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户籍人口变化不大。(2)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的原因是外来常住人口不断增加;户籍人口变化不大的原因是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呈负增长)。(3)积极影响:弥补了上海市劳动力不足(缓解了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繁荣)。带来问题:加大了就业、教育、住房及交通的压力;增加了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管理的难度。【解析】【详解】(1)由图可以看出,上海高市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户籍人口变化不大。(2)上海高市常住人口数量与人口迁移量有关,户籍人口数量的变化与自
22、然增长率有关,可从人口迁移和自然增长两方面分析;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的原因是上海经济发达,对外吸引力大外来常住人口不断增加;户籍人口变化不大的原因是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呈负增长有关。(3)外来人口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在:弥补了上海市劳动力不足的状况,利于缓解了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人口的增加,也促进了经济发展(繁荣)。外来人口对上海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表现在: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加大了就业、教育、住房及交通的压力;增加了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管理的难度,社会问题突出。2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计划修建B村镇到A村镇公路的与两个线路方案中, 合理,理由是 。(2)修建B村镇到
23、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C村镇的原因是 。(3)A、B、C、D四个地点哪个容易发展为比较大的城市,说明原因。【答案】(1) 受地形的影响,山区中修公路要避开陡坡,尽量沿等高线修建.(2)考虑经济因素,尽可能多地经过村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3)D地 D地处在河流入海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运输便利【解析】【分析】考查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以及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扎实,并学会分析运用。【详解】(1)选择交通线路,要考虑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政治与国防因素、人口条件和技术条件等区位因素。两地的线路要避免不利的地形条件,山区陡坡多
24、,而山谷中地势较低,沿等高线修筑则比较有利,因此应选择线路。(2)从B一D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C镇,距离增长,主要考虑经济因素,可以经过更多的城镇,提高城镇的交通通达度,有利于城镇的拓展和对外交流,从而更大地发挥公路的经济效益。(3)A位于山区,地势不够平坦,不利于空间的拓展,并且相较其他地区而言,交通不便,B C两城镇位于内陆地区,而D城镇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相对BC而言,便于实现河海联运,交通便利,陆地面积广阔,面向海洋,发展空间较大,并且地形平坦,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便于农业发展。【点睛】城镇发展受到地形影响以及交通影响较大,地形会影响城镇空间的拓展,交通通达度会影响城镇的交流,进而会影响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