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中山和三民主义1(2015浙江衢州二模17)孙中山在晚年时感悟到:“当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意识到自已的孤单;俄国革命胜利,才深感人民群众力量之伟大。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下列举措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B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C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提出“耕者有其田”D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解析】根据“俄国革命胜利,才深感人民群众力量之伟大”可知孙中山已经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颁布临时约法是在辛亥革命后,在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没有意识到群众力量强大,没有发动群众
2、,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在孙中山晚年他意识到了群众力量强大,将原来的三民主义重新阐释为新三民主义,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新三民主义中,孙中山将民生主义进行重新解释,提出“耕者有其田”,说明他已经开始重视农民问题,开始注意联系群众,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此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体现了他“联共”,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2(2015浙江嘉兴一模38)(26分)20世纪初和二十年代前后分别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发展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族主义是)“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
3、“其在于世界也,国之独立”、“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是即民族主义之原动力也”(1901),“今日当以集全国之锋刃向于恶政府”(1903)。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今者中国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1905),“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1906)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和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共同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梁启超和孙中山提出上述思想的主要原因。(6分)【答案】(1)共同:反对清朝统治;反对列强侵略;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3
4、分)原因: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国内民族矛盾日趋尖锐;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近代思想解放;(写出任意两点,得4分)梁、孙接受近代西方启蒙思想,顺应民主潮流。(2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2015浙江绍兴一模18)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 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
5、工农阶级服务【考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解析】毛泽东认为“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材料没有涉及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故A项错误;由材料“文艺工作也是不会繁荣的”、“学术就能迅速发展”可知这一方针的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广大人民群众,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工农阶级,故D项错误。【答案】B教育事业的发展1(2015浙江丽水一模19)方针、口号不但能折射时代的精神,而且也能反映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方针、口号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A B C
6、D【考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1985年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于1977年5月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于1988年提出;科教兴国是1995年提出的,按照时间排序是,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2(2015浙江嘉兴一模1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关于这一战略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1995年做出的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B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这一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D这一战略的实施推动了“863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的出台与实施【考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标志,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其优先发展的地位,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成为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理论基础,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863计划于1986年启动实施,早于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