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8391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大学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一学期10月(总第三次)模块诊断 历史试题(考查时间:80分钟 考查范围:以古代、近代史为主)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 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以上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C家长制的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 D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2有学者说,“西周时,人们的观念是庶人不议

2、(政)。西周灭亡后,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此变化A说明新社会秩序已建立 B反映了官学合一的文化现象C是社会急剧变革的体现 D是不同流派思想融合的体现3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4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 A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C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

3、性 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5东汉末年,名教虚伪,玄学兴起。玄学家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依据表达思想和寄托精神。在理学兴起前,许多士大夫醉心于此。魏晋玄学出现的背景是 A儒家学说一度失去正统地位 B九品中正制重视德行才能 C老庄学说的思辨性受到重视 D门阀政治受到了冲击挑战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

4、制统治 7在中国古代,皇后的废立是国家大事。唐高宗时期,把皇后的废立作为皇帝的“家事”加以处理,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一变化说明 A宗法家族观念的影响大 B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C君主权力的进一步加强 D皇权受政治势力牵制8宋代心学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甚至有理学家指责其“诋毁先儒”、“传习邪说”,但是到了明代士人阶层却从王阳明的心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心学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打破孔孟学说的权威C强调人在探求理时的主体性 D是对理学彻底的否定9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

5、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材料意在说明行省制下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地方与中央的相互制衡C中央政府权力遭到严重削弱 D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10“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材料意在强调该制度 A扩大了官员来源 B提升了官员文化素养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推动了中国走向世界11. 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中称:民族主义是被征服民族抵抗战胜民族,“是以本党之民族主义主张融合与此人类四分之一人口,以与战胜民族反抗”。“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

6、由支持转而压制民众,摧残民众团体。这反映了A. 国民党趋向政治独裁 B. 国共两党开始出现利益分歧C. 资产阶级反侵略失败 D. 中共民主革命目标发生变化12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 19 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A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 B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C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13明清时期的中国,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是没有发展的增长。“没有发展的增长”这一

7、认识基于A农产品商业化的水平低 B产业结构未能实现转型C重义轻利思想根深蒂固 D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抑制 14 “视觉最精炼的符号必然是线型的形式,所以中国绘画的形式带有概念的性格。象征主义等所凸显出来的符号式的视觉语言,在西方是创新,在中国却是老传统。”下列四幅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象征主义”传统的是 A B C D15 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最可能是第六讲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皇权的强化及其制度的逐渐完备辽金元政治法律制度的特色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 A燔诗书而

8、明法令 B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C门阀政治的兴起和式微 D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16. 阅读下图,其中 19141920 年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中国工业品商品化程度较低 B一战导致中国社会动荡 C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D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171913 年 1 月 8 日,宋教仁在国民党湖南支部的欢迎会上说:“为今之计,亟须组织完善政府,欲政府完善,须有政党内阁。今国民党即处此地位,选举事若得势力,自然成一国民党政府。”这表明宋教仁 A 坚持国民革命路线 B主张限制总统权力C深受宪政思想影响 D通过选举宣传民主 18公元前 287 年,罗马通过了霍腾西阿法案,法案规定平民会议所制定的法案,不

9、管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从此,平民会议成为具有立法权的人民会议,平民获得了可以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这说明在当时的罗马A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得到调整 B平民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全力 C贵族和平民法律地位平等 D平民会议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19历史上的某派别曾主张,“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而自然的指示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该派别的活动 A促使罗马公民法向万民法逐步转变 B实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冲破了天主教会对西欧的神学统治 D以理性阳光驱散了西欧社会的黑暗20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

10、、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A主张探讨人类社会 B追求道德和正义C维护雅典的直接民主 D体现神秘主义色彩 21 “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他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一主张最有可能出现于A文艺复兴时期 B宗教改革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 D法国革命时期22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这种“政体形式”最有可能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 B法国共和政体C美国联邦共和政体 D德意志君

11、主立宪政体 231922 年 3 月,列宁指出,俄共要同从小农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得到小农经济支持的俄国资本主义进行“最后的斗争”;1923 年,列宁则在论合作社中重新审视了合作社和农民的作用,要让所有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表明A改造农业是“新经济政策”主要目的 B新经济政策旨在调动生产积极性 C列宁已认识到改造小农经济的重要性 D农业合作社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241973 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74 年英国设立了两院“欧共体选择委员会”,负责审读有关欧共体的文件和制定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 A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相应保障 B不利于英国进一步地融入欧共体C是为英国退出欧共

12、体埋下了伏笔 D是对“孤立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25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发达国家由于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富国的差距继续拉大。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 B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C导致文明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 D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计50分)26.(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他在农政全书中从增加生产的角度论述了人口问题。为了解决“南人之众,北人之寡;南之土狭,北之土芜”的矛盾,在全国范围内充分发挥人力和

13、地力的生财作用,徐光启提出“均民”主张,即将南方过剩的劳动力迁移于北方荒旷的土地上从事粮食生产。徐光启认为“生人之率,大抵三十年而加一倍,自非有大兵革,则不得减”,即人口大约每三十年即增加一倍的人口增长规律。“前代数世之后,每患财乏者,非乏银钱也。承平久,生聚多,人多而又不能多生谷也”。“今天下亦匮甚矣,食者众而生者寡焉”。徐光启虽然还没有可能明确地提出控制人口增长率的见解,但是他以扩大生产、增加财富的途径解决人口增长与物质生活资料需求之间的矛盾的思想同样是进步的,对现实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但是由于他所处历史时期的局限性,他的观点不可能带来什么影响。摘编自谢飞试论徐光启的经济思想等材料二 马尔

14、萨斯(17661834年),英国教士、大学教授。产业革命之后,英国的人口与贫困问题日益突出。1789年,马尔萨斯出版人口论。他认为“大不列颠人口翻一番的时间极有可能不超过25年。人口增长快于食物供给是一种自然趋势。因此,除非夫妇通过晚婚和节育进行控制,否则人口将超过维持它所需要的资源。”建议对劳动群众和贫困阶级采取措施,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马尔萨斯首次强调人口过剩问题的重要性,其理论对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产生过影响,对这一理论的关注也引发了1801年英国全国第一次现代人口普查的实施,马尔萨斯人口论是近代人口学诞生的标志。摘编自张柏然英

15、汉百科知识辞典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徐光启、马尔萨斯关于人口思想的异同。(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徐光启、马尔萨斯人口论对当时中英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并简要分析其原因。(13分)27.(13分)近代西方国家创造出了多党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对其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弊端也日益显现,甚至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盖洛普民调所2011年9月20日发布的民调报告称,49%的选民认为两党都不代表美国人民,而无党派选民中持此观点者高达60%。有趣的是,仅10年来,美国人对“一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同属于一个

16、党)还是“两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不同属一个党)的选择一直反复不定,但有两点呈现某些定向趋势。其一,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从2005年达到36%的最高点以后就呈现出下降的总趋势,到2012年下降到23%其二,认为“一党政府”好的选择平均值明显高于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比例,而且其比例有日趋增长的趋势。庞卓恒西方式的“宪政民主”不具有普世价值材料二 西方国家把本应该是内容丰富、文化深厚、操作精致的民主大大简化“程序是万能的”则导致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游戏化:民主已经被简化为竞选程序,竞选程序又被简化为政治营销,政治营销又被等同于拼资源、拼谋略、拼演艺表演。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上,西方所谓

17、“只要程序正确,谁上台都无所谓”的“游戏民主”似乎越来越玩不转。经济学人:“(西方)民主正在毁掉西方,尤其是美国,因为这种制度使政治僵局制度化,使决策平庸化,还经常选出一些像小布什这样的二流领导人”。“美国梦”今天之所以风光不再,主因就是美国的资本力量似乎已经压倒了政治和社会力量。西方世界今天经历的一场又一场危机背后都有政治制度的原因。西方自己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政治制度。 张维为西方民主真的该吃药了(1)归纳材料一中美国选民对“一党政府”还是“两党政府”的选择趋势。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力制衡和监督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6分)(3)材料二作者认为西方民主制度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18、纵观近代以来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史,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作者的观点?(7分)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据统计,元代创建书院296所,分布在今全国19个省区,江西、浙江、山东、湖南列前4位。(如下图) 我国古代书院制度发展概览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元代书院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试题解析部分1.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根据题干材料信息 “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可知,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和家庭具有共同性,这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征,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A项,故A项错误;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是表象,不是实质,故B项错误;材料的主旨不是在探讨家长制作风,故C项

19、错误。 2.C【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根据题干材料“西周时,人们的观念是庶人不议(政)。西周灭亡后,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可知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引起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针对社会的发展和对天下兴亡的思考,形成了“处士横议”的百家争鸣局面,故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社会秩序已崩溃,而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故A项错误;B、D两项虽与百家争鸣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具体原因,故B、D两项错误。 3.B【解析】本题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根据所学可知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是唐朝的中央官制;前者权力和地位仅次于皇帝;后者权力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因此材料

20、信息体现了国家决策的日益规范化,因此B项说法正确;A、C两项说法不属于制度层面的要求,可以排除;D项说法材料体现不出,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 4.A【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根据题干材料“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可知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关系的相互性,具有一定的辩证意识,故A项正确;儒家的民本思想是指重视人民、顺应民心,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臣兼功于君”可知君臣关系的相互性,故C项错误;董仲舒辩证地看待臣、父子、夫妻之间关系,不会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故D项错误。 5.C【解析】本题考查魏晋玄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儒家学说仍占正统地位,只是受到了佛道

21、的挑战,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重视德行才能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玄学家以老子庄子周易为依据,表达思想和寄托精神”可知道家学说仍有市场,其思辨性得到重视,故C项正确;D项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 6.B【解析】本题考查理学与先秦、秦汉儒学的关系。A是理学与先秦、秦汉儒学的共性,不属于创新;C是指董仲舒的新儒学;D不属于理学的“创新”,故排除A、C、D。理学是在吸收佛教和道家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全新的儒学体系,故B正确。 7.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根据题干材料“把皇后的废立作为皇帝的家事加以处理”可知皇帝的权力在加强,故选C项,其他选项材料体现不出来。 8.C【解析】本题主

22、要考查宋明理学。明中后期以后,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了广泛传播。故本题答案为C;A项表述与材料无关;B、D两项表述本身有误。 9.A【解析】本题考查元代的政治制度。根据题干材料“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可知,行省总揽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权

23、力很大,但元朝的行省仍受中央的节制,故A项正确,B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除。 10.C【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根据题干材料“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可判断该制度是科举制。A项观点本身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B项观点本身也正确,但不是作者强调的中心,故排除;根据题干材料“为中国提供了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可知,中央政府通过科举制牢牢掌握了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D项观点对材料理解错误。 11.A【解析】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材料反映了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坚持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主张以民族

24、主义为指导,联合各阶层群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四一二”政变后转而压制民众、镇压民众团体。这种由联合民众到压制、镇压民众的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国民党趋向政治独裁,故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材料反映了国民党政治立场的变化,并未体现中共的民主革命目标,故排除D项。 1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注意题干要求“差异根源于”,根据材料中“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得知,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中国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劳动以及文化专制,但

25、其根源在于当时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B、D两项不能体现“差异根源”;C项表述本身有误,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水平落后于欧洲。 13.D【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题干材料“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可知是小农经济,明清时期小农经济的发展把大量的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故D项正确。 14.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文人画。根据题干材料中“视觉最精炼的符号必然是线型的形式,所以中国绘画的形式带有概念的性格”可知该画属于注重意境的文人画,牡丹蕉石图属于文人画,故B项正确;A、D两项均属于人物画;C项属于风俗画。

26、15.C【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显示的是“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的讲义,属于政治方面,A项是思想方面,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大一统的特征,并不是多元一体,故排除B项。C项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之一,故C项正确。目录中有考试制度即科举制,空缺处不能重复,故D项排除。 16.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141920 年”并结合波动曲线可知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获得发展的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D项正确。A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故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不是原因,故排除

27、。 17.C【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根据题干材料“欲政府完善,须有政党内阁”可以看出,宋教仁要在中国实行宪政,故C项正确;材料“选举事若得势力,自然成一国民党政府”说明A、D两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B项。 1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材料并非只说自由民内部的关系,排除A。B项材料没有体现。由材料信息“不管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可见平民与贵族法律地位平等,故答案选择C项。平民议会具有了立法权,但不能看出其是最高权力机关,故D项错误。 19.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的相关内容。根据题意可知这一学派主张法律是约定俗成的,非自然形成的法则,

28、由此可判断“该派别”是智者学派。它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强调人的价值,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的相关内容,A项排除;B项指的是宗教改革的影响;D项指的是启蒙运动。故选C。 20.C【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由“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可知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过有道德的生活”可知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可知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 21.B【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根据题干材料“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他的职务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可知这一主张否定教

29、皇地位,最有可能出现于宗教改革时期,故选B项。 22.D【解析】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宪法。根据题干材料“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可以看出这是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有效地维护了德国的统一,同时建立了代议制的民主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与自由,“非平衡的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说的是专制色彩比较浓厚,故选B项。A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无实权,体现了较多的民主性;C、D两项都是建立的共和制。 23.C【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摆脱国内的政治和经

30、济危机,巩固政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生产积极性”,故B项错误;由“1923年,列宁则在论合作社中重新审视了合作社和农民的作用,要让所有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可以看出列宁已经认识到改造小农经济的重要条件,故C项正确;材料中不能看出农业合作社的地位,故D项错误。 24.A【解析】本题考查欧洲的一体化。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英国议会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为捍卫英国国家主权和利益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在宪法传统的影响下,英国议会制定了民族主义的政策,采取了保卫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措施,故A项正确;这一机制有利于英国进一步地融入欧共体,故B项错误;英国议会审读机制与退出欧共体无关,故C项错误;英国的做法是为

31、了进一步保障其利益,并不是“孤立主义”,故D项错误。 25.B【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富国的差距继续拉大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经济全球化的确也造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也就造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故B项正确。 26.(1)相同:人口增长周期短;人口增长快于物质生活资料的增长。不同:徐光启的人口思想是明朝晚期农业社会人地矛盾的产物;强调通过扩大生产、增加财富、人口迁徙等手段解决人地矛盾。马尔萨斯的人口思想是英国工业化的产物;强调通过晚婚、节育以及战争等手段控制人口。(2

32、)不同影响:徐光启的思想虽然是进步的,但在当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马尔萨斯的学说标志着近代人口学的诞生,影响深远。影响: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农耕经济形态、“多子多福”“无后为大”等传统观念影响。英国民主政体的确立;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自由平等的社会风气等。【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人口的问题。第(1)问,相同点根据材料一中“人口大约每三十年即增加一倍的人口增长规律”和材料二中“大不列颠人口翻一番的时间极有可能不超过25年”可知人口增长周期短;根据材料一中“今天下亦匮甚矣,食者众而生者寡焉”和材料二中“人口增长快于食物供给是一种自然趋势”可知人口增长快于物质生活资料的增长。二者的不同

33、点可从两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主张的内容等方面思考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不同影响”根据材料一中“徐光启虽然还没有可能明确地提出控制人口增长率的见解,但是他以扩大生产、增加财富的途径解决人口增长与物质生活资料需求之间的矛盾的思想同样是进步的,对现实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但是由于他所处历史时期的局限性,他的观点不可能带来什么影响”可概括出徐光启的思想虽然是进步的,但在当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二中“马尔萨斯首次强调人口过剩问题的重要性,其理论对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产生过影响,对这一理论的关注也引发了1801年英国全国第一次现代人口普查的实施,马尔萨斯人口论是近代人口学诞生的标志”可概括出马尔

34、萨斯的学说标志着近代人口学的诞生,影响深远。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别回答即可。 27.(1)趋势:选择“一党政府”好的选民比例明显高于选择“两党政府”好,且呈日趋增长的趋势。原因:立法权与行政权制衡作用的削弱;两党竞争相互监督的作用在削弱。(2)问题:民主制度游戏化、程序化,过于注重形式;政治僵局制度化;决策平庸化;为利益集团所操纵;缺乏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忽视人才素质。看待:作者看到了西方民主制度存在的弊端,并指出西方民主制度必须改革;但未能看到其进步性。【解析】本题考查西方的民主政治。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从2005年达

35、到36%的最高点以后就呈现出下降的总趋势,到2012年下降到23%”可知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呈现出下降的总趋势;根据材料信息“认为一党政府好的选择平均值明显高于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比例,而且其比例有日趋增长的趋势”可知认为“一党政府”好的选民平均值明显高于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比例,而且其比例有日趋增长的趋势。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制衡作用、两党的相互监督作用方面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信息“西方民主制度的游戏化,民主已经被简化为竞选程序,竞选程序又被简化为政治营销”可知,民主制度游戏化、程序化,过于注重形式;根据材料二信息“这种制度使政治僵局制度

36、化,使决策平庸化”可知西方民主制度使政治僵局制度化,使决策平庸化;根据材料二信息“美国的资本力量似乎已经压倒了政治和社会力量”可知西方民主制度为利益集团所操纵,缺乏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忽视人才素质。第二小问从近代以来西方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的趋势可以看出西方民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作者观点比较偏激,虽然西方民主政治存在弊端,但也有其进步的地方,不能一概抹杀。 28.信息:总体上看,南方的书院数量多于北方。分析:元朝统一过程中,南方相对北方而言,经历的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南方经济日益发达,在元代时已是全国经济重心,推动了南方文化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日益完善,促进了书院发展。总之,元代南方的书

37、院总体上多于北方。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否则不给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解析】本题考查元代书院。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以元代书院为切入点考查元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提取信息,材料由文字和图片组成,提取信息可以从这两种载体入手。从文字上看,元代书院分布在全国19个省区,江西、浙江、山东、湖南列前4位;从图片上看,元代书院分布南方地区多于北方地区。需要注意的是所提取的信息必须要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其次对信息进行简要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论据要围绕所提取的信息并且符合史实、符合材料的限定时间,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多角度分析。最后最好能从论证说明的过程中得出一定规律性、本质上的认识或者启示,使论述得以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