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76 ,大小:1.11MB ,
资源ID:783841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8384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江苏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诗歌阅读 基础突破 联系教材熟悉题材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江苏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诗歌阅读 基础突破 联系教材熟悉题材 .ppt

1、基础突破 联系教材,熟悉题材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景)抒怀诗等几种类型。相同题材的诗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果。题材一 送别怀人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题材特点阐释】特征 内涵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他人往往设酒饯行,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这类诗即为“送别怀人诗”标志 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眼 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

2、”“灞桥”等意象也常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内容 情感 内容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朋友相别;也有亲人、情人送别等 情感 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 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注: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考生在答题时,也要多角度去思考 常用 手法 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烘托。诗人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前有伤离之意的物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情或反衬)想象(也叫虚写或虚实结合)。送别诗中作者常借助想象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怀 教材 链接 王勃送杜少府之

3、任蜀州 代表 作品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白居易除夜寄弟妹、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孟浩然留别王维、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等【即练即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文学常识 本诗出自王子安集;作者是唐朝(朝代)的王勃(诗人),他和骆宾王、卢照邻、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修辞、炼字:写景起兴,对仗工整,点明送别地点和友人去向。“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不但营造出开阔的意境,而且奠定了全诗豪壮的情感基调。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内容、情感: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友

4、人的悲凉和孤独之感。这两句于惜别之中显现出诗人阔大的胸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感:千古名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一改以往送别诗低沉、伤感的基调,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与友人真挚深厚的友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的哲理。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情感:曲折地表现双方的惜别之情,“歧路”照应送别之意,以豪迈之语相送,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伤心落泪,要心胸开阔,坦然面对分离。【主旨】诗人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劝勉好友乐观面对离别。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译文】三秦辅卫着长安,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茫。要说离别的心情(我跟您是相同的),因为我们的

5、命运是如此相似,奔波仕途,远离家乡。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心朋友,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也像是近邻一样。所以不必在离别的岔路口,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一样挥泪告别。1.请品析首联两个动词的表达效果。答案“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城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拉近了两地的距离,拓宽了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2.首联中的“五津”是指蜀州岷江的五个渡口,诗人在长安是无法望见五津的,这里却说“风烟望五津”,为什么?答案“五津”可“望”,是诗人的劝慰之语,因为可“望”,所以便不必为离别而忧伤。“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

6、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营造出开阔的意境,而且奠定了全诗豪壮的感情基调。3.离别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这首诗和大多数送别诗在情感基调上有何不同?答案 这首诗中,诗人以全新的视角,劝勉好友乐观面对离别,抒发了朋友间真挚的情感。整首诗基调明朗乐观,不落俗套。特别是颈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积极乐观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体现出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4.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答案 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两句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扫往昔送别诗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题

7、材二 羁旅思乡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题材特点阐释】特征 内涵 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等情感的诗 标志 标志中多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称 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沙鸥、孤雁、浮云、梧桐、西楼、高楼、流水、井等 内容 情感 内容 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 情感 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或表达人生的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等的孤独寂寞、

8、幽怨愤慨之情 常用 手法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衬托,以乐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情)对写法。诗人明明在苦苦思念对方,却不进行直接描述,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教材 链接 杜甫登高、王湾次北固山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代表 作品 杜甫月夜忆舍弟、韦应物闻雁、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晏几道鹧鸪天、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此板块中的代表作品部分已在不同版本的不同学段材料中学过)【即练即悟】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文学常识 王湾生平简介:王湾,洛阳人,登先天进士第,开元初为荥阳主簿。马怀素请校正群籍,召学涉(广博)之士分部

9、撰次,湾在选中。秘书罢撰,又与陆绍伯等同校丽正院书,终洛阳尉。湾词翰早著。(全唐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对偶点题。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照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通过对偶修辞,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正”和“悬”的对应,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船的平稳。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哲理句。“生”“入”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日”和“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这两句蕴含着旧事物中已孕育新事物的哲理

10、,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诗人在自问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主旨】这首诗写的是船停泊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淡淡的思乡之情。译文:旅客的道路延伸到青山之外,行舟的碧水环绕在北固山前。潮水涨平两岸,江面空阔无边,顺风平稳前进,船帆静立高悬。太阳升起在将晓的残夜,暖春早到在未完的旧年。写好的家书往何处寄达?嘱托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城边。1.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答案“阔”表现出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11、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2.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答案 示例一:“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给人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示例二:“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答案 江水浩渺,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4.简要分析“正”“悬”两字的妙处

12、。答案“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或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5.解释颈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答案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写景逼真,而且蕴含了一种理趣,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既是美景,也是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请任选角度,作简要的赏析。答案 在描写景物、节令中,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露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

13、以强调等;“生”“入”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更有动感和情趣,宣告了春天的来临,透出勃勃生机,表现了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7.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答案 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8.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答案“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入旧年”;回答中能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

14、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题材特点阐释】题材三 山水田园诗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特征 内涵 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 标志 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 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内容 情感 内容 自然山水草木与田园风物 情感 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借凄风苦雨来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憎恶黑暗的社会现实,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以恬淡之心描写山水清幽,表达诗人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对现实不满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15、常用 手法(1)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白描与工笔;渲染、烘托、通感等;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3)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教材 链接 孟浩然过故人庄、陶渊明归园田居 代表诗人与作品 代表诗人: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 代表作品:陶渊明饮酒、王维终南山鸟鸣涧鹿柴等【即练即悟】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文学常识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16、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内容理解:第一句点明地点,第二句写远景,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炼字:“争”和“啄”两个动词,描绘出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勃勃生机。“几处”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寻声而望的情态,彰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炼字:“渐”“才”从程度上修饰“乱花”“浅草”,表明它们刚刚萌发生机;“乱”“浅”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画面描述:描绘了一幅繁花渐迷人眼

17、、嫩草才没马蹄的早春画面,突出了早春景物的特点。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情感: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主旨】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早春西湖明媚的春光描绘得生机盎然。诗人寓情于景,抒发了对西湖早春盛景的无比喜爱之情。【译文】在孤山寺的北面和贾公亭的西面,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去向阳的树木上栖息,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正忙着衔泥筑巢。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春草刚刚能遮没马蹄。我最喜爱湖东的美景,总是游赏不够,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8、”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答案“争”“啄”两个动词惟妙惟肖地描摹出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一个“争”字,让人感受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出燕子忙碌而兴奋的情景,使春色显得生机盎然。2.诗中“几处”“谁家”用得极有分寸,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答案“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准确地反映了初春时景物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3.请从炼字角度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两句的妙处。答案“乱”写出了春天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景象;“浅”写出了初春小

19、草刚抽出嫩芽的形态,突出了春草生机盎然的特点。这两个字紧扣初春景物的特点,表现了初春风光的妩媚动人。4.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答案 本诗围绕初春来写,描绘了西湖明媚的春光。很多词语都能看出初春景象,如“早莺”“新燕”自不必说,“几处”说明早莺尚少;“争暖树”,说明是乍暖还寒时候,早莺争夺向阳的树木;“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乱花渐欲迷人眼”说明花儿还未盛放,但盛放可期;“浅草才能没马蹄”说明芳草才生,尚未长高。【题材特点阐释】题材四 边塞征战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特征 内涵 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

20、风光为题材的诗 标志(1)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词(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内容情感 内容 从军出塞、征战备战、民族交往、塞上风情、边疆苦寒等 情感 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对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的赞美 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凄苦哀怨的厌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

21、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常用手法 修辞方面:夸张、比喻、互文、用典等 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意境的营造方面: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教材链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贺雁门太守行 代表诗人 与作品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等 代表作品:高适燕歌行别董大、王昌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出塞、王翰凉州词、李白关山月塞下曲、杜甫兵车行等【即练即悟】使至塞上 (唐)王维 文学常识 王维(701761),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

22、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有王摩诘文集等行世。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内容理解:叙事。“单车”是说随从少,轻车简从,仪节规格不高。“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慰问边关守军。“属国”借指诗人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实际诗人并不需要经过居延,这样写,也是为了表现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孤寂的心境。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修辞:以“征蓬”“归雁”自比,“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

23、是反衬。雁北归旧巢,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炼字:“出”“入”描绘动态景物,与颈联“直”“圆”描绘静态景物相结合,使画面富有变化,意境深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炼字:“大”写出了边疆沙漠的茫茫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表现了孤烟高高直立的特点;“长”表现出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圆”表现出落日之低之大。情感:这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体现了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点。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情感:诗人行至萧关,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流露

24、出对都护的赞扬,也表现出诗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心。修辞:“燕然”为用典,不是实指燕然山,而是代指前线,暗示前方取得了胜利。【主旨】全诗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产生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生发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译文】(我独自)轻车简从去慰问边关守军,途经的属国已过居延。(我)像飘飞的蓬草飘出了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大雁飞入了胡人的地方。茫茫的大漠中一缕烽烟笔直地升上天空,黄河边上落日又大又圆。走到萧关恰好遇见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他告诉我统帅正在前线指挥督战。1.“征蓬”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征蓬”指飘飞的

25、蓬草,在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之感,他为自己因受排挤而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既写景又言事,请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答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与北归的大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暗含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答案 在浩瀚无垠的沙漠中,一缕烽烟直冲云天。万里黄河自西向东,像玉带一样流过大漠,一轮浑圆的红日,正悬挂在西边天际。4.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

26、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答案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最后,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鲜明,落日、大漠、黄河、烽烟,各有色彩,引人想象。“直”“圆”二字的“锤炼”之处就在于构成壮美的画面,富有视觉感;其自然之处,在于符合塞外现实的情境。“烽烟”多用狼烟,有轻直、聚集的特点,是“孤烟”,不会相互纠缠,故在无风的时节,

27、能够“直”冲云天;苍茫的大漠背景下,“落日”即将没入地平线,显得又大又圆,这也符合我们日常观察落日的视觉感受。“自然”之处还在于,这两句诗所写的独特景象,是长期生活于内地的人刚进入塞外很自然地就会捕捉到的。题材五 咏史怀古诗古今多少兴亡事,叹人叹己叹人生【题材特点阐释】特征 内涵 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对历史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为题材的诗 标志 标题中常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以及古人名等 内容情感 内容 借怀古感叹个人命运的坎坷、今昔变化 情感 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缅怀先贤,表达对其敬仰或惋惜;类比

28、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常用手法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对比手法。诗人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化用典故。诗人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乐景或盛景)衬悲情 教材链接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杜牧赤壁 代表诗人 与作品 代表诗人:李商隐、杜甫、孟浩然、杜牧、刘禹锡、王安石等 代表作品:刘禹锡乌衣巷西塞山怀古、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一)题乌江亭、李商隐隋宫贾生马嵬等【即练即悟】赤 壁 (唐)杜牧 文学常识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

29、(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表现手法:借物起兴,诗人表面叙事,实则是以这件古战场遗物来兴起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结果的慨叹,暗含岁月流逝和物是人非之感,为后两句的议论做铺垫。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修辞:化用典故,诗人并没有从正面写赤壁之战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而是借“二乔”的命运暗示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非常含蓄,同时也表露出历史中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借史实以吐心中抑郁不平之气。情感:抒发了诗人

30、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表达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主旨】诗人咏史怀古,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的命运暗示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委婉地表现出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译文】沉埋在沙中被折断的战戟还没有被(完全)销蚀,我把它拿出来打磨洗净,辨认出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物。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行了个方便,(那么)大乔和小乔就会被曹操困在铜雀台中(据为己有)了。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为下文做铺垫。(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在那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的沙中,经过了

31、六百多年还没有被销蚀掉,经过诗人一番磨洗,鉴定出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发了诗人“怀古之幽情”。)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答案“东风”一指自然界的东风,二指赤壁之战。这两句,诗人未从正面去评价这次战争,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从而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暗含感慨自己生不逢时的抑郁之情。3.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答案 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原句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耐人寻味。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意思虽然一样,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4.这首

32、诗表现了诗人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答案 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题材六 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题材特点阐释】特征 内涵 借助吟咏自然之物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诗 标志 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事物。诗人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 多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 内容 情感 内容 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情感 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寄寓高尚的节操,

33、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 常用 手法 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有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夸张等 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教材链接 陆游卜算子咏梅 代表作品 王安石梅花、骆宾王在狱咏蝉、郑板桥竹石、于谦石灰吟、柳宗元早梅等【即练即悟】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文学常识 龚自珍,字璱(s)人,号定庵。晚年居住昆山羽琌(lng)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表达方式:抒情叙事。离别的

34、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辅相成,互为映衬,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炼字:“浩荡”一词将无形的离愁有形化、动态化,营造出广阔无边的画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情感:展开联想,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借“落花”自喻,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写“落花”,实际表露诗人虽然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的情感。这两句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主旨】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惧挫折,不甘

35、心沉沦,始终都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奉献精神。【译文】(我)在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中看落日西斜,向远处延伸,离开京师,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此便和朝廷远远相隔了)。落花并不是没有情义的东西,它化成春泥后更加地护育新花。1.请发挥想象,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答案 诗人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诗人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2.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答案 这里的“离愁”不仅是愤然辞官归乡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更是离别京城,离别自己的事业,离别自己报国的职位的那种悲苦心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3.第三、四句是这首诗的精华,请你作

36、简要赏析。答案 示例一: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示例二:诗歌移情于物,“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4.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答案 诗人“想舍”的是朝廷的黑暗与腐朽,“不想舍”的是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题材七 即事(景)抒怀诗一枝一叶一世界,亦喜亦悲亦啸吟【题材特点阐释】特征 内涵 即事(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或者眼前景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即事(景)诗,一般来说并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送友、思

37、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地称之为“即事(景)抒怀诗”标志(1)诗歌中包含叙事或写景内容,重点在作者由所叙之事或所写之景而生发的感慨之情。即事抒怀偏重于叙事,即景抒怀偏重于写景,其重点在“抒怀”(2)标题往往有“即事”“即景”“抒怀”等词 内容 情感 内容 即事(景)抒怀诗的基本内容是随意出现在身边之事、身边可见之景。包括思亲、送友、怀乡、赠人、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逸趣等 情感(1)寄情山水,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2)表现了作者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情趣(3)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慨(4)对现实愤慨、不满和壮志难酬及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 常用 手法(1)比喻、拟人

38、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叙事写景的表现手法有:虚实结合;衬托(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侧面描写的运用;白描与细描的手法。(3)常用的抒情方法:直抒胸臆;展开想象,寄托情感;借景抒情,委婉抒情。教材链接 无题(李商隐)、春望(杜甫)、一剪梅(李清照)代表 作品 客至 寻隐者不遇 游园不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将进酒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春夜喜雨 登高 逢入京使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即练即悟】春 望(唐)杜甫 文学常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39、。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炼字:“破”字写尽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深”字再现荒无人迹的凄凉。诗人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出荒凉凄惨的气氛。意境意象:“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痛彻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修辞:“溅”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诗人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与愁绪借花表现出来。“感时”“恨别”都凝聚着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表现手法: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通过美好景物的衬托,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离

40、别伤感之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修辞:“抵万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家书的珍贵,“家书抵万金”与“恨别”相照应,写出了因战事使消息隔断,久盼音信不至的焦急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内容理解: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炼字:“白头”为愁所致,“搔”字是对诗人想要排解忧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更短”可见“愁”的程度,尾联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苍老之态、苍老之快,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主旨】全诗围绕“望”字展开,用春城破败的感叹,离别中

41、思念亲人的境况,融情于景,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的感情,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译文】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盛,一片凄凉。感伤国事,就连花也不禁涕泪四溅,怨恨别离,鸟也觉得心悸不已。连绵的战事已经延续了几个月,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索,白发越搔越短,稀疏得就要插不上簪子了。1.请从炼字角度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答案“破”字写尽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使人触目惊心;“深”字再现荒无人迹的凄凉之状,令人面目凄然。2.对诗歌颔联的理解,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诗人落泪,二是花鸟落泪。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答

42、案 示例一:我赞成诗人落泪。该联运用了触景生情的写法,诗人面对国家破碎,种种念头齐涌上心头,禁不住见花落泪,闻鸟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示例二:我赞成花鸟落泪。诗人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写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表达了诗人伤感时世的感情。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答案 展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苍老之快以及他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题材八 近几年考查的非常规题材近几年高考古诗歌鉴赏题目,选材范围更广泛,题材多样

43、化,体裁不拘。各地古诗鉴赏题的取材,除了常考的唐诗、宋词外,宋诗、明诗和清代诗词都有;除了常考的诗人如杜甫、苏轼等名人外,其他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属于非名人的如华岳、厉鹗等人的作品也有;既有怀古诗,也有咏叹诗、抒情诗、写景诗、咏物诗、叙事说理诗和述志诗、怀友诗等;除了常规题材外,还出现了题画诗、干谒诗等,可谓异彩纷呈,尽态极妍。估计今后各地试卷的古诗取材,将更加趋向多样化。(一)题画抒怀诗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 题画诗,是指画家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容所感而作之诗,即赏画者对绘画题材、内容、思想的评定,是对作品格调的艺术总结。狭义的题画诗就是把诗题在画面上,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广义的内涵,

44、将品评画作之诗和题于画面之诗统称为题画诗。【规律总结】常见标题 标题中往往含有题、丹青、画家名称、画作名称等字眼。常见意象 根据画作内容而定,属于诗画互补的审美意象。山水画的题画诗以写景为主,人物画的题画诗以抒情为主,花鸟画的题画诗以状物为主。常见情感 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赞美、感叹),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常见技法 化静为动。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变无为有。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借题发挥。大部分的题画诗还是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内

45、心的不满。虚实结合。诗人善于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将诗情与画意融为一体,创造出优美深邃的意境。【即练即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 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名句,请你选定一个角度(例如内容、哲理、写法等)作一点赏析。答案 内容角度:写江中鸭子。鸭子下水,说明水温已经上升,告知春天已到。哲理角度:鸭子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这句诗在赞美“先知”的鸭子中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积极思索。写法角度:这句诗将艺术美和人生哲理融合而成为一体,不仅提升了诗的境界,

46、而且也引发人们对人生的积极思索。(2)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是怎样写出画中之景的?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哪儿?答案 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竹子和竹外开放的桃花、江水和江水上浮游的鸭子、布满地面的蒌蒿和新出芽的芦苇,分别是地面景、江上景和岸边景。这首诗的高妙之处正在于以这些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惠崇画作的欣赏、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看画中之景时的喜悦、高兴之情)。(意思对即可)(二)干谒言志诗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干谒言志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自荐信。一些文人为求得进身机

47、会(科举登第、入仕、入幕等),十分含蓄地写一些诗歌,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规律总结】常见标题 标题中往往含有奉呈、奉赠、投赠、献、上、显贵的官名(姓)等字眼。常见意象 诗风不同,意象不定。朱庆馀的温婉含蓄,多生活类意象;孟浩然的恳切朴素,多阔大类意象 常见情感 对自己才华的昂扬自信;积极入仕的急切心情;对推荐者的赞美;潇洒旷达、傲视权贵的态度;贫贱骄人、悲愤难鸣的心情;命运多舛、出身寒微、无所依托的苦闷。常用技法 比喻。登龙门、折桂喻登第,落羽比喻落第,飞鸟、良马喻己。对比。孤鸿与燕雀相比,衬托高洁之志;凤凰与蚂蚁相比,显示双方地位悬殊。双关。干谒诗大都具有表里双层意蕴,其表层意蕴常取自比喻性的意象或描述性的意象;而里层意蕴则取自象征性的意象。借景抒情。借四海升平之景表达对显贵的赞美。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