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教案:第6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单元检测.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8367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教案:第6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单元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教案:第6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单元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教案:第6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单元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教案:第6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单元检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教案:第6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单元检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4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教案:第6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单元检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4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教案:第6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单元检测.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4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教案:第6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单元检测.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4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教案:第6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单元检测.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4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教案:第6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单元检测.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4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教案:第6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单元检测.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探索的主题是“中体西用”,是指()。A以传统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B以“师夷长技”为强国富民之路C将维护封建制度与学习西方技术相结合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解析洋务派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们没有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中体西用”应涉及中外两方面的内容, A、B 两项仅仅涉及了其中的一个方面。D项说法错误。答案C2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

2、技术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的认识A B C D解析本题较全面地考查学生对新思想的认识。其中不是新思想的内容,是错误理解,因为还没有认识到中国在制度方面的落后,不是充分认识。答案D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镇压太平天国C抵抗外国侵略D维护清朝统治解析解题时首先抓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特定背景(即内忧外患),结合洋务派的阶级本质(它是清王朝封建统治的维护者),就很容易了。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显然与其阶级本质不符;镇压太平天国、抵抗外国侵略只能是洋务派维护统治的具体目的之一,都服务于维护清朝统治。答案D4下列关于

3、“中体西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魏源首先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B张之洞对“中体西用”思想做了全面的阐述C“中体西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D“中体西用”体现了当时部分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变革的共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体西用”思想的掌握能力。“中体西用”思想是60年代洋务派提出的。答案A5梁启超在其新民说中提出了“新民”思想,他认为,要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必须先养成“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新国民。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梁启超发表新民说意在说明()。A维新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B中国政治改革不宜操之过急,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

4、命运动C要革命,不要改良D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的能力。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社会改良,反对革命,希望通过提高民众素质,进行渐进的社会改良。答案B6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解析由材料可知,梁启超反对君主专制,“民贼政体”即封建专制政体,在这种政体之下,人民毫无权利可言,即没有民权。答案D7我们说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民权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因为孙中山主张()。A实现民主、自由和平等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C

5、改变清朝君主专制统治D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政权解析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属于孙中山民权思想与维新派民权思想的相同点,不符合“进一步发展”的限制条件。答案B8洋务派和维新派的相同点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学习西方以自强变革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而维新派主张变革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选项只适用于维新派。答案C9康有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派领袖。下列关于维新变法的主张,不属于康有为的是()。A托古改制B认为儒家学说中充满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

6、,与近代民主自由思想相似C用进化论的观点重新解释“三世说”,用儒家学说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提供一种进化论的依据D主张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同步进行解析康有为坚持渐进变革,主张只能先君主立宪,再实行民主共和。答案D10下列关于梁启超民主思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康有为的基本政治主张相同B在民权思想的宣扬上比康有为更加激进C主张“伸民权”与“广民智”相连,并提出“议院以学校为本”的说法D维新运动失败后,思想一度更趋进步,成为革命派解析康、梁二人的基本政治主张都是君主立宪,只不过梁启超在某些方面思想比康有为有激进之处,如在民权思想方面,但梁启超并没有转化为革命派。答案D11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

7、的标志是()。A湖北军政府成立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朝皇帝宣布退位D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解析本题实质考查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影响。A项不具有全国性,C项是君主专制制度结束的标志,D项是革命党人软弱性的体现。答案B1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解析辛亥革命虽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并没有真正全面地确立起民主共和制度,给予了人民“一些”而非“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打击”而非“结束”了列强在中国的殖民统治,故B、

8、C、D三项的表述明显错误。答案A13下列哪一项说法属于维新思想的主张()。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天不变,道亦不变C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D立国之道,尚礼义而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A、D两项反映的是“中体西用”思想;B项属于顽固派的主张;C项体现“君民共主”的思想,符合题意。答案C14同盟会纲领中,反映出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核心内容的是()。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同盟会“十六字纲领”的进一步阐发。在“民族”“民权”“民生”

9、三大主义里,民权主义是核心部分,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民权主义思想即“创立民国”。故此题答案选C。答案C15孙中山与康梁民主思想的不同之处有()。要建立的具体政治体制不同关于“民权”的广度与深度不同实现政治目标的途径不同思想来源不同A BC D答案A16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却出现了袁世凯复辟帝制,其历史根源是由于()。袁世凯登基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状况决定的B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决定的C袁世凯拥有强大的军政大权决定的D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在中国人民头脑中已根深蒂固所决定的解析首先明确政治现象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其次清楚袁世凯复辟帝制从根本上由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10、会状况(封建地主经济仍然存在)决定。答案A17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采用代表汉、满、蒙、回、藏的五色旗为国旗,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A民族主义理念 B民权主义价值C民生主义思想 D民主主义内涵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主义概念的认识。五色旗表明了孙中山民族平等的思想,这应该体现在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当中。答案A18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为实现民主共和所作的重大贡献有()。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颁布临时约法领导“二次革命”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题目要求的是辛亥革命期间,故排除。答案C19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A推翻了两千多

11、年的封建帝制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势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答案A20右图是辛亥革命后期张聿光作的漫画袁世凯骑木马,画中袁世凯着清朝官服骑着木马,其寓意主要是()。A袁世凯无法领导中国前进B痛骂袁世凯卖国求荣C讽刺军阀政客和揭露侵略者野心D袁世凯篡权阴谋以及民众的反袁斗争解析本题考查对漫画的分析理解能力。骑木马摇来摇去,看似前进,实则原地不动。其寓意在于说明袁世凯不能领导中国走向真正的共和,无法使中国前进。B、C、D三项的表述无法与漫

12、画信息完全相符,应排除。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材料二泰西近政论,皆有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请回答:(1)材料一、二有何相似之处?(6分)(2)上述材料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9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结合郑观应、康有为这一有效信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不难回答。

13、第(1)(2)问要注意从向西方学习的不同层次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去考虑。答案(1)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2)材料一: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材料二:有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以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三自同治、光绪以来,总署、使馆、招商局、电线铁路,皆用来新政,非祖宗

14、之旧法也。皇上诸臣,审时度势,图谋自强,亦固知学之不能不变也,徒以根本未变,大制未新,少袭皮毛,未易精髓。犹厦屋朽坏,岌岌将倾,而粉饰补漏,糊裱丹青求不履压,岂可行哉!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请回答:(1)分析材料一、二指出其相同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分歧又是什么?(5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异同?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3)材料三和材料四主张的目的有何相同之处?方式有何不同?(5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15、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结合材料,从两人的阶级立场出发分析其目的,主要分歧只是方式不同。第(2)问异同结合材料概括即可,原因要从两人的阶级立场去分析。第(3)问两人都属于资产阶级,但派别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根本目的相同而方式不同。答案(1)相同目的:维护清朝统治。主要分歧:材料一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材料二主张“惟有以忠义号召天下之心。”(2)同:法制、器械、工艺可变。异:材料二主张君主专制,材料三则要改革政治制度。原因:其阶级立场不同,材料二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材料三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3)同: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异:材料三主张改良,而材料四主张革命。23阅读下列材料

16、:材料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材料三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江泽民“十五大”报告请回答:(1)材料一与材料二、三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5分)(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5分)(3)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5分)解析第(1)问在阅读理解材料的基础上作判断论证

17、说明问题;第(2)问首先明确试题观点,然后运用辛亥革命的意义去说明问题;第(3)问再现史实作分析说明。答案(1)不矛盾。这是因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承认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的继续有效,袁世凯以专制独裁取代民主共和,北洋军阀进行割据混战,因而民国的成立在当时没能实现民族独立、民主共和与社会进步的革命目的。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从历史发展的整体上看,辛亥革命又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资产阶级领导,有人民群众参加,以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以及争取民族独立为目标,并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18、而进行的革命运动,因此是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3)打乱了反动统治秩序,使它再也无法重新统治下去;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和民主觉醒;促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探索新的救国救民道路。24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予、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

19、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问题:(1)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10分)(2)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5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审清题意,实际上问的是甲、乙、丙各自说法的原因,此时要注意“1913年”这个时间信息,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要结合此时期社会各方面的特征来回答。第(2)问则须注意所拟题目要规范、切题。答案(1)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2)所拟题目规范、切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