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木假山记1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木假山记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六国论3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苏辙武昌九曲亭记4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权书上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一、字词积累1字音蘖(ni)殇(shng)拱(gng)啮(ni)食 (fn) 樵(qio)夫 薪(xn)踞肆(s) 岌(j)然2一词多义(1)数(2)徒(3)肆(4)伐(5)其3词类活用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名词活用作动词,伐而为薪而不为人所材名词活用作动词,取材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叹服
2、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避免木之生,或蘖而殇名词作动词,成为蘖4古今异义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古义: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强之以为山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魁岸踞肆,意气端重古义:神情。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古义:村野之人。今义:未开化的人。5文言句式(1)被动句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为所”表被动)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为”表被动)则为人之所材(“为所”表被动)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为所”表被动)(2)省略句强之以(之)为山二、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见“专题二名二子说”2写作背景苏洵的散文纵横捭阖,老练深奥,既有战国策的雄放,又兼韩
3、非子的峭劲,为宋代文坛开了生面。他写文章力求“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踪”(曾巩苏明允哀辞),不抄袭旧说,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苏洵的家中有一木雕的假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木假山记就是由此生发感慨而作的。他从木假山联想到树木的遭际,又由此而联想到当时的社会情状,“疑其有数存乎其间”。本文是一篇绝妙的散文,全文托物寓意,小中见大,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赞美了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3相关知识苏洵之文,以奇崛出名。这篇木假山记,不但记下了天下奇物木假山,还自况言志,倾吐了胸中一段奇思。我国自汉代以来,园林中已造假山,魏晋以后,又有假山清供,置于几案之上,以供赏玩。到唐宋时期,欣赏假山的
4、风气已经很盛。但假山之料多是山石,以木为山者,并不多见。苏洵的木假山,实为审美发现一奇,自此以后,又开创了木假山清供的新领域。据苏轼木山并叙和梅尧臣、苏辙木山诗得知,这木假山是苏洵在家乡时,用“貂裘”从一位“溪叟”那里换来的,木质为楠木,“雨侵藓涩得石瘦”,形成逼真的三山。苏洵得之,因“为之记与诗”(诗已佚)。苏家对此木假山与五峰木假山,“益奇”。苏轼、苏辙嘱其子带回老家,并把三苏及梅之诗文“并刻之其侧”,珍藏于家。对于这世间少见的木假山,老苏没像后来梅尧臣和二苏那样,只是赏其审美形象,而是由假山的生成自况身世,谈成才之难。作者指出,树木的一生是多灾多难的:有的苗殇,有的夭折,有的被风拔水漂,
5、有的虽然长成栋梁之材,仍有斧凿刀锯之患。只有极少数幸运者,经“漂沉汩没”“激射啮食”,形成木假山,又被具有审美慧眼的人拾去,清供于几案间,成为艺术珍品。这足见成才之难。这只是谈木假山的经历吗?不,其中显然有作者的身世之感。老泉少年不学,壮复发愤,其于成才,甚费周折,有如木不夭折而成栋梁。其后困益甚,甚似风拔水漂不破不腐者。在写作上,尽烧昔所为文,又读圣贤书七八年,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古文家。这又很像湍沙“激射啮食”而成“文”山。晚年同二子知遇于文坛领袖欧阳修,并父子三人各成一家,这不很像木假山的命运吗?这些显然是自况身世的。我国古代的审美快乐,有悦目(身)、赏心、畅神、乐志、悟理诸境界。梅尧
6、臣和二苏咏假山诗,多是前三个境界,而老苏之记,则侧重后两个境界,文章第一段的身世自况,正是乐志之言,有磨难,有幸运,有苦也有甜,而人木之间水乳交融,人之志是通过木的经历体现出来的,这就比别人的抽象言志更胜一筹。第二、三段则面对三峰,赏其风骨,悟人生哲理:作者见中峰魁伟稳健,意气端重,若有以气势服其旁二峰;旁边二峰也庄重坚实,峭拔峻立,凛然不可侵犯。它们在形、势上虽服于中峰,而巍然独立,决无逢迎依附之意。作者面对三峰肃然起敬,很有感慨。而感慨什么,却未明说。文章至此,戛然而止。这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思考的广阔空间。作者从三峰矗立中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呢?作者也许悟到的是在社会生活中做人的
7、原则和应有的品格。从全文看,这木假山不是废木,不是栋梁,而是大自然造就的艺术品。三峰的人格化,似当指文艺人才。一个出色的文艺人才,应具备什么品格呢?应是风骨凛然,独树一峰,为文艺天地做出创造性的贡献。一个人应善于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在艺术创作上,却不可人云亦云,做没出息的附庸;而应从天地吸取营养,在社会中经受锻炼,塑造出自己的一峰,那才能使文艺天地千峰竞秀、万壑争流,创造出一个美不胜收的艺术天地。文艺史上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作家、艺术家,都是自成一峰、各具面目、绝不雷同的,作者也许在寓指自己和二子的关系,这是很有可能的。从全文思路上看,前面是自况身世,后面很可能是自比品格。作者说“予
8、家有三峰”,虽然是实指木假山,但从“予家”二字,不也可使人想到他是在寓指父子三“文山”吗?苏轼三子迈、迨、过,苏辙二子千乘、千能,不也与那“益奇”的五峰木假山有相似之处吗?难怪二苏在三十年后写诗作序,让千乘、千能亲自把五峰木假山送回老家,与三峰木假山放在一起,那其中不也有继承父志、弘扬家风、望子成才之意吗?梅尧臣当年,在看到木假山和老苏之记时,似乎也看出了有自比父子三人品格之意,故写诗道:“唯存坚骨蛟龙锼,形如三山中雄酋。左右两峰相挟翊,尊奉君长无慢尤。”这里的“尊君”,泛指封建社会的君臣常理;而那“奉长”,不也可使人想到二苏对老苏的孝敬之情吗?所以我们说,三峰寓指父子三人品格,是很有可能的。
9、但老苏与梅尧臣看法却不同。在老苏看来,就是父子三人,也应三峰各自矗立。做父亲的育子成才,在形、势上自高于二子,是无可非议的(不论三苏总的成就,单就所写木假山诗文,老苏确高于二苏,也高于梅尧臣),但他却不希望二子做他的附庸,而希望他们各自成为独立的一峰,有自己的独创。文学史证明,老苏的育子之法是高明的,大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宋代第一大家,正是老苏独立“造峰”的结果。借木假山而谈一个人要有独立的人格,要有独创的人生价值,这正是老苏此记不落常套的奇崛之思。一、结构图解二、内容研读1作者在文中写树木的遭际,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么作者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试分析。明确作者以极其复杂的心情来写树木
10、的遭际,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文章字面上是写树木,其实字字句句都在写人。作者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当时的社会,作者和广大知识分子的命运有类于此。在那个人才受到压制的社会,不知有多少知识分子处在厄运之中,有多少有用之人被无端毁掉。偶尔有一个人被“好事者”看中了,取用了,“强之以为山”,但也是被用来做成木假山式的装饰品,供人装饰其门面。作者借写树木的遭遇,写出了知识分子的遭遇。他把当时知识分子的命运,借着树木的命运写了出来,较之直写人的遭遇更为自然,更为感人。作者由家中的木假山的三峰,“疑其有数存乎其间”,继而又推想开去,揭示出“则其理似
11、不偶然也”,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度。清代学者沈德潜评论这篇文章时说:“前以不幸归本数字,后从数字转出理字,极变幻中自成章法。”这话说得极为准确。2本文最后一段“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作者“爱之”“敬之”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在当时弊病多端的社会中,“天数”是难以改变的,但作为一个人,能够保持自己的品格是很重要的。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由写树木的遭遇,转向写木假山,借写木假山山峰的品格来写人的品格,表达了自己对高尚情操的追求。木假山放在高雅的场所,供人们赏玩,作者所赞赏的并不是它的端庄峭拔,而是木假山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作者“
12、爱之”“敬之”,不仅是因为它的匠心独运的雕刻艺术,而更在于爱山的中峰的“魁岸踞肆,意气端重”,爱其旁之二峰的“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这是一种傲岸不屈精神的体现。作者特别强调旁之二峰,作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中的一部分,其势是“服于中峰”的,然而却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岌然无阿附意”,表现出不卑不亢的姿态、精神。这正是作者“爱之”“敬之”的原因。他们所表现出的高尚品格,也可以说是作者自己的思想品格的写照。3比较第一、二两段文字的异同,说说为什么第二段的很多内容在第一段已经写过却没有重复之感。明确相同之处是:两段文字都写了树木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遭遇,都写到了“蘖而殇”“拱而夭”“任为栋梁则伐”“风之所拔
13、,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为人之所材”“樵夫野人所薪”等。不同之处是:第一段是就树木的普遍遭遇写的,并且是从两个方面来历数的,一方面是幸运者,另一方面是不幸者;第二段是针对家中的木假山来说的,这是一个幸运者,所以在历数它的经历时,是从幸运者的角度去写的,所以貌似相同,实无重复之感。三、主旨归纳本文在咏木假山的背后蕴含着作者对人才问题的深沉的感喟与思考,树木的坎坷遭际实际上是隐喻当时社会上人才遭受到的压抑与摧残。表现了苏氏父子凛然不屈、岌然不阿的风骨。四、写法鉴赏1课文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以小见大,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课文由家中的一个盆景木假山,引申开去,通过对木假山命运的想象和联想,以树
14、喻人,由树的命运遭际暗示了人才的遭际。一棵树从小长到大,要经历“蘖而殇”“拱而夭”的风险,侥幸存活下来的,“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有斧斤之患”,能成为木假山的,是经历“激射啮食”“仿佛于山者”的,是不幸中的最幸者。在这个过程中,不知有多少树木被毁掉,存留下来的微乎其微,这不正象征了当时压制人才的社会环境下知识分子的不幸命运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压制人才的社会制度的不满和批判。作者对家中所藏三峰木假山的描写,特别是对二峰的神态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独立人格的追求。那“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岌然无阿附意”的二峰不正是刚正不阿,追求独立人格的读书人的形象的写照吗?另外,
15、文章多用排比修辞,参差变化,错落有致。2课文名为木假山记,但并非只是纯粹绘景描物,而是在咏物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借物喻理。本文议论,含蓄有力,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骋,必造于深微而后止”。一、基础过关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或蘖(ni)而殇(shn),或拱(n)而夭B好(ho)事者何可胜数(sh)C而岌(j)然无阿()附意D漂沉汩()没于湍(tun)沙之间解析:选D。A.拱n,B.好ho,C.阿。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或蘖而殇(树木的嫩芽)B而岌然无阿附意(高大的样子)C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沉沦,埋没)
16、D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气数)解析:选B。高耸的样子。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B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C为樵夫野人所薪者D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解析:选A。B.服,动词的使动用法;C.薪,名词作动词,做柴火;D.斧斤,名词作动词,砍伐。4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则为人之所材B不幸而为风之所拔C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D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解析:选D。D项是省略句,其余各项是被动句。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回答58题。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
17、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或蘖而殇,或拱而夭_(2)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 _(3)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 _(4)而荒江之,如此者几何 _答案:(1)有的(2)任用,担当(3)急流的水(4)水边高地6下列各句中,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或仿佛于山者B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C而有斧斤之患D不幸而为风之所拔解析:选B。野人,古义为农夫,村野之人;今义为
18、未开化的人。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B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C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其为惑也,终不解矣D虽其势服于中峰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己解析:选B。A.连词,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却”。B.都是指示代词,其中的。C.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动词,成为。D.表事实,可译为“虽然”;表假设,可译为“即使”。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译文:(2)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译文:答案
19、:(1)树木生长,有的还未长大就死了,有的长到两手合抱那样粗就被砍伐,幸运的可以长到作为栋梁的时候被砍伐。(2)没有被好事的人见到,却被打柴的人和农夫砍去作柴的树木,怎么能数得尽呢!(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越俎代庖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节选自庄子,有删改)9下列对文
20、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B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C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D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解析:选B。根据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以及“也”“而”来断句。10下列对文中人物注释有误的一项是()A尧: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明的君主。B许由:尧时的隐者。C庖人:厨师,掌厨的人。D尸祝:火化尸体的人。解析:选D。尸祝:祭祀时主持祭祀的人。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尧把许由比喻为太阳、月亮,形象地说明许由的贤德,从而表明了自己禅位的诚意。B
21、许由没有接受尧禅让的理由是尧已经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不需要自己出山。C本文表现了庄子在逍遥游中的主张要想达到逍遥游的境界的前提之一是“无名”。D本文善于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如用“鹪鹩”“偃鼠”的事例比喻欲望有限,极易满足,不需虚名。解析:选B。选项解释片面,理由有二:一是尧已经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二是许由认为他再去就是为了名,而他是不屑于名的。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译文:(2)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译文:答案:(1)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炬火还在燃烧不熄,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2)回去吧,君王!天下对我来说一点用处也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