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41KB ,
资源ID:783251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8325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三第1课丰乐亭记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三第1课丰乐亭记 WORD版含解析.doc

1、专题概说本专题共有四篇文章。丰乐亭记歌颂了宋王朝统一中国,结束战乱,使人民休养生息的功德;木假山记表现苏氏父子凛然不屈、岌然不阿的风骨;越州赵公救灾记展示了赵抃的品德;黄州快哉亭记反映了苏辙的旷达胸怀及牢骚与不平。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是写于同一时期的散文名篇,体现了欧阳修的杂记类文章借一景一物、一人一事,抒发人生感慨,寄托人生理想,把叙事、描写和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富于变化,涉笔成趣的特色。木假山记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叙述与议论高度结合,全文一唱三叹,迂回曲折,环环相扣,笔力雄健,感慨深沉,颇耐玩味,是作者“远能见之近”“小能使之著”风格的典型体现。越州赵公救灾记以史家笔法,井然有序地记述赵抃救

2、灾的全过程,叙述事件有详有略,笔端含情,人因事见,在叙事中表现人物的品德,展现了曾巩散文“纡徐曲折”的特点。黄州快哉亭记紧紧围绕“快哉”二字展开,写景部分以情驭景,将“快哉”之情,渗入处处之景,议论部分作正、反推理,作者的赞赏慰勉之情,尽注于字里行间,体现了苏辙文章含蓄温厚、善于“一波三折”的风格。第1课*丰乐亭记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3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秋声赋4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声赋一、字词积累1字

3、音窈(yo)然恃(sh)商贾(g)滃(wng)然 畎(qun)亩 刬(chn)涵煦(x) 滁(ch)2通假字刬削消磨刬,同“铲”,铲除3一词多义(1)治(2)始(3)顾(4)按(5)简(6)幸(7)而(8)于是4词类活用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名词作状语,每天圣人出而四海一数词活用作动词,统一遂书以名其亭焉名词作动词,命名以乐生送死动词作名词,活的,死的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始饮滁水而甘形容词作动词,感到甘甜5古今异义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古义: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古义:静静地。今义:冷

4、漠的样子。6文言句式(1)判断句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也,表判断)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也,表判断)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矣,表判断)(2)状语后置句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状语“于州南百步之近”后置)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状语“于清流山下”“于滁东门之外”后置)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状语“于山谷之间”后置)(3)省略句因为(之)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二、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见“专题一朋党论”2写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所谓“庆历新政”,仅经过一年多时间,就在庆历五年春宣告失败,执政大臣杜

5、衍、范仲淹等相继被斥逐。欧阳修因上疏为他们辩护,也被捏造罪名,贬于滁州。滁州五代时为争战之地,深受破坏,经过宋初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已初步恢复元气。滁州西南琅玡山为游览胜地,欧阳修政事之暇,颇喜寻幽访胜,辟地筑亭。此文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思想。3相关知识(1)文体知识“杂记”,古代的一种记叙类文体,记人物、记亭台名胜、记游山水等,皆属于“记”的范围。明代吴讷在文章辨体序说中称“大抵记者,盖所以备不忘”,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杂记的功能。因为所记事物具体可感,此类文章中多有记叙周详、描写细致的佳作。(2)关于丰乐亭的传

6、说:丰乐亭建于丰山北麓的幽谷中,是丰山风景最佳之处,距滁州城约一千米。关于丰乐亭的兴建,欧阳修在与韩忠献王书中说:“偶得一泉于(滁)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抱,构小亭于泉侧。”而民间传说却略有不同:据说欧阳修在家中宴客,遣仆人去醉翁亭前酿泉取水沏茶。不意仆人在归途中跌倒,水尽流失,于是就近在丰山取来泉水。欧阳修一尝便知不是酿泉之水,仆人只好以实相告。欧阳修当即偕客去丰山,见这里不但泉好,风景也美,于是在此疏泉筑池,辟地建亭。泉名“丰乐泉”,亭名“丰乐亭”,取“岁物丰成”“与民同乐”之意,欧阳修为此写下了醉翁亭记的姐妹篇丰乐亭记,同时还写下了诗歌丰乐亭游春三首:“绿树交加山鸟

7、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3)关于亭。亭,起初是行人停留宿食的处所。释名卷五:“亭,停也,人所停集也。”秦汉制度,十里一亭,十亭为乡。庾信哀江南赋里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说明当时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亭”是象形字,表示高耸的建筑物,所以说文解字曰:“亭有楼,从高省。”亭有“望楼”的意思。人们在地势高峻的亭中可以眺望远方。亭,体积小巧,结构简单,造型别致,可建于任何地方,在中国园林的意境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元人有两

8、句诗:“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这就是亭子的作用。一、结构图解丰乐亭记二、内容研读1丰乐亭记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后的第二年,古代文人在被贬后往往抒发自己的愤懑,欧阳修与前辈文人有什么不同?明确范仲淹等实行改革失败,被罢官,欧阳修上书为之鸣不平,被贬官到滁州。到了滁州,欧阳修对于政治风云之险恶似有所悟,自号“醉翁”。但他胸怀旷放,并不嗟怨。他曾告诫别人“勿作戚戚之文”,他自己也切实做到了这一点。身在贬所,没有“不堪之穷愁”,而言山水之乐,这一点确实是前辈文人如韩愈等所未做到的。2文章写滁州山水之美,而在第二段开头却写“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文章写滁州山水之美,尤其

9、写丰乐亭周围景色的美妙,是正面描写,第二段追述滁州历史上的战乱,与现在形成对比,突出现在的滁州经过历史变迁之后的风俗之美、安闲生活,更能烘托出“乐”这种情感,深化主旨。3“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一句该如何理解?明确在这篇散文中,最有深意、最能引起时人和后人共鸣的句子就是:“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也就是说,百姓必须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够在丰年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是因为天下和平安定,没有战事,因此应该倍加珍惜。无论哪朝哪代,老百姓最盼望的就是没有战争,国家和平安定,因为这是幸福生活的根源。所以,一定要珍惜这种生活,消除不利于和平安定的负面因素。4比较丰乐亭记

10、与醉翁亭记的主题,并举例说明。明确两篇文章写的都是“山水之乐,得之心”。丰乐亭记中,“乐”是主题;醉翁亭记中,“醉”是主题,乐即是醉,醉即是乐。例如丰乐亭记中写道:“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水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段:“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两者写的都是四时佳景,而且山水之乐,得之心。三、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对滁州优美的自然环境的描绘赞美,滁州“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的战乱

11、历史的回顾,以及今天人们安乐生活的描绘,揭示了今天安乐生活的可贵。全文以“乐”为主线,写了滁地之乐,滁时之乐,滁人之乐,紧扣一个“乐”字来写,多角度、深层面地写出“丰乐亭”的乐意。启示人们应加倍珍惜“无事之时”,不要忘记皇上的恩德,维护赵宋王朝。四、写法鉴赏在写作手法上,作者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反复抒发感慨,写得很有感情。继第一段简括全亭风景之后,第二段横插“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一语,叙述历史上滁州的战乱之况,“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然后写了现在“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的现状,并进一步写太

12、平之乐,“地僻而事简”“其俗之安闲”“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通过这种对比,更深刻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一、基础过关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掇幽芳而荫乔木掇:摘取B因为本其山川本:依据C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幸:幸亏D涵煦百年之深也涵:滋润解析:选C。幸:有幸。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修既治滁之明年夏B滁于五代干戈之际C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D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解析:选B。A项,第二年/今年的下一年;B项,“干戈”指“战争”,与今义相同;C项,消除,消灭/使意志、精力等逐渐消失或虚度时间;D项,孤寂的样子/冷漠的样子。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13、)A刬削消磨B亡何国变,宁南死C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D掇幽芳而荫乔木解析:选D。A.“刬”同“铲”;B.“亡”同“无”;C.“乡”同“向”。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A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B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D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解析:选D。判断句,其余的为状语后置句。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以下课内文段,回答58题。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

14、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修尝考其山川_(2)圣人出而四海一_(3)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_(4)盖天下之平久矣_答案:(1)考察(2)统一(3)只,仅仅(4)连词,表原因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向之凭恃险阻欲求晖、凤就擒之所B圣人出而四海一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C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D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樊哙侧其盾以撞解析:选D。都是连词,表顺承。A.音节助词/助词,的;B.连词,表顺承/连词,

15、表并列;C.那/其中的。7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豪杰并起而争B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C圣人出而四海一D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解析:选C。一,数词活用作动词,统一。8翻译下列句子。(1)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译文:(2)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译文:答案:(1)但当年的人都不在了,因为天下平定已经很久了。(2)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铲除,有的自行消亡。(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

16、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

17、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注】魏国公:韩琦,河南相州人,北宋著名的大臣。桓圭:古代三公所执玉圭。衮冕:三公的礼服。9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穷

18、:不得志,不显贵B买臣见弃于其妻 见:看见,发现C.矜名誉为可薄 薄:轻视,认为可耻D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措:放置,治理解析:选B。见:表被动,被。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以吴民之乱请于朝B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以耀后世而垂无穷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解析:选B。B项两个“则”都是连词,表转折。A.介词,表被动;介词,表对象,对、向。C.连词,表目的;介词,表原因,因为。D.表判断,是;副词,表转折,竟然,反而,却。11下列四组句子中,能表现魏国公的远大志向和丰功伟绩的一

19、组是()A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出入将相,勤劳王家B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禝措天下于泰山之安C铭彝鼎而被弦歌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D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解析:选B。其余的句子有的是写他人的,有的是作者对其他问题的一些评论。12下列对本文的有关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前两段写世人追求富贵,以衣锦还乡为荣,为下文写魏国公作陪衬。B文章第三段先写魏国公的身世和经历,然后重点写魏国公的志向和抱负。C文章运用对比,态度鲜明;叙事简洁,议论精辟,含蓄隽永。D本文对昼锦堂的营建情况和周遭的环境只字未提,目的只是为了更集中地写魏国公。解析:选D。目的是为了更集中地议论说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译文:(2)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译文:(3)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译文:答案:(1)那些平庸之辈甚至小孩,都能够轻视和欺侮他。(2)只是(追求)恩德遍及百姓,并且功勋延及国家,让这些都镌刻在金石之上,赞美的诗歌传遍四面八方,使荣耀传于后世而流传无穷无尽。(3)从中可见魏国公是怎样来看待富贵的,而他的志向难道是能轻易地衡量吗?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