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年级期末考前检测(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大部分辉格党人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陚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相反,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这表明在当时英国A. 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B.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挑战C.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D. 政治生活缺乏理性精神【答案】A【解析】根据“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相反,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可知,大部分辉格党人认为光荣革命是对英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宪政传统的恢复,而英国素来就有良好的政治秩序和宪政传统,英国
2、自古以来就有“王在法下”观念及议会限制和监督王权制度的传统,表明当时英国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A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光荣革命的合理性,而非挑战光荣革命成果,B错误;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反映光荣革命是恢复历史传统,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2.1689年颁布的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A. 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B. 君主立宪制H趋完善C. 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D. 国
3、王真正成为“虚君”【答案】B【解析】材料中通过议会立法的原则逐步限制国王的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逐步走向完善,B正确;A是18世纪初期;C不符合材料主旨;D是责任内阁制度确立之后。3.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于1760年上台,他把持英国政权达半个多世纪,以至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被革命民主主义者骂成“掺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两种古代暴政的残余”。这表明英国A. 君主仍保留有很大的专制权力B. 责任内阁制不能制约国王专权C. 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彻底性D. 国王和议会共同执掌国家政权【答案】C【解析】材料“把持英国政权达半个多世纪”“掺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两种古代暴政的残余”强调英国君主立宪
4、制已经确立,但残留某些专制因素,这说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彻底性,故C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项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而非国王,故D项错误。4.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这一变化有利于A. 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B. 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C. 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完善D. 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国首
5、相和内阁权力的增多,而权力的增多必然会提高内阁政府的办事效率,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适合美国而不适合英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不涉及政党政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没有强调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5.1841年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议会大选的胜利,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其组阁。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这表明A. 首相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B. 内阁集体负责制左右英国政府决策C. 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D. 责任内阁制原则影响英国政治生活【答案】D【解析】根据“
6、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说明首相自行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不准其他阁员“越级行事”,居高临下,全面控制内阁及下属各部,英国资产阶级内阁制有了长足发展,故D正确;英国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内阁集体负责制”,排除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6.美国学者海斯认为,英国既是第一个摧毁专制政体的国家,但也是最后建立起民主政体的国家之一。他意在说明英国A. 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较晚B. 民主政体的确立缓慢C.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 民主迸程具有渐进性【答案】D【解析】“第一个摧毁专制政体的国家,但也
7、是最后建立起民主政体的国家之一”说明英国民主政治经历时间之长,显示出民主进程具有渐进性,D正确;责任内阁制确立是18世纪,A错误;英国民主政治确立早,B错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不符合英国政治特点,C错误。7.178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以美元作为美国法定货币单位的法案,但当时美元在南北各州的价值不等,法国、西班牙等国货币也在美国流通,导致当时美国金融混乱的主要因素是A.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统一市场形成B. 南北各州不同经济形式矛盾尖锐C. 国家政治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D. 联邦政府用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时间信息1785年可知此时美国实行邦联制,地方各州权力过大,邦联政府软
8、弱无力,虽然国会通过了以美元作为美国法定货币单位的法案,所以仍出现了金融混乱的现象,其原因就是国家政治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故C项正确。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故A项排除。南北各州不同经济形式矛盾尖锐是在19世纪上半期,联邦政府用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是在20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D两项排除。8.18世纪末,有个美国政治家认为,危险的野心多半为热心于人民权利的漂亮外衣所掩盖,很少用热心拥护政府坚定而有效率的严峻面孔作掩护。该论断的意图是A. 为强化联邦政府权力做辩护B. 呼吁美国人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C. 论证民主社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D. 主张政府权力要分权与制衡【答
9、案】A【解析】“很少用热心拥护政府坚定而有效率的严峻面孔作掩护”说明当时联邦政府的权力较为弱小,为此要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A正确;行驶正确权力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C属于民主和专制问题;D中属于中央政府权力运作程序。9.有学者认为,“在美国,有权作出决定的只是总统而不是内阁,美国的内阁仅是一个非正式的总统的咨询机构,即使参加内阁会议的大多数人的意见与总统相左,总统亦可不必采纳。”这一论点A. 反映美国的内阁没有实际作用B. 说明总统权力缺乏有效制衡C. 表明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D. 符合宪法对总统职权规定【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美国内阁对总统不能起到限制和约束作用,与宪法规定总统掌握行政
10、权相符,D符合题意;内阁是总统的咨询机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A不正确;B总统权力受议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B不正确;C与史实和材料不符。10.2017年9月24日,特朗普总统发布第三版移民限制令。但在法令生效前最后时刻,夏威夷州和马里兰州的联邦地方法官做出裁定,暂时“冻结”新版移民限制令中针对除朝鲜和委内瑞拉之外6国公民人境限制的大部分内容。12月4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发布命令,在妥善处理两州诉求的基础上,允许最新版的移民限制令全面生效。由此说明美国A. 各州拥有较大独立性B. 联邦法院是国家权力中心C. 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D. 总统权力受地方政府限制【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夏威夷州
11、和马里兰州的联邦地方法官做出裁定,在全美范围内暂时“冻结”新版移民限制令中针对除朝鲜和委内瑞拉之外6国公民入境限制的大部分内容”这些信息可知,美国地方各州拥有较大独立性,故选A;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突出体现了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权的分立与制衡,无所谓的单独的权力中心,也不存在哪一种权力凌驾于另一种权力之上,故可排除BC两项;美国宪法规定地方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并意味着总统权力受地方政府限制,故可排除D。11.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几种意见及最终方案,这些意见及最终方案体现了意见一意见二最终方案反对一人执掌大权,认为一人掌权,总统形同英国国王。总统应该有足够大的权力来钳制国会可能
12、出现的独断和多数暴政。总统实行任期制。总统有对国会议案的否决权,有权任命官员、与外国签约,但必须得到参议院的同意。A. 国会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B. 民主与妥协是美国宪法的特征C. 美国总统应该对宪法负责D. 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权力【答案】B【解析】美国中央政府实行分权制衡,国会不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排除A;材料中经过意见的调和而形成1787年宪法的定稿,故选B;材料体现不出CD,均排除。12.有人评价某宪法是“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的宪法”,但同时这又是一部充满着妥协和智慧的宪法,在这一宪法下,国家成为“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由此可知,该宪法是A. 英国权利
13、法案B. 美国1787年宪法C. 拿破仑法典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明显与题意不符,据此排除A项;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因此不存在君主制的阴影,据此排除B项;拿破仑法典没有涉及国家政治体制的内容,C不正确;据材料“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的宪法”,但同时这又是一部充满着妥协和智慧的宪法”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宪法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建立在共和派和君主派相互妥协的基础上,确立的是共和制政体,D符合题意。 13.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是法国工业革命的完成阶段,特别是在19世纪5060年代,法国工业总产值翻了两倍,钢铁产量大幅
14、度增加,蒸汽机使用更加普遍,铁路建设尤为突出,总长度接近1.8万公里。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快法国基础学科研究的革新速度B. 促进了法国民主制度走向最终确立C. 实现了产业革命在法国的充分开展D. 增强法国参与殖民扩张活动的实力【答案】B【解析】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迅速崛起,封建保守势力日益削弱,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14.1871年8月,法国国民议会获得了制定宪法的权力,但保皇派内部分化严重,结果“1875年宪法”
15、获得通过。“这部宪法并不是在建立一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这说明法国政体的最终确立A. 是保皇派对资产阶级的妥协B. 遵从了卢梭的民主思想C. 受益于政治现实和妥协精神D. 受巴黎公社的影响巨大【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中“法国国民议会获得了制定宪法的权力,但保皇派内部分化严重”可得出法国政体最终确立得益于妥协,这只是材料中表达的一个方面,故A项排除;卢梭的民主思想主要体现是主权在民,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依据材料中“但保皇派内部分化严重,结果1875年宪法获得通过”“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等信息可得出法国政体的最终确立得益于政
16、治现实与妥协精神,故C项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而法国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故D项排除。【点晴】紧扣史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中分为两部分信息,一是妥协,一是受政治影响,答案必须概括两方面,否则都片面的,解题时需要特别注意答案的全面。15.S.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A. 总统有控制议会的权力B. 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C. 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D. 行政权力高于立法权力【答案】C【解析】法国宪法规定,议会负责立法权,总统负责行政权,材料中显示议会和总统之间的权力
17、相互牵制,故C正确;总统对于议会负责,故A错误;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故B错误;法国权力是相互制约,故D错误。16.直到1879年1月,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历经百年才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及总统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公爵们的共和国”才变成了“共和派的共和国”,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起来。这反映出A. 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B. 法国民主政治构建任务的完成C. 法国民主政治之路的艰难D. 保皇派实际上主张建立共和制【答案】C【解析】“历经百年才”等字眼强调了法国民主政治之路是漫长的是艰难的,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仅仅是“共和派的
18、共和国”确立还不能说民主政治构建任务的完成,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保皇派实际上反对建立共和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7.1881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出工伤事故保险法案,由于意见存在严重分歧未获国会通过。1882年经过修订后的法案提交国会,再次遭到反对。俾斯麦为法案通过曾付出极大努力,德国皇帝甚至为此发表圣谕,但法案还是遭到国会否决未能通过。这一事件体现了A. 立宪政体能阻止国王专权B. 国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C. 首相和皇帝权力遭到削弱D. 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答案】D【解析】材料所述为德国民主政治体制下,国会对国王和首相提出的法案的否定,体现了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D正确;A
19、B与德国史实不符,德国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C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18.德意志帝国建立后,俾斯麦致力于巩固新生政权。有人绘制了如图漫画来展示他与各邦选出的议员之间的微妙关系。这表明在德意志帝国A. 中央集权体制尚未真正形成B. 国会通过选举组建政府C. 君主立宪制政体已完全确立D. 首相俾斯麦对议会负责【答案】A【解析】从材料“俾斯麦致力于巩固新生政权”和漫画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的德意志帝国还没真正形成中央集权体制,故A项正确;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可知,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故BD项错误;C项错误,错在“完全确立”19.1896年7月1日,德意志帝国国会通过了德国
20、民法典,其中规定:“私权的享有,始于出生”“所有人在法令限制内对所有物享有自由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联邦议会具有独立的立法权B. 注重保护容克贵族阶层的利益C. 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残余D. 体现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原则【答案】D【解析】“私权的享有,始于出生”“所有人在法令限制内对所有物享有自由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这些规定体现了德国法律对私权和法令限制范围之内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保护,而国会通过的法律则是主权在民的一种反映,故选D;德意志帝国建立后的君主立宪制下,联邦议会不具有独立的立法权,他会受制于德意志帝国皇帝,故A不符合史实;题干中的规定不没有体现容克贵族阶层
21、的特权和军国主义的色彩,故排除BC。20.从1871年到1890年,俾斯麦一直就是“帝国的监护人”,他有权在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发起辩论,提出法案。即使表决失败,议会亦不能投不信任票迫使他辞职。表决失败亦不能“迫使他辞职”的主要原因是A. 首相掌握德意志帝国最髙的行政权B. 德意志帝国是实行邦联体制的政权C.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意见不一致D. 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故A项的说法违背史实,可排除A;联邦制解决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宰相的去留无关,故排除B;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意见是否一致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2、故可排除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而是议会选举,只对皇帝负责,故本题选D。21.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解释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为鸦片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英国政府之所以重视鸦片贸易,主要在于A. 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B. 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C. 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原则D. 鸦片贸易对于英国的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答案】B【解析】从材料“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中可以看出,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带来的巨额收入以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3、,故B项正确,AD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22.在清政府看来,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而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两国对南京条约的认识说明A. 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B. 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 中英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接轨D. 中英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可知,清政府认为“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是个保和平的政治条约,说明清政府没有认识到南京条约的侵略本质,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掠夺本性。“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说明英国人认为南京条约是个贸易规则,同样没认识到其不公平性。故两国对对条
24、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故D项正确。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违背历史史实,故A项错误。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符合史实,和材料无关,故排除B项。中英之间实力差距巨大,是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冲突,中国被迫开放而不是贸易接轨,故C项错误。23.天津条约规定:“大清皇上特简(选择)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主持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清政府A. 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B. 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C. 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D. 改变传统的对外交往体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主持与大英
25、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自不得提书夷字”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改变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逐渐向近代外交转变,故D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而且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局面已经被打破,故A错误;“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属于辛丑条约,不是天津条约,故C错误。2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A. 华夷观念正在转变B. 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C. 已具有国际法意识D. 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答案】B【解析】材料中能很明显地看
26、出当时部分官员对于关税主权的不在意,说明这部分官员缺乏近代主权意识,故选B;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晚期,思想封闭,排除其他选项。25.1873清廷礼崩乐坏元年指出,“1858年天津条约签字之际,咸丰皇帝还念念不忘:一切跪拜礼节,悉遵中国制度,不得携带家眷。他担心的是:一旦允许西方使节以西礼代替跪拜勤见,天子颜面尽失,将何以为天下共主?”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A. 防范西方对华的经济侵略B. 尚未有近代国际意识C. 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D. 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答案】B【解析】“一旦允许西方使节以西礼代替跪拜勤见,天子颜面尽失”这说明当时咸丰皇帝的观念还是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故B符合题意;题干所述是关
27、于外交礼仪方面的,与经济侵略无关,故排除A;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26.1859年的资政新篇规定:“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人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这反映了太平天国A. 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B. 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进入持保守态度C. 渴望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和技术D. 允许西方传教士和工匠自由地活动【答案】A【解析】材料中在资政新篇说到的是“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可知主张中外自由通商,“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即允许传教士到内地传教,但不准干涉中国内
28、政,说明太平天国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A正确;B不符合“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法律制度,排除C;D不符合“不得擅入旱地”“不得毁谤国法也”,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分析解答即可。27.某专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A. 金田起义仓促举事B. 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C. 定都天京斗志松懈D. 资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答案】B【解析】
29、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平等的许诺”指的是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等分地的许诺,但由于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再加上战争的不断而流于空想没有实施,所以导致“贫民失望”,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28.当代著名史学家秦晖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无论作为民变还是作为西化,它都显得十分另类。”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A. 仍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B. 旨在化解外来的民族危机C. 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 是近代文明转型初期的产物【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既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
30、,又是中西文明碰撞的产物,说明该运动与近代中国转型时期的特征相符,故D正确;A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是阶级矛盾,故B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打击清王朝,有利于中国近代化,故C错误。29.下面是当时中日两国公开出版物刊载的关于马关谈判议和的手绘场景图,这组图片A. 一手资料,史料价值高B. 客观真实反映历史事实C. 主观想象不具史料价值D. 掺杂了作者强烈的感情【答案】D【解析】【详解】各国钦差会同李傅相议和图反映了李鸿章与各国钦差共审日本刺客,宽宏大度的签订了和约,日本举国感激。清国媾和使来朝谈判之图突出日本的高达威武。两幅图明显掺杂了中国、日本作者强烈的感情,所以不具有客观性,D正确
31、,B错误;手绘场景图掺杂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不是对马关谈判议和的真实反映,不属于一手资料,排除A;虽然两幅图都掺杂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但都是对当时中日两国关于马关谈判议和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C错误。30.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中间跨越50多年,没有人认为我们遇到了危机。事实上中国的变化真正开始是在1894年甲午故争后,我们被日本人打败了。这主要在于甲午战争A.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 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C.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D. 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没有人认为我们遇到了危机”,说明在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期间,中国人还是典型的天朝上国思想,民族
32、危亡、民族意识尚未觉醒。甲午战争后,中国人的天朝上国美梦彻底破碎,从侧面激起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随后兴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事件,D正确。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A错误。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五口通商,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B错误。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C错误。31.1943年美、英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国民政府要求机关学校放假三天,“以资庆祝”;而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眼中,不过是“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罢了。该变化体现出A. 中国外交体制走向近代化B. 中国成为列强争夺的重点C. 国民党利用英美抵制日本D. 主权观念和国
33、家地位变化【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1943年”可得出这一时期正处于中华民族扩展时期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期,据所学可知促进中国外交体制走向近代化应该是总理衙门的设置,故A项排除;结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背景,可知“中国成为列强争夺的重点”的表述不合史实,故B项排除;材料中阐释的是英美放弃在中国的治外法权,与“国民党利用英美抵制日本”无关,故C项排除;依据题干中“国民政府要求机关学校放假三天”“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眼中,不过是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罢了”等信息可得出当时国人的主权观念和国家地位的变化,故D项正确。32.陈旭麓指出:“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
34、的显著变化之一,慈禧太后的奴颜和谀态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这一论述A. 表明了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的态度B. 表现了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的反应C. 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现实D. 揭示了武昌起义爆发后政府的心态【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朝皇帝是道光帝,故A项错误;甲午战后,慈禧太后没有体现出“奴颜和谀态”,民族抵抗意识也没有全部丧失,故B项错误;武昌起义时,慈禧太后已经去世,故D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反映出奴颜和谀态,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抵抗意识也全部丧失,故C项正确。
35、33.19世纪末,革命党人基本上以翻印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清军入关后在扬州、嘉定屠杀当地反抗军民)以及从黄宗羲的原君原臣等旧籍进行革命这说明当时革命党人A. 将救亡图存与争取民主相结合B. 重视与改良派争夺舆论阵地C. 将民生主义诉求置于次要地位D. 利用排满思想进行革命宣传【答案】D【解析】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记载了清军入关后在扬州、嘉定屠杀当地反抗的军民的史实,说明当时革命党人主要是利用民众对满族人统治的不满进行革命宣传。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救亡图存,排除A项;B、C项材料不能反映,均排除。34.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对此理解正确
36、的是A. 新政客观上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B. 新政标志中国由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C. 新政推动西学传播,戊戍变法做了舆论准备D. 新政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抵制侵略【答案】A【解析】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就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之后的现代化发展为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在之后则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据此可知新政中的主要内容是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和派遣留学生,这都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表现,而这一过程为接下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思想和军事基础,客观上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从此中国在学习政治制度上有了进展,所以说A的表达符合题意,故选A;新政之后中国并没有从专制走向民主政治,故排除B;戊戌变
37、法在新政实施之前发生,故C错误;新政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的内容,故D不符合史实。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题干中早期现代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分别指的是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的分界。理解这一概念的前提下,考生必须明确知道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根据其内容去推断是否符合题干中“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这一说法。还需注意的是历史史实前后的逻辑关系和表达是否准确,据此可以排除BCD。35.据统计,武昌起义后半年内,全国报纸陡增至500多种,总销量达4200万份。报刊可以自由鼓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各种学说。可自由发表政见,批判时局,包括发表反袁言论,无所避讳。
38、材料说明当时社会A. 共和观念深人人心B. 民主政治热情高涨C. 纸质传媒影响巨大D. 社会主义广泛传播【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知,从1911年10月至1912年4月报刊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这一时期人们日益关心社会变革,民主政治的热情高涨,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没有体现出共和观念,故A项错误;C项是只是表面现象,故排除;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逐渐在中国广泛传播,故D项排除。点睛:本题以武昌起义后中国报刊数量的迅速增加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理解能力。在解答因果类题目时,需留意与时间有关的信息,防止落入命题者在“时间错位”上设置的陷阱。
39、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10月,发生后的半年内大致截止到1912年的3月。36.同盟会主要机关报民立报说袁世凯“为莽为操,一跃而居“九五之尊”,但仍希望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而总统之席,袁氏终有时当选”。这反映了A. 革命派以维护共和为重B. 袁氏企图篡夺革命果实C. 革命派政治的妥协性D. 袁氏有意复辟封建帝制【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仍希望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而总统之席,袁氏终有时当选”这些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革命派对袁世凯是有依赖、有幻想的,说明革命派在政治上的妥协性,故本题选C。AB两项的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可排除;依据材料中的“希望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这一信息,可知帝制当时还没
40、有推翻,所以D项说法与材料相冲突,可排除。37.周锡瑞教授曾经指出:“推翻满清,建立民主共和政府,这种信念曾创造了对于革命几乎是普遍的支持。而在1912年以后,那种魔术般灵验的信念,开始淡薄起来了。尤其对于农民,革命带给他们的是一无所有。”材料意在表明A. 辛亥革命具有深厚群众基础B. 孙中山无意改变农民处境C. 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没有实现D. 革命在后期脱离群众的支持【答案】D【解析】“普遍的支持”“尤其对于农民,革命带给他们的是一无所有”说明辛亥革命后严重脱离群众基础,故D正确;A与史实不符,辛亥革命没有群众基础;孙中山三民主义关注民生,故B错误;C中在辛亥革命后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得以实施。
41、38.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告诫同盟会会员说:“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时代,但只是民族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是成功。”孙中山之所以如此告诫,反映了他A.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惋惜B. 辞去临时大总统的无奈C. 对民主革命思想的反思D. 对实现民主政治的担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分析“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体现了他对辛亥革命后真正实现民主政治的担忧,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借评价太平天国分析辛亥革命,并不是对太平天国的惋惜,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对辞去临时大总统的无奈,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对民主革命思想
42、的反思,故C项错误。39.徐中约说:“袁(世凯)没有看到,尽管在共和国初年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帝制不可复辟。”这一论述的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A. 使民主共和政体得以确立B. 成功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D. 唤起工农反对袁复辟帝制【答案】C【解析】帝制不可复辟是由于辛亥革命已经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复辟帝制是不得人心的,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民主共和政体是名存实亡,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也未成功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辛亥革命并未唤起“工农”反对袁复辟帝制,选项D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40.国会政
43、治是民初国人将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用于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在君主集权制度颠覆之初,国人普遍接受了“民国”应当“主权在民”的近代政治理念。但国会政治在民初仅仅实施了13年,就在近乎举国一致的声讨声中寿终正寝。材料反映了A. 北洋军阀否定“主权在民”理念B. 共和制度不适应中国的国情C. 国人缺乏现代良主政治意识D. 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艰难【答案】D【解析】根据“国会政治是民初国人将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用于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但国会政治在民初仅仅实施了13年,就在近乎举国一致的声讨声中寿终正寝”,表明国会政治的政治实践失败,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艰难,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北洋军阀否定“主权在民”理念
44、,排除A;BC选项不符合“国人普遍接受了民国应当主权在民的近代政治理念”,排除。二、非选择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津体系和律法制度,包括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民法典、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等重要法律共241件,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法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民国时期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许克江、马烈试析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建设材
45、料二 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由于它建筑在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成文的”宪法更牢固。用议会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一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賦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英国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总而言之,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李少玉17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法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民国时期实行法制改革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
46、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并对照材料一,说明近代中英两国在法制改革中的不同之处。【答案】(1)特点:确立了法制化发展方向,形成了法律体系,奠定了法律近代化的基础;以西方法律体系取代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不足。原因:民国政府维护自身统治的要求;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法律制度的优点对民国政府维系统治的启示。(2)表现:确立君主立宪制;构建法治的传统;议会下院成为间接民主的代议制机构;行政大权赋予首相;确立政党政治。不同:中国的法制改革注重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英国则重视继承传统;中国的法制改革没有摆脱专制体制
47、的束缚,而英国则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得出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为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一“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得出以西方法律的原则制度引入改造中国法律体系;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涉及的时间民国时期,结合民国时期中西方的相互交流,可以从中西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就中国而言,民国政府建立迫切需要维护
48、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律来巩固统治;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在经济方面颁布一些规章条例,鼓励发展工商业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得出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从西方而言,西方近代法律体系相对发展成熟,有许多可供借鉴学习的地方。得出西方法律制度的优点对民国政府维系统治的启示。(2)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二“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得出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限制了王权;根据材料二“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成文的宪法更牢固”,得出英国建立了法治传统;根据材料二“用议会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得出创立议会制间接民主机构;根据材料“并将它賦予单独一个人行使”结合
49、所学知识,得出行政大权赋予首相;根据材料二“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得出确立了政党政治;第二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一“效仿欧美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西方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和材料二“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得出前者注重吸收外来文明,后者注重继承传统;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法制改革依旧在专制体制的框架下。而英国则是真正地限制王权,走向民主。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尽管在表面上西方社会不同政治力量的思想和政策对立十分激烈,但在实际的政策上,某种纯粹的思想在现实政治中的体现越来越少,甚至根本就不
50、存在。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说,在多元社会的环境里,任何一种完备性学说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所以,在现代西方民主政制的多数政治原则下,现实的政治必须要有妥协。否则,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就难以与其多元主义的理念共存。晓林著当代西方多元主义理论和政治现象评析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有关史实,对材料中的核心观点进行探讨。(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答案】观点: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中,现实政治是多种力量妥协的结果。论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各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经过多年的反复较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光荣革命”,与封建王权达成妥协,颁布
51、权利法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出现,二者联合斗争,最终通过与议会中占主体的贵族和商业资产阶级达成妥协,推动了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独立战争后的美国面对邦联制下的社会动荡,各种政治力量聚集费城,经过长达近半年的争吵,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等不同政治势力达成妥协,通过了联邦宪法,确立起联邦制共和政体。1789年大革命后的法国,君主派与共和派经过长期斗争,历经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帝制、封建专制,最终达成妥协,艰难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议会制共和制。(至少举国家的史实加以说明,要求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结论:
52、综上所述,多元主义社会下,意味着多种利益诉求、政治主张的碰撞与交融,在多元社会环境中,妥协是推动现实政治进步的有效选择。【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首先提炼出材料的核心观点。材料信息“在现代西方民主政制的多数政治原则之下,现实的政治必须要有妥协”得出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中,现实政治是多种力量妥协的结果。其次,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依据所学知识可运用英国“光荣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法国1875年宪法的颁布等史实进行论述。一定要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4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62年9月2日,苏联宣布将向古巴供应武器和提供技术专
53、家。1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公布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核导弹。1962年10月23日,肯尼迪宣布从24日起拦截和检查前往古巴的舰船,全球美军进入核战备状态。赫鲁晓夫也宣布苏联和华约的武装力量进入最高战备状态。1962年10月28日,美苏达成协议:苏联拆除部署在古巴的导弹并在联合国核査后运回本国,美国允诺拆除其部署在土耳其针对苏联的导弹,并保证不进攻古巴。1962年11月20日,美国在确定苏联履行协议后,宣布解除对古巴的封锁。1963年8月30日,美苏首脑之间的“热线”电话投入使用。摘编自从古巴导弹危机看危机的处理等(1)根据材料并结
54、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苏联在古巴的军事部署反应强烈的主要原因,并概括古巴导弹危机所呈现的“冷战”新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处理本次危机的相同策略,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主要原因:古巴邻近美国,苏联在此部署核导弹严重威胁美国的根本利益。新特点:对抗区域扩大(或从欧洲、亚洲扩展到美洲);战争危险升级(或从常规战争危险升级为核战争危险,或局部战争危险发展到世界大战危险)。(2)策略:在考虑双方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寻求妥协(或妥协退让),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影响:避免了因矛盾激化引发核战争;建立了防控重大危机的机制;为妥善解决重大国际争端提供了借鉴。(答出其中2点即可)【解析】【详
55、解】(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地理学知识古巴邻近美国,以及美苏争霸的知识,得出古巴邻近美国,苏联在此部署核导弹严重威胁美国的根本利益。第二小问新特点,联系美苏冷战的战略重心在欧洲、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之前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知识,可以得出对抗区域扩大;据材料“肯尼迪宣布从24日起拦截和核査前往古巴的舰船,全球美军进入核战备状态。赫鲁晓夫也宣布苏联和华约的武装力量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得出战争危险升级。(2)第一小问策略,据材料“1962年10月28日,美苏达成协议”“美国在确定苏联政行协议后,宣布解除对古巴的封锁”,得出在考虑双方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寻求妥协;据材料“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核导洋”、“在联合国核查后运回本国”,得出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第二小问影响,从核战争的始末、美国在确定苏联履行协议后,宣布解除对古巴的封锁、美苏首脑之间的“热线”电话投入使用等信息点,可以得出避免了因矛盾激化引发核战争;建立了防控重大危机的机制;为妥善解决重大国际争端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