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563KB ,
资源ID:782793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8279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六、有教无类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六、有教无类 WORD版含答案.doc

1、六有教无类 对应学生用书P25基础夯实一、识记字音1无愠色(yn)2.弑(sh)3.不悱不发(fi)4一隅(y) 5.罔(wn) 6.殆(di)7如切如磋(cu)二、通假字1于吾言无所不说通悦,高兴2其斯之谓与 通欤,句末语气词三、古今异义1中人以上古义: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2至于他邦古义: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3素以为绚兮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四、一词多义1类2殆3故4违5与6之五、词类活用(一)使动用法1求也退,故进之进:使前进2由也兼人,故退之 退:使后退3三已之,无愠色 已:使停止(二)意动用法未若贫而乐 乐:以为乐六、

2、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回也非助我者也 (“者也”表判断)2起予者商也 (“者也”表判断)(二)省略句1必以(之)告新令尹 (省略代词“之”)2(此大夫)犹吾大夫崔子也 (省略主语“此大夫”)(三)宾语前置句1其斯之谓与 (“斯”作宾语,前置)2素以为绚兮 (“素”作“以”的宾语,前置)课文译注(1)(2)(3)(4)(5)(6)(7)(8)(9)(10) 对应学生用书P26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评析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孔子认为,人的智力天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

3、。既然人有这么大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积极贡献。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评析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次去教他。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做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

4、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今天的教学过程仍可以加以借鉴。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评析只知学习却不会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只知思考却不知学习就很危险。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问题1选文3中,孔子对子路与冉有的教育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明确子路为人鲁莽,孔子让其沉着冷静;冉有为人犹豫退缩,孔子让其大胆实践。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具体运用。问题2选文4中,孔子认为如何看待“忠”和“清”?

5、明确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是不够的。问题3选文5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明确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以启发,体现了孔子“启发点化”的教育思想。问题4选文7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什么关系?明确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告诫人们只有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成功。 对应学生用书P27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语上(y)愠色(yn)令尹(yn)B弑君(sh) 十乘(chn) 不悱(fi)C一隅(y) 则罔(wng) 则殆(di)D无谄(chn) 切磋

6、(chu) 笑倩(qin)解析:A项,语:y;B项,乘:shn;D项,蹉:cu。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起予者商也(站起来)B弃而违之 (违反)C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类推)D由也兼人,故退之 (后退)解析:A项,“起”,启发;B项,“违”,离开;D项,“退”,使后退。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代词“之”,指代错误的一项是()A三已之,无愠色(代令尹子文)B闻斯行之 (代听到的话)C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代马)D由也兼人,故退之 (代由)解析:C项中“弃”的对象是马,“违”的对象是齐国。答案:C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7、素以为绚兮B贫而无谄,富而无骄C思而不学则殆D求也退,故进之解析:A、B、C三项中无活用现象,D项中“进”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前进,推进。答案:D5对下列句子句式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其斯之谓与何谓也回也非助我者也起予者商也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解析:句均为宾语前置句,句均为判断句。答案:A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10题。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

8、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 焉得仁?”(论语公冶长)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斯行诸诸:兼词“之乎”B赤也惑 惑:迷惑C违之 违:违反D之一邦 之:动词,到解析:“违之”的“违”是“离开”之意。答案:C7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是()A与相同,与不同

9、B与相同,与相同C与不同,与不同D与不同,与相同解析:与中“如”与“何”构成固定词组,意思为“怎么样”。中“而”为顺承连词,就。中“而”为转折连词,却。答案:A8下列句中加点词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B三已之,无愠色C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D赤也惑,敢问解析:C项中“至于”意为“到”;现代汉语中,作介词,表示另提一事,或作副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答案:C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对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态度,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B孔子对令尹子文与陈文子的做法给予了否定。C孔子认为,为人“忠”与“清”都还不能称得上“仁”。

10、D孔子这里所说的“仁”,不仅包括“忠”与“清”,还包括“知其不可而为之”等方面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解析:B项中孔子对二人的做法并未完全否定,只是说他们还达不到“仁”的境界。答案:B10选文第1则,对自己学生的同一问题,孔子做了不同的回答,你如何理解?答:_答案:对同一问题作出完全不同的回答,是因为问问题的人不一样。这反映了孔子对每一个学生十分熟悉,也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学实践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里,他希望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分冒进,而要进退适中。也反映了孔子在教育上因材施教的教育特点。(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子 贡 传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利口巧辞。田常欲作乱于齐,

11、惮高、国、鲍、晏注,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贡请行,孔子许之。至齐,说田常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鲁弱吴强,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吾兵业已加鲁矣,奈何?”子贡曰:“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子贡南见吴王,说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名存亡鲁,实困强齐也。”吴王曰:“吾尝与越战,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

12、伐越,则齐已平鲁矣。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越王除道郊迎。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勾践顿首再拜,遂问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此灭吴必矣。”

13、越王大说,许诺。子贡还报吴王,吴王大说,遂发九郡兵伐齐。子贡因去之晋,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晋君许诺。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注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置齐而伐越置:安排B越王除道郊迎 除:清除C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 诚:果真D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 兵:兵器解析:A项,置:放弃。答案:A12子贡在游说各国

14、君主时,总在赤裸裸的利益之上,加上一层冠冕堂皇的道理外衣。下面都属于“道理外衣”的一组是()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ABCD解析:不是“道理”,而是应对“已加鲁”的方法。是子贡叙述自己先前的做法。只是叙事,而非“道理”。均为子贡游说各国君出兵的大道理。答案:C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国阴谋家田常想谋反,但又担心高、国、鲍、晏四大权臣反对,于是准备发动对鲁国的战争以削弱四人实力。子贡临危出使,辗转于各国,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成功分化瓦解他们

15、,保存了鲁国。B子贡凭着能言善辩,纵横捭阖,奔走于众多诸侯国中,最终使这些诸侯国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吴国和越国,原先强大的吴国灭亡了,原先濒临灭国的越国则崛起。C吴国以救鲁的名义入侵齐国,打败齐国后,与晋国争霸,但最终未能如愿。吴军被晋军大败的消息传出后,越国趁机突袭吴国,吴国形势急转直下,曾经不可一世的吴王夫差也最终身死。D越王勾践为了让吴王夫差放心前去攻打齐国,以使自己得到再次崛起的机会,除了派人给吴王送上贵重的宝物,他还在吴王面前表示,自己愿意带上越国兵马助吴王一臂之力。解析:D项,“他还在吴王面前表示”无中生有。答案:D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君上无强

16、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译文:_(2)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译文:_答案:(1)这样,您上无强大的群臣相抗衡,下无百姓谴责。(2)让(越王)出兵相随,这实际上是使越国国内空虚,名义上是追随诸侯去讨伐(齐国)。参考译文:端木赐,卫国人,字子贡。口齿伶俐,能言善辩。田常想在齐国作乱,却畏惧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的势力,所以想调遣他们的兵力来攻打鲁国。孔子听说这件事,对门下的弟子说:“鲁国是父母之邦,祖国如此危难,你们几个为何不挺身而出呢?”子贡请求前去救鲁国,孔子答应了。子贡到了齐国,劝说田常说:“我听说,忧患在国内的攻打强国,忧患在国外的攻打弱国。现在您的忧患在国内。鲁国弱小,

17、吴国强大,不如攻打吴国。攻打吴国如不胜,百姓死在外国,朝廷内大臣势力空虚,这样,您上无强大的群臣相抗衡,下无百姓谴责,孤立君王制约齐国的就只有您了。”田常说:“我的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怎么办?”子贡说:“请让我前去见吴王,请他援救鲁国攻打齐国, 您就率兵迎击他们。”子贡南下去见吴王,劝吴王说:“如今,拥有万辆兵车的齐国独自占领千辆兵车的鲁国, 与吴国争强弱,我私自为大王的危险担心。况且援救鲁国,表面上是保存危亡的鲁国,实际上是围困强大的齐国。”吴王说:“我曾经与越国交战,越王苦炼自身,优养名士,有报复我的打算。您等我攻打了越国后再听从您的意见。”子贡说:“越国的实力没有超过鲁国,吴国的强大没有

18、超过齐国,大王放下齐国而去攻打越国,那么齐国早已平定鲁国了。况且大王攻打弱小的越国而害怕强大的齐国,就不是勇敢了。勇敢的人不避危难,明智的人不会坐失良机。如今保存越国向诸侯表示自己的仁义,援救鲁国攻打齐国,给晋国施加威力,诸侯一定会竞相朝见吴国,称霸天下的大业就成了。大王如果确实厌恶越国,我请求东去会见越王, 让越王出兵相随,这实际上是使越国国内空虚,名义上是追随诸侯去讨伐齐国。”吴王大喜,就派子贡出使越国。越王清除道路,到郊外迎接。子贡说:“现在我已劝说吴王援救鲁国攻打齐国,他的本意想去却又怕越国,说等我攻破越国才行。像这样, 攻破越国是肯定的了。况且有报复人的志向而让人知道, 这是不安全的

19、。”勾践听完叩头拜了两拜,于是就问子贡该怎么办才好。子贡说:“吴王为人凶猛残暴, 子胥因直言进谏而被赐死, 太宰伯嚭当权, 只知顺从君王的过失而保存自己的私利:这是残害国家的治理方法呀。现在大王若果真出兵辅助吴王来迎合他的心意, 用贵重的宝物来博得他的欢心,用谦卑的语言以表示对他的尊重, 那么他就一定会攻打齐国了。如果这场战争败了, 就是大王的福气了。如果战胜了,必然兵临晋国, 我请求北上去见晋王, 让他共同攻打它,这样灭掉吴国是必然的了。”越王大喜, 同意按他的意见行动。子贡回来向吴王汇报了情况,吴王大喜, 就发动九郡的人马攻打齐国。子贡于是就离开吴国到晋国去, 劝说晋君整治兵器、休养士兵来

20、等待吴军的到来,晋君同意了他的意见。子贡离开晋国回到鲁国。吴王果真与齐国的军队在艾陵开战, 大败齐军, 擒获了七个将军率领的士兵还不班师回国, 果然调兵开赴晋国, 与晋国人在黄池相遇。吴晋两国争强, 晋国人攻打吴国军队, 大败吴军。越王听到吴军战败的消息, 就渡江袭击吴军,后来杀死了吴王夫差和太宰伯嚭。攻破吴国三年后, 越国成为东方霸主。 对应学生用书P28一、论语导读1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注释为政以德: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以,用。北辰:北极星。所:处所,位置。共:通“拱”,环绕。译文孔子说:“运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其位,而其

21、他星辰都环绕着它。”评析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2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注释有:同“又”。立:站得住。 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从:遵从;逾:越过。矩:规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

22、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而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评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

23、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二、名家点评丧 家 狗我读论语李零我的讲义,正标题是“丧家狗”,副标题是“我读论语”。首先,我把这个题目解释一下。什么叫“丧家狗”?“丧家狗”是无家可归的狗,现在叫流浪狗。无家可归的,不只是狗,也有人,英文叫homeless。读论语,我的感受,两个字:孤独。孔子很孤独。现在,有人请他当心理医生,其实,他自己的心病都没人医。在这本书中,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真正的孔子,活着的孔子,既不是圣,也不是王,根本谈不上什么“内圣外王”。“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24、”,这是明明白白写在论语里面的(述而7.34)。子贡说,孔子是“天纵之将圣”,当即被孔子否认(子罕9.6)。读我的书,你会明白,为什么孔子不接受这个荣誉,而他的学生一定要给他戴上这顶帽子。我宁愿尊重孔子本人的想法。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彷徨,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这才是真相。当年,公元前492年,

25、60岁的孔子,颠颠簸簸,坐着马车,前往郑国,和他的学生走散。他独自站在郭城的东门外等候。有个郑人跟子贡说,东门外站着个人,脑门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上半身倒有点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却像丧家狗,垂头丧气。子贡把他的话一五一十告诉孔子,孔子不以为忤,反而平静地说,形象并不重要,但说我像丧家狗,很对很对。在这个故事里,他只承认自己是丧家狗。孔子绝望于自己的祖国,徒兴浮海居夷之叹,但遍干诸侯,一无所获,最后还是回到了他的出生地。他的晚年,年年伤心。丧子,哀麟,回死由亡,让他哭干了眼泪。他是死在自己的家中然而,他却没有家。不管他的想法对与错,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宿命。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至于副标题嘛,非常简单。我的书是用我的眼光写成,不是人云亦云,我才不管什么二圣人、三圣人怎么讲,大师、小师怎么讲,只要不符合原书,对不起,我概不接受。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读孔子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知识链接:李零,生于1948年,祖籍山西武乡县,北京大学教授,著有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孔子十三篇综合研究兵以诈立简帛古考与学术源流入山与出塞铄古铸今放虎归山花间一壶酒李零自选集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