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山子传教学设计一、课型、课时1、课型 【新知教学课】2、课时 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疏通文意2.能力目标:理传主事迹,抓传主形象3.情感目标:品味作者和传主的精神世界。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感悟情怀。四、目标分析苏轼的方山子传是高中学段选修课的一篇文章,本单元主题:创造形象,诗文有别。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与鉴赏”的要求之一是: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苏轼是北宋年间中国文坛上最耀眼的巨星,一生经历宦海沉浮坎坷多难,但他没有沉沦,永远保持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乐观豁达、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来面对接踵而至的不幸;其执着于人生
2、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方式可谓蕴含着其熠煜闪灼魔力。方山子传是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苏轼与方山子的相遇与相交,了解他的人生经历,通过对这些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抒发对人生的透彻感悟,“管中窥豹”的略见其智者仁人的聪明睿智。可以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我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以求达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情感共鸣作用。情感是这篇文章最意味无穷、耐人寻味之处,也是语文教学中突出素质教育、呼唤学生真情实感的根本。文中描写的陈季常是作者志同道合的好友,苏轼无法摆
3、脱的现实生活的羁绊,向往陈季常的生活状态。美好的情感可以充实和丰富我们的人生。“文学教育就是为了使学生开阔眼界,使他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一些事件,增加对人生的感受”,可见真切地感受人物的情感,深刻地体悟人生的况味,也应该成为教学目的。五、学情分析本课文安排在高二上学期的。高二的学生,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课上再总结人物特点,是理解延伸的基础。从社会阅历看,他们人生阅历浅,对于苏轼的情怀也难以共鸣,教师要在情感态度上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陈季常和自己身世的共鸣,也能联系现实生活对人与人交往、交流、沟通方面有自己的认识。
4、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乾隆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流,船来船往,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便问旁边一老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每天来来往往有多少船?”老和尚说:“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此可谓一语道尽世间真相。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即是对人生的真实写照。名利如此迷人,以至于天下之人皆为名奔波,为利忙碌。而真得美名,真得实利者,实亦不多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 人生在世,要想留名千古,要么做一些值得别人写的事,要么写一些值得别人看的字。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了一些什么值得别人看的字,文中的主角又做了一
5、些什么值得别人写的事?主角简介:即宋代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别号龙邱先生。晚年隐于光州、黄州间。苏轼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由一个人引发的一篇文章”带着思考学文章苏轼写的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人为何值得写?这篇文章为何值得看?疑难共析,好文共读带着问题读课文,先标注不懂的字、词、句。在苏轼看来,方山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试用一个或两个字概括_(一)读课文,疏文意朗读课文,初步感知(点拨、评价)齐读课文,先标注不懂的字、词、句。思考第一个问题:在苏轼看来,方山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试用一个或两个字概括 异(奇、怪)(二)抓细节,探人物总结:方山子到底异在何处?以对比手法,彰显其异思考讨论:得知作者被贬原
6、因,方山子的反应是“俯而不答,仰而笑”,他跟苏轼有没有共同遭遇?如何理解这个细节的丰富涵意?涵意:这是一次很生动传神的人物细节刻画。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与蔑视,因为他是过来人,所以见怪不惊;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继而仰天一笑,那是方山子对待生命态度,笑对人生,放下沧桑,不以物伤性,自得人生!(三)通全文,明情感问题探究:苏轼为何写这个奇异人?引导提示:苏轼是什么原因来到这个地方的?苏轼接触了这个故友之后会作何感想?“同是天涯沦落人”具有相似的遭遇。一个是读书没有受到赏识的陈季常,另外一个是当官不受重用的苏轼,两人可谓惺惺相惜(即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
7、护、同情、支持。)探究3:这篇文章为何值得看?一般人物传记写作常规:介绍人物姓氏籍贯生卒年月、世系生平行事平铺、直叙本文没有像一般传记那样,平铺直叙地介绍人物的姓氏、乡里、家世、生平等。开始,只是粗略地介绍了方山子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但其人真实姓名、家世、籍贯等均未介绍,让读者产生一种悬念,急于知道此人究竟是谁。接着,记叙自己在黄州跟他的一次巧遇,点明人物姓氏。随后追溯此隐士曾有过的年少气盛,最后说明其拥有的显赫家世。这样,由隐而显,由略而详,层层设疑,层层呼应,愈深愈见方山子的不同寻常和卓立无匹。 此文打破平淡,塑造了丰满的形象。(四)拓展探究方山子对于自己的不遇,他的人生态度是怎样
8、的?同时,面对挫折,苏轼又是选择怎样的人生? (提示:联系以下材料及对苏轼的了解来谈谈)通过一系列问题及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但过什么样的生活最终还是自我的抉择。世道浑浊,人生不遇,方山子不甘逐其流,不屑扬起波,于是毅然弃俗世中熙熙攘攘的显闻、富乐,选择回归自然、回归心灵,回归生命本身。安贫乐道,活出一份云淡风轻的人生意境!风烛残年的苏轼从被贬之地海南岛儋州北归途中,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北宋名画家,苏轼好友)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诗。两个月后卒于常州。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三处贬谪之地及年龄:黄
9、州, 44岁惠州, 58岁儋州, 61岁仕途坎坷终不悔苏轼之政绩执事惠州,率众造桥;推广先进农事工具,建造水磨;施医散药,救死扶伤。到海南,给海南学子讲学,使得这块“蛮荒之地”开始“书声琅琅,弦声四起”,不久,海南人读书求学蔚然成风。海南岛至今还留有“东坡书院”。他一生屡被谪迁,几乎每到一任,都勤政恤民,政绩斐然,深受爱戴,有的老百姓家里挂着他画像,饮食间祝颂,有的甚至建立生祠,念其功德。请用简短的话语概括方山子和苏轼两人的人生态度方山子:不屈己志,归隐避世苏 轼:不屈己志,坚持到底面对这两种人生态度,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内心坦然,积极生活,笑对人生!(五)梳理反思一课一得,请同学们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六)课后思考:武侠小说曾经风靡一时,影视中也出现不少侠客,得到不少人的崇拜。隐者如陶渊明却也千古留名。方山子传“侠隐”贯穿全文,作者美其“侠”,又赞其“隐”。在此文中,“前侠后隐”可以概括方山子的行迹,请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探究中国的侠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