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134.50KB ,
资源ID:782308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8230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西省山大附中11-12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历史.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西省山大附中11-12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历史.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二历史9月模块考试试题 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26题,每题2.5分,共65分)1、梁启超以“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高度评价了孔子教育思想,下列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言论是 A讷于言而敏于行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不学而好思,虽知而不广矣 D.见贤思奇焉,见不贤内省也2、诸子百家中被认为是“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是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墨子3、 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

2、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4、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张上截然对立的思想家是( )A、孔子和老子 B、孟子和荀子 C、荀子和庄子 D、荀子和韩非子5、春秋战国时期在人性论上持截然相反观点的思想家是:A、孟子和荀子 B、孟子和老子C、老子和孔子 D、荀子和墨子6、关于墨子及其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 )A、创立了严密组织,他是墨者团体第一个巨子B、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C、其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征引 D、战国以后其思想继续备受人们重视7、对先秦时期

3、诸子百家思想评价不确切的一项是A、诸子百家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造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B、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C、墨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D、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史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8、“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私学的兴盛 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社会的剧烈变革A B C D 9、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使知识分子队伍壮大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大变革C统治者重视利用各家思想维护统治D政治局面的安定有利于各派思想的发展10、孟子说:“百亩之田,勿

4、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是对孔子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与发展其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有进步意义客观地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土地的思想A B C D11、荀子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言论反映的是A荀子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荀子反对暴政,主张实行开明统治C荀子的哲学思想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D荀子认识到人可以改造自然12、荀子的劝学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以上言论表达的思想是A“性善论”思想 B“性恶论”思想C教育能改变人的本性 D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13、有一家父

5、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14、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 曰: “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思想分歧的根源是A、二人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谈论的问题不同 D、两人有矛盾 15、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 庄子、韩非子 B.老

6、子、孔子 C. 庄子、孔子 D.孟子、荀子16、韩非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最主要是由于A法、术、势的主张有利于统治秩序的长期稳定B变法革新的主张有利于历史进步C其思想适应了建立和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D其法治的思想有利于建立民主社会17、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C. 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1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

7、的关系应该是A.用政治上的统一来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用阴阳五行的思想来巩固统一C.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19、“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体现了哪个思想家的什么思想?A.孟子 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B.老子 事物是对立和统一的C.墨子 杜绝浪费,勤俭治国 D.老子 无为而治,缓和矛盾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这里谈到的“儒家学说的道德标准”最有可能涉及到A天人感应 B罢黜百家 C三纲五常

8、D民贵君轻2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22、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的形成;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 )A、 B、 C、 D、23、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带有浓厚的迷信思想 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A、 B、 C、 D、24、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著名思想家,下列观点,他有可能同意的是( )世界上的任何

9、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人性本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 人必须顺应自然A B C D 25、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的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为了加强皇权而取消宰相C、皇帝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26、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高二历史8月模块考试答题卡 出题人:刘永华 时间:80分钟

10、一、单项选择题:(26题,每题2.5分,总6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二、材料解析题:(总35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材料2: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

11、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回答:据材料1、2,概括孔子和董仲舒思想主张。(4分)结合所学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及原因。(8分)你认为董仲舒的主张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4分)28、阅读下列材料(19分)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朴。”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

12、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请回答:(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9分)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2分)(3)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当时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 (8分)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总26题,每题2.5分,共65分)1、梁启超以“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高度评价了孔子教育思想,下列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言论是 A讷于言而敏于行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学而好思,虽知而

13、不广矣 D.见贤思奇焉,见不贤内省也2、诸子百家中被认为是“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是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墨子3、 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4、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张上截然对立的思想家是( )A、孔子和老子 B、孟子和荀子 C、荀子和庄子 D、荀子和韩非子5、春秋战国时期在人性论上持截然相反观点的

14、思想家是:A、孟子和荀子 B、孟子和老子C、老子和孔子 D、荀子和墨子6、关于墨子及其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 )A、创立了严密组织,他是墨者团体第一个巨子B、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C、其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征引 D、战国以后其思想继续备受人们重视7、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评价不确切的一项是A、诸子百家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造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B、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C、墨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D、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史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8、“百家争鸣”局面形

15、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私学的兴盛 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社会的剧烈变革A; B; C; D;9、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使知识分子队伍壮大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大变革C统治者重视利用各家思想维护统治D政治局面的安定有利于各派思想的发展10、孟子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是对孔子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与发展其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有进步意义客观地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土地的思想A B C D11、荀子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言论

16、反映的是A荀子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荀子反对暴政,主张实行开明统治C荀子的哲学思想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D荀子认识到人可以改造自然12、荀子的劝学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以上言论表达的思想是A“性善论”思想 B“性恶论”思想C教育能改变人的本性 D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13、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

17、而居14、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 曰: “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思想分歧的根源是A、二人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谈论的问题不同 D、两人有矛盾 15、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 庄子、韩非子 B.老子、孔子 C. 庄子、孔子 D.孟子、荀子16、韩非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最主要是由于A法、术、势的主张有利于统治秩序的长期稳定B变法革新的主张有利于历史进步C其思想适应了建立和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D其法治的思想有利于建立民主社会17、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

18、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C. 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1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用政治上的统一来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用阴阳五行的思想来巩固统一C.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19、“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体现了哪个思想家的什么思想?A.孟子 民贵君

19、轻,实行仁政 B.老子 事物是对立和统一的C.墨子 杜绝浪费,勤俭治国 D.老子 无为而治,缓和矛盾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这里谈到的“儒家学说的道德标准”最有可能涉及到A天人感应 B罢黜百家 C三纲五常 D民贵君轻2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22、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的形成;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 )A、 B、 C、 D、2

20、3、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带有浓厚的迷信思想 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A、 B、 C、 D、24、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著名思想家,下列观点,他有可能同意的是(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人性本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 人必须顺应自然A B C D 25、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的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为了加强皇权

21、而取消宰相C、皇帝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26、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高二历史8月月考试题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26题,每题2.5分,总6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 二、材料解析题:(总35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

22、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材料2: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回答:据材料1、2,概括孔子和董仲舒思想主张。(4分)结合所学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及原因。(8分)你认为董仲舒的主张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4分)参考答案:正面影响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

23、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极其深远。但是,它的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朴。”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请回答:(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9分)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2分)(3)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当时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 (8分)【答案】(1)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2)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层的士人提出不同主张。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