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课通 感 考送进士下第归南海曹邺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注】南海:今广州、佛山一带。上国:指京城。蓝关、湘浦: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此处借指出世隐居。【诗歌鉴赏】首联红霞漫天,诗人拉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在轻快明丽的景色衬托下,朋友宴别的感情显得深挚而明朗。颔联中的“行人莫叹碧云晚”借江淹“日暮碧云”之语,一是表示惜别,一是劝勉友人不必因为下第而感伤叹息。语气委婉舒缓,使失意的朋友感到友谊的温情。“上国每年春草芳”承接前一句,
2、进一步鼓励朋友。“每年春草芳”用暗喻手法,意思是京中每年都举行考试,中举的机会是很多的,不必为一次失意而消沉。颈联中诗人转而想象友人此行之前途。“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情意深长。遥想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须注意;湘浦雁回,怨艾之情当会萌生。这里既关怀友人漫长旅程,又以体察入微的态度理解友人心情,给人如获知音的亲切感。尾联以更深一层的劝勉作结,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流连,不要作出世隐居之想,应该积极入世进取。【白话诗歌】夕阳斜照,天边飘着几片红霞,和夕阳相互映衬;我拉着朋友的衣袖,设酒宴为他送别。不要感叹美景将消;京城每年都有芳草连绵的盛景。朋友你此
3、去路过蓝关后,寒气减弱,一定要注意天气;湘浦雁回,怨艾之情当会萌生。不要在江海沧波中怅惘,隐居避世不适合我们,你一定要抓住机会积极入世啊。一、字音混淆(xio)笙歌(shn)颀长(q) 契合(q)琴槌(chu) 姓褚(ch)二、词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断桥”考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中有“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的诗句,这被视为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祐坊而改称宝祐桥。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如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桥”。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共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
4、桥”的名义问题聚讼纷纭。翻阅典籍,除西湖断桥之外,诗文中说到“不断之断桥”的还有几例。如金赵秉文墓归诗云:“行过断桥沙路黑,忽从电影得前村。”明邵经邦断桥诗云:“闻到桥名断,从来金勒注过。”清顾于观南楼四咏诗云:“门前空有断桥在,十日人无款竹扉。”可见“不断之断桥”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并非杭州西湖所独有。然而桥既不断,为什么称为“断桥”呢?据考证,这里的“断桥”实即“簖桥”,而“簖桥”则是与捕鱼蟹之“簖”相伴的一种桥,它主要是用来协助捕鱼蟹的。每年秋冬之交,螃蟹会进行生殖洄游,到江海交界的浅滩中繁殖后代,渔人便利用螃蟹的这种生活习性加以捕捉。他们把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的“簖”插在江河之中,挡住
5、螃蟹向下游行进的路,然后螃蟹必沿“簖”爬上来,以求越过下行,而渔人就在“簖”侧的桥上捕捉它们(当然也有划船前往捕蟹或收笼的)。这种捕蟹方法在江南一带尤为常见,陆游稽山行有“村村作蟹椴,处处起鱼梁”(“椴”亦可作“簖”)之语。清潘衍桐两浙輏轩续录载海盐才女李壬由武原至梅里诗云:“沿塘两岸遍桑麻,画舫朝移日又斜。望见簖桥心便喜,急收帆脚到侬家。”这里的“簖桥”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杭州西湖为钱塘江的泄湖,在中唐以前,钱塘江与西湖
6、的水域连成一片,湖中水流因孤山分流,携带的泥沙逐渐形成了“白堤”。流经孤山的两股水流在宝石山东南端合流而出,“白堤”也便成为一道天然“鱼梁”。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簖桥”,也在情理之中。张祜的诗句中写作“断桥”,因为那时“簖”字或许还没有产生,或许很少有人使用。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镠筑捍海石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随着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断桥”已失去设簖捕捉鱼蟹功能的本义,但“断桥”之名却由于文人作品的称颂和民间的口耳相传而得以沿用。(节选自关长龙
7、“断桥”考,有改动)【注】金勒:金饰的带嚼子的马笼头,这里借指骑马者。1下列选项中关于“簖桥”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簖桥”是与渔人用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捕鱼蟹的“簖”相伴的一种桥。B“簖桥”的主要功能是方便渔人用簖捕捉鱼蟹。C“白堤”东端的“簖桥”即今日西湖断桥,原是为方便渔人捕捉鱼蟹而设。D“簖桥”在张祜的诗中写作“断桥”的原因是那时“簖”字可能还没有产生,也可能很少有人使用。答案:C2下列不属于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的原因的一项是()A古代官府对在河流及湖面放置鱼簖或蟹簖有所限制。B近代以来,人工养殖业的兴起。C五代以后,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流的现象消失了。D杭州都城文
8、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答案:D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唐代诗人张祜的题杭州孤山寺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记载西湖断桥的最早文献。B西湖十景之“断桥”在南宋时又称宝祐桥,还曾因“断”“段”谐音而被称作“段家桥”。C第三段列举了赵秉文等人的诗,说明除西湖断桥之外,在古代其他地方也有“不断之断桥”。D第四段引用海盐才女李壬的诗,说明近代以前江南一带用鱼簖或蟹簖捕鱼蟹的方法很常见。答案:D一、基础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挑剔(t)冗长(rn)懦夫(nu) 狭隘(i)B虔诚(qin) 慰藉(j)拙劣(zhu) 掂量(din)C晦涩(s) 悖论(bi)瑕疵(xi)
9、(c) 造诣(y)D污垢(u) 悲恸(tn)譬如(p) 混淆(xio)答案:B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大学时代是在似乎是真空的更加狭小的天地高师的学生宿舍里渡过的。B休阿列斯历尽苍桑,现在依旧像从前一样,是个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物。C这个朋友又是法国一位未来的伟大学者,他也像克洛岱尔和罗兰自己一样,只是过了四分之一世纪以后才名噪一时。D这些狂热分子只推崇开阔的英雄般的生活,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临驾于自我享受的文学和供人消遣的文学之上的人物(如福楼拜和阿纳托尔法朗士)。答案: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苔痕的意象为中国诗人所钟爱,那湿漉漉的苔痕最不起眼,但却无处不在:在古地边,在石罅旁,
10、在茵茵的绿草深处,在森森的古树上,在诗人的心中_地蔓延,周邦彦花犯词“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青苔标志着静寂,那永恒的静寂,只有_的地方才有青苔,青苔显示出永恒的宁静,显示出野趣、古朴和稚拙。青苔的出现,在宁静中向人昭示_的消息,诗人们借此执拗地诉说着变化中的不变。世事变化只是表象,()。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存在着把玩青苔的心理。他们通过对青苔的咀嚼,表达对人生_的思考。把玩青苔,就如同中国诗人喜欢把玩残花的心态一样。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
11、都恰当的一项是()A不着边际荒无人烟颠扑不破痛定思痛B无边无际人迹罕至亘古不变雪泥鸿爪C不着边际荒无人烟亘古不变雪泥鸿爪D无边无际人迹罕至颠扑不破痛定思痛答案:B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永恒才是绵延的真实B绵延的真实才是永恒C绵延的永恒才是真实 D永恒才是真实的绵延答案:C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B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C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
12、展了极度紧张的人与实践之关系。D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答案:A6“对”与“对于”的用法大致相同,有时可以互换。阅读下列句子,对加点的“对”“对于”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对于各个时代来说,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一个活的统一体。但是对于我们所有的人来说,他是一扇引导我们通向那无穷宇宙的大门。这一选择对他的艺术有莫大好处,并且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会对他未来的创作带来好处。A都可互换B可互换,不能互换C可互换,不能互换D可互换,不能互换答案:B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
13、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
14、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
15、,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
16、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
17、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7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
18、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解析:选C。C.偷换概念。根据文章第三段中的“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两句可知,“审美主体体验的是自我的情感和自我本身”,故选项所说审美体验是主体“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错误。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
19、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解析:选B。B.无中生有。“这种观点不可信”对应答题区域为文本第五段中第二、三句话,文中只是说“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并没有说谷鲁斯等人的观点不可信。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B郑板桥竹石
20、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解析:选D。D.曲解文意。选项“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的说法,与文本第四段中所说的“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