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平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开会,调停两国间的战争,这次弭兵会盟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破坏协议者,各国共讨之。这一活动A. 标志着分封制已经瓦解B. 反映了士族阶层的崛起C. 表明政治结构发生改变D. 确立了宋国的霸主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宋国大夫向戌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开会,调停两国间的战争,这次弭兵会盟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破坏协议者,
2、各国共讨之。”并结合所学可知,根据分封制能会盟诸侯的只有周天子,而材料中没有看到周天子参加,而是由士大夫主持召开,说明分封制的崩溃,C符合题意,C正确;据材料公元前546年及内容分析看,分封制在走向瓦解,A表述不准确;据所学可知士族阶层的崛起于东汉末,B错误;据材料是宋国大夫召集会盟,国君都没有参加,没有体现确立宋国的霸主地位,D错误。2.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A. 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B.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 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D. 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3、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唐朝以前,经济中心基本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政治中心在西北,所以漕运基本是东西方向;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而元、明、清三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漕运方向为南北方向,这种变化说明了经济格局的变化影响了漕运方向的改变,故A正确;据上分析可知,B只是一个时期反映,B片面;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C错误;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与对外贸易联系不大,D错误。【点睛】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3.宋太宗选拔将领,重视其是否“循谨”,即能很好管束下属,武勇则次之。宋真宗御制武臣“敕七条”规定,将
4、领关键在于修身、守职及威严三项,无一条涉及果敢用兵等要求。由此可见宋朝初年A. 治军突出理学思想B.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C. 制衡兵权管控过度D. 铲除地方割据势力【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宋太宗选拔将领,重视其是否“循谨”,即能很好管束下属,武勇则次之”可知,重视规矩,武勇次之;据材料宋真宗“将领的关键在于修身、守职及威严三项,无一条涉及果敢用兵等要求。”信息可知,以儒家思想要求将领,但不主张将领自己果敢用兵;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对将领军权的严格限制,以防武将专权,C符合题意,C正确;据材料“将领的关键在于修身、守职及威严三项,无一条涉及果敢用兵等要求。”信息可知,以理学治军的关键是
5、以防武将专权,A片面;据材料不能反映重文轻武政策,B错误;据所学可知,宋太祖时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不是宋太宗时期,D错误4.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分布大小港口有一百多处。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中国出口的商品有236种之多。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 清政府逐渐废除了“海禁”政策B. 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比较密切C.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D.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出超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分布大小港口有一百多处。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中国出
6、口的商品有236种之多。”信息可知,当时中国与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故B正确;据所学可知,康熙帝曾一度放开海禁,并不是逐渐废除海禁,由此判断A错误;据材料没有反映资本主义萌芽,而是强调海外贸易发达,C错误;材料只是反映海外贸易发达,没有涉及出超问题,D错误。5.1830年,47名在华英商上书英国国会,历数在华遭受的禁止乘轿等诸多限制,控诉广东当局称其为“奸夷”。1834年,80余名英商致国王的请愿书建议发动战争解决对华关系问题。这反映出A. 英商旨在维护大英帝国尊严B. “海禁”政策阻断了中英贸易C. 英国寻求平等的对华关系D. 侵华战争舆论氛围逐渐形成
7、【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1830年,47名在华英商上书英国国会,历数在华遭受的禁止乘轿等诸多限制,控诉”、“1834年,80余名英商致国王的请愿书建议发动战争解决对华关系问题”等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前在华英商上书、请愿等方式,为鸦片战争的发动营造了国内舆论的支持,因此D正确;据材料可知,英商在华受限制及称呼,这是民间行为;与国家尊严关系不大,A错误;据材料可知中英贸易没有被阻断,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英商,因此C错误。6.1908年,湘潭绅商们对于粤汉铁路正线不经过湘潭深感忧虑:“潭埠势必永远成废”,“数百年祖宗营业,一旦归于无何有之乡,万众能不寒心!”最终结果,湘潭隔江与铁路相望,距其
8、15公里的株洲则因铁路通车走向兴盛。由此可见A. 铁路改变南北经济格局B. 新式交通影响地方兴衰C. 列强通过路权蚕食掠夺D. 地方绅商掀起保路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潭埠势必永远成废”,“数百年祖宗营业,一旦归于无何有之乡,万众能不寒心!”及“最终结果,湘潭隔江与铁路相望,距其15公里的株洲则因铁路通车走向兴盛”可知,株洲则因铁路通车走向兴盛,而湘潭隔江与铁路相望而衰落,因此新式交通影响地方兴衰,B正确;据材料反映的是铁路修建影响城市的兴起与衰落,没有涉及改变南北经济格局,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列强通过路权蚕食掠夺,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地方绅商掀起保路运动,D错误。7.1946年
9、4月,晋察冀解放区在首府张家口市举行了国民参政会(一个政府政策的民间咨询机关)委员的选举,大约有80%的市民参加了这次选举,最终选出了90名参政会委员和30名候补委员,包括社会各阶层成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 实行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B. 受到苏联政治体制的影响C. 努力探索新民主主义道路D. 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1946年4月,晋察冀解放区在首府张家口市举行了国民参政会(一个政府政策的民间咨询机关)委员的选举”可知,这是抗日战争后关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问题,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有益的努力探索,C正确;据材料举行的国民参政会委员的选举,没有涉及多党合作,A错误;
10、据材料没有涉及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错误;据材料是在“张家口市大约有80%的市民参加了这次选举”等信息可知,没有涉及农民,D错误。8.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反映出A. 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发生质变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C. 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得以消除D.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1993年中央ll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11、”信息可知,土地承包在原有承包期基础上再延长,还赋予农民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些表明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B正确;据材料“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知,没涉及土地承包权质变问题,A错误;据材料只是土地承包期的问题,没有反映采取措施消除农业经济发展障碍问题,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产业结构调整,D错误。9.在古代雅典,戏剧家的创作主要涉及城邦政务、社会矛盾、人生困惑等问题,戏剧开演前通常会有一些仪式,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前得到城邦抚恤金。这些现象说明雅典A. 民主政治达到顶峰B. 人文主义思潮盛行C. 注重强化城邦意识
12、D. 公民政治地位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戏剧家的创作主要涉及城邦政务、社会矛盾、人生困惑等问题,”等信息可知,城邦利用戏剧演出这一集体社会生活,增强城邦公民的集体归属感;同时材料“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前得到城邦抚恤金。”信息可知,通过牺牲公民的子女被宣布得到城邦抚恤金这一环节,起到了城邦教化的作用;通过以上分析这些都是强化城邦意识,C正确;据材料没有体现民主政治,A错误;人文主义思潮盛行是文艺复兴时期,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公民地位的问题,D错误。10.下图反映的是19世纪初在英国出现的工人大规模捣毁机器、袭击厂主的卢德运动,18
13、13年英国政府颁布捣毁机器惩治法,规定可用死刑惩治破坏机器的工人。据此可知当时英国A. 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B. 工业革命完成激化阶级矛盾C. 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提高待遇D. 政府依然具有浓厚专制色彩【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工人大规模捣毁机器、袭击厂主的卢德运动”可知,工人斗争的目标是模捣毁机器、袭击厂主,工人还没有将斗争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A正确;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于1840年,B错误;据材料“工人大规模捣毁机器、袭击厂主的卢德运动”可知,是工业化使工人失业、收入减少,而不是要求提高待遇问题,C错误;据材料没有反映政府的专制,而是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
14、盾,D错误。11.1932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这些现象反映了A. 该时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B. 西方经济危机局面得到缓解C. 经济全球化得以加速发展D. 经济建设突破意识形态阻碍【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此时是西方经济危机时期,而此时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并取得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势,因此出现了“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
15、国家建交高潮”的局面,D正确;据材料可知,此时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国际局势日趋紧张,A错误;据材料可知,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各国经济都受到巨大打击,B错误;经济全球化得以发展是二战后,C错误。【点睛】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经济区域集团化;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12.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这种模式的出现A. 重新建构了欧洲的历史B. 有效推动了欧盟的建立C. 有助于实现世
16、界的和平D. 体现了史学的现实功能【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信息可知,双方对于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是出于促进当前欧洲一体化进程角度出发,意在缩小分歧,加深一体化,D正确;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因此历史不能重新建构,A说法错误;欧盟早在1993年就已成立,因此B错误;据材料体现的是德法之间教科书的撰写,这只是世界局部,达不到实现世界的和平的作用,C错误。13.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形象,庄子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育人,韩非子将孔子法家化,孟子
17、荀子则将孔子的思想和形象夸说得愈加伟大,使他由君子变成儒家圣人。这一现象表明A. 孔子不只是儒家学派创始人B. 孔子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C. 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相对立D. 儒道法三家思想已完全合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材料中的现象是战国时期,孔子失去其本然形象。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非其他学派的创始人,故A项错误;孔子被不同学派丑化、尊崇或美化,说明孔子的思想与各派思想的某些主张相矛盾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这正表明孔子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故B项正确;墨家批判孔子只能说明孔子的某些主张与墨家思想相对立,不等同于儒墨两家思想相对立,故C项错误;儒法道三家思
18、想在战国时期还没有完全合流,法家和道家尊崇孔子只能说明孔子的某些主张与法家和道家的主张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故D项错误。14.对于那些能够以皇帝之名说话的人来说,控制皇帝本人就意味着主宰朝政,因此,拥有一位意志柔弱的皇帝更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在汉王朝后期,几乎没有已成年的继承人能够当上皇帝。这从本质上说明,汉代A. 外成和宦官专权现象严重B. 皇帝的人身安全难以保障C. 皇权不断强化,D. 君权渐趋衰落【答案】C【解析】【详解】控制皇帝就意味着主宰朝政,这正是反映了皇帝是朝堂权威的核心,控制皇帝的这些人不拥有法定权力,而是借用皇帝的权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从本质上说明了汉代皇权的强化,故C
19、项正确。A、B两项都是现象,D项与材料主旨相悖,故排除A、B、D三项。【点睛】本题考查汉代君主专制的强化。理解材料中对皇帝的控制所达到的效果,从而反映出皇权的加强。15.两宋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土地使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加剧了土地用养的矛盾。对养地投入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长期租佃制的逐渐盛行。南宋时期农民逐渐拥有了土地的永佃权,且可将租佃权在土地市场上交换转让。土地租佃制的发展A. 减少了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B. 消除了土地用养的矛盾C. 强化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D. 加剧了地主和农民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租佃制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从长佃到永佃的发展,可以使农民更好地去协调用地与养地的矛盾,在
20、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实行短期契约的分租制带来的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故A项正确。但是土地租佃制的发展不能消除土地用养矛盾,故B项错误;农民长期甚至永久租种土地,并且可以转让租佃权,会使得农民对土地的使用自主性增强,有利于弱化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也有利于缓解地主和农民矛盾,故C、D两项错误。16.在明代的一些大城市,商业与行政管理已密不可分;在小一些的城市,商业超过行政管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尽管通常情况下行政职责从城市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据此,可知明代A. 小城市不再具有政治功能B. 工商业市镇发展繁荣C. 商业发展决定城市的发展D. 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
21、料“商业与行政管理已密不可分”“商业超过行政管理”可知,明代不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城市的经济职能都有所增强,故D项正确。材料只说“在小一些的城市,商业超过行政管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并不意味着小城市不再具有政治功能,也不能说明商业发展决定城市的发展,故A、C两项错误;材料讨论的是明代城市发展状况,没有提及工商业市镇,故B项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明代城市发展状况。抓住材料中“商业与行政管理已密不可分”“商业超过行政管理”这一关键信息并结合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理解。17.1897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发表后,有的教师以“物竞”“天择”为作文题目;还有些人干脆以“竞存”“适之”等
22、词汇给自己或家中子弟取名。据统计,在短短的十年中,天演论就发行过30多种不同的版本。这主要是因为A. 进化论改变了中国人的世界观B. 戊戌变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C. 进化论适应了社会变革需要D. 知识分子力图挽救民族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进化论输入和传播,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A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戊戌变法是1898年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严复的天演论以宣传进化论为核心,从思想上、舆论上为戊戌变法的政治实践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进化论的传播对知识分子产生重要影响,主要原因是进化论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D项错误。18.下表为18651894
23、年商办新式企业统计表(部分),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商办企业行业状况企业数(家)企业平均资本企业地区分布船舶修造1662500上海12家、广东2家、天津和汉口各1家缫丝9738392上海8家、广东88家、烟台1家火柴1137745上海1家、广东3家、其余分散各地印刷812500上海6家、广东和杭州各1家A. 彻底改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B. 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C. 严重依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 规模由产生途径决定【答案】B【解析】【详解】据表可知,这一时期商办新式企业以轻工业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说明其行业、区域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B项正确;“彻底”表述过于绝
24、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材料并没有体现这些商办企业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无法反映其产生的途径是什么,也无法体现规模与产生途径的关系,且“决定”一词表述绝对,故排除D项。19.1940年8月,八路军救下两名在战火中失去父母的日本女孩,并写信给当地的日军司令部“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材料表明,八路军A. 领导敌后军民争取国际援助B. 试图扩大国际反法西斯联盟C. 利用宣传激发敌军反战情绪D. 力图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C【解析】【详解】1940年8月,八路军
25、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华北伪军展开以破坏铁路、奇袭据点为主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在攻打正太铁路时,救下了两个在战火中失去父母的日本女孩。聂荣臻司令写信给当地的日本司令部,要求他们把日本女孩接回,并希望日本官兵反对这场罪恶的战争,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八路军领导敌后军民争取国际援助,故A项错误;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故B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团结国内一切抗日的政治力量,材料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20.1978年11月,安徽省某县生产队的农民决定各自苦干一年。结果,该生产队1979年的粮食产
26、量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5年的总和,人均收人是1978年的20倍,“乞丐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留了公积金。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 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B. 农村基层行政机构的调整C.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试行【答案】D【解析】【详解】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成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起点。但以包产到户、包产到组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是1978年安徽、四川的部分农民自发地试行的,故A项错误、D项正确;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
27、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故B项错误;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21.十二铜表法规定:债务人如果不履行的话将成为债权人的人质;也可能被监禁,甚至被要求以劳务履行,或者强制劳动并以劳动所得抵扣其所欠债务之后才能获得自由。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A. 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B. 因强制債务人执行具有野蛮性C. 可以让贵族随意解释法律D. 保护了债权人的正当权益【答案】D【解析】【详解】债务人不履行职责,十二铜表法予以严格限制和要求,以保护债权人的权益,故D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但材料反
28、映的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反映保护平民利益,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并不是因为严格执行的缘故,故B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审判量刑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故C项错误。22.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初等教育的状况不够理想,导生制学校是初等教育学校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导生的帮助下教数百名学生,被誉为“廉价的教育制度”,解决了教师缺乏和经费不足的困难。英国初等教育的状况表明了A. 自由主义制约了政府对教育投资B. 技术革新的经费影响到政府开支C. 工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要求不高D. 教育普及满足了机械化生产需要【答案】A【解析】【详解】工业革命期间,自由主义思想
29、处于主导地位,让企业自由经营、自由发展,反对国家对经济干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政府对教育投资不到位,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初等教育处于困境状况,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中技术革新部分基本上是企业行为,政府对基础教育投资不到位并不是政府财政收入不足,而是自由主义理念问题,故B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不断发展,企业需要劳动力,更需要掌握技术的劳动力,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教育出现瓶颈,并不是教育得到普及,故D项错误。23.下图是19531983年苏联的实际GDP平均增长率柱状图,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年),纵坐标表示实际GDP平均增长率。根据柱状图,下列选项关于苏联实际GDP平均增长率的解读正确的是A. 五十年代增
30、长得益于中央下放经济管理权B. 七十年代最大得益于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C. 出现两次负增长源于世界性石油经济危机D. 总体上的波动变化源于苏联经济模式变革【答案】A【解析】【详解】赫鲁晓夫虽然没有突破斯大林高度集中经济模式,但是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并给企业部分权利,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使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故A项正确。勃涅日列夫时期,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苏联一度成为超级大国,此时国民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故B项错误;第一次负增长是在赫鲁晓夫统治后期,第二次负增长是在勃涅日列夫统治后期,两次改
31、革的失败都引起经济的衰退,与世界1973年石油危机都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苏联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出现波动性与苏联改革进程的波动和美苏争霸的态势相关,此时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始终是斯大林模式,模式不存在变革,仅仅有一定的冲击,故D项错误。24.两极格局瓦解后,叙利亚民族、宗教问题不断发展,引发叙利亚危机。2015年美国总统宣称不向叙利亚派兵。下图为当时的政治讽刺漫画。由此可知A. 中国经济发展制约美国不出兵B. 中国协助美国维护中东和平C. 美国对外交往凸显霸权主义D. 美国的冷战思维影响到中东【答案】C【解析】【详解】漫画中,美国军人穿上了中国制造的军鞋,虽然叙利亚地面上没有美国军鞋,但地面上都
32、是美国军队。“穿新鞋,走老路”,表明了美国穿上中国制造的新鞋,走的依然是霸权主义的老路,故C项正确。中国军鞋销往美国属于正常的经济交往,并不涉及到军事方面,美国是否出兵叙利亚是由美国内外政策决定的,故A项错误;美国总统虽然宣称不向叙利亚派兵,但漫画中美国依然走老路,出兵叙利亚,中东并没有出现和平局面,故B项错误;美国是赤裸裸地出兵叙利亚,并不是采取冷战手段,即非战争手段,故D项错误。25.2011年总统奥巴马曾在一次晚宴上问乔布斯,能否在美国生产苹果手机。乔布斯回答:“这些工作机会回不来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经济全球化趋势难以逆转B. 美国制造业日趋空心化C. 发展中国家经济逐渐崛起D.
33、国际经济秩序趋于合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奥巴马和乔布斯的对话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A选项符合题意。仅从苹果手机的生产地来说,不能得出美国制造业日趋空心化的结论,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崛起无关,C选项排除。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仍然存在,D选项排除。二非选择题26.材料:民国初年,卫生事业发展缓慢。1913年,内务部将京城卫生陈列所直属部办,扩大规模,陈设近代卫生器械和图片、书籍等,供民众参观。1915年制定的违警律增加了“身体及卫生之违警罪”,对水源、沟渠、饮食加工等卫生进行规范;同年内务部发布文
34、官高等考试令,对公职卫生人员的素质提出要求,待录人员应掌握病理、解剖、药剂、化学等专门知识。同时,内务部颁布管理药商章程和限制药用鸦片吗啡等品章程二则,涉及药商、药士的资格管理,瘾癖类药物、处方药、剧毒药的管理以及相关处罚规定等。1916年颁布传染病预防条例,对鼠疫、霍乱、白喉、天花等烈性和急性传染病的处理程序、责任主体、技术操作等做出规范,改变了传统医学关于传染病是瘴疠之气的看法。经过改革,民初的卫生事业有了很大改观。摘编自深圳实验中学陈振宇老师硕士论文(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民初卫生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内务部对卫生事业改革的意义。【答案】(1)特点:重视法律制度
35、的保障作用;注重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作用;强调公共卫生;对卫生人员、药物、卫生事务进行全面管理;强调政府监管责任。(2)意义:提升了民国公民卫生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规范了医疗卫生行业,有利于卫生科学的发展;有利于民众身心健康;有利于公共卫生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解析】【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1915年制定的违警律增加了身体及卫生之违警罪,对水源、沟渠、饮食加工等卫生进行规范”得出重视法律制度的保障作用;强调公共卫生。“同年内务部发布文官高等考试令,对公职卫生人员的素质提出要求,待录人员应掌握病理、解剖、药剂、化学等专门知识。”得出强调公共卫生;对卫生人员、药物、卫生事务进行全
36、面管理;“同时,内务部颁布管理药商章程和限制药用鸦片吗啡等品章程二则,涉及药商、药士的资格管理,瘾癖类药物、处方药、剧毒药的管理以及相关处罚规定等。1916年颁布传染病预防条例,对鼠疫、霍乱、白喉、天花等烈性和急性传染病的处理程序、责任主体、技术操作等做出规范,改变了传统医学关于传染病是瘴疠之气的看法”得出重视法律制度的保障作用;注重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作用;强调政府监管责任。(2)意义,依据材料“经过改革,民初的卫生事业有了很大改观”,结合第一问的特点和所学可知,意义是提升了民国公民卫生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规范了医疗卫生行业,有利于卫生科学的发展;有利于民众身心健康;有利于公共卫生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