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普洱景东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的Na+ , 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2.甲、乙两人同时空腹做尿液检验。所采集尿样标号分别为1号和2号,经班氏糖定性试剂测定发现,1号试管混合液隔水煮沸冷却后呈现砖红色,2号试管呈蓝色。判断最严谨的是A.甲出现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患者B
2、.乙不可能是糖尿病患者C.甲出现尿糖,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D.乙是糖尿病患者3.如图为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过程和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坐标曲线图,对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假定为正式实验,则为预实验B.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和促进根的生长作用相同C.控制无关变量非常重要,如处理时间相同,植物材料相同等D.在A点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不同生长素浓度4.在寒冷时,肾上腺素有增加产热的作用,能与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和体温分别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甲状腺激素 抗利尿激素A.B.C.D.5.用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
3、h)杂交得F1 , F1自交得F2 , 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假如这两对基因都是完全显性遗传,则F1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最可能是( ) A.B.C.D.6.一般地说,干旱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干旱地区种植;潮湿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潮湿地区种植。在这里,干旱和潮湿所起的作用是A.诱发基因突变B.引起染色体变异C.选择表现型D.导致基因重组7.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花药离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的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基因的突变和基因重组B.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C.植物的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都必须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蛋白质工程也需
4、要构建含控制预期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表达载体8.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B.C.D.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C.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10.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的细胞外液就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5、B.内环境包括血浆、细胞液、淋巴C.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稳定不变D.内环境稳态仅通过神经调节来维持11.一对表现型正常夫妇,生了一个克氏综合征(其染色体组成是44XXY)并色盲的儿子,那么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 A.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B.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C.男方减数第一次分裂D.男方减数第二次分裂12.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且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基因突变)若a的基因频率变为95%。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可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B.此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物种D.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环境1
6、3.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总能保持稳态的平衡B.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14.“验证酶的催化效率”的实验结果如下图。实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过氧化氢酶催化,虚线表示相同温度下二氧化锰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过氧化氢酶能提供过氧化氢分子活化所需的能量B.在酶催化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先快后慢C.若降低温度,M点右移D.该实验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15.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
7、,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C.D.16.以下不属于反馈调节的是( ) A.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B.机体再次感染SARS病毒时,迅速产生更多的效应淋巴细胞C.草原上蛇与鼠的数量通过捕食和被捕食保持相对稳定D.胎儿分娩时头部挤压子宫,刺激缩宫素的释放,缩宫素浓度升高进一步刺激子宫收缩17.某一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三个基因分别对a、b、d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
8、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 , 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l: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C.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D、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18.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19.反馈是指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
9、抑制了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下图A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統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中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B.甲、乙、丙三者间的食物联系是乙甲丙C.图A中存在正反馈调节,图B中存在负反馈调节D.乙一定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最可能是草本植物20.如图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Y表示生物体内酶的多样性,甲、乙、丙、丁表示四种不同的生物,则同化或异化作用步骤最复杂的是丁B.若Y表示遗传多样性,甲、乙、丙、丁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
10、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丁C.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甲、乙、丙、丁表示四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则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丁D.若Y表示生态系统多样性,甲、乙、丙、丁表示地球表面不同的发展阶段,则离我们最远的发展阶段是丁二、判断题(共10题;共10分)21.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够遗传的(判断对错) 22.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判断对错) 23.细胞中常见元素有C,H,O,N等20种,其中C是最基本元素 24.在人的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跟其他细胞是相同的 25.细胞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26.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需要穿过一层膜。 27.人类基因组测序
11、是测定人的46条染色体的一半,即23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判断对错) 28.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判断对错) 29.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 30.烟草、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的碱基种类依次分别为5、4、4。( ) 三、填空题(共2题;共16分)31.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身体_,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先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_,理由是_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
12、,理由是_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_ , 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_ 32.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在水稻的生育期中,稻瘟病危害水稻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稻瘟病引起水稻病症主要有褐色病斑型和白点病斑型,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水稻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播种方式试验编号植株密度(106株/公顷)褐色病斑型发病程度白点病斑型发病程度单位面积产量品种A品种B1单播60+2单播30+3混播33+4单播06+5单播03+注:“+”的数目越多表示发病程度越高或产
13、量越高,“一”表示未染病据题干信息及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抗白点病斑型的水稻是品种_,判断依据是_(2)设计1、2两组实验,可探究_(3)1、3、4三组相比,第3组产量最高,可能原因是_(4)稻瘟病病原体与水稻之间属于_关系若实验田的水稻被某种鸟大量捕食而明显减少时,该鸟的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鸟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_(选填“偏小”或“相等”或“偏大”) 四、解答题(共1题;共11分)33.艾滋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是RNA病毒,它感染人的T淋巴细胞
14、,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使患者死于广泛感染请回答: (1)图中表示病毒正侵入细胞,进入细胞的是病毒的_ (2)图中过程称为_,是以_为模板,在_酶的作用下合成_,此过程所需原料为_若病毒RNA某片段碱基序列为AACCGU,则经过程形成的产物对应片段中含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个,含嘌呤碱基_个 (3)和的遗传信息转递过程分别称为_、_ (4)据图写出HIV病毒侵染、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规律:_ 五、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10分)34.图 1 为某班同学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图 2 为苹 果酒发酵过程中利用的两种简易装置,请分析回答: (1)过程使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其代谢类型是_
15、,用化学反应式表示过程利用的原理是_。 (2)过程与过程相比,需要更改的条件是_。 (3)某同学利用图 2 装置完成苹果酒的制作过程。若用乙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必须 进行的操作是_。与乙装置相比,甲装置的优点是及时吸 收发酵产生的CO2 ,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优点?_。 (4)在_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_。若进一步检测所得苹果酒 中酵母菌的数量,可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或_法。 (5)发酵完成后,该班同学制作的苹果酒品质非常好,为方便后续年级使用,可将菌种采用_的方法保存。 六、综合题(共2题;共13分)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病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
16、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质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图中所示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 (2)若将含有A基因的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必须满足无菌无毒、营养、_、气体环境等条件,才能使细胞大量增殖;若受体细胞是受精卵,则需将其在体外培养到_时期,然后进行胚胎移植,培育成转基因动物(3)过程采用的实验技术是_;获得的X是_ (4)科学家欲对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生产出效果更好的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根据预期_ , 设计_,最终通过基因拼接,将抗体基因改造成嵌合抗体基因,然
17、后导入到淋巴细胞中表达检测该基因在淋巴细胞中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可用_技术36.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根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在A,B,C,D四个实验中,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_(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
18、进展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IAA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植物IAA分布(%)向光侧背光侧A50.050.0B50.249.8C50.149.9D49.550.5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根据上述两个事实推测,就这几种植物而言,其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_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_有关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D 2.【答案】 C 3.【答案】B 4.【答案】 B 5.【答案】 D 6.【答案】 C 7.【答案】 D 8.【答案】 D 9.【答
19、案】 C 10.【答案】A 11.【答案】 A 12.【答案】 C 13.【答案】 A 14.【答案】 A 15.【答案】 A 16.【答案】 B 17.【答案】 A 18.【答案】 B 19.【答案】 B 20.【答案】 D 二、判断题21.【答案】 错误 22.【答案】错误 23.【答案】 正确 24.【答案】错误 25.【答案】 正确 26.【答案】错误 27.【答案】错误 28.【答案】错误 29.【答案】 错误 30.【答案】正确 三、填空题31.【答案】较强;微小;B;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D;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竞争;捕食
20、 32.【答案】B;4、5水稻都未感染白点病斑型;植株密度对品种A水稻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混播后水稻发病程度下降;寄生;物理;信息传递;偏大 四、解答题33.【答案】 (1)RNA(2)逆转录;RNA;逆转录;DNA;脱氧核苷酸;3;6(3)转录;翻译(4)五、实验探究题34.【答案】 (1)酵母菌;异养兼性厌氧型;C6H12O62C2H5OH+2CO2+能量(2)温度升高到30-35度;提供氧气(3)每隔12小时将瓶盖拧松一次;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4)酸性;灰绿色;稀释涂布平板法(5)甘油管藏 六、综合题35.【答案】 (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2)温度和pH;囊胚(或桑葚胚)(3)细胞融合(动物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4)(嵌合)抗体的功能;(嵌合)抗体的结构;抗原抗体杂交 36.【答案】 (1)A与B;C与D;背光侧IAA多于向光侧(或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2)抑制生长;向光侧生长抑制物多于背光侧(或生长抑制物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