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64KB ,
资源ID:779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798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语文(23)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语文(23) WORD版含答案.doc

1、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参与(y) 褶皱(zh) 曝晒(p)差强人意(ch) B. 着想(zho) 蒙骗(mng) 哺育(b) 锐不可当(dng) C. 档案(dng) 押解(ji) 打烊(yng)一哄而散(hng) D. 骨髓(su) 生肖(xio) 揣度(du) 命途多舛(chun)(原创)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中国司法部长表示,中国政府一贯重视预防和打击犯罪,将一如继往地参与国际合作,打击跨国组织犯罪活动。 B.

2、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总爱在自己的抽屉上装把锁,保护自己的“隐密世界”,而不愿意什么话都向父母敞开心扉。 C. “冲冠一怒”之所以往往得到公众的理解甚至喝彩,是因为面对那些矛盾聚积多时、且与公众利益攸关之事,领导们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 D. 老字号不能躺在祖宗留下的金子招牌上以老卖老,而必须与时俱进融入现代商业文明,否则就会被历史的大潮淹没。(原创)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0日发表声明说,近日在克里米亚的事态发展使乌克兰危机加剧,他敦促各方避免挑衅言辞和轻率行事。 B. 澳门回归十五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人才不足问题日益凸显,“澳门青

3、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应运而生。 C. 盒饭能保质90天,并且号称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这是个匪夷所思的奇迹,更令人叹为观止。 D. 刚过去不久的今年春节期间,一些地方遭遇严重雾霾天,可照样烟花爆竹不绝如缕,刺鼻的火药味四处弥漫。(原创)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客机失联,那些别有用心的谣言不仅是对所有关注者的挑衅,更是对失踪乘客及其亲人的侵犯。 B. 我们普通的航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而生物航煤则是利用从废弃动物油脂、农林废弃物和油藻等原料中提炼出来的。 C. 沈中阳委员指出,创建“平安医院”,为患者就医营造良好环境,解决好医护人员安全,已迫在眉睫。 D.

4、 张艺谋的新片归来带来深沉的震撼,是生活减法的极致,孕育巨大思想力量,其票房的高低,正是民族希望的试金石。(原创)5. 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愿以我这枯燥、无聊的人生,换条欣欣向荣,生气蓬勃的新生命。我愿以我这烦闷而急躁的心灵,变成和月亮那样恬淡,那样幽闲。我愿将满腔的忧愤, !我愿将凄切的悲歌, !我愿以绵绵的情丝, !我愿以热烈的一颗赤心, !我愿我所有的一切,都化归乌有,化归乌有呵! 浮之于太空 挂之于树梢 给与林间鸣鸟 诉之于春风A. B. C. D.(原创)6.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15个字。(4分)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

5、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 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原创)7. 仿照下面示例,写一组句子。要求: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并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5分)【示例】白云由于躲闪风的追逐 而在天上奔跑;阳光由于寻找鱼的身影 而在浪尖跳跃。 (原创)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

6、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9分)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这两个字涵义极广。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再比方街上有一个乞丐,我只能见到他的蓬头垢面,觉得他很讨厌;你见他便发慈悲心,给他一个铜子;旁人见到他也许立刻发下宏愿,要打翻社会制度。这几个人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

7、有弱。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的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朱子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你姑且闭目一思索,把

8、这幅图画印在脑里,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 “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

9、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选自朱光潜谈静)8第一段中说“感受”的含义极广,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一涵义的一项是( )A人的感官和心灵B感知到对象C对象引起的人的心灵的反应D不同个体的反应有差异(改编自2010年江苏高考卷第17题。原题为主观题:17第一段说“感受”的“含义极广”。请根据文意,说明“含义极广一表现在哪些方面。)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感受力的不同,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不同。B天才的

10、感受力格外强烈,能领略到生活的更多趣味。C物界的沉寂与否,与心境的空灵有关,心境愈敏锐,愈不觉得物界沉寂。D尘世喧扰,不如空谷幽寂更能得静。(原创)10文章结尾说:“这就是忙中静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静趣”的含义。(改编自,原题为:作者所说的“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我在 张晓风 (1)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学,于是抱膝坐在床上,望着窗外寂寂青山、迟迟春日,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凄凉。当时因为小,无法对自己说清楚那番因由,但那份痛,却是记得的。 (2)为什么痛呢?现在才懂,

11、只因你知道,你的好朋友都在那里,而你偏不在,于是你痴痴地想,他们此刻在操场上追追打打吗?他们在教室里挨骂吗?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啊?不管是好是歹,我想跟他们在一起啊!一起挨骂挨打都是好的啊! (3)于是,开始喜欢点名,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小脸还没有开始脏,小手还没有汗湿,老师说:“XXX。” (4)“在!” (5)正经而清脆,仿佛不是回答老师,而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诉天地,告诉历史,说,有一个孩子“在”这里。 (6)回答“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 (7)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能基于我在这里,刚好,你也在这里的前题?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份

12、吗?就连神明,其所以神明,也无非由于“昔在、今在、恒在”,以及“无所不在”的特质。而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已“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感到另一种可贵,仿佛我是拼图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块小形状,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却也是不可少的一块。天神的存在是无始无终浩浩莽莽的无限,而我是此时际此山此水中的有情和有觉。 (8)有一年,和丈夫带着一团的年轻人到美国和欧洲去表演,我坚持选崔颢的长干曲作为开幕曲,在一站复一站的陌生城市里,舞台上碧色绸子抖出来粼粼水波,唐人乐府悠然导出:君家何处走,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9)渺渺烟波里,只因错肩而过,只因你在清风我在明月,只因彼

13、此皆在这地球,而地球又在太虚,所以不免停舟问一句话,问一问彼此隶属的籍贯,问一问昔日所生、他年所葬的故里,那年夏天,我们也是这样一路去问海外中国人的隶属所在的啊! (10)旧约里记载了一则三千年前的故事,那时老先知以利因年迈而昏聩无能,坐视宠坏的儿子横行,小先知撒母耳却仍是幼童,懵懵懂懂地穿件小法袍在空旷的大圣殿里走来走去。然而,事情发生了,有一夜他听见轻声的呼唤:“撒母耳!” (11)他虽渴睡却是个机警的孩子,跳起来,便跑到老人以利面前:“你叫我,我在这里!” (12)“我没有叫你,”老态龙钟的以利说,“你去睡吧!” (13)孩子躺下,他又听到相同的叫唤:“撒母耳!” (14)“我在这里,是

14、你叫我吧?”他又跑到以利跟前。 (15)“不是,我没叫你,你去睡吧。” (16)第三次他又听见那召唤的声音,小小的孩子实在给弄糊涂了,但他仍然尽快跑到以利面前。 (17)老以利蓦然一惊,原来孩子已经长大了,原来他不是小孩子梦里听错了话,不,他已听到第一次天音,他已面对神圣的召唤。虽然他只是一个稚弱的小孩,虽然他连什么是“天之钟命”也听不懂,可是,旧时代毕竟已结束,少年英雄会受天承运挑起八方风雨。 (18)“小撒母耳,回去吧!有些事,你以前不懂,如果你再听到那声音,你就说:神啊!请说,我在这里。” (19)撒母耳果真第四度听到声音,夜空烁烁,廊柱耸立如历史,声音从风中来,声音从星光中来,声音从心

15、底的潮声中来,来召唤一个孩子。撒母耳自此至死,一直是个威仪赫赫的先知,只因多年前,当他还是稚童的时候,他答应了那声呼唤,并且说:“我,在这里。” (20)我当然不是先知,从来没有想做“救星”的大志,却喜欢让自己是一个“紧急待命”的人,随时能说“我在,我在这里?” (21)旧约创世纪里,堕落后的亚当在凉风乍至的伊甸园把自己藏匿起来。上帝说:“亚当,你在哪里?” (22)他噤而不答。 (23)如果是我,我会走出,说: (24)“上帝,我在,我在这里,请你看着我,我在这里。不比一个凡人好,也不比一个凡人坏,我有我的逊顺祥和,也有我的叛逆凶戾,我在我无限的求真求美的梦里,也在我脆弱不堪一击的人性里。上

16、帝啊,俯察我,我在这里。” (25)“我在”,意思是说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里。 (26)几年前,我在山里说过的一句话容许我再说一遍,作为终响: (27)“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选自读者2012第18期,有删减) 11作者以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开篇有什么作用?(2分)(原创) 12.请理解文中两处画线语句的内涵。(4分)(原创) 回答“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 “我在”,意思是说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里。 13.具有迷人的古典美是本文突出的特点。请结合文句作具体的赏析。(4分)(原创) 14.联系全文,说说“我在”“我在这里”等掷地有声的

17、话语所蕴含的情感。(4分)(原创) 15.作者在节中提出了人与人的情谊全基于“我在”与“同在”的观点。请联系全文,分条简述作者的理由。(6分)(原创)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孟德传(宋)苏辙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多名山。德出其妻,以其子与人,而逃至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

18、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而去,试之前后如一。”后至,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道适知,德称病,得除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夫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注神勇:禁军兵

19、营名。 利:同“痢”。 :犹贴耳。这里是形容动物变得驯服的样子。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不复恤矣 恤:体恤B. 亦辄不死 辄:总是C. 乃使为自告者 自告:自首D. 今其中无所顾 顾:顾念(原创)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以其子与人 以祈请使诣北B. 则止而坐 吾尝终日而思矣C. 发越于外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D. 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原创)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篇点明孟德身份,介绍他的特殊爱好,为后文故事的发展买下了伏笔。B. 特殊的爱好,特异的行动,特大的困难,突出了人物的

20、奇异色彩,展开了富有浪漫主义气息的情节,使整篇故事生动曲折,。C. 世上君子有追求之心,也有畏惧之心,与孟德的浩然坦荡形成对比,突出了孟德的形象。D. 文章以叙述为主,但最后一段抒情是最着意的笔墨,也是作者见识超卓之处:孟德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奇特,而是“有道”。(原创)19.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世 之 君 子 皆 有 所 顾 故 有 所 慕 有 所 畏 慕 与 畏 交 于 胸 中 未 必用 也 而 其 色 见 于 人 望 而 知 之(原创)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4分) (2)道适知,德称病,得除为民。

21、(3分) (原创)(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暗香 姜夔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注释辛亥冬,作者应邀到范成大石湖别墅做客,逗留月余,作暗香、疏影二曲。何逊:南朝梁诗人。曾作咏春风诗。在扬州时,居处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来年他由洛阳再赴扬州访梅,却彷徨终日,不能成章。21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词,作者借景言情,感慨今昔,追念旧游。上阕主要运用了 和 的表现手法。(2

22、分)(原创)22“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进行赏析。(5分)(改编自2014年语文报寒假专号诗歌鉴赏题)(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论语子路)23这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孔子的为政思想,即 。(2分)(原创)24请你对孔子的上述为政思想进行评析。(3分)(原创)(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凤兮凤兮!

23、何德之衰? , 。(论语)(2)歌台暖响, ; ,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3)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4)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原创)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作家冯骥才说过这两句话:“陨石耐不住天上的寂寞, 它宁肯毁灭,也要发光。”“夜空中的火焰在闪烁过后会更加黑暗。”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

24、、套作。(原创)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A(B项,着想zhu;C项,档案dng;D项,骨髓su)2. C(A项,一如既往;B项,隐秘;D项,倚老卖老) 3. B(A项,“轻率”应为“草率”。 C项,“叹为观止”是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不能用于对不好的事物。D项,“不绝如缕”指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不断。这里应为“不绝于耳”。)4. D(A项,语序不当,“不仅”、“更”后面的内容互换位置;B项句式杂糅,删掉“利用”;C,搭配不当,在“安全”后加“问题”)5. A6. 心态决定境遇/事情的发展。(4分)7示例:落叶由于回避树的爱护而在空中旋转,蝴蝶由于追逐花

25、的芬芳而在林间飞翔。(5分,句式2分,修辞2分,逻辑1分)8A9D10指心界空灵(或摆脱物界喧嘈),在悠然遐想中获得无穷妙悟。(3分)11再现了一个活泼、可爱、阳光的小女孩,引起读者的人生体验与情感的共鸣;凸显“我在”的可贵;同时为后文具体阐述“我在”与“同在”的价值与意义作铺垫。(3分,每点1分)12. 我与同学老师等他人同在而获得的友情,师生情,内心充实和愉悦。(2分) 既要肯定自我价值,也要正视自我缺陷,勇敢而完整的在生命里求真求美。(2分)13. 示例一:如开篇“抱膝坐在床上,望着窗外寂寂青山、迟迟春日”,语言清新脱俗,如诗如画,巧妙化用古诗,情景交融,语言精简有力,生动的把一个因生病

26、而失群的小女孩的苦楚与凄凉形象表现出来了。示例二:如描写演奏长干曲的开幕曲,在一站复一站的陌生城市里,舞台上碧色绸子抖出来粼粼水波,唐人乐府悠然导出。,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副唐朝画卷之中,身临其境,如梦如幻。化用古诗词,文言句式与典故,文白水乳,文笔灵动,意蕴深厚,极富浓郁的古典特色。(4分,找出语句,分析手法,描写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每点1分)14. 是对自我存在的自信自爱;是对自我价值的极大肯定与自豪;具有独立人格,积极入世,有情有爱;自豪自己的优点,审视并改正自我的缺陷。(4分,每点1分)15. 受时空局限的我因与“同在”的融合而获得了价值与意义。长干曲主人公与作者对他人籍贯的询问实质都是在

27、追寻生命的“同在”。作者与撒母耳一样立志做一个“我在这里”的人。否定了亚当不敢用“我在”来应答上帝的做法。(答对3点得6分,每点2分)16.A(恤:忧虑,担忧)17.C(在。A项,把/凭借的身份。B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D项,取独/的)18.D(议论,非抒情)19.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人望而知之20.(1)几个月以后,就像吃这些如吃五谷(的平民)一样健康平安,因此进入山的前两年没有饿过肚子。(4分)(2)张安道恰巧作知州,孟德自称有病,才得以(开除兵籍)复员为百姓。(3分)21虚实结合/对比 用典(2分)22“压”写出梅之繁盛,令

28、人赏玩不尽。“寒碧”写出湖水的清冷、澄澈。显示出旧时情景之美好,衬出今日思念之深。(5分)23为政以德,反对残杀(2分)24孔子强调统治者的道德表率作用,这种思想反映出儒家重视仁德的一面,是对专制暴政的匡正;但是,德治主义不免带有理想化的性质,单靠道德人格来维护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是难以达到的。(3分)25(1)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2)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3)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5)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26 作文略。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答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 2、 3、 4、 5、 6(4分)7(5分) 二、(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8、 9、 10(3分) 11(2分) 12(4分) 13(4分) 14(4分) 15(6分) 三、(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6、 17、 18、 19(3分)世 之 君 子 皆 有 所 顾 故 有 所 慕 有 所 畏 慕 与 畏 交 于 胸 中 未 必用 也 而 其 色 见 于 人 望 而 知 之20(1)(4分) (2)(3分) 21(2分) 22(5分) 23(2分) 24(3分) 25(6分)(只选3小题)(1) (2) (3) (4) (5) 四、26作文(60分)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