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五单元时空坐标单元概述从 1840 年开始,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面对民族危亡,近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不断探索独立、富强之路。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太平天国发动起义,试图推翻清朝,继而,清政府发动洋务新政,试图解决国弱民贫问题;19 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制,掀起了戊戌维新运
2、动;1900年,义和团运动掀起高潮。中国各阶层为救亡图存、维护国家主权进行着前仆后继的抗争。第 16 课两次鸦片战争课程标准:1.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2.认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内容和意义。课标解读:1.从“历史阐释”角度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2.从“时空观念”角度比较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3.从“家国情怀”角度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4.运用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课前自主预习 一、19 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世界:19 世纪中期,西方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和。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1)英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英国在美洲、非洲夺取
3、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2)法国从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3)19 世纪 40 年代,俄国势力侵入中国东北和。(4)商人活跃于世界各地,美国资产阶级成了英国侵华的帮凶。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亚洲越南新疆地区美国2中国:当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代,中国正值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巨变的前夜。清政府作为中国统治者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1)自给自足的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非常落后。(2)君主专制统治仍很顽固。(3)武备陈旧,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很差,使用的武器主要是,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4)正在激化中,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冷兵器社会阶级矛盾知识拓展 鸦
4、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的比较项目中国英国政治封建制度没落,阶级矛盾尖锐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国力强盛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思想 文化专制,科技落后思想文化繁荣,近代科技领先外交 闭关锁国殖民扩张二、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18401842)(1)原因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后,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客观原因封建的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闭关锁国,军备废弛直接英国为了扭转对外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工业革命(2)过程爆发年 6 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扩大 1841 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结
5、束1842 年 8 月,英国入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签订,战争结束1840南京条约(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a割地:割给英国。b赔款:2100 万银元。c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d开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南京条约的附件:1843 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权。南京条约香港岛 1844 年美法分别与中国签订和。(4)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半殖民地半
6、封建国家概念阐释(1)领事裁判权:是指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主要内容是:该侨民在居留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由其本国在居留国的领事或法庭依其本国法律审理。这是帝国主义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一种特权制度。旧中国从 1843 年起,英、美、法、俄、日等相继取得过这种特权。(2)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在中国与外国签订的
7、条约中,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因而是片面的。问题探究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提示:(1)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3)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主主义革命。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原因根本原因:列
8、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英法等国提出要求,遭到拒绝。修订条约(2)过程第一阶段(1856 年 10 月1858 年):1856 年 10 月,英军进攻广州法国加入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进逼天津签订。第二阶段(1859 年 6 月1860 年 10 月):英法不满进京换约路线,再度挑起战争攻陷天津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美俄乘机强迫清政府与它们签订不平等条约。特别是俄国,乘机强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天津条约北京条约(3)条约内容(4)影响:中国社会的程度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问题探究 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近代列强侵华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提示:原因:
9、(1)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腐朽,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2)战争爆发后,腐朽的清政府,战和不定,指挥混乱,用人不当。(3)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实力雄厚,武器先进,且蓄谋已久。(4)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启示:(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在“古今一大变局”中被迫一次次的妥协,开始了痛苦的转型。这启示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积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国更要和平崛起。(2)在西方列强的侵略战争下,腐朽封建的清政府败的体无完肤,这就启示我们要顺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3)闭关锁
10、国没有出路。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大力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和文化,助推中国梦的实现。三、开眼看世界1背景(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紧对外侵略扩张。(2)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清朝,民族危机严重。(3)鸦片战争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2代表人物(1)林则徐主要活动:在广东主持禁烟斗争;设立译馆,编译了等资料。地位: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闭目塞听四洲志各国律例(2)魏源主要活动:受林则徐嘱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出一书。地位: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他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近代
11、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3)徐继畬主要活动: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一书。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地位: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 80 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3核心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4实质:是对西方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5评价: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寰球,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对后来的洋务派、维新派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问题探究 3:有人说:“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
12、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材料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提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课堂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天朝上国”的暮年悲歌鸦片战争史料一 史料二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斐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 170 周年反思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根据史
13、料二分析,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的最大改变是什么?其评论的视角是什么?信息解读(1)史料一图片反映了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远远落后于时代潮流;19 世纪 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急于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客观上表明英国要打开封闭的中国市场。(2)史料二信息“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体现了鸦片战争对中国文明转型的影响。提示(1)本质差异:西方已经迈进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阶段;中国还处于落后的农耕文明时代(或封建社会)。主要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2)改变:鸦片战争促进中国文明转型,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视角:近代化史观。运用多元
14、史观解读鸦片战争【典例 1】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之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这一规定()A便利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B造成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C破坏了近代中国司法主权D导致了洋货倾销中国内地审题指导 定时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抓关键:“英国货物,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这一规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析选项:选项排查分析正误A 项南京条约中这项规定,减轻了英国货物的关税成本,便利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正确B 项列强的经济侵略造成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并不单单是这一规定。错误C 项这一规定与关税有关,和司法无关。错误D
15、项南京条约确定的通商口岸主要在东南沿海,内地自然经济依然顽固地占统治地位。错误答案 A史实阐释论述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1)题型解读这类选择题常见的题干表达方式为史实的叙述或评论,有时是夹叙夹议。呈现方式是既无图表又无引文。(2)解答技巧此类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通读题干,把握材料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史实叙述;然后准确定位史实的时空并思考题目的核心词;最后在结合上述审读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所学对选项逐个筛选。探究点二“天朝上国”的再次沉沦第二次鸦片战争史料一 史料二 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思考:结合史料一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
16、相比,在通商口岸方面有何变化?史料二中的规定表明了什么问题?信息解读 抓住题干中的“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不得提书”等有效信息的规定,结合史实可知,中英天津条约规定清政府以后不能再把英国贬低为“夷”,这说明清朝自己的规定都已受到英国的干涉。提示 变化:由东南沿海地区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并且深入到长江中游;由远离清朝的统治中心到临近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带北京。问题:“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典例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们毫不理解磕头一事是维系着满清政府统治合法性的公开证明,就像皇帝弄不明白选票就是西方政府合法统治的公开证明一样。他们反而怀疑皇帝拒不接受国书里面
17、包藏着巨大的阴谋,更加顽固坚持要亲递国书”。据此可知()A西方主导国际法的制定B清政府统治合法性遭受质疑C英法蓄意制造侵略借口D中西文明的冲突异常激烈审题指导 定时空:第二次鸦片战争。抓关键:“他们毫不理解磕头一事是维系着满清政府统治合法性的公开证明,就像皇帝弄不明白选票就是西方政府合法统治的公开证明一样”。析选项:选项排查分析正误A 项材料依据不足。错误B 项对材料误读。错误C 项对材料误读。错误D 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当英方提出递交国书时,只是按照西方国际法的惯例行事,并没有考虑到清朝君主专制的特殊国情。当清政府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时,被英方以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理由加以拒绝,说明双方在国际交
18、往中存在巨大分歧。正确答案 D从文明史观看,清政府的外交进步发生在洋务运动中。近代条约体制的确立、公使驻京的实现、觐见问题的最终解决,使得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开始取代传统宗藩体制。总理衙门的设立、向外派使的尝试、利用公法知识维护自身国权等行为,表明晚清政权开始较为主动地开展外交活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与英法两国激烈交涉的主要焦点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一项,它被清政府列为谈判中的“第一要事”。至于在今天被人们所看重的“利益”,如开放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协定关税、保护传教士、赔款、领事裁判权等,对于手操生死予夺大权的皇帝来说,都是可以随意处置的“小事”,双方很快就在这些“小事”
19、上达成了协议,这也充分说明清政府的无知无能。思维能力升华 一、对比分析说明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巨变阶段项目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社会性质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独立国家,享有完整主权领土、关税、司法等主权遭到破坏经济结构封建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革命性质反封建的农民革命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社会思潮程朱理学和乾嘉学风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向西方学习对外关系闭关锁国被迫对外开放结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二、如何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悉夷、师夷、制夷的三位一体。首先,
20、“悉夷情”是“师夷”的必要前提;其次“师夷长技”是“攻夷”、“款夷”、“制夷”的重要手段;最后“制夷”是“师夷”的最终目的。上述三条是前提、手段和目的的有机统一,其中根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制夷”,而积极的办法是“师夷长技”。“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对外国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变局:一方面,列强以炮舰开路,侵我主权,是中华民族的仇敌;另一方面,侵略者又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领先中国。就前者而言,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列强对落后民族的野蛮征服,是以强凌弱的强盗行径;就后者而言,则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腐朽的封建帝国的挑战。对于中国来说,鸦片战争既是沦为半殖民地悲剧的开始
21、,又是促其猛醒、奋起直追的契机。简言之,鸦片战争既是侵略,也是挑战。魏源等人最早察觉并敢于正视中国与西方强国之间的悬殊差距,从而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步,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但是学习西方只停留在器物层面,没有冲破封建主义束缚,因此也就不可能寻求到真正的强国御侮之道。课堂归纳小结网络构建教材必背1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同时,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2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经
22、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3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但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不能认为中国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或认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4不能理解为一半殖民地、一半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主权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是灾难,而由封建走向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则是进步。因此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对中国来说是灾难与机遇并存。请做:随堂巩固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