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徐州市2012-2013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7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20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21题第25题,共5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及答题纸密封线内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2、,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高二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周代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与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国族成员的力量。但宗法制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 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 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疏远,甚至互相兼并 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取足够税收 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阻碍官僚体制发展2.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
3、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指的是A.土地国有制度的最终确立 B. 井田制在历史上的完全消失C.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D.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3.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A.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B.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4.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时期,下列现象或价值观最可能在社会上盛行的是 A.争功逐利 B.仁义道德 C.礼乐教化 D.无为而治5.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
4、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6.西汉时贾谊上书治安策,建议汉文帝以礼、义、廉、耻的道德律来矫正社会上崇势尚利的颓风。这一主张体现了A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墨家学说7.西汉桓宽依据盐铁会议记录编撰的盐铁论水旱曰:“小铁匠们家人相一,父子戳力,各务为善器,农事急,輐远衍之阡陌之间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文中 “小铁匠们”A. 其生产具有小农经济的特点 B.是官营手工业生产的典型C.是家庭手工业生产的典型 D.其产品具有商品生产的性质 8.对右面画像石及其相关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画像石只是艺术作品,对历史研究价值 不大
5、B.按史料性质分类,画像石属于文献史料 C.画像石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基本状 况 D.画像石反映出当时畜牧业经济十分发达9.司马相如的文学作品气势恢宏、词藻华丽,主要反映了西汉时期A.封建国家繁荣昌盛 B.民间生活丰富多彩C.百姓反抗风起云涌 D.青年男女爱情真挚10.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 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11.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下列书法作品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王羲之的兰亭序 B.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C. 张旭
6、的肚痛帖 D.赵孟頫的汉汲黯传12.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与之相关的措施包括 西汉设置“中朝”唐朝实行三省制 明朝设立内阁 清朝设立军机处 A. B. C. D.13.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称:“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这一记载表明A.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 B.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城市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D.部分草市发展为城镇14.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记载:“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唯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云自唐以来名家,今三百余年矣。”材料说明
7、家庭手工业发达 纺织工艺高超 技术保守性强 出现历久不衰的名家A. B. C. D. 15.明清时期,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这些会馆是A.政府设立的管理商业贸易的税务场所w B. 同一地域的商贾交际聚会的重要场所C.政府设立的经营贸易的办事处 D.商人从事货币兑换的金融市场所在地16. 明代宜兴徐氏,“拨己田千亩以赡其(贫困的族人)婚丧服食之费,曰义庄。又以为养之不可 无教也,爰置学一区,曰义塾,岁延有学行者一人为师,凡族之来学者,束修食用咸取给义 庄”。徐氏的举动反映出当时A.明政府鼓励私人投资办学 B.区域性商人团体崛起C.赈济救助具有宗族组织性 D.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17. 古
8、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18. “儒者之学全无头脑”,“鄙儒无识,俗儒无实,迂儒未死而臭,名儒死节殉名”。推测说这番话最有可能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9. 某史书上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所说的“盖隐然执政之府”指的是 A.中书省 B.政事堂 C.内阁 D.军机处20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
9、,一命之官,奠不分天子之权,以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这反映出顾炎武的思想是A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 B主张思想自由,批判虚假说教C主张主张在民,但又有复古情结 D反对君主专制,但又尊崇传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第21题15分,第22题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奴。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古先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而公法立,力专一。民农
10、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本”、“末”分别指的是什么?有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某一经济政策的渊源。试指出这一经济政策并说明其对当时秦国发展所起的作用。(2)材料二对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政策的政治文化意义作了怎样的论述?(3)推测材料三所说的是哪一社会阶层的处境?古代社会“尊农夫”为什么会出现“农夫已贫贱矣”这
11、一情形?22.(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她。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
12、赋分割比例为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 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 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无所分
13、画”和“无所寄任”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的。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书省管辖“腹里”的范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了哪些机构进行管辖。(4分)(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述。(11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23. (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 -清史稿志四十六 【材料二】 乾隆十五年(1750年),始设驻藏大
14、臣,与达赖、班禅参互制之。 清史稿志一百二十【材料三】 下图(左)是清代画家绘制的反映康熙北巡边境,筹划抗击沙俄的画卷(局部)。下图(右)是清代画家绘制的反映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画卷(局部)。 请回答:(1)材料一中“讨平之”的“之”指的是哪个政权?(2)史学界认为:清史稿“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往往可见”。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一个错误并予以改正。(3)材料三中的两幅画,能否作为证明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证据?简要陈述你的理由。(4)上述三则材料均是围绕哪一个共同主题所收集的素材?24.(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奥立弗克伦威尔,159
15、9年生于英国亨丁顿一个信奉清教的乡绅家庭,祖先是英王亨利八世的宠臣,曾得到大量寺院土地。他曾在伦敦学法律,后返乡经营土地和牧场。1620年同一个城市商人的女儿结婚。1628年和1640年四次当选为国会议员,同反对王室的领导人物发生联系。他衣着朴素,讲话时常引证圣经,表现为一个虔诚的清教徒。1642年内战爆发后,他看到国会军缺乏骑兵,在亨丁顿、剑桥等郡组织了一支主要由自耕农组成的千人志愿骑兵队。这支骑兵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有“铁军”之称,1644年7月在马斯顿草原一役中获得大捷,扭转了第一次内战的局面。他逐渐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联盟的代表人物,成为“长期国会”中独立派的领袖。16
16、45年1月,国会下院通过“新军法案”,授权克伦威尔建立一支二万一千五百人的军队。这支军队由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不少军官均由平民提升,当时称为“新模范军”。1645年6月,新军在纳西比战役中摧毁了王军的主力;次年6月攻下牛津,英王查理一世逃往苏格兰。1648年12月,克伦威尔清洗国会中长老会派的势力;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国。与此同明,他残酷地镇压了“平等派”和“掘土派”的民主运动和爱尔兰的民族起义,特别是在德罗厄达和韦克斯弗德两地的大屠杀,至今仍遭到爱尔兰人的诅咒。1650年他率军进入苏格兰,击败了当地的王党军队。1652年8月,克伦威尔策动军官向国会请愿,提出各种改革要求
17、。次年4月进一步命令军队驱散“长期国会”。1653年12月,由高级军官、法官、伦敦市长等组成的代表团出面提请克伦威尔接受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护国主的称号,并当场宣读由军官拟订的“政府约法”。克伦威尔任护国主后,建立了他的军事独裁统治,并继续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海外掠夺政策。资产阶级政治家关于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言论选录,世界知识出版社1963年9月第一版,第1-2页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克伦威尔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清教对“徒众”有着怎样的“自律”要求?清教实际上反映的是哪一个阶级的愿望和意志?(2)克伦威尔先后组织了什么军队?为什么具有坚强的战斗力?这支军队在英国资产阶
18、级革命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对于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议会,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有学者认为:克伦威尔最终成为英国最高独裁者可以说是时代的必然,是时代选择了他。即使没有克伦威尔,我相信也会有其他类似的人坐上“护国主”的宝位。这个角色是必然的,至于谁扮演这个角色只是一个历史偶然。(程世高浅谈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明理由。2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对近代日本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
19、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1875年)(1)结合日本历史,说明福泽谕吉为什么提出“汲取欧洲文明”的主张,明治维新中有哪些“汲取欧洲文明”的做法?试举两例。(6分)(2)材料认为“汲取欧洲文明”的理想途径是什么?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说明理由。(4分)徐州市2012-2013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B 2.D 3.A 4.A 5.B 6.A 7.D 8.C 9.A 10.B 11.C 12.A 13.D 14.B 15.B 16.C 17.C 18.A 19.D 20.D 21.(15分)(1)“本”指农业;
20、“末”指工商业。(4分)重农抑商。(1分)为秦国富强及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1分)(2)民众务农不仅可以收获地利,而且有益于端正民心民志;民众致力于农耕,则朴实而易于驱使,谨慎而遵守国法,积累私产而不愿意流徙;这样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地位。(4分)(3)农民(小农)。(1分)土地兼并导致农民失去土地;沉重的赋税和地租剥削; 水旱灾害频繁常使农民破产。(4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2.(15分)(1)山东、山西、河北、蒙占等地;(2分)宣政院;宣慰司;行省。(任答2点,共2分)(2)论文(11分)观点(2分)史实(6分)行省制有地方分权的色彩。(1分)行省可以拥有一定的经
21、济权,可以留用30%的财政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3分)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分)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地方军阀势力。(3分)总结论:行省制较好地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2分)行文逻辑。(1分)23.(1)郑氏政权。(1分)(2)驻藏大臣并非乾隆年间“始设”,在雍正年间就设立了。(2分)(3)注意: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史学方法的掌握水平和历史思维的缜密程度,仅有观点不陈
22、述理由不得分。评分可参考如下四个等级,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A级:可以。因为这是清代人绘制的画卷,作者所处的时代与其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相去不遥远。B级:可以。除陈述“A 级”内容外,能进一步指出,虽然作为绘画,不排斥有艺术加工、夸张的成分,但其总体风格还是接近写实。C级:不能判断。因为还须考察画家所处的具体时代,以判断其是否为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或还须与相关的原始材料印证,才能做出判断。D级:最多只能作为旁证材料。能综合上述三个级别的内容,可补充指出,从画中至少能反映出当时人的服饰,军队的马匹、规模、营帐、旗帜等信息内容。或能反映画家所处时代和画家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认识。(5分)(4)清初统治者巩固与
23、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意正确、言之有理均可)。(2分)24.(1)鼓励个人奋斗,提倡禁欲、戒酒、节俭和积累财富等。(2分)新兴资产阶级。(1分)(2)先是组织骑兵队,后组织“新模范军”。(1分)由自耕农、手工业者组成,能够吃苦耐劳,痛恨封建制度,虔诚信仰上帝,愿为议会献身;纪律严明;军官均由平民提升起来。(2分)铁骑军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获得大捷,扭转了第一次内战的局面;“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摧毁了王军主力。(2分)(3)同意。理由:“护国主”统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符合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不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再版。不同意。理由:“护国主”统治否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实际上就
24、是个人独裁。(2分)25(1)原因:欧洲文明是工业文明,代表历史发展方向;日本门户被美国打开,出现民族危机;日本长期闭关锁国,国力落后,需要壮大自身实力;中国深受列强欺凌的现实引起日本有识之士的警觉。(4分)体现: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答出建工厂、办学校、穿西装、练军队等具体措施亦可。2分)(2)途径:先学文化再学制度最后进行物质建设。(1分)态度:赞同;福泽谕吉学习西方必须思想、制度、经济多管齐下的主张很有见地,遵循先难后易的原则,有利于减少阻力,对明治维新有指导和推动作用。或不赞同;所列出的文化制度经济的学习顺序具有理想化和机械主义的弊端,在实践中很难操作。(3分)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