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1.20MB ,
资源ID:779013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7901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四单元 经典原文 《大学》节选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四单元 经典原文 《大学》节选 WORD版含解析.doc

1、修齐治平为儒家用语。“修”,修身;“齐”,齐家;“治”,治国;“平”,平天下。他们以“修身”为中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修齐治平”的思想体现的是一种积极进取、主动入世的精神。对于这种积极的人生哲理和人生态度,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如果能将民族精神中的这种积极的人生理念作为支撑,那么当人走向社会时,有望能抵御环境中的不良风气。如果将“修齐治平”这一传统的民族精神作为奋斗的目标,一个人就会以终身学习的态度去不断完善自身,同时具有主动实践、影响他人和社会的能动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想状态。大学是修身治国的规则。中庸是儒家学说的思

2、想理论基础,它所宣扬的不偏不倚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具有普遍意义。1积累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能熟练地诵读文本并背诵文中的名句名段。2理解“三纲”“八目”的含义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正确认识这些思想的文化价值和作用。3了解大学中庸对中国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探讨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经典原文4大学节选走近先贤宗圣曾子1生平简介曾子(前505前435),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县,一说山东嘉祥县)人。曾子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一生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2主要成

3、就著大学(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孝经曾子十篇等儒家经典作品,被后世尊奉为“宗圣”。3地位影响曾子“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子以他的建树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儒家“五大圣人”。背景呈现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把大学从礼记中抽

4、取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国学链接文学常识“四书”之首大学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时被从礼记中抽取出来,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书”。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

5、的学生记录下来。1内容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传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容意旨明明德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毋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6、、家族治国、平天下谈治理国家的事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2影响大学作为儒家哲学的一部经典文本,其思想以修身为中心,向外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向内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由此消除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主观与客观之间的隔阂,达到“合内外”的精神境界。大学是中国的先贤们向人类社会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是为人类整体的道德提升和和谐共生所做出的理论贡献。文化常识内省慎独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对于其含义,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人之视己,如见其肺

7、肝然”,勉强在形迹上伪装是伪装不了的,只有像慎独的人一样“诚于中”,才能“形于外”,“诚于中,形于外”是慎独的一个主要含义。一、通假字1此之谓自谦通“慊”,满足2上恤孤而民不倍通“背”,违背二、一词多义 1定2修3著4辟5机三、词类活用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彰明2上长长而民兴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尊敬3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接近4先齐其家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齐5先正其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正6先诚其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诚7致知在格物名词活用为动词,推究8其所厚者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看重9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厌恶,喜欢10上老老而民兴孝形容词活用为

8、动词,尊敬四、古今异义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古义:走出家门。 今义:离开家庭到庙宇里去做僧尼或道士。五、文言句式1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判断句)译文:德是根本,财是枝末。2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判断句)译文:这就是修养自身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心思的道理。3尧、舜帅天下以仁。(状语后置句)译文: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4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状语后置句)译文:这就叫作内心的真实一定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5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译文:是没有这样的事情的。六、名句默写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3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

9、,天下鲜矣。4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告诉人们修己是治人的前提,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的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提高,进而使自己的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本文具体内容归纳如下: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

10、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1作者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_。明确认识,研究万事万物2分析这段材料,概括“大学”的宗旨在于什么。明确“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34题。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3这则材料中,小人的行为可以用_、自欺欺人两个成语来形容。明确无所不至4

11、怎样理解“慎独”?“慎独”有何现实意义?明确“慎独”是指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使自己意念诚实,真诚面对自己,不要自己欺骗自己。“慎独”是一种自律、一种修养,在每个人自我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中起着重要作用;“慎独”促进社会和谐,每个人的自觉修养是养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1文章开头一段在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你是怎样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含意的?明确大学一开篇便开宗明义,指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德”就是人天生拥有的善性,但是这种善性会被外在的东西污染,“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善性发挥出来。朱熹在大学章句集注中,把“亲民”写作

12、“新民”,把“新民”的意思解释为推己及人,就是不仅自己要“明明德”,而且要使别人“去其旧染之污”,重新做人。“止于至善”说的是不论“明明德”,还是“亲民”,都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从而使整个社会道德趋于完善。朱熹认为“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这三纲领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到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达到德政目的的施教主张。2大学讨论了个人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你对这种关系是怎样理解的?明确大学一文反复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说明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强调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有了对世间万物的研究,就获得了对真理的认

13、识,认识了真理,就能够做到“诚于中,形于外”,也就是表里如一,内心不被个人好恶左右,这样修身的目的就达到了,明明德的个人修养问题就解决了。在此基础上,就要“亲民”,推己及人,使天下人都能够明明德,也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这样的过程,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治国平天下,都能达到“至善”的目标。提高个人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治国平天下,是以提高个人修养为途径,为条件的。 的最高境界“至善”。定:目标、志向。得:收获。近:动词,接近。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诚:形容词意念真诚。毋:不要。恶(w)恶()臭(xi):厌恶臭气。前一

14、个“恶”是动词,厌恶,讨厌;后一个“恶”是形容词。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chu)味的含义宽泛。好(ho)好(h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好色,美丽的女子。前一个“好”是动词,喜爱;后一个“好”是形容词,美丽的。谦:通“慊(qi)”,满足。慎其独: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一丝不苟。 闲居:独处。厌然:掩盖、掩藏的样子。著:显露。 古义:走出家门。今义:离开家庭到庙宇里去做僧尼或道士。事:名词作动词,侍奉。弟:顺从和敬爱兄长,后来写作“悌”。慈:慈爱子女。仁:形容词作动词,讲究仁义。偾(fn):覆败、败坏。尧、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两位领袖,即尧帝和舜帝,历来被认为是圣君

15、的代表。“尧、舜帅天下以仁”是状语后置句。桀(ji):夏代最后一位君主。纣:商纣王,商代最后一位君主。二人历来被认为是暴君的代表。“桀、纣帅天下以暴”是状语后置句。诸:兼词,相当于“之于”。非:尊敬;后一个“老”字为名词。长长:尊重长辈。前一个“长”字为形容词作动词,尊敬;后一个“长”字为名词。恤:体恤,周济。孤:孤儿,古时候专指幼年丧失父亲的人。倍:通“背”,违背。课内素材先贤思想:守望道德自古以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大多数读书人的人生准则,但不论是“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都要以“修身”为前提。要知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呢?课外素材知识分子不能只想着当富豪,更不能只想

16、当“土豪”一段时间以来,个别知识分子利欲膨胀,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与追求抛诸脑后,一心只想当富豪,甚至梦想一夜暴富当“土豪”。在论文写作中抄袭剽窃、侵占他人成果者有之,在科研项目中上下其手、浑水摸鱼者有之,在教学过程中当“老板”、搞钻营者有之。这些行为,极大地破坏了学术生态、科研环境,对社会风气也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当代知识分子不能只想着当富豪,更不能只想当“土豪”。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来说,责任担当空前,机会机遇空前。这其中,知识创造价

17、值、科技改变命运的机会更多了。但个人的命运改变终究不能离开民族复兴的宏大背景,国家前途、人民福祉始终应该成为广大知识分子心目中的首要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只有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当代知识分子才能真正有所作为。传统社会中,文人最崇高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尽心上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横渠语录也有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不改其乐”的颜回以及“不重万

18、户侯卿相之印”的虞卿;魏晋时期,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嵇中散和他的竹林贤士以及“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的靖节先生;唐代,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圣杜甫以及“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诗豪刘禹锡。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浮白载笔;君子贤士,抱瑜握瑾。他们不仅实践了自己通达、豁然的人生理想,更成了众望所归、万古垂青的“鸿儒”与“巨匠”。今天,更多的知识分子献身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斗争,功在当代,堪称楷模。知识分子的才情、品格、学识可以影响某个群体,甚至可以引领社会风气。一旦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失守,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必定扭曲,精神生态将受到重创。因此,知识分子

19、重节操、守底线、知荣辱,绝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无论从本源上还是在发展过程中,“富豪”或“土豪”所包含的内在指向性基本上是以金钱为核心,通过有形的消费行为来标识自身身份,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为人所调侃甚至鄙夷的审美品位。而“文人”恰恰是与之相对的,视清贫与苦难为磨炼,将精神充盈置于物质富有之上,以追求无形的道德境界作为自己快乐人生的价值目标,并始终具有人文情怀地秉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知识分子一旦转而如法炮制富豪、土豪的种种行态,必然失却文化的本心,为名利所累,为名利所驱,进退失据,言行无状。知识分子可以也应该通过劳动获得财富,但绝不能利字当头而失却风骨与气节,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习近

20、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就如何做一名好老师提出了四点要求,即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今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这四点。应该看到,这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期望。【点评】“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知识分子当牢记嘱托,自爱自敬,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广阔舞台上擂定音鼓、唱响主旋律,勇做新时代建设的排头兵。践行写作大学里有许多做人的道理,请以“守望道德”为话题,写一段叙议结合的文字,不少于200个字。范文示例守望道德,拒绝堕落。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

21、得开心颜”的洒脱与豪放是他内心品质的真实写照。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静与闲适淡远,带给我们很多感悟。他们在失意时并没有迷失自我,而是坚守道德和本心,拒绝堕落,从而在人生旅途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岂止是英雄的豪迈,更是人与自身气节斗争的一曲壮歌。文天祥在敌军的哄诱面前,守望道德,拒绝堕落,彰显了自身的爱国情操和坚贞不渝的美德。非己之物莫取,非正义之利不谋,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不断加强人格修养,树立崇高理想,坚守高尚道德,拒绝堕落。诱惑在我们面前定会偃旗息鼓,失去威力。国学与新经济学大学启示录朱熹认为,大学“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因此是儒家正宗货色

22、,体现了儒家政治理想与实现这一理想的人格、精神全面训练的方法。林语堂认为,“大学”是王公贵族子弟受教育的场所,大学就是给王公贵族子弟学习的“思想政治教材”。林老先生的这个说法,肯定是受到了西方政治学院的启发。大学产生时,礼仪形式与思想教育在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层生活中十分重要,大学可能是儒家名人曾子专门为贵族子弟定制的“人生发展规划书”。南怀瑾在大学微言中认为,大学思想来源于易经中乾卦文言,因为大学作为王公贵族子弟即未来统治者的学问,理想的境界是与天地(空间)合德、与日月(时间)合明、与四时(周期)合序、与鬼神(我们可以理解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或者明物质与暗物质)合吉凶。将这些词汇用现代的话

23、来讲就是,大学告诫我们,要成功,就得学会“不与天斗,不与地斗,不与人斗”,要尽量做到天人合一、环境友好、社会和谐,过“低碳”生活,实现政治文明。南怀瑾老先生认为,通过大学之道“三纲七证与八目”的训练,达到上述“四合”(古代圣贤提出的人生修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求,可以治国平天下,不仅与天下众生同呼吸共命运,还可以与天地日月共争辉。我们认为,从对大学之道的解构与重构看,朱熹的认识可能是正确的。大学集中体现了古代儒家为王公贵族绘制的从学进而从政的“人生规划发展路线图”,由此展示了对生命、学问、道德、能力等的“系统考核”要求,虽然这些系统的考核指标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在自然与社会交错运动中,如何掌握大

24、学之道,成为人生大事。以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茅台”,充分体现了人类文化第一次成熟期的精华,醇香无比,但没有好好进行现代意义的营销策划。我们要抛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酸儒观念,需要对儒家思想进行“新教运动”。作者本着对中华文化的崇敬心态,本着继承与重构中华新文化的目的,抛砖引玉,但愿在中华民族文明复兴过程中,炎黄子孙共同重燃儒学之火,为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贡献力量。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实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躲避B物格而后知至 格:探究C其机如此 机:机遇D见君子而后厌然 厌:讨厌解析:选B。A项,“辟”应为“有偏向”;C项,“机”

25、应为“作用”;D项,“厌”应为“掩盖、掩藏”。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B。A项,句中表停顿,助词/的人,代词;B项,所字结构,助词;C项,这,代词/则,就,副词;D项,兼词,“之于”/形容词,众多。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B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C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D孝者,所以事君也解析:选C。A项中“大学”意为古代天子所设学校,与小学相对而言,教以穷理、正心、修身、治人之道,与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有所区别。B项中“好色”意为美好的女子,与今义常用的“喜好美色”的贬义用法不同。D项中的

26、“所以”意为“用来的方式、途径”,与现在的因果关系连词意义用法也不同。4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未之有也 毋自欺也B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孝者,所以事君也C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尧、舜帅天下以仁D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有人此有土解析:选C。A项,宾语前置句;B项,判断句;C项,判断句/状语后置句;D项,无特殊句式。二、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

27、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

28、,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止而后有定止:终止B先齐其家 齐:整治C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D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谨慎解析:选A。A项,“止”,应为“最高的境界”。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A。A项,“也”,“者,也”,表判断;句末语气助词。B项,“所”,放在动词前面,构成名词性短语。C项,“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D项,“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7将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阐述“大学之道”的一项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

29、意诚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A BC D解析:选B。不是直接阐释,是“小人”的做法,是从反面说明。排除这三项即可。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的原理。C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否则,就不可能有好的治理。D品德低下的人背地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这说明他们也要“慎独”。解析:选D。D项,理解不正确,原文是“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并没有说这类人也要“慎独”。9把文

30、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译文:(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译文:(3)此谓诚于中,形于外。译文:解析:在这三个语句中,翻译的重点是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如“明明德”的前一个“明”,“诚于中”的“诚”,“形于外”的“形”,以及文言句式,如“未之有也”等。答案:(1)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2)他所重视的反而疏远了,他所疏远的反而厚待于他,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3)这就是所说的内心真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霍 光 论苏轼古之人,惟汉武帝号知人。盖其平生所用文武将

31、帅、郡国边鄙之臣,左右侍从、阴阳律历博学之士,以至钱谷小吏、治刑狱、使绝域者,莫不获尽其才,而各当其处。然此犹有所试,其功效著见,天下之所共知而信者。至于霍光,先无尺寸之功,而才气术数,又非有以大过于群臣。而武帝擢之于稠人之中,付以天下后世之事。而霍光又能忘身一心以辅幼主。处于废立之际,其举措甚闲而不乱。此其故何也?夫欲有所立于天下,击搏进取以求非常之功者,则必有卓然可见之才,而后可以有望于其成。至于捍社稷、托幼子,此其难者不在乎才,而在乎节,不在乎节,而在乎气。天下固有能办其事者矣,然才高而位重,则有侥幸之心,以一时之功,而易万世之患,故曰“不在乎才,而在乎节”。古之人有失之者,司马仲达是也

32、。天下亦有忠义之士,可托以死生之间,而不忍负者矣。然狷介廉洁,不为不义,则轻死而无谋,能杀其身,而不能全其国,故曰“不在乎节,而在乎气”。古之人有失之者,晋荀息是也。夫霍光者,才不足而节气有余,此武帝之所为取也。书曰:“如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嗟夫,此霍光之谓欤!使霍光而有他技,则其心安能休休焉容天下之才,而乐天下之彦圣,不忌不克,若自己出哉!才者争之端也夫惟圣人在上驱天下之人各走其职而争用其所长。苟以人臣之势,而居于廊庙之上,以捍卫幼冲之君,而以其区区之才,与天下争能,则奸臣小人有以

33、乘其隙而夺其权矣。霍光以匹夫之微而操生杀之柄,威盖人主,而贵震于天下。其所以历事三主而终其身天下莫与争者,以其无他技,而武帝亦以此取之欤?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武帝擢之于稠人之中擢:提拔B至于捍社稷 捍:保卫C郡国边鄙之臣 鄙:浅陋D则奸臣小人有以乘其隙而夺其权矣 隙:机会解析:选C。鄙:边疆,边远的地方。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才者争之端也夫/惟圣人在上/驱天下之人/各走其职而争/用其所长B才者/争之端也/夫惟圣人在上/驱天下之人各走其职/而争用其所长C才者/争之端也夫/惟圣人在上驱/天下之人各走其职/而争用其所长D才者争之端也/夫惟

34、圣人在上驱/天下之人/各走其职而争/用其所长解析:选B。注意结合文意及句式特点断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武帝知人善任,所选拔的官员都能竭尽其才,而且功劳业绩显著。B辅佐幼主,最重要的不是有过人的才能,而是要有节操、气度和涵养。C霍光虽然昏庸无能,但能一心一意辅佐幼主,所以得到汉武帝的信任和重用。D文章认为司马仲达有才能而没有节操,荀息有节操而没有气度、涵养。解析:选C。说霍光“昏庸无能”不对,文中只是说他才能不突出;他得到汉武帝的信任和重用,是因为“节气有余”。分析概括“四步骤”1总体阅读,整体把握。整体阅读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胸中有数,完

35、整准确地分析、评价人物、事件。2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3辨析差异,排除干扰。试题或时序颠倒、误用因果、事件杂糅、无中生有、颠倒是非、以偏概全,或词语误解,如果我们掌握了选项的设置模式,就能快速排除干扰,正确答题。4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欲有所立于天下,击搏进取以求非常之功者,则必有卓然可见之才,而后可以有望于其成。译文:(2)然狷介廉洁,不为不义,则轻死而无谋,能杀其身,而不能全其国

36、。译文:答案:(1)想要在天下有成就,搏击进取来求得不寻常的功绩的人,就一定有超群脱俗显而易见的才能,然后有希望获得成功。(2)但这种人洁身自好、清正廉洁,不义的事坚决不做,因此可以轻易去死而缺少权谋,能够为正义舍身,却不能保全他的国家。古代的人,只有汉武帝号称知人善任。他平生所任用的文臣武将、郡国边城的臣子,身边的侍从、阴阳律历博学的人,以及管理钱谷的小吏、治理刑狱、出使外国的人,没有谁不是竭尽施展自己的才能,并各自适合他们的职事。然而这仍然有所试用,他们的功劳业绩显著,是天下共同了解并相信的。至于霍光,起先并无一点点功劳,而他的才气心机也并非有什么远远超过当时朝中的群臣的。但是汉武帝把他从

37、众人当中提拔上来,把天下后世的事托付给他。而霍光也能舍身忘己,一心一意来辅佐幼主。处在废昌邑王立汉宣帝的关头,他的举措非常从容而不慌乱。这是什么缘故呢?想要在天下有成就,搏击进取来求得不寻常的功绩的人,就一定有超群脱俗显而易见的才能,然后有希望获得成功。至于保卫社稷,辅佐幼主,它的难处不在于有才能,而在于有节操,不在于有节操,而在于有涵养。天下本来就有能够办这种事的人,但是由于才能超群、地位显贵,就会有侥幸取得功名的想法,凭着一时的功劳,而看轻危害万世的祸患,所以说“不在于有才能,而在于有节操”。古代的人有丧失这一点的,司马仲达就是这样。天下也有忠义之士,可以在生死之际把后事托付给他,而他不会

38、忍心辜负你。但这种人洁身自好、清正廉洁,不义的事坚决不做,因此可以轻易去死而缺少权谋,能够为正义舍身,却不能保全他的国家,所以说“不在于有节操,而在于有涵养”。古代的人有丧失这一点的,春秋晋国的荀息就是这样。霍光,才能不足而节操涵养有余,这是汉武帝重用他的原因。尚书说:“如果有这样一位忠臣,忠实诚恳,没有别的本领。但他的心地宽厚,能够容人容物,人家有的本领,就像他自己的本领一样。别人品德高尚,他从内心喜欢,不仅仅在口头上称道,而且能够容纳他。这种宽厚大度的人是可以保住我的子孙和百姓幸福的。”这说的就是霍光吧!假使霍光有其他的本事,那么他的心胸怎么能宽阔地容纳天下的有才人,怎么能喜欢天下品德高尚

39、的人,不妒忌不凌犯,像自己有才能有道德一样!才能,是竞争的源头。只有圣人在上,才能引导天下人各自为自己的职事奔走,争着发挥自己的长处。如果凭着臣子的势力,处在朝廷之上,来保卫幼小的君主,靠自己微不足道的才华来和天下竞争,那么奸臣小人就会趁机来争夺那个权力了。霍光凭着平常人的卑微身份而掌握朝廷的生杀大权,威望盖过君主,而尊贵震动天下。他能够历事三个皇帝却终生没有谁和他争权,是因为他没有别的本事,汉武帝也因此重用他吗?四、语言表达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_?因为有了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想到民族,想到人类,想到更远的事情

40、;他才可以有爱,有温暖,有批判,也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如此,当一个作家有了博大的胸怀时,他才能“_”(诗句),他才能有大视野,知道自己的分量、自己的不足。为什么当代文坛几乎没有包前孕后的文学大师?就是因为精神世界的严重不足,这里有作家的责任,也有时代、社会的责任,即文化的不繁荣。须知,文化的冲撞才能诞生文化的繁荣,而_。近代上海、江苏、浙江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文化大师?就是因为那里文化本来发达,而近代更是先得西方文化的进入,这种中西文化的剧烈冲撞,开掘出他们巨大的文化创造潜力。于是有了章太炎、蔡元培、鲁迅、茅盾、吴昌硕、刘海粟,等等。解析:本题讨论的话题是“文化修养”,处后面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要

41、有文化修养的原因,根据语句的前后连贯可知,处可填写的内容和“文化修养”“作家”有关,由此可推知此处可填写:为什么要看重作家的文化修养呢。处前强调的是“胸怀博大”,空白处要求填写诗句,所以此处可填写“一览众山小”。处前介绍了“文化的冲撞才能诞生文化的繁荣”,后面又写了“文化大师”,可知此处可填写:只有在文化冲撞中才可以产生大师。答案:为什么要看重作家的文化修养呢一览众山小只有在文化冲撞中才可以产生大师15下面是某同学因无法参加同学毕业二十周年聚会发来的信息,其中有五处表述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同学们好,欣闻同学聚会,本应拨冗出席,奈何近来贵体有恙,恐无法惠临,特此通知,恳请谅解,欢迎同学们到府上做客。答:答案:“拨冗出席”改为“专程前往”;“贵体有恙”改为“身体不适”;“惠临”改为“前来”;“通知”改为“奉告”;“府上”改为“寒舍”。16下面是某医院患者就诊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答:答案:病人来院就诊时,有就诊卡的直接到临床科室就诊,无就诊卡的,到挂号处办理后再去临床科室就诊。医生诊断后开具处方,处方合理的凭处方到收费处缴费,处方不合理,让医生修改后再凭处方缴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