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秋 声 赋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赏析】这首诗的可贵,在于推翻悲秋的主题,一新天下人耳目,气势雄浑,意境壮丽,熔情、景、理于一炉,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诗人懂得“秋士见阴则悲”,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诗人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机。“晴空”二句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秋景图: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
2、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走近作者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改革,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新政失败后,欧阳修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奉诏入京。嘉祐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
3、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有很深的影响。探寻背景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沉浮20多年:29岁时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夷陵;39岁时再度因参与“庆历新政”被贬滁州;48岁那年,又被宦官诬陷。长期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本文写于作者53岁时。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忧郁愤闷之情,就是在这种情绪的驱动下,作者写出了这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文体知识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言志”,重于写景抒情、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
4、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骈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作者轶事我国现存十二株古梅之一的“欧梅”者,欧阳修手植梅也,她亭亭玉立在醉翁亭旁。欧梅树冠丈余,树干直径约四十厘米,出地面二尺左右分成四枝伸展向上,犹如一幅古朴的画轴,装点着醉翁亭畔的峭岸清泉。这株梅树,品种稀有,既不与腊梅争饮冰卧雪之傲,亦不与春梅斗报喜迎春之俏,而是在百梅凋谢之后,暗浮幽香,伴杏花嬉笑。她以特有的品性,高洁的风骨,古拙的英姿,在醉翁亭旁的佳木繁荫中独领风骚。清顺治九年,李嵩阳题“花中巢许”四
5、字石碑,嵌于梅下花榻之上。“巢许”者,即巢父与许由也。巢父、许由均是上古时的大隐士。相传巢父因居树上而得名,他不营世利,尧以天下相让,他不接受。尧又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逃到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封他为九州长,他连听都不愿意听,并用颍河水洗耳朵。将欧梅喻为“花中巢许”,正是赞颂她那清白、高洁,不争权势,不重名利的高尚品格。实为赞颂欧阳修高洁的品行。字音悚然而听之(sn)萧飒(s)淅沥(x)(l) 烟霏云敛(fi)(lin)佳木葱茏(cn)(ln) 砰湃(pn)(pi)慄冽(l)(li) 砭人肌骨(bin)寂寥(lio) 呼号愤发(ho)丰草绿缛(r) 戕贼(qin)黟然黑者(y) 渥然(w) 戮也(
6、l)辨形组词 文学文化常识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产生于汉代,一直延续到唐代。秋声赋与我们学过的苏轼的赤壁赋,同为宋赋中的名篇。一、初步感知通假字忽奔腾而砰湃通“澎湃”,形容波涛冲击声古今异义铮铮,金铁皆鸣古义:兵器。今义:金属名。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古义:军队;奔跑。今义:士兵;一般的行走。其色惨淡古义:暗淡。今义:既指暗淡无色,也指凄凉,萧条,不景气,还可形容苦费心力。其容清明古义:清澈明朗。今义:既指清澈明朗,也指政治有法度,有条理,还可指头脑清楚、清醒。其所以摧败零落者古义:复合词,“用来的”,表示方式和手段。今义:用在因果关系的复句中表结果的连词。是谓天地之义气古义:指刚正之气。今义
7、: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一词多义而其也但之以为于词类活用欧阳子方夜读书:名词作状语,在夜里。春生秋实:名词作动词,结果实。四无人声:数词作名词,四处。如波涛夜惊:名词作状语,在夜里。万事劳其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文言句式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定语后置句。此秋声也:判断句。胡为而来哉:宾语前置句。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判断句。翻译下列句子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译文:_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译文:_答案:又如奔袭敌人的士兵,士兵口里衔枚快跑,听不到号令声,只听到人马行进的声音。为什么用并非金石般坚硬的身躯,却要去同无
8、情的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名句默写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二、深层探究第一自然段对秋声的描绘用了哪些手法?_答案:动静结合。欧阳修晚上正在读书,正处于一种凝神的状态中,是一种静态。声音的出现以动破静,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不禁去听它,同时也激起了文思。这样由伏到起,在动静的对比中,蓄成文势,下文仿佛是泉水涌出,自然流泻。接下来,作者对无形的秋声,借助于生动形象的比喻,化虚为实,把难以描摹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写秋声而如此震动人心,首先由于作者对秋声的质和量作了成功的描绘
9、。他把秋声比拟为淅沥萧飒的细雨,奔腾澎湃的波涛,互相碰撞的金属。这就使抽象的声音具有质的实感。那秋声时而小,时而大;时而显,如风雨骤至;时而隐,像士兵衔枚疾走。这就使无形的声音具有量的存在。有了质的实感和量的存在,才使读者感到秋声盈耳,秋意无边。这一层写秋声之形,手法是化虚为实。作者通过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这也就回答了作者闻声惊惧和感叹的原因。侧面烘托。“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视”字用得好,声音已经听到了,得去看看是从哪儿发出的,若用“汝出听之”就不对了,下文通过童子之
10、口点题。“明河”就是“银河”,它自然使人联想到七夕,这就暗点秋夜。“声在树间”透露了吹动枝叶的秋风的消息。写到这里,还没有出现一个“秋”字。第二自然段开头:“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先道出秋声给人的感受“悲”,并加叹词“噫嘻”加以强调,然后点出上文所写乃“秋声”也。可见第一自然段不直接点明秋声,有先声夺人之妙。那么第二自然段重点写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的?_答案:“胡为而来哉?”写秋声到来的原因,比第一自然段进了一层。“盖夫秋之为状也”以下,接“秋”字生发,以“色”“容”“气”“意”唤出“声”字。写秋色、秋容、秋气、秋意,用“秋之为状”写秋声之神。其中“色”“容”为实,“气”“意”为虚,手
11、法是从实入虚。那秋色,烟笼云聚,其色暗淡。那秋容,晴天有日光照耀,显得凄清明朗;云薄则感到天高,天愈高则愈感空旷寥廓。那秋气,寒到刺人肌骨,自然也沁人心脾。至于秋意,则萧条寂寞,仿佛万物生意已尽,山川也神色黯然。从而描绘出秋状的四幅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这一层写秋之为状,好像游离于题目“秋声”;其实,“写物而不滞于物”,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改用烘托手法,以秋状写足秋声。因为,秋声来自秋风。风因空气流动的速度不同而有疾徐大小之别,又因流动的方向不同而有东西南北之分;如果风速风向相同,便很难说秋风与别的风有多大区别。用了“秋之为状”一烘托,才显出秋风的独特性格、秋声的特殊情调来。“其为声也,凄凄切切,
12、呼号愤发。”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为了突出秋风的威力,作者先写秋天以前春、夏二季的美景,然后再写繁茂的草木,遇到秋风也要“色变”“叶脱”。第四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有什么关系?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_答案:第三自然段着力渲染“秋声”对无情草木的摧残,而“惟物之灵”的人,时刻受到外界事物刺激,比起无情的草木来,不是更容易衰老吗?有情的人易衰老,更何况有非分之想,企图去做力所不及、智所不能的事情呢?倘要这样做,那么朱颜也要变枯,黑发也要变白。是谁在“戕害”我们呢?正是感心劳形的人们自己,何必去怨恨秋声呢!写草木受摧残,已暗中写人。作者在对“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的否定中,表达
13、出一种自足自安的人生态度。作者写秋声、秋状,无非写景状物,何以能形成幽悄悽怆的意境呢?试举例分析。_答案:关键在于写景状物中融进了作者的感情。举例来说,作者把秋风触物之声拟之为军士衔枚疾走,便使人联想到一场伏尸满地、流血遍野的战斗惨剧马上就要发生,读之能不紧张心悸吗?秋色“惨淡”,令人联想到各种凄惨场景,对此能不触目伤心吗?写秋之为心,用“刑官”“兵象”作象征。刑官、兵象,带给人间的无非是惨不忍睹的悲剧。至于商音,正像陶潜咏荆轲说的那样“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更令人不忍卒听。由于作者用来描摹秋声、秋状、秋心的事物,无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因此一读斯文,便如身临其境,徙倚彷徨,难以为怀。客观
14、景况融进作者的主观感情,此景此情又引起了读者的感情共鸣,歌哭随之,不能自持,进入幽悄凄怆的意境,这是本文传诵千古、魅力独具的地方。三、整体鉴赏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入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全文紧扣秋声之“声”,多角度地描写“秋”的悲切肃杀,淋漓尽致。开头从“闻有声”入题,以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金铁皆鸣、赴敌之兵等比喻,写了秋声的猝起迅急,有形见无形。中间以“胡为而来哉”引起设问,通过秋色、秋容、秋气、秋意描写,渲染秋声对草木的无情摧败。接着围绕秋声性质展开讨论
15、,最后揭示了社会“百忧”、人生“万事”对人类身心的莫大伤害。在对“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的否定中,表达出一种“自足自安”的人生态度。它是欧阳修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结构图解中心主旨秋声赋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及人生,其伤感悲秋之情溢于言表。作者以独特的目光,由秋声起兴,极力描写和渲染秋风的萧瑟,万物的凋零;并且联系人生,发出了世事艰难、人生易老的沉重感慨。并抒发了作者自足自安旷达的人生态度。写作特色(1)写景状物融入情感(以秋声传人情)。作者在这篇赋中所描摹的秋声、秋状、秋心的事物,无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读后让人如临其境,产生强烈的共鸣,愀然难以为怀。(2)对比映衬,独具匠心。这篇
16、文章在对比映衬的运用上,也独具匠心。写秋声,有远近、强弱、缓急的对比;写草木,有荣枯消长的对比;特别是童子与作者形成的对比映衬,更增添了文章的情趣,突出了作者寂寞的秋心,大大增强了文字的表现力。深夜,作者正陷入人生无眠的叹息之中,童子却“垂头而睡”,漠然无动。通过对比,以童子的单纯映衬作者的多愁善感。(3)铺陈押韵,富于音乐美。铺陈,就是对某些内容作铺张的描写,所以古人说:“赋,铺也(楚辞悲回风王逸注)。”例如本文对秋声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对秋之为状从其色、其容、其气、其意来描写,都是铺陈的写法。由于赋要铺陈,也就必然要求辞藻要比一般散文丰富华美。在赋里,有的地方用散文句法写,也有的地方要
17、用韵。例如本文写秋声的一段中,“异哉风雨骤至”是散文句法,接着“其触于物也但闻人马之行声”是押韵的。随后,“余谓童子汝出视之”又是散文句法,而写童子的对答“星月皎洁声在树间”又是押韵的。再者,赋的押韵方法是比较灵活的,少的可以两句一换韵,如“盖夫秋之为状也”一段中,淡、敛,明、晶,条、寥,就是这样押韵的;多的可以一段押一个韵,例如“嗟乎!草木无情”一段中,零、灵、形、精、能、星、荣、声都是押韵的。由于押韵,使语言具有声调协调、节奏和谐的美感。文章不仅在每一个文句中用音节、词语的抑扬顿挫表现感情的起伏变化,而且精心构思,使整篇文字的韵律乍起乍落,首尾回环,极具旋律美。 明河:银河。结果。春夏阳气
18、盛,万物生长发育;秋冬阴气盛,万物成熟敛藏。又兵象也,于行为金:秋又是兵器和用兵的象征,在五行上属于金。礼记月令:“季秋之月,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徵羽)之一。古代以五音与四时、四方相配,商声代表秋天和西方。这里说商声“主西方之音”,也就是说商声主秋天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古人将乐音分为十二律,夷则为十二律之一。指人年轻时红润的面庞。渥然,润泽的样子。黟(y)然:黑的样子。星星:形容头发花白。金石之质:金石的质地。古诗十九一、基础知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悚然(shn)淅沥(x)萧飒(s) 铮铮(cn zhn)B号令(ho) 惨淡(cn)慄冽(l) 烟霏云敛(fi)C针砭
19、(bin) 绿缛 (r)黟然(y) 呼号愤发(ho)D戕贼(qin) 砰湃(bi)渥然(w) 佳木葱茏(ln)解析:选C。A.悚(sn);B.霏(fi);D.湃(pi)。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子方夜读书 方:正在B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中:内心C但闻人马之行声 但:但是D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霏:弥漫解析:选C。但:只。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秋,刑官也(判断句)B有动于中,必摇其精(状语后置句)C草拂之而色变(被动句)D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宾语前置句)解析:选D。定语后置句。下列各项中的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星月皎洁,明河在天”一句中的“明河”就是指“银河”。
20、B“夫秋,刑官也”一句中的“刑官”就是执掌刑狱的官。周礼把官职与天、地、春、夏、秋、冬相配,称为六官。秋天肃杀万物,所以司寇为秋官,执掌刑法,称刑官。C“商声主西方之音”,我国古代乐理将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五音与四时和方位相配,其中商属秋,为南方。D“星星”指“点点白发”,语出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解析:选C。应为“为西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悚然而听之吾尝终日而思矣B是谓天气之义气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C童子莫对以为莫己若者D念谁为之戕贼谁为大王为此计解析:选C。不能/没有谁。A.都是连词,表修饰;B.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D.介词
21、,给、替。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初”“忽”写出声音的变化,后又连设三喻,以风雨声、波涛声、人马声状摹秋声,生动形象。B第二段从色、容、气、意四方面写“秋之为状”,既清爽可爱,又冷峭可畏。第三段“夫秋”以下,将自然与人事联系起来,说明盛衰生死虽属常理,但毕竟令人悲伤,流露出哀怨之情。C第四段转而为抒情。草木无情无欲,尚且飘零;人有“百忧”“万事”,更易衰老。“而况”以下又进一层说,极言忧劳之有害。D第五段写童子难识作者滔滔宏论,而“虫声唧唧”似解其意。结语饶有余韵。解析:选B。“令人悲伤,流露出哀怨之情”错。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余曰:
22、“噫嘻悲哉!此秋声,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
23、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盖夫秋之为状也状:情状B烟霏云敛 霏:弥漫C丰草绿缛而争茂 缛:繁密 D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有时:有时候解析:选D。有时:定时,按时。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此秋声也故其为声也B其色惨淡其气慄冽C草拂之而色变乃其一气之余烈D常以肃杀而为心夷则为七月之律 解析:选B。代词,它的。A.语气词,表判断/句中停顿。C.它/的。D.作为/是。下列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欧阳子方夜读书B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C春生秋实D如波涛夜惊解析:选B。使动用法,
24、其余为名词作状语。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译文:_(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译文:_答案:(1)这就是秋声啊,它是怎样发出来的?(2)秋天衰败零落的原因,是秋风的余威(造成的)啊。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丰乐亭记欧阳修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
25、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
26、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C。C项,都是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A项,动词,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乐”;形容词,可译为“快乐”。B项,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方法,可译为“凭借”“依据”。D项,动词,据语境及下句的“道”推断,可译为“叙写”“描绘”,但如译为“根据”,亦可通;名词,可译为“根本”,此处指王道。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丰乐亭所在地滁州“山川美”和“风俗美”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D
27、。B、C两项的前句不属于“山川美”,A项的后句不属于“风俗美”,可据此排除。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滁州介于江淮之间,虽有商贾往还,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之处。尽管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纳清凉。B文章描写山泉景色之美,叙述建亭游赏之乐,文笔简洁生动。如用“耸然”“窈然”“滃然”就点出了山水的独特情貌,用“掇”“荫”就表现出了游赏之乐。C滁州在五代时兵祸不断,至宋统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赞颂朝廷使人民休养生息的功德,歌颂太平气象,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D作者反复指出“故老皆无在者”“遗老尽矣”,透露出天下太平已久的
28、信息,但要人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解析:选A。文中是说滁州因处江淮之间,非通衢大邑,故四方商旅宾客皆不至。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译文:_(2)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译文:_(3)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译文:_答案:(1)于是疏通泉水,凿开岩石,开辟出一块地方来建造亭子,从而同滁州人一道来这里游乐。(2)百姓一生中接触不到外面的事情,安心地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快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3)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有幸生活在太
29、平无事的时代啊。【参考译文】我治理滁州以后的第二年,夏天,才饮到滁州一处泉水,甘甜无比。向滁州人打听,在州城南面约百步远的近处找到了泉源。那儿上面是丰山,高耸而突兀;下面是幽寂的山谷,幽静而深藏;两者中间有一道清冽的泉水,翻滚着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看,很喜欢这里的风景。于是疏通泉水,凿开岩石,开辟出一块地方来建造亭子,从而同滁州人一道来这里游乐。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过去,太祖皇帝曾率领后周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景十五万兵马,在滁州东门之外活捉了他的将领皇甫晖、姚凤,从而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查对过滁州的地图和记录,又登上高处眺望清流关口,想找到皇甫晖、
30、姚凤被擒的地方。但是,经历过战乱的老人都不在了,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 自从唐代政治颓败,天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都是敌对政权,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一出天下就统一了。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削平,有的自行消亡了。百年之间,寂静无声,只见青山依旧高耸,河水依旧清澈。想打听当时的战争情况,可是经历过的老人都早已去世了。现在滁州位于长江和淮水之间,乘船坐车的商贩和四面八方的宾客都很少来到这里,百姓一生中接触不到外面的事情,安心地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快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谁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已达百年之久呢!我来到这里,喜
31、欢这儿地方僻静而且公事清简,也喜欢当地的民风安闲。既然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就天天同滁州人在此,有时昂首观青山,有时低头听流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茂密的大树下纳凉,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峭裸露,春夏的清爽秀丽,一年四季的景色,没有不可爱的。我又幸运地遇到当地百姓为年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我为他们描绘这里的山水(或“根据这里山河的特点”),说说这里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有幸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宣扬皇上的恩德,并和百姓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便写下“丰乐”二字来给这座亭子命名。四、语言运用下面是某市“图书馆还书流
32、程图”。请用一段文字表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_解析:从图表看,还书流程分两种情况。读者入室验证还书时,如果借书不过期就直接还回,管理员将书归库上架;如果借书过期则由管理员根据规定收取图书借阅逾期费后再还回,并把还回的书归库上架。此外,管理员还要按月统计逾期费金额并上缴财务。把握该逻辑顺序,组织语言即可。答案:读者入室验证还书,如果不过期,还回书后,管理员直接把书归库上架;如果借书过期,管理员要根据规定收取图书借阅逾期费,并把书还回归库上架。管理员每月统计当月图书借阅逾期费金额,上缴财务。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仿用句式的能力。首先要做到跟原句的“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的句式相符,其次要做到与后文的“漠北黄沙”和“江南水乡”呼应。答案:与岑参同赏“梨花”与柳永泛舟钱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