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51.50KB ,
资源ID:777928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7792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名校联考(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名校联考(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名校联考(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孔子把“孝顺父母、顺从兄长”作为仁的根本,孟子认为“爱父母就是仁,敬兄长就是义”。这反映出A. 儒学维护了社会等级秩序B. 孔孟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C. 儒家思想治国安邦的理念D. 家庭伦理是儒家伦理的核心【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孔孟的思想均与家庭关系密切相关,这反映出儒家伦理受宗法制度的影响,实际上就是受家庭伦理的影响,D正确;A与题无关,排除;“重义轻利”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题干涉及的家庭伦理秩序相关理念,不是政治理念,排除C。2. 东观汉记载:“光武闵伤前代权臣太盛,外戚.与政,

2、上浊明主,下危臣子,后族阴、郭之家不过九卿.亲属荣位不能及许、史、王氏(指名门望族)之半耳。”可见,光武帝由前代兴衰得出的教训是A. 警惕母族亲属干政B. 完善君主专制体制C. 分散中枢机构权力D. 削弱地方豪强特权【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闵伤前代权臣太盛,外戚与政”“上浊明主,下危臣子”等信息可知,光武帝认为权臣、外戚干政导致了西汉政权的衰亡;而由“后族阴、郭之家不过九卿,亲属荣位不能及许、史、王氏(指名门望族)之半耳”可知,光武帝采取了压制外戚干政的方式,以维护皇权统治,故A项正确,排除D项;BC两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点睛】3. 有学者指出,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

3、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 孝文帝改革废除了汉族的旧俗B. 胡服禁令遭到了各族的反对C. 民族交融是孝文帝改革的基础D. 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较密切【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孝文帝要求鲜卑族改穿汉服,而汉人中开始流行胡服,这反映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较为密切,故D项正确,排除A、B两项;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交融趋势,但材料并不能说明民族交融是孝文帝改革的基础,排除C项。【点睛】4. 据隋书食货志记载,“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把豪强隐占的户口搜查出来,使这些原先为豪强地主专有的剥削对象,变为国家的纳税户。这种做法A. 有效发挥了地方的自治作用B.

4、铲除了豪强横行乡里的弊端C. 避免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D. 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政府对脱漏的户口进行重新登记,查实应负担赋役的人丁数,这确保了国家拥有足够可纳赋服役的人丁,从而能够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地方自治的信息,排除A;BC表述太绝对,错误。【点睛】5. 北宋朝廷废节镇而置路.使节度使虚置,而代之以转运司和安抚司。两司同为地方高层行政长官.这使得全国各县行政组织同时受到多个上级机构的指挥与管理。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 提升地方行政效率B. 加快国家大一统步伐C. 强化中央政府权威D. 推动各机构有效运转【答案】C【解析】

5、【详解】北宋在地方行政区划上设置多个机构共同管理,这强化了朝廷对地方的管控,故C项正确。地方政出多门,易造成行政效率低下,排除A项;北宋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改革,其意图是加强中央集权,与加快国家统一步伐没有太大联系,排除B项;县级组织同时受到多个上级机构的指挥与管理,会造成机构臃肿和官员过多,不利于各机构的有效运转,排除D项。6. 宋神宗时期(1068-1085年),曾有“边臣建开拓之议”.大臣张方平则说:“澶渊之克,遂与契丹盟,至今人不识兵革,可谓盛德大业。”由此可知A. 君臣高度认可与契丹结盟B. 澶渊之盟影响北宋内部团结C. 张方平反对边境重燃战火D. 西北边境实现长期和平稳定【答案】C【

6、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澶渊之克,遂与契丹盟,至今人不识兵革,可谓盛德大业”可知,张方平反对边境重燃战火,主张继续保持对辽的友好局面,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北宋大臣之间的分歧,不能体现宋神宗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了边臣与张方平的不同看法,没有涉及内部团结问题,排除B项;1004年签订的“澶渊之盟”,实现了宋朝北部边疆的长期和平稳定,宋与西夏在西部边境长期处于和战变动状态,排除D项。7. 元朝的高层政区(行省)由左承相、平章、左承、右承、参知政事等官员分掌各类行政事务,军事与财赋尤不得集于一人。此规定的意图是A. 加强对地方权力的控制B. 扩大官员处理政务的权限C. 全面革新地方行政制

7、度D. 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答案】A【解析】【详解】元朝政府规定,多名官员分割行省行政事务,地方军事、财赋等要务不可集中在一个人手中,其意图是加强对地方权力的控制,A项正确;扩大官员处理政务的权限与“军事与财赋尤不得集于一人”不符,排除B项;“全面”革新地方行政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不是元朝政府分化地方权力的主观目的,排除D项。8. 南宋文人葛洪在涉史随笔中说:“古称良、贱者,皆有定品,良者即是良民,贱者率皆罪隶。今之所谓奴婢者,概本良家,既非气类之本卑,又非刑辟之收坐,不幸迫于兵荒,陷身于此。”这表明在宋代A. 世袭贱民身份略高B. 依附关系趋向多元C

8、 等级制度遭到破坏D. 奴婢来源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以前,奴婢来源于“罪隶”,而宋代的奴婢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因罪收入的,皆由兵荒马乱卖身所致,这表明宋代奴婢的来源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世袭贱民地位低下,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战乱与奴婢形成的关系,不能体现依附关系多元,排除B项;材料表明宋代奴婢身份由世袭变为雇佣,但不能体现等级制度遭到破坏,排除C项。9. 在金太祖的授命下,“希尹乃依仿汉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国语,制女真字”。这表明女真文的创设A. 推动了金朝国家体制的完善B. 体现了汉族书法艺术的扩展C. 推动了金朝学校教育的发展D. 折射出民族交融

9、的深度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希尹乃依仿汉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国语,制女真字”可知,希尹借用汉族文字和契丹文字,创制女真文字,这折射出金朝境内民族交融的深度发展,D项正确;女真文的创设和国家体制完善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A;材料中的女真文并不仅仅是对汉族文化的集成,还融合了契丹字,排除B;题干中未涉及女真文创设和金朝学校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排除从。10. 永乐年间,五军都督府设立内监监督府事。其巡视边塞、大军出征四方都由太监负责监军,其他如皇庄、矿税、上供、采造等事,也都由太监负责。这种现象的出现A. 说明宦官军事才能卓著B.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C. 反映出官僚机构的

10、膨胀D. 推动了军权的规范运作【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所述是宦官权力的扩大,而宦官专权根源于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材料所涉及的宦官监督事项体现不出其军事才能,排除A项;材料提到了内监的设立,但是据此看不出官僚机构是否膨胀,排除C项;宦官专权不利于权力的正常运作,排除D项。【点睛】11.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首先向国王、头人等宣读皇帝诏书,赏赐大批物品,然后才展开贸易活动,甚至派小船往偏僻处去贸易。船队总是满载着各种奇货重宝和珍禽异兽等货物而归。这说明郑和船队A. 兼具外交和贸易使团双重性质B. 使明政府获得巨大经济利益C. 推动了明朝统治范围扩展D. 引发世界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答案

11、】A【解析】【详解】在所到之处,“宣读皇帝诏书”、赏赐物品的同时,展开贸易活动,甚至“往偏僻处去贸易”,反映出郑和船队具有外交使团和贸易使团的双重性质,A项正确;郑和船队奉行“厚往薄来”原则,并未使明政府获得巨大经济利益,排除B项;郑和远航是和平行为,没有推动明朝统治范围的扩大,C项错误;郑和船队远航并未引发世界局势发生深刻变化,D项所述错误。12. 清军人关后,清政府对藏传佛教大喇嘛制定职衔、名号制度,成为国家制度的部分。到清代中期,蒙古地区的寺庙有1800余座,喇嘛人数达到15万人。这说明清代A. 佛教基本实现对蒙古地区的统治B. 宗教被纳入国家礼制范畴C. 蒙古地区风俗习惯发生重大改变D

12、. 朝廷推崇佛教治国的理念【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清政府对藏传佛教大喇嘛制定职衔、名号制度,成为国家制度的一部分”可知,清政府在蒙古地区对藏传佛教进行优待,并把对藏传佛教的管理纳入国家的礼仪制度中,B项正确;优待藏传佛教只是清政府用来加强对蒙古地区统治的手段之一,而非佛教统治了蒙古地区,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佛教在蒙古地区的发展与盛行,而非蒙古地区的其他风俗习惯发生重大改变,排除C项;明清时期朝廷推崇佛教治国的理念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13. 有学者指出,在乾隆朝岁入增加的背后,是捐输、商人报效、盐斤加价甚至卖官鹭爵等收入来源,这对国家和社会而言无异于饮鸩止渴。该评论实质上反映出A.

13、 盛世景象下潜伏着危机B. 穷兵黩武导致财力衰竭C. 财政增收阻碍社会发展D. 吏治腐败销蚀统治根基【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显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中包含很多非正常收入,这些非正常收入表明清朝统治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穷兵黩武,并且材料中财政是增收的,B项错误;财政增收不会阻碍社会发展,排除C项;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点睛】14. 明朝实行“开中制”(开中,即召商输粮而与之盐),山西有幸成为“试点之区”,加上巨大的市场需求,晋商发展势头迅猛。材料反映出晋商A. 经营的商品范围较为狭窄B. 借助国家政策调整的契机而勃兴C. 崛起得益于巨大的市场需求D

14、. 在长途贩运贸易中起到引领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在“开中制”下,应召商人把政府需要的粮食实物代为输送到边防卫所,然后换取贩盐专利执照,并在指定地区销售。这反映出晋商利用国家实行“开中制”并把山西作为“试点之区”的时机而勃兴,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开中制”政策对晋商的影响,并没有涉及晋商的经营范围及其在长途贩运贸易中的作用,排除A、D两项;C项片面解读材料,排除。15. 有学者指出,王阳明要人们“致良知”以期消解社会矛盾而统一于心灵的“无对”,这起着一种反个性斗争的麻痹人们头脑而甘于妥协的奴婢作用。据此可知,王阳明的思想A.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B. 以维护封建统治

15、为目的C.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 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消解社会矛盾”“麻痹人们”“甘于妥协的奴婢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是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故B项正确,D项错误;与商品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是个性解放,材料中王阳明的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排除A项;C项所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点睛】二、非选择题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将以血缘划分居民改变为按地区划分居民,按照一定行政区划进行管辖,是国家政权产生和臻于成熟的必然措置,没有行政管辖,国家就不具备存在的必要条件。夏、商曾经把全国划分为九州,西周又调整为九畿,春秋战国时

16、期出现了郡县分级的行政管辖,其特点都是按照地域进行划分,也意味着地方行政管理逐渐走向完善。从秦代开始,中央严格控制地方属郡,并建立起一套从郡县到乡里什伍,层层控制而又十分严密的地方统治网络。秦以后的地方职官设置及管理方式,始终是依据这个基本原则而发展和修订充实的。摘编自柏桦中国古代地方职官设置与管理智慧材料二 清朝前期真正开启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消除了千百年来自“三北”(东北、北部与西北)的“边患”,将“三北”变成和平的边疆;把横行大草原强悍的蒙古族变为能与其他各族共处的和谐民族,拉近了远离中华传统文化的藏族的距离,密切了汉满民族关系。清代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以

17、新的民族“大一统”观念为指导,较成功地解决了2000多年来困扰历代王朝的边疆“内患”问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至清代最后完成,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发展的一个大结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夏商周以后我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趋势及意义。(1(2)根据材料二.分析促进清朝前期“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答案】(1)演变趋势:地方行政区划从以血缘划分到以地区划分;地方行政管理走向完善,中央权力逐渐增强,地方权力逐渐削弱,最后集权于中央;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意义:中央集权加强,有助于对国家的有效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8、(2)原因:“三北”边患的消除;蒙古族、藏族、满族、汉族间民族关系的改善;对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解析】【分析】【详解】(1)演变趋势:根据“将以血缘划分居民改变为按地区划分居民”得出地方行政区划从以血缘划分到以地区划分;根据“地方行政管理逐渐走向完善”“层层控制而又十分严密地方统治网络”“始终是依据这个基本原则而发展和修订充实的”概括得出地方行政管理走向完善,中央权力逐渐增强,地方权力逐渐削弱,最后集权于中央;根据所学可知,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意义:根据“中央严格控制地方属郡层层控制而又十分严密的地方统治网络”,可从中央集权加强,有助于对国家的有效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

19、族国家的统一等分析总结。(2)原因:根据“消除了千百年来自三北(东北、北部与西北)的边患”得出“三北”边患的消除;根据“把横行大草原强悍的蒙古族变为能与其他各族共处的和谐民族,密切了汉满民族关系”得出蒙古族、藏族、满族、汉族间民族关系的改善;根据“清代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得出对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点睛】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王安石变法态度坚决,与神宗力图富强的愿望相契合。王安石吸取庆历新政的教训,认为为政治国重在立法,改变时弊尤要“立善法”,法度立而道术明,上下各安其位。“有司议罪,唯当守法”。如果断案不依法律,人们就会手足

20、无措。在王安石看来,人才与法度紧密联系,“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虽然王变石变法没有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摘编自胡昊宇论王安石的行政法制思想等材料二 南宋儒学家多斥责王安石新学为异端邪说,认为它“于学不正”“杂糅佛道”,强调废祖宗法令“遂致邻敌外衡”“中原陷没”“皇舆僻寄于东吴”。而陆九渊作荆国王文公祠堂记予以回应,称:“公以盖世之英,绝俗之操,山川炳灵,殆不世有”“指陈时事,剖析弊端,枝叶抉竦,往往切当”“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术必为孔孟、勋绩必为伊周,公之志也”。陆九渊的文章并未涉及北宋灭亡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并没有把宋

21、亡归咎于王安石变法。摘编自李华瑞、水潞南宋理学家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有利条件及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陆九渊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态度。【答案】(1)有利条件:宋神宗的支持;王安石本人的变法态度坚决;“庆历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特点:重视立法,严格执法;注重招揽人才,整顿吏治。(2)态度:赞赏王安石的道德品质,认为其志向高远,勇于任事;肯定王安石的变法改革思想。【解析】【分析】【详解】(1)有利条件:根据“与神宗力图富强的愿望相契合”得出宋神宗的支持;根据“王安石变法态度坚决”得出王安石本人的变法态度坚决;根据“王安石吸取庆历新政的教训”得出“庆历

22、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特点:根据“为政治国重在立法”“有司议罪,唯当守法”得出重视立法,严格执法;根据“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得出注重招揽人才,整顿吏治。(2)态度:根据“公以盖世之英,绝俗之操,山川炳灵,殆不世有”得出赞赏王安石的道德品质,认为其志向高远,勇于任事;根据“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术必为孔孟、勋绩必为伊周,公之志也”得出肯定王安石的变法改革思想。【点睛】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某些地区自然经济还居于统治地位;在另一些地区,“五家之堡必有肆,十家之村必有贾,三十家之城必有商”,商业资本比较普遍地深入农村。

23、由于南方的农产量和人口密度都比北方高,所以南方的商业也比北方繁荣。顺治时,姚延启做了一个对比:拓西北地广人稀,镇店市会有常期,商贩歇宿有定所。南方庐舍稠密,人烟辏集,贸易者趾接于途,往来者肩摩于道。”摘编自柯建中略论明清时期小农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材料二 皇权社会末世.君主专制的弊害昭彰.市民意识初步觉醒.传统的民本主义在某些具有异端倾向的论者那里,推进到“新民本”阶段。新民本思想家(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等)承袭民本论的基本元素(重民、恤民、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弘扬原始民主精义(众议、禅让、公天下等),吸纳中古非君、罪君的犀利批判精神,采取明代书院品议朝政之风,将先秦以来与尊君论相

24、反而又相成的民本论提升到新阶段。摘编自冯天瑜“民本”与“尊君”(论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本”思想形成的背景。【答案】(1)状况:自然经济居于主导地位;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增强;南方和北方商品经济均得到发展;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等等。(2)背景:封建制度衰落,弊端日益暴露;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意识觉醒;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民本思想传统;等等。【解析】【分析】【详解】(1)状况:根据“自然经济还居于统治地位”得出自然经济居于主导地位;根据“商业资本比较普

25、遍地深入农村”得出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增强;根据“拓西北地广人稀,镇店市会有常期,商贩歇宿有定所。南方庐舍稠密,人烟辏集,贸易者趾接于途,往来者肩摩于道”得出南方和北方商品经济均得到发展;根据“南方的商业也比北方繁荣”得出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2)背景:根据“君主专制的弊害昭彰”得出封建制度衰落,弊端日益暴露;根据“市民意识初步觉醒”得出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意识觉醒;根据“新民本思想家(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等)承袭民本论的基本元素”得出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民本思想传统;根据所学,还可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分析总结。【点睛】19. 阅

26、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方科学文化的传入,开启了中国传统的天文学、数学与地理学向近代科学的演进,促进了中国士大夫阶层从空谈心性向注重实用的转变。明末,社会危机加剧,士大夫阶层开始时空谈心性的理学进行反省与批判。西方科学文化的传入,不仅丰富了士大夫们的知识,开拓了其视野,而且促进了其向经世致用理念的擅变,为清代朴学的发展准备了条件。西学的传入,还冲击了“华夏中心”和“用夏变夷”的传统观念,促使士大夫阶层开始面向世界。摘编自马骏骐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质材料二 徐光启等人认为西方科学以数学为基础,由“数”达“理”的形式逻辑方法是西方科学优越性的根本所在口他们迫切希望能借助“远西奇器”来解

27、决明朝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于民生财计大有利益”。宋应星提出“穷究试验”“凡事皆须试验而后详之”的实学思想,他认为任何科学知识都要亲身实践,以达到知行合一。摘编自施威、王思明晚明学人的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西学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末期科学新思想产生的原因。【答案】(1)影响: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2)原因: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危机的严重;知识分子对理学的反思,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等等。【解析】【分析】【详解】(1)影响:根据“促进了中国士大夫阶层从空谈心性向注重实用的转变”得出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根据“开启了中国传统的天文学、数学与地理学向近代科学的演进”得出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根据“西学的传入,还冲击了华夏中心和用夏变夷的传统观念”得出冲击了“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2)原因:根据所学可知,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徐光启等人认为西方科学以数学为基础”得出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根据“希望能借助远西奇器来解决明朝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得出社会危机的严重;根据“实学思想,他认为任何科学知识都要亲身实践”得出知识分子对理学的反思,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点睛】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