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素养评价 十朱子语类三则(50分钟52分)一、基础过关(26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欲别求书看别:另外B.只恁昏塞不通恁:这般,如此C.明知合行大路合:应该D.试自睹当自家当:理当【解析】选D。D项,当:副词,相当于“本”“此”。2.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解析】选D。A项,“之”,代词,书;代词,人心。B项,“于”,介词,表对象;介词,表比较。C项,“为”,介词,表被动;介词,为了。D项,“以”
2、,都是介词,把。3.对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B.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C.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D.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解析】选C。原句标点参考: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4.下列文学常识陈述有误的一项是()A.朱熹字元晦,南宋著名的理学家、
3、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B.“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在朱子看来,“天理”指的是心之本然;而“人欲”指人生存发展的欲望。 C.封建社会的“圣人”是指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有时也指封建君主。D.“君子”有多重意义。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有时也指对人的尊称。【解析】选B。朱子所说的“人欲”指那些超越延续生存条件、追求美好物质的欲望。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则选文作者认为读书须读到爱不释手,才能见真味。略知其义,不能得真味。只要提神醒志,天天用心,就能够穷得义理。B.第二则选
4、文作者认为平常遇事时,人们也知道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但到做事时却不知“克己”。因为天理如大路,人欲如小路。C.第二则选文作者认为要存天理,平常遇事,一定不能轻易放过,必须先明理。D.第三则选文作者认为读书有“为义”而读和“为利”而读之分。为义而读书便是入圣贤之域,存天理;为利而读书,便是趋向愚、不肖之途,流于人欲。【解析】选B。前后因果关系不成立。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4分)译文:_(2)大凡为学,且须分个内外,这便是生死路头!(4分)译文:_【解析】第(1)句,应正确译出“灵”“愈”等文言实词和“之”“则”等文言虚词的含义。第(
5、2)句,应正确译出“为”“学”“路”“头”等词语的含义。答案:(1)人心的性灵,由天理所决定,勤于用心则更加明白事理。(2)大凡研究学问,必须分个内外,这便如生与死的区别!7.(2020湖南高二检测)下列各句都有一处表达不恰当,找出每句的错误并改正。(4分)(1)我们荣幸地聘请您为我校文学社顾问,请您慨允,文学社于本月28日隆重成立,希望您准时出席,并多加指导。(邀请函)(2)我是2020年的应届毕业生,在此,冒昧地向贵公司毛遂自荐,请给我一个机会,我定会敬谢不敏。(自荐书)(3)鄙人闲暇之时,常读诗书,偶有习作,但瑕疵颇多,现奉上拙作,请您指教,盼您改一改并不吝赐教。(书信)(4)任何文化遗
6、产在文化诞生之初都体现出人们对艺术、文明的蓄意追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任何破坏都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演讲稿)答: _【解析】(1)句,“准时出席”错,“准时出席”多用于通知里,用在邀请函里语气生硬,不得体,应改用“届时光临”;(2)句,“敬谢不敏”错,“敬谢不敏”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用在应聘的自荐书里不得体,应改为“全力以赴”“倍加珍惜”等;(3)句,“改一改”错,这是书信,句中“鄙人闲暇”“偶有习作”“奉上拙作”等用的是书面语,应保持语体一致,“改一改”是口语,应改为“斧正”,“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辞;(4)句,“蓄意”错,“蓄意”的意思是居心,存心,含贬义,句中用来形容对文明的追
7、求,感情色彩不符,应改为“刻意”,“刻意”指用尽心思去做,中性词。答案:(1)准时出席届时光临(2)敬谢不敏全力以赴、倍加珍惜等(3)改一改斧正(4)蓄意刻意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4分)8月30日,一款名叫“ZAO”的AI换脸软件上架,一夜之间收获了100万+的用户量,迅速登上微博热搜。这款换脸软件号称“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将用户所上传的照片,置入平台上用户所选择的影视片段之中,实现用户与“明星”的大换脸。在迅速刷爆朋友圈的同时,“ZAO”也遭受了众多质疑。人们担忧个人隐私、支付安全、产权等是否会遭受侵犯,以及一旦被滥用是否会引发诈骗风险等问题。(1)请给上述新闻拟
8、个标题。不超过10字。(2分)答: _ (2)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质疑,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80个字。(2分)答: _答案:(1)爆红换脸软件引众忧(2)示例:AI换脸技术需正确引导。虽然它以低门槛的技术满足了网友猎奇、美颜和娱乐等需求,但也可能侵犯肖像权和隐私权,造成信任危机,甚至引发网络诈骗。因此,要理性对待。二、阅读拓展 (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材料一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
9、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郑大夫)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摘编自春秋左氏传襄公)【注】子产: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谥成。子大叔:游吉,字子太叔(即“子大叔”),又称“世叔”,春秋时期郑国正卿。公孙挥:字子羽,春秋郑国人。材料二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诗曰: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吾不迁矣。”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
10、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诸侯靖兵,好以为事。行理之命,无月不至。贡之无艺,小国有阙,所以得罪也。诸侯修盟,存小国也。贡献无及,亡可待也。存亡之制,将在今矣。”自日中以争,至于昏,晋人许之。既盟,子大叔咎之曰:“诸侯若讨,其可渎乎?”子产曰:“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11、。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摘编自春秋左氏传昭公)【注】艺:极限。狎:轻慢。取:同“聚”。萑苻(hun f):泽名,郑盗贼聚集处。慢:怠慢。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B.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C.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
12、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D.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解析】选 A 。 本题中“及盟”是时间状语,要单独成句,可排除B、C;“天子班贡”主谓宾结构完整,可排除C、D。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即“诸侯国”,广义上指封建时代及其以前人类文明时期共主(天子、皇帝)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B.乡校,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C.社稷,即土谷之神。君主祭土地和五谷神来祈求国家太平,五谷丰登,后用“社稷
13、”代指国家。D.子,即先秦“公、侯、伯、子、男”五爵之一,文中的“子”是对“子大叔”的简称,不属于五等爵位之列。【解析】选D。 D项,“子是对子大叔的简称”错,文中是对对方的尊称。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产以民为本,开放言路。然明建议毁掉乡校,子产却建议保留,认为百姓的议论有利于为政者修改完善治理方案。B.子产忠诚许国,不避流言。子产推行改革,按丘征收赋税,引起国人指责,子产认为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会改变。C.子产修盟诸侯,不辱使命。子产认为贡赋没有极限,小国难以满足要求,从而据理力争,最后周天子不得不同意提议。D.子产为政灵活,宽严相济。子产在毁
14、乡校问题上坚持保留乡校以倾听百姓观点,而在丘赋问题上,却绝不纵容百姓,坚持法度。【解析】选C。 C项,“周天子不得不同意提议”于文无据。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4分)译文: _(2)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4分)译文: _答案:(1)况且我听说做好事的人不改变他的法度,所以能够有所成功。百姓不可放纵,法度不可改变。(2)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和(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不如用严厉的政策。火猛烈,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 13.结合材料一,思考子产为政
15、鲜有败事的原因,并简要说明。(3分)答: _答案:任人为能;多方咨询,广泛询问。附【译文】材料一郑国大夫子产参与执政,选择贤能的人来任用他。冯简子能够决断国家大事。子大叔貌美俊秀而有文采。公孙挥能够知道四周邻国诸侯的行动,并且还善于做外交辞令。裨谌善于谋划计略,在野外谋划就能获得成功。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事情,并让他准备好多套应答辞令。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去到郊外,让他谋划这次行动是否可行。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决断。一切准备妥当,就交给子大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因此(子产执政时)很少有失败的事情发生。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封
16、闭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凭借为人忠善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材料二郑国子产制订丘赋制度。国人毁谤他,子宽把国人的话告诉子产。子产说:“有什么妨害?如果对国家有好处,(个人)生死都由它去。况且我听说做好事的人不改变他的法度,所以能够有所成功。百姓不可放纵,法度不可改变。诗说:礼仪和道义没有过失,为什么担忧别人说话。我不会改变了。” 等到结盟的时候,子产争论进贡物品的轻重次序,说:“从前天子确定进贡物品的次序,轻重是根据地位
17、排列的。地位尊贵贡赋就重,这是周朝的制度。地位低下而贡赋重的,是甸服。郑伯是男服,却让我们按照公侯的贡赋标准纳贡,我们恐怕不能足数供应,谨敢以此作为请求。诸侯之间应当休息甲兵,以友好为事。使者催问贡税的命令,没有一个月不来到。贡赋没有极限,小国不能满足要求而有所缺少,这就是得罪的原因。诸侯重温旧盟,这是为了使小国得以生存。贡赋没有限制,灭亡的日子将会马上到来。决定存亡的规定,就在今天了。”从中午开始争论,直到晚上,晋国人同意了。结盟以后,子大叔责备子产说:“诸侯如果来讨伐,难道可以轻易地对待吗?”子产说:“国家不和别国竞争也会遭到欺凌,还成个什么国家?”郑子产得了病,(他)对子大叔说:“我死以
18、后,您必定主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和(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不如用严厉的政策。火猛烈,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水柔弱,民众轻慢并和它嬉戏,就有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宽和(的政策)难(以实施)。”(子产)病数月后死去。子大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施行宽和政策。郑国(因此)有很多盗贼,(他们)聚集在萑苻泽中。子大叔后悔了,说:“我早听从(子产)夫子的,不会到此地步。”发动步兵去攻打萑苻的盗贼,将他们全部杀灭,盗贼(才)稍微被遏止。 孔子说:“好啊!政策宽和民众就怠慢,(民众)怠慢就用严厉(的政策)来纠正。(政策)严厉民众就受伤害,(民众受)伤害了就施行宽和(的政策)。用宽
19、和来调和严厉;用严厉来补充宽和,政治因此而和谐。”三、经典研读(6分)(2020宁波高二检测)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15题。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义理身心所自有,失而不知所以复之。富贵身外之物,求之惟恐不得。纵使得之,于身心无分毫之益,况不可必得乎!(朱子语类卷十三)14.材料体现了孔子(限4个字)的人生态度。(2分)答案:安贫乐道15.朱子语类与孔子在主张上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答:_【解析】孔子并不排斥对富贵的追求,认为这是人的本能欲望,但又认为获取
20、富贵要有正当的方式方法,要遵循“仁义”的原则,否则就不取。朱子语类认为富贵是身外之物,且于身心毫无益处,故而不可求也不该求。附【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里面也是很有乐趣的。用不义的手段所得到的财富与地位,对于我来说好像浮云一样。”富有显贵,这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方法获得它,君子是不会接受。义理是人身心自有的,一旦失去就不知道该如何重新恢复。富贵是身外的东西,求它唯恐不能。即使得到了,在我心里没有分毫的好处,何况不一定能得到呢!【强化提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黄子厚诗序宋朱熹余年十五六时,与子厚相遇于屏山刘氏斋馆,俱事病翁先生。子厚少余一岁
21、,读书为文,略相上下,犹或有时从余切磋,以进其所不及。后三四年,余犹故也,而子厚一旦忽踊跃骤进,若不可以寻尺计,出语落笔,辄惊坐人。余固叹其超然不可追逐,而流辈中亦鲜有能及之者。自尔二十余年,子厚之诗文日益工,琴书日益妙,而余日益昏惰,乃不能及常人,亦且自念其所旷阚,又有急于此者,因遂绝意,一以顽鄙自安,固不暇复与子厚度长絜大于文字间矣。既而子厚一再徙家崇安、浦城,会聚稍希阔。然每得其诗文笔札,必为之把玩赏叹,移日不能去手。 盖子厚之文学太史公,其诗学屈、宋、曹、刘而下及于韦应物,视柳子厚犹以为杂用今体,不好也。其隶古尤得魏、晋以前笔意,大抵气韵豪爽而趣味幽洁萧然,无一点世俗气。中年不得志于场
22、屋,遂发愤谢去,杜门读书,清坐竟目,间辄曳杖行吟田野间,望山临水以自适。其于骚词能以楚声古韵为之节奏,抑扬高下、俯仰疾徐之间,凌厉顿挫,幽眇回郁,闻者为之感激慨叹,或至泣下。由是其诗日以高古,遂与世亢,至不复可以示人。或者得之,亦不省其为何等语也。独余犹以旧习未忘之故,颇能识其用意深处,盖未尝不三复而深悲之,以为子厚岂真坐此以穷,然亦不意其遂穷以死也。 衰暮疾痛,余日几何,而交旧零落,无复可与语此者,方将访其遗稿,椟而藏之,以为后世必有能好之者。而一日三山许闳生来访,袖出子厚手书所为诗若干篇、别抄又若干篇以示余。其间盖又有余所未见者,然后益知子厚晚岁之诗,其变化开阖,恍惚微妙,又不止余昔日之所
23、知也。为之执卷流涕,而识其后如此。子厚名铢,姓黄氏,世家建之瓯宁,中徙颖昌且再世,母孙读书能文,昆弟皆有异材,而子厚所立卓然,尤足以自表见,顾乃不遏而厄穷以死,是可悲也!许生尝学诗于子厚,得其户牖,收拾遗文,其多乃至于此,拳拳缀缉。师死而不忍倍之,是又可嘉也已。 庆元己未七月壬子,云谷老人书。(选自晦庵集)【注】隶古:以隶书写定古篆文。场屋:旧时科举考试的地方,也称科场。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聚稍希阔稍:渐渐B.亦不省其为何等语也省:明白C.方将访其遗稿,椟而藏之椟:匣子D.而识其后如此识:记下【解析】选C。椟,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用匣子装”。 2.以下各组
24、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现黄子厚诗文“所立卓然”的一组是(3分)()流辈中亦鲜有能及之者大抵气韵豪爽而趣味幽洁萧然其于骚词能以楚声古韵为之节奏闻者为之感激慨叹日以高古,遂与世亢变化开阖,恍惚微妙A.B.C.D.【解析】选D。间接表现,说的是黄子厚的书法。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子厚在诗文创作上表现出众,作者觉得自己比不上他,因此不敢再与他争胜。B.黄子厚中年科考不得志,就发愤读书写作。作者比别人更能理解他的诗文用意。C.许闳生收集了黄子厚的很多遗稿。这些遗稿让作者对黄子厚晚年的成就更了解。D.作者在文中表露出对黄子厚困厄而死的痛惜之情,也融入自己的身世
25、之感。【解析】选A。作者并非不敢,而是觉得有更急迫的事要做,没空和黄子厚争胜。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间辄曳杖行吟田野间。(5分)译文:_(2)师死而不忍倍之,是又可嘉也已。(5分)译文:_答案:(1)(子厚)有时就拖着手杖,(在)田野间漫步吟咏。(关键点:“间”“曳”、补出省略的“于”,句意通顺)(2)(许闳生)在老师死后仍不忍背弃他,这又值得称赞啊。(关键点:“倍”“是”“嘉”,句意通顺)附【译文】我十五六岁的时候,和黄子厚在屏山刘家斋馆相逢,一起拜病翁先生为师。子厚比我小一岁,读书作文的程度,大致相差不多,有时还要跟我一起讨论,来弥补他不足的地方。过了三四年
26、,我还是老样子,可是子厚一时间忽然进步神速,好像难以估量,发表议论、撰写文章,总是使在座的人吃惊。我固然为他遥遥领先不可企及而感叹,就是同辈中也很少有能比得上他的人。从此二十多年,子厚作诗著文一天比一天更精巧,弹琴写字一天比一天更精妙,可是我却一天比一天更糊涂懒散,竟然比不上普通人。我又想到自己的荒废欠缺,还有比学文更急迫的,于是就断绝学文的念头,一概用愚顽鄙陋自居,当然也没空和子厚在文辞方面争胜了。不久子厚两次搬家,到了崇安、浦城,见面聚会的机会渐渐少了。但是我每当收到他的诗文书信,一定拿着它欣赏赞叹,长久不能放下。子厚的文章学习太史公,他的诗学习屈原、宋玉、曹植、刘桢,一直到韦应物,对于柳
27、子厚的诗还认为杂用今体而不太喜欢。他用隶书写定的古体字,更得魏、晋以前书法的意态风神,大都气韵豪爽,并且趣味雅洁,潇洒超脱,没有一点世俗习气。子厚中年时在科场上不得志,就愤然抛弃科考,闭门读书,终日闲坐,有时就拖着手杖,(在)田野间漫步吟咏,或望远山,或到水边,来满足自己。对于骚体,能用楚调古韵组成诗的节奏,高低起伏,上下快慢之间,气势逼人,跌宕起伏,意境幽远,风格沉郁,听的人为之感动慨叹,有的甚至掉下眼泪。从此他的诗日益高超古朴,于是和世俗不能相合,以至不再可以拿给别人看。即使有人看到了,也不明白他说些什么。只有我因为还未忘掉原先的爱好的缘故,很能理解他作品的深意,不曾不再三观看,深深地为他
28、感到悲哀,心想子厚难道真的就因此而困厄吗?但我也没想到他就这样困厄而死。我年老多病,活在世上还能有多少日子?过去老友,都已衰亡,再没有可以一起谈论这些的人了。我正要访求子厚的遗稿,放在木匣里收藏起来,心想后世一定有能够喜爱它的人。一天三山许闳生来见我,从袖中拿出若干篇子厚亲笔所写的诗及若干篇另抄的诗来给我看。其中还有我以前没有见过的,这样就更加了解子厚晚年所作的诗,这些诗变化无穷、收放自如、难以捉摸、精微神妙,还不止是我以前所知道的一些东西。为此,我拿着他的诗卷,泪流满面,在他的诗后记下这些感受。子厚名叫铢,姓黄,世代居住在建宁的瓯宁县,中间迁居颖昌,且已有两代,母亲孙氏爱好读书,擅长作文,兄弟都有非凡的才干,而子厚杰出的成就,尤其能够显现自己,但却生不逢时,困厄而死,这真是太可悲了!许闳生曾经跟子厚学诗,得到他的真传,所收集的遗文如此之多,并勤恳地进行编辑。(许闳生)在老师死后仍不忍背弃他,这又值得称赞啊!庆元己未七月壬子,云谷老人写。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