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素养评价 二老子五章(50分钟60分)一、基础过关(30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可道,非常道道:言说,说出B.常有,欲以观其徼徼:边界C.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文:文章D.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垢:耻辱【解析】选C。文:原则。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和相同,和不同B.和相同,和也相同C.和不同,和也不同D.和不同,和相同【解析】选D。助词,的;代词,代“水”;均为介词,表比较,比。3.下
2、列句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小国寡民B.使民重死而不远徙C.此两者,同出而异名D.甘其食,美其服【解析】选C 。A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小;B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D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美。4.下列语句从句式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名可名,非常名B.有,名万物之母C.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D.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解析】选D 。D项为省略句,应为“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其余三项为判断句。5.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章提到的“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具有不可说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根源。B.第二章强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3、”,反映了一种消极的人生观。C.“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的意思是,只要能够承受国家的屈辱,就可以做君主。D.老子认为,只要让百姓不用各种器具,满足他们的温饱需要,就可以使国家太平发展。【解析】选A。B项,并非消极,而是主张个人要消除掉私欲;C项,表述绝对化;D项,“只要”后的条件不充分。6.下列对课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B.“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C.“王”是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的国家已没有这种称号。D.“甲兵”指披坚执锐的士卒,在我国及他国历史上均有出现,也用作军事的代称。【
4、解析】选C。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7.将下面文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4分)译文: (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4分)译文: 答案:(1)万物生成而不据为己有,虽起了作育推动作用,却不以为恩泽在己,万物兴旺而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因此才永远不会失去。(2)国家小,人民少,拥有各式各样的器具而不使用,使百姓对死亡看得很重而不愿迁移。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真水无香,大音希声。老子道德经中所说“不言之教,无为
5、而治,不争之争,知足之足”等,都告诫我们,不要刻意去获取功德,刻意地去树碑立言。人生在世,岁月短暂,如果整天满脑子想着去立大德、建伟功、撰巨言,或者总是感叹命运不济,怨天尤人,。答案:刻意地追求功名而不屑于做小事也许最终一事无成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4分)“2020中国书店大会”发布的2019-2020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实体书店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图书销售网点同比增长4%,特别是连锁书店规模迅速扩张,其中位居榜首的江苏凤凰新华书店已拥有1 327家门店,渔书则以275家门店在民营书店中排名第一。该报告同
6、时显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实体书店转型和渠道下沉的不断推进,乡村书店正在全国不少省市迅速兴起,成为2019年实体书店发展的一个亮点。据介绍,河北省乡镇以下新华书店2018年不超过10家,而截至2019年10月已超100家。不过,实体书店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全行业的销售收入虽有增长,利润却在下降。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一些书店生存都是问题。答: 答案(示例):2019年中国实体书店发展势头良好,乡村实体书店正在迅速兴起。不过,实体书店存在同质化严重、利润下降等问题。二、阅读拓展(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
7、,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之久,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
8、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子修道德修:修饰B.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盛:高尚C.因家于齐焉家:安家,居住D
9、.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绌:通“黜”,贬斥【解析】选A。A项“老子修道德”,在原文中的意思是“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修”,研究。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解析】选C。A项“于”,介词,向,介词,在;B项“之”,助词,无实义,代词,指代后面所说的内容;C项“而”,都是连词,表修饰;D项“与”,连词,和,介词,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前往周地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诉孔子要抛弃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B.孔子问礼归来,告诉自己的弟子,老子是一条龙,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10、C.老子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就离开周都。D.史记上记载说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解析】选D。原文“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中的“史记”一词应理解为“史书记载”,而不能理解为司马迁的史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3分)译文: (2)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2分)译文: (3)“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3分)译文: 【解析】第(1)句得分点:“走”,
11、跑;“罔”,同“网”;“纶”,(钓鱼竿上的)丝线;“矰”,箭。第(2)句得分点:“隐”,隐居;“强”,勉力;“为”,介词,替;“著”,写。第(3)句得分点:“道”,主张;“岂邪”,难道就是吗;“是”,指示代词,这;“无为”,无为而治;“自化”,自然趋于“化”;“自正”,自然归于“正”。答案:(1)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2)您就要隐居了,勉力替我们写一本书吧。(3)“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儿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扰,百姓自然归于“正”。14.老子为什么对孔子说“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
12、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6分)答: 答案: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热衷于重建社会秩序,想通过以道德礼制重整人心,克制当时人们泛滥的私欲。所以孔子不断教人去追求仁义,成为君子,目的皆是希望重现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老子所关心的,却是人处于乱世之下如何立身处世而自保。道家主张既然万事万物皆摆脱不了自然规律的变化,所以人也必须遵照自然规律而生活。道家的终极关怀是于乱世中找寻个人的自我救赎,自保全生的方法,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附【译文】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
13、,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了解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好像就是龙吧!”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
14、、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替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
15、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孝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安家在齐地。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排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儿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扰,百姓自然会归于“正”。三、经典研读(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
16、人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注】取:为、治理。为:指有为,靠强力去做。不得已:达不到、得不到。天下神器:天下,指天下人。神器,神圣的物。物:指人,也指一切事物。随:后。羸:羸弱、虚弱。或载或隳:载,安稳。隳,危险。15.上述材料体现老子的什么思想?(3分)答: 答案:统治者应行“无为”之治。“无为”的政治思想,主张一切都要顺应自然,因应物性,希望那些得“道”的统治者治国安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不要存奢望,不要好大喜功。16.我们怎样看待老子的这一思想?(4分)答: 答案:无为,既不是“什么也不做”,也不是“没有行动”。真正含意应该是“避免违背自然本性”。要求统治者限制和约束权力的滥用,反对实行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行为;动辄随意颁布这个法令、那个制度;或朝令夕改,不讲政策的连续性。用顺应自然不搅扰人民的方法安邦。这种充分尊重民意,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政治智慧,与我们今天提出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不谋而合。附【译文】想要治理天下,却又要用强制的办法,我看他达不到目的。天下的人民和神物,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嘘有急吹,有的刚强,有的羸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奢侈的、过度的措施法令。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