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三第二学期3月模块诊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0分)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1035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下简称“传承学校”)。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承学校创建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的过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第二批传承学校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实现了城区、镇区和乡村学校的
2、全覆盖。二是传承项目种类丰富。各地各校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传承项目,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三是凸显育人特质。传承学校以教育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方法,聘请社会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以成果展示为助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摘自2018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有删改)材料二:某杂志社进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教师眼里导致活动开展困难的因素材料三: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然而,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不少学校发现,师资缺、涵养浅,不系统,课时紧、不持久,家校分成为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要面对的问题。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最现场,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基础。“教师本身的素养、人文价值,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非常重要。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仍很欠缺。”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看来,教师数量不足、内涵不够使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展开。“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以一种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有益补充,应该充分肯定这种进步。”在袁济喜看来,当下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
4、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要与现在的西式教育体系融合还需要一个过程。(摘自2016年12月17日中国教育报,有删节)材料四: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校园文化要有活动设计方案,扩大师生参与度。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是比赛拿奖,少数特长生参加的活动虽然有“看点”,但受众面不广,要提供给更多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从学理上而言,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道”是理念,是文化的内核、本质;“术”是形式、方法。“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抽去“道”,文化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两者孰轻孰重,毋庸赘言。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来“堆积”,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而要不
5、断挖掘校园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校园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和谐文化,和谐能激活教育的潜力,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正能量。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势”问题,要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课程育人。当前,“互联网+”浪潮如火如荼,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摘自2017年12月6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批传承学校覆盖了31个省(区、市),传承项目种类丰富,其中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B. 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最现场,教师本身的素养、学术专
6、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都影响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成效。C. 在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困难的因素这一问题的认识上,被调查教师与袁济喜教授的看法截然不同,被调查教师普遍认为课程设置是主要因素。D. 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传统文化进校园,在活动层面开展文体活动主要体现为“术”,不断挖掘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则主要体现为“道”。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戏曲、书法、传统手工技艺等进校园是传统文化进校园,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也是传统文化进校园。B. 虽然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调查显示,比较了解传统文化的教师不足40%,这有可
7、能成为制约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因素。C. 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主要以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虽然值得肯定,但不如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方式好。D. 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开展具有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3. 第三、四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四则材料谈谈你认为有效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 C 2. C 3. (1)材料三侧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实施之间的差距,强调要从师资和课程的角度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材料四侧重基层落实,主要论述如何开展好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2)示例: 课程方面:整合
8、现有教材,开发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展师生参与度高且具有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师资方面: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的办法,聘请专人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C,“被调查教师与袁济喜教授的看法截然不同”理解有误。在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困难的因素这一问题的认识上,被调查教师与袁济喜教授的看法并非截然不同,如都有提到师资问题。故答案选C。【2题详解
9、】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C,“不如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方式好”说法错误。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方式”是“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故答案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归纳和理解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第三、四则材料报道的侧重
10、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四则材料谈谈你认为有效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应采取哪些措施。考生首先要注意到材料三和材料四中去概括两则材料侧重点的不同。接着要注意结合题干概括分析“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措施”,根据对材料四的把握,可以从原文中筛选: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势”问题,要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课程育人。当前,“互联网+”浪潮如火如荼,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根据以上原文内容进行整合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
11、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二.古代史文阅读(5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3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人。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初从刘聚为盗,察聚终无成,归太祖于和阳。未至,困卧田间。梦神人被甲拥盾呼日:“起起,主君来。”惊寤,而太祖适至,即迎拜。时至正十五年四月也。无何,自请为前锋。太祖曰:“汝特饥来就食耳,吾安得汝留也”遇春固请。太祖曰:“侯渡江,事我未晚也。”及兵薄牛渚
12、矶元兵陈矶上舟距岸且三丈余莫能登遇春飞舸至太祖麾之前遇春应声奋戈直前 敌接其戈,乘势跃而上,大呼跳荡,元军披靡。诸将乘之,遂拔采石,进取太平。授总管府先锋,进总管都督。友谅薄龙湾。遇春以五翼军设伏,大破之,通复太平,功最。太租追友谅于江州,命遇春留守,用法产,军民肃然无敢犯,进行省参知政事。从取安庆。汉军出江游微,遇春击之,皆反走,乘胜取江州。还守龙湾,援长兴,俘杀吴兵五千余人。先是,太祖所任将帅最著者,平章邵荣、右丞徐达与遇春为三。而荣尤宿将善战,至是骄蹇有异志,与参政赵继祖谋伏兵为变。事党,太祖欲有荣死,遇春直前曰:“人臣以反名,尚何可宥,臣义不与共生。”太祖乃饮荣酒,流涕而戰之,以是益爱
13、重遇春。明年,太祖即吴王位,进遇春平章政事。太祖复视师武昌。汉丞相张必先自岳来援。遇春乘其未集,急击擒之。城中由是气夺,陈理遂降,尽取荆、湖地。从左相国达取庐州,下吉安。围赣州,熊天璃固守不下。太祖使使谕遇春:“克城无多杀。苟得地,无民何益?”于是遇春浚壕立栅以困之。领兵六月,天瑞力尽乃降,遇春果不杀。太祖大喜,赐书褒勉。会元将也速攻通州,诏遇春还备。进攻大兴州,遂拔开平。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太祖闻之,大震悼。赐葬钟山原,追封开平王,谥忠式。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二。(选自明史常遇春传,有删节)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兵薄牛渚矶/元兵陈
14、矶/上舟距岸且三丈/余莫能登/遇春飞舸至/太祖麾之/前遇春应声/奋戈直前/B. 及兵薄牛渚矶/元兵陈矶/上舟距岸且三丈余/莫能登/遇春飞舸至/太祖麾之/前遇春应声/奋戈直前/C. 及兵薄牛渚矶/元兵陈矶/上舟距岸且三丈/余莫能登/遇春飞舸至/太祖麾之前/遇春应声/奋戈直前/D. 及兵薄牛渚矶/元兵陈矶上/舟距岸且三丈余/莫能登/遇春飞舸至/太祖麾之前/遇春应声/奋戈直前/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指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这里指的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B. 进,“晋升官职”,古汉语中,表示升官的词语还有“拜”“授”“拔”“擢”“转”“
15、调”等。C. 参知政事,官名,协助宰相参与政事,明初行省沿元制设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D. “配享太庙”指皇帝近亲或卓有功勋的皇亲及臣子,经皇帝允许可在死后享用太庙的待遇。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常遇春处事坚决,勇猛过人。起初跟随刘聚为盗,后执意归附于朱元璋麾下。在与元军对阵时,飞舟挥戈杀人敌阵,元军溃败。B. 常遇春善于用兵,军法严整。在陈友谅攻下龙湾之后,常遇春设伏大败敌军。太祖追击陈友谅时,常遇春奉命留守,城中秩序井然。C. 常遇春忠直敢言,深明大义。邵荣谋反事发,太祖想赦免他的死罪,但常遇春认为谋反之罪不可饶恕,此后太祖更加器重欣赏常遇春。
16、D. 常遇春听从圣命,不杀降将。围攻赣州时,朱元璋告诚他攻城不可多杀。于是常遇春围城六个月,敌将力尽而降,常遇春果然不杀。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祖曰:“汝特饥來就食耳,吾安得汝留也。”遇春固请。(2)而荣尤宿将善战,至是轿蹇有异志,与参政赵继祖谋伏兵为变。【答案】4. D 5. B 6. B 7. (1)朱元璋说道:“你只不过是因为饥饿来寻找食物,我怎么能将你留下呢?”常遇春仍坚决请求。(2)然而邵荣尤其是一位善战的老将,这时他已经非常骄橫,并有异心,与参政赵维祖图谋设伏兵发动兵变。【参考译文】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人。容貌奇特雄伟,果敢有力,无人能比,手臂很长,善于射
17、箭。开初跟从刘聚作强盗,察觉刘聚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就在和阳归顺太祖。还没到时,因困乏躺卧田间,梦见神仙身披锁甲手持盾牌喊道:“起来起来,君主来了。”惊醒,而太祖恰巧到达,于是迎上前跪拜。当时是至正十五年四月。不久,自己请求作前锋。太祖说:“你不过因饥饿来找口饭吃罢了,我怎么能留你呢。”常遇春坚决请求。太祖说:“等渡过长江,再事奉我也不晚。”等到军队逼近牛渚矶时,元军在石矶上列阵,船距离岸边还有三丈多,没有谁能登上岸。常遇春驾小船飞快地到来,太祖指挥他向前。常遇春答应一声,持戈奋力直冲向前。敌人抓住他的戈,他乘势跃起跳上了岸,大喊着跳跃扫荡,元军纷纷溃败。众将趁机而上,于是拔取采石,进军攻取太
18、平。拜授为总管府先锋,进升总管都督。陈友谅逼近龙湾,常遇春以五股军队设置埋伏,大败陈友谅,于是收复太平,战功第一。太祖追赶陈友谅到了江州,命常遇春留守,执行法令严明,军民都很畏惧没有人敢违犯,进升行省参知政事。随从攻取安庆。汉军在长江上巡游,常遇春攻击他们,都掉头逃走,乘胜夺取了江州。回来守卫龙湾,支持长兴,俘虏斩杀吴军五千多人。在此之前,太祖所任用的将帅中最著名的,是平章邵荣、右丞徐达和常遇春三位。而邵荣尤其是位善战的老将,到这时傲慢不逊有了二心,和参政赵继祖密谋埋伏军队发动兵变。事情被发觉,太祖想宽恕邵荣的死罪,常遇春径直上前进言说:“为人臣子犯了谋反罪,还有什么可以宽恕的,臣按道义不能和
19、这种人共存。”太祖于是让邵荣饮酒,流着眼泪杀了他,由此更喜爱器重常遇春。第二年,太祖即位称吴王,进升常遇春为平章政事。太祖又来视察进攻武昌的军队。汉丞相张必先从岳州前来支援武昌守军。常遇春趁他们还没有集结,突然出击擒获了他们。城中人因此斗志丧失,陈理于是投降,常遇春完全夺取了荆州、湖州的地盘。又随从左相国徐达攻取庐州,攻下吉安。包围赣州,熊天瑞固守而未能攻下。太祖派使者告谕常遇春:“攻克城池之后不要多杀人。如果得到了土地,没有百姓又有什么好处呢?”于是常遇春挖深壕沟竖起栅栏来围困他们。军队围攻了六个月,熊天瑞财力耗尽,于是投降,常遇春果然没有杀人。太祖非常高兴,赐信褒奖勉励。恰逢元将也速进攻通
20、州,下诏令常遇春回来守备。进攻大兴州时,于是攻取了开平。军队返回,驻扎在柳河川,突发重病而去世,年仅四十岁。太祖听说了此事,大为震惊悲痛。赐令葬在钟山的高平地上,追封开平王,谧号忠武。在太庙陪祭,在功臣庙绘画肖像,排位都在第二。【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三丈余”表约数,不要断开;“之前”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不要和“前”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
21、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5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主要考查得是古代言职的升降。前四个“拜”“授”“拔”“擢”都可以指升言,而后两个“转”“调”多指官职的调动,不一定是升职。【6题详解】
2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B项,“在陈友谅攻下龙湾之后”错,“友谅薄龙湾”意指陈友谅进逼龙湾。【7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特:只不过;就:寻找;固:坚决;汝留:将你留下;尤:尤其;宿:善战;骄蹇:非常骄橫;异志:有异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杨士奇,名寓,泰和人。早孤,随母适罗氏,已而复宗.贫甚.力学,授徒自给.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
23、以史才荐.遂召入翰林,充编纂官。成祖即位,改编修。五年进左谕德。士奇奉职甚谨,私居不言公事,虽至亲厚不得闻。广东布政使徐奇载岭南土物馈廷臣,或得其目籍以进。帝阅无士奇名,召问。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帝遽命毁籍。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时藩司守令来朝,尚书李庆建议发军伍余马给有司,岁课其驹。士奇曰:“朝廷选贤授官,乃使牧马,是贵畜而贱士也,何以示天下后世。”帝许中旨罢之,已而寂然。士奇复力言。又不报。有顷,帝御思善门,召士奇谓曰:“朕向者岂真忘之。闻吕震、李庆辈皆不喜卿,朕念卿孤立,恐为所伤,不欲因卿言罢耳,今有
24、辞矣。”手出陕西按察使陈智言养马不便疏,使草敕行之。士奇顿首谢。群臣习朝正旦仪,吕震请用乐,士奇与黄淮疏止。未报。士奇复奏,待庭中至夜漏十刻。报可。初帝监国时甚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帝即罢弗治。或有言大理卿虞谦言事不密。帝怒,降一官。士奇为白其罔,得复秩。帝以四方屡水旱,召士奇议下诏宽恤,免灾伤租税及官马亏额者。士奇因请并蠲逋赋,理冤滞,汰工役,以广德意。民大悦。士奇复请抚逃民,察墨吏,举文学、武勇之士,令极刑家子孙皆得仕进。皆报可。当是时,帝励精图治,士奇等同心辅佐,海内号为治平。(节选自明史杨士奇传)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25、,正确的一项是( )A. 初/帝监国时/甚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B. 初/帝监国时/甚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C. 初/帝监国时/甚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D. 初/帝监国时/甚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编修,古代官名,负责编纂国史等书籍。明清时翰
26、林院设置编修一职。B. 顿首,叩首,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C. 夜漏,指夜间时刻,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通常用铜壶滴漏。D. 墨吏,指才华很高的文官,常用以指学问精深、道德高尚的文臣学士。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士奇幼时家垅境贫困,苦学有才。他学习努力,家贫就教学生来维持生计;朝廷修纂太祖实录,他被推举,接着凭才华被召入翰林院。B. 杨士奇直言敢谏。不俱权贵。他反对地方官养马。反复奏请停止朝拜用乐,权臣忌恨他、攻击他,可他还是得到了皇帝的信任。C. 衡士奇为人宽仁,维护朝臣,徐奇馈赠官员土特产没有给他,他还为徐奇解释
27、;大理卿虞谦被降职,他又为之辩白。使之复官。D. 杨士奇为官谨慎,言事辄中。他私下从来不谈公事,即使关系亲密的人也听不到,他提出的抚恤百姓、任用贤能等建议。都被采纳。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 (2)士奇因请并蠲逋赋,理冤滞,汰工役,以广德意。【答案】8. A 9. D 10. B 11. (1)(杨士奇)回答说:“徐奇到广东赴任时,群臣作诗文赠他,为他送行,我恰好生病没有参加,因此只有我没在名单上。”(2)杨士奇趁机请求一并减免拖欠的赋税,清理滞留的冤案,淘汰服役工匠,来扩大皇上施行恩德的意愿。【解析】【8题详
28、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帝监国时甚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这句话的含义是“皇上监国时,不满意御史舒仲成,这时想加罪于他。士奇说:“陛下即位后,曾下诏宽宥原先所有忤逆圣旨的人。现在如果将仲成治罪,则诏书就会失去信用,害怕的人就多了。”根据理解原句:“甚憾御史舒仲成”意思是“不满意御史舒仲成”要单独成句,所以可以排除BD选项。根据理解“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诏书”做主语,所以可以排除选项C。故答案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识记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29、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选项D,对墨吏的理解有误。墨吏即贪官污吏。由于墨是黑色的,所以人们就用来比喻那些贪官污吏的心肠也必然是黑色亦即是墨色的,于是就用较为雅致的词汇墨吏来比拟那些贪腐人员了。故答案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
30、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选项B,“权臣忌恨他、攻击他”理解有误。原文:帝许中旨罢之,已而寂然。故答案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赴”赴任、“赠”赠他、“行”送行、“以故”因此。(2)“因”趁机、“逋赋”拖欠的赋税、“理”清理、“汰”淘汰、“广”扩大。【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
31、、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参考译文:杨士奇,名寓,以字行世,江西泰和人。建文初年,朝廷集合儒生修撰太祖实录,杨士奇已经因为举荐被征召授予教授,应当前去赴任,王叔英又以其史学才华推荐他。于是被召入翰林院,充任编纂官。成祖即位,改任编修。杨士奇奉行职事非
32、常谨慎,在家里从不说公事,即使是至亲都不得听闻。他在明成祖前,举止恭敬谨慎,善于对答,议政总能合皇帝的心意。他人有过失,杨士奇都为之掩盖。当时广东布政使徐奇统领西南时,带当地土特产赠送给内廷官员,有人得到馈赠名单呈上皇帝。明成祖看后发现其中无杨士奇名字,于是召见杨士奇询问。杨士奇回答道:“徐奇奔赴广东时,群臣作诗文赠行,我恰逢得病未参与,所以唯独没有我的名字。现在各位大臣接受与否还不知道,况且赠礼都是小东西,应当没有其他意思。”明成祖于是命令毁掉了那份名单。皇上监国时,不满意御史舒仲成,这时想加罪于他。士奇说:“陛下即位后,曾下诏宽宥原先所有忤逆圣旨的人。现在如果将仲成治罪,则诏书就会失去信用
33、,害怕的人就多了。您就像汉景帝对待卫绾一样,难道不可以吗?”皇上便放弃将仲成治罪。有人说大理寺卿虞谦谈论事情时不注意保密。皇上大怒,将他降官一级。士奇为他辩白,虞谦得以复职。又大理寺少卿弋谦因上书言事而得罪。士奇说“:弋谦响应诏书陈述自己的观点,如果加罪给他,则群臣从此以后将不敢说话了。”皇上马上升弋谦为副都御史,并下敕令承认错误。正当这个时候,皇帝励精图治积极治国,士奇同心协力辅佐朝政,国内体现出太平盛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野菊李商隐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移花
34、处,不取霜栽近御筵。【注】省:记,忆。紫云:指代中书省。令狐楚、令狐绚父子曾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令狐绚时任中书舍人。霜栽:指野菊。1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和锦瑟一样,都体现了作者诗歌幽约细美的艺术风格。B. 竹、椒、雁、蝉等意象凄美,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C. 颈联将“此夕”与“他年”对照,暗含着作者对身世的无限感慨。D. 尾联表面写野菊不被人取用,实则暗指旧友不能向朝廷引荐自己。13. 本诗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答案】12. B 13. 运用比喻,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生动贴切。运用叠词,“冉冉”“涓涓”,由外在环
35、境写到内在心境,节律优美,音韵和谐。运用双关,“微香”既指花香,也暗指自己保有的高尚品格、美好才情;“泪”既指露珠,也暗指自己身世悲苦。含蓄形象。承上启下,将上句透露的处境和下文揭示的心境联系起来,结构严密。奠定感情基调,为后文的“悲”“忍”“不取”等情感作铺垫。【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说法错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
36、诗句能力。赏析诗句,首先指出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现手法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本句意思是野菊的微香四处飘散,花上的秋露似泪珠点点。这里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诗句中连用了两个叠词“冉冉”“涓涓”,运用这两个叠词写出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叠词的运用从外在环境写到野菊的内在心境,刻画细致入微,同时节律优美,音韵和谐。本诗是诗人李商隐自桂幕归京后,暂代京兆府某曹参军。京兆府掾曹位卑职微,此期
37、生活相当困窘。诗人借咏菊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感喟,他欣赏菊花的高洁,以菊自比,但表述更多的却是孤芳自赏的寂寞,以及想要摆脱这一处境却无能为力的压抑无奈。所以此处“微香”既指花香,也暗指自己保有的高尚品格、美好才情;“泪”既指露珠,也暗指自己身世悲苦。含蓄形象。此句紧承上句的野菊所处的环境:它的北面是苦竹园,而且还有椒坞在旁。竹的味道那么苦,椒的味道又那么辣,苦、辣之味包裹着菊花。托根在这样的辛苦之地。它的处境多么艰辛啊。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了。同时,野菊的辛苦遭逢还不仅仅是境遇不好。它又生不逢时:它生于萧飒衰败的寒秋,蓓蕾一开,便受风
38、刀霜剑的摧残,实在太不幸了。紧接着下文揭示了野菊的心境,所以此句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将上句透露的处境和下文揭示的心境联系起来。还有本句“微香冉冉泪涓涓”写出了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只能发出细细的香味,内心悲苦,清泪涓涓,奠定全诗悲的感情基调,为后文的“悲”“忍”“不取”等情感作铺垫。【点睛】赏析诗句题答题步骤: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 该手法的;点出运用该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暮春上塘道中范成大店舍无烟野水寒,竞船人醉鼓阑珊。石门柳绿清明市,洞口桃红上巳山。飞絮著人春共老,片云
39、将梦晚俱还。明朝遮日长安道,慚愧江湖钓手闲。【注】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年),当时范成大由水路赴临安(今杭州)应试途中。上塘:从海宁县经余杭县直抵杭州的一条河流。石门:位于今浙江省桐乡县中部的古镇,因春秋时吴越交战垒石为门而得名。洞口:见陶渊明桃花源记。上巳:古时节日,在农历三月初三到水滨举行祓除不祥的 祭礼习俗。因上巳、清明、寒食三节曰期相近,宋代后上巳节逐渐消失。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叙写舟行水上,看到两岸村舍人家,烟火俱无,描绘出野水苍苍、寒凉澄碧的自然景象,几乎看不到春天的踪迹。B. 首联写诗人沿途所见的衰败景象,以及龙舟竞赛鼓声的稀落,
40、表现出诗人对人生不如意的感叹和对现实的不满,只能借酒消愁。C. 额联运用典故,虚实结合来写古镇风光,并以“清明” “上巳”两个节令突出时间是暮春,暗示“店舍无 烟”是因寒食期间禁火。D. 颈联直接写人的情怀,以飘飞的柳絮沾人衣襟,预示春光将逝,叹息岁月徒增;以夜晚片云携来清梦,写出人的孤高脱俗。15.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态?请结合尾联具体分析。【答案】14. B 15. 尾联前句,写自己“遮日长安道”为仕途官场奔忙赴试;尾联后句写羡慕“江湖钓手闲”的清高避世超脱闲逸。尾联写诗人一方面奔走红尘,跻身功名利禄场,风尘仆仆,赴京应试;另一方面又敬仰隐者高士的孤风凛凛,不慕荣利,内心深感惭愧
41、,反映出作者心态上的矛盾。【解析】【14题详解】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B项,“表现出诗人对人生不如意的感叹和对现实的不满,只能借酒消愁”理解错误,首联第二句是写龙舟竞赛刚刚过去,人们都喝醉了,船都散了,鼓声稀疏的景象。故选B。【15题详解】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
42、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要求分析尾联表达什么样的矛盾心态,尾联“明朝遮日长安道,惭愧江湖钓手闲”,为全诗的点睛之笔。写诗人一方面奔走红尘,挤身功名利禄场,风尘仆仆,赴京应试;另一方面又敬仰隐者高士的孤风凛凛,不慕荣利,内心深感惭愧。手法上与前几联一样,也是运用了一对矛盾: “遮日长安道”的奔忙喧嚣与“江湖钓手闲”的超脱闲逸:朝廷、庙堂的仕途官场与“野人”、高士的清高避世。作者的态度是赞美后者,否定前者,为自己“明朝遮日长安道”深感惭愧。【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
43、,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说,楚怀王糊涂荒唐,致使 “_”,而自己又遭嫉妒,被小人“_”,不受重用,难以施展抱负。(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今从师态度的不同:古之圣人超出众人很多,“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通过“_,_” 两句细节描写,概写出随从将士们围猎时的装
44、束和盛况。【答案】 (1). 终不察夫民心 (2). 谣诼谓余以善淫 (3). 犹且从师而问焉 (4). 而耻学于师 (5). 锦帽貂裘 (6). 千骑卷平冈【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谣诼”“淫”“貂裘”的写法。三、语言文字运用(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982年,一位美国教授在校园BBS上建议用宇符“:-)”来表示笑脸,这个由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元素组成的笑脸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此后
45、各种各样的表情符号被地创造出来,因此它被称为“改变历史的一张笑脸”。颇文字是它的升级版,其显著特点是用键盘符、标点或者两者的结合体模拟出人的面部和某种身体姿态,用来方便快捷地表达和传递情绪。以QQ表情中的基础默认表情“小黄脸”为代表的表情符号,被称作绘文字,“呲牙”、“偷笑”、“笑哭”等的符号简洁而又形象,极大丰富了聊天时的选择和乐趣。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GIF动画表情的传播也,标志着网络表情符号进入自定义创作发展阶段。在网络社交中,网络表情符号比文字有着先天的优势。从接受者方面说,解读文宇容易对信息发送者的语气、态度产生理解偏差,(
46、),使传播效果。表情符还使人们在交流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建立欢快轻松的“在场”语境,可以加强交流的互动性。其实人的社会互动也是一场关于“自我呈现”的表演。长期处于表情符号丰富的交流语境中,通过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展现个性,会不知不觉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节选自胡远珍网络社交中表情符号的表达与象征意义分析,有删改)17. 文中面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运用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会不知不觉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形象。B. 进行独特表情符号的自我表达,会不知不觉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形象。C. 运用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会
47、不知不觉地使“我”完成社交所需要的塑造。D. 进行独特表情符号的自我表达,会不知不觉地使“我”完成社交所需要的塑造。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会更加凸显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B. 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会让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更加凸显C. 而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会让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更加凸显D. 而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会更加凸显准确度和可接受度的信息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源源不断 绘声绘色 如火如荼 事半功倍B. 络绎不绝 绘声绘色 方兴未艾 一蹴而就C. 络绎不绝 惟妙惟肖 方兴未艾 一蹴而就
48、D. 源源不断 惟妙惟肖 如火如荼 事半功倍【答案】17. A 18. C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本题文中划线句子共有两处问题:搭配不当:通过独特的符号,改为,运用独特的符号;成分残缺:在“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加上“的形象”。故答案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表达的连贯的能力。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
49、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根据前文内容的理解“解读文宇容易对信息发送者的语气、态度产生理解偏差”,前文说的是“解读文字”的弊端,所以下面是要用转折的方式说“表情图像”的作用。所以可以排除选项AB,再在剩余的两个选项中去仔细揣摩即可得出答案。故答案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的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此处语境是指表情符号,所以用“源源不断”较为合适;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50、综合理解语境,此处指表情符号的形象逼真,所以用“惟妙惟肖”更为贴切;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此处指网络图片及表情发展的规模和形式,所以用“如火如荼”较为合适;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此处语境指效果高,所以用“事半功倍”较为合适。故答案选D。【点睛】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
51、,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内蒙古
52、的一个农村插队的付晓晓发现了周边古代遗址上散落的瓷器碎片。他结合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付晓晓感叹,宋代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年代,宋瓷以温婉含蓄的釉色、_的造型、美轮美奂的装饰艺术在市场上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藏家追捧。“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以釉色制胜,( ),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力所能及,其色在瓷画中可做天空、海洋;定窑瓷色白质薄,土色如玉,色泽淡雅,纹饰秀美,在瓷画中用来做花瓣和衬景;龙泉窑其瓷片在瓷画中用做绿色的青山、草原,仿佛_的人造美玉 。”付晓晓_地对各类瓷器的妙处_。耀州窑的刻花刀法犀利,线条刚劲有力,其瓷片可在贴画中
53、做树叶、草原;宋元时期的景德镇窑生产的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釉蹭透明度高,光泽度强,其瓷片做天空、河流釉色。”20.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句是( )A. 他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古代瓷片。B. 他通过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的方式,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古代瓷片。C. 他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D. 他结合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的方式,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21.
5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绚烂奇妙B. 绚烂奇妙,色彩七分天成,三分人力C. 色彩三分天成,七分人力,绚烂奇妙D. 绚烂奇妙,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2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风度翩翩 鬼斧神工 一五一十 侃侃而谈B. 风姿绰约 巧夺天工 如数家珍 娓娓道来C. 风度翩翩 巧夺天工 一五一十 娓娓道来D. 风姿绰约 鬼斧神工 如数家珍 侃侃而谈【答案】20. B 21. D 22. B【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
55、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句有两处语病,一处为宾语残缺,在“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后面加上“的方式”;第二处为多重定语语序不当,把古代“古代”挪到“瓷片”前。选项A,虽然表述上无语病,但是只是客观叙述过程,不能更好体现研究目的的方式,与语境连接不够紧密。故答案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连贯的能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本题中“绚烂奇妙”承接前文的“钧窑以釉色制胜”;
56、依据后面“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力所能及”,其施事对象应该是“色彩”,所以“色彩七分天成,三分人力”或者“色彩三分天成,七分人力”应该在其前面,因此排除AC两项;“三分人力,七分天成”符合语言常规,且与下文连接更紧,所以排除B。故答案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的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风姿绰约:形容气质优雅、体态柔美动人。风度翩翩:举止文雅优美。此处是形容瓷器的造型,所以用“风姿绰约”较为合适;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指工艺品。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高超 ,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根据语境说的是工艺品,所以用“巧夺天工”
57、较为合适;如数家珍: 好像在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一五一十: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如数家珍偏向对内容熟悉,一五一十着眼于讲的完整且正确,此处应该用“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意思是连续不断不停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侃侃而谈: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此处语境是指解说着解释的详细生动,所以应该用“娓娓道来”。故答案选B。【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度区分,成语注意从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
58、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23.下面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史密斯教授写给他的学生张华的感谢信,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张华高足:贵国珠港澳大桥通车后,你多次屈尊邀请我来港,这一次,我敬谢不敏,来到香港。来港后,你放弃休息,陪我观光、体验,并详细介绍大桥的主体结构、建造过程。在港几日,多有叨扰。十分感谢你的垂青!史密斯2019年2月26日【答案】高足: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应改为“爱徒”。屈尊:客套话,降低身份俯就。应改为“盛情”。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应改为“不再推辞”“没有推辞”。
59、垂青:表示重视。用于长对幼、上对下。应改为“款待”。【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依据语境,看准对象,注意适应场合,把握语体,仔细判断。本题所给材料是邀请函,邀请函要求使用书面语,语言要庄重有礼貌。(1)高足是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此处不和语境,应改为“爱徒”。(2)屈尊是客套话,降低身份俯就,不符合语境,可改为“盛情”(3)敬谢不敏是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意思表述相反,应改为“不再推辞”“没有推辞”。(4垂青是表示重视,常用于长对幼、上对下,这里感谢学生垂青,不和语境,可改为“款待”。【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
60、内容(词语、句子、段落和整体和谐)、场合(时间、地点、氛围),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24.下面是考研查分调剂复试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答
61、案】考生查分后,查询分数线。同时上国家线和学校线的考生进入复试,复试成功则准备入学。如考生仅未上学校线,通过调剂可参加复试。所有考研不成功的考生可以选择其他工作。【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考研查分调剂复试流程图”,注意箭头的指向。四、写作(6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爱国运动,史称“五四运动”,又称“五四风雷”。材料二: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材料
62、三:1979年初,邓小平同志强调:“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材料四: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同志同北大师生座谈时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作为身处前所未有的时代、正值芳华的青年学子,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立足自身,联系现实,完成一篇以“青年学子该做什么样的奋斗者”为主题的演讲稿,在你所在的班上作一次演讲。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砥砺奋斗,不负芳华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砥砺奋斗,不负芳华。”青春为何?“青春”是一个洋溢着
63、活力的名词。“青”,给人以青绿、青萃之感;“春”,春天,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正处于青年时期、正青春的我们,就似化学反应中的活化分子,有着火一般的激情与永不停息的热情,那跳动的脉搏,奔腾的血液中无不彰显我们的能量与活力。青春为何?青春,也是一段弥足珍贵而又飞逝的岁月。日本作家渡边和子曾言:“我看见那些岁月如何奔驰而过,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日子就在这春冬的交替更迭中悄然流逝,似掌中沙、梦中境。同样地,正值芳华的我们,也不会青春常驻。如何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绝代芳华,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奋斗!1939年,毛泽东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今人时常谈论价值,那么有价值的是什么
64、?是财富?是健康?是亲情?诚然,这些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价值不菲,但是,依愚之见,最有价值的,莫过于一个人为了追寻他心中的价值而奋斗不止的过程。而青春,正应是这样的一个过程。青春何为?奋斗!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安德烈纪德在人间食粮一书中写道:“你不知道,为了对生活发生兴趣,我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其实,不仅仅是生活,我们周遭的一切事物,其本质上都是物质,物质是乏味的、无趣的。于是自然地,一个人的内心的满足感以及幸福感将会直接取决于他为了使这些物质变得有趣、变得有意义付出了多少,换言之,他奋斗了多少,同理,青春也需要我们用矢志不渝的奋斗来为其增光添彩。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诺贝尔奖的各奖项获奖
65、人员依次揭晓。其中纵然有已逾高龄的日本科学家,可也不乏来自美国加州理工的年轻女科学家。一位女性,青春对她意味着什么,我想大家都明白。而唐娜斯崔克兰和阿诺德毅然将自己的宝贵年华投入到科学研究当中,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而奋斗,这样的青春,难道不比花容月貌更有意义,也更值得称赞吗?(在强大的理据论据之后,事实论据顺势而出。)习主席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者。”所以,让我们一起砥砺奋斗,不负芳华吧!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所选材料都是较为热门的话题,都是国家领导人对于青年人和奋斗者的寄语。写作任务十分明确阐述自己对于“青年学子该做什
66、么样的奋斗者”的观点,也就是说青春应该怎样度过,青年人要追求什么,青年人为此应有怎样的姿态和行动。另外,对于班会发言稿的语境要求也不可忽视。该命题有一定的限制性,“作为身处前所未有的时代、正值芳华的青年”,“班会的发言稿”等内容限定了写作者的身份、读者的身份,写作大背景以及小情境;“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以上材料”指关于五四运动、毛泽东、邓小平以及习近平四个材料,这是考生展开联想和思考的触发点。“立足自身,联系现实”,考生可以就自身的梦想来谈,也可以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来谈,无论切入点如何,只要观点明确,自成其理,都可视作佳作,写作时要扣住“模范”“奋斗”“先锋”“梦想”等关键词,
67、精准立论;以“青年学子该做什么样的奋斗者”为主题,这个主题要与“以上材料”有机结合,要有明确立意,不能泛泛而谈,命题人努力规避套作,所以在材料、说明等文字中已经严加限制,考生不加辨析地生搬硬套会导致跑偏。材料也有开放性,“联想和思考”是考场作文构思的两把钥匙,考生既要对相应材料进行思考,发掘其主旨,也应该用开放性的视野,将材料与自己的阅读积淀相结合,从而激发思想的火花;选取的材料,既有历史领导人的寄语,又有当前领导人的嘱咐,从而形成了抚今追昔、时代契阔的思想空间,极具张力的时代强音,打开了青年人奔放的人生思考,这与“立足自身,放眼现实”一同构成时空感悟,命题用意深远;“青年学子该做什么样的奋斗
68、者”的主题是开放式的,可以从其中一个角度切入,或阐述在如歌的青春时光应该不懈地追求,或为绚丽的青春篇章抒写奋斗的答卷,二者综合更佳。综合材料和写作任务,可以提供以下参考立意:角度一:青年人要争当模范,敢做先锋,不做人生的旁观者、犹豫者、懈怠者;青年人要大胆追求梦想并实现梦想。角度二:青年人要为梦想而奋斗,因为奋斗的青春最富足,奋斗的青年是幸福的;青年人要为梦想而持续奋斗,因为梦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追梦之路并非坦途。【点睛】多则名言选择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每一则,而且要找到关联,综合立意。这就增加了审读量,也赋予了考生选择权,要求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理论上说,选择两则或三则,会出现若干组合
69、;即使选择相同的两三则,也因理解的主观差异,形成多样化立意,这就给考生提供了选择和创造的思维空间,大大降低了作文的雷同性。在所有材料作文中,相对于新闻事实、寓言故事、漫画来说,名言名句的难度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它言简意赅,包含了深刻的道理,另一方面它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缺少具体的指向性。这就需要考生认真理解其内涵并联系生活明确其外延。当然,高考题中出现的名言名句,其哲理还是相对好理解,以便学生有话可说。这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大致分为这样几步:一、逐一解读名言的内涵外延。所谓内涵,是名言本身所说的意思,所包含的哲理。解读是为作文立意做准备,因此不能停留于内涵的准确把握,还要初步联系社会生活,即弄清名言适应的对象或范围,为后期的立意和选择打下基础。二、寻找名言之间的逻辑关联。通过解读,不同名言之间最容易关系的句子可以先进行“组合”。理论上说,任何两两组合都是可以的,只要能找到其关联。多数考生可能以相关、相似或相反的两句来构思立意。如果以某两句为主,把相关的第三句加进去,立意的高度会更与众不同。三、综合两三句提出中心论点。仅仅将有关的两三句找出来,找到其关联的点,还不能“立意”。要综合其内涵与外延,针对个人或社会,提出一个基本的看法,即站在这几个名人的肩膀上去审视人生或社会。从逻辑上,两三则名言之间有“主次共建、相辅相成、正反对照、互为补充、条件因果、相互转化”等重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