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7685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2016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第120题每小题1分,第213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下列各种蛋白质及功能不相符合的是()A抗体蛋白免疫功能B胰岛素调节功能C血红蛋白收缩功能D肠肽酶催化功能2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分别是()A吲哚乙酸和蛋白质B糖蛋白和核苷酸C核糖核酸和蛋白质D胆固醇和蛋白质3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A液、B液、C液共同组成内环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液、B液、C液分别表示组织液、血液、淋巴B与B液相比较,A液C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B液中的葡萄糖浓度DA液B液C液本

2、质上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盐溶液4如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中是感受器,是效应器B刺激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兴奋在处的传递是单向的D剪断后刺激处,不能发生反射5下列关于动、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给鱼注射促性激素类药物来提高鱼类受精率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虫正常交配来防治害虫C用乙烯利水溶液对尚未成熟的香蕉进行催熟D摘除棉花的顶芽后喷施生长素类似物以促进侧芽的发育6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通过汗液和尿排泄代谢废物B血液运输氧气和代谢废物C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

3、体外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深7下列液体中不含抗体的是()A细胞内液B血清C乳汁D组织液8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9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图,其中M、N、O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M、N、O共同构成生物种群BM是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CN是分解者,都是寄生生物DO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10在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

4、增加C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11甲、乙两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绝大多数种群的增长与乙相同Ba点时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ab段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b点后乙种群数量会保持一定的稳定12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

5、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14下列关于免疫细胞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B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产生淋巴因子C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受相同抗原刺激后,记忆B细胞产生抗体1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16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利用昆虫的信息激素类似物诱捕有害昆虫C放置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D控

6、制日照时间长短从而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1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物种多样性B外来物种入侵增加了本地生物多样性C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D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18当草原经牛羊适量采食后,草原植物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火灾后的草原,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以上事实分别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具有()A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B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C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D恢复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19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记忆淋巴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20图

7、是对某地区某种动物种群结构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A总量将增加B环境阻力不变C种群密度下降D保持稳定增长21下表是某昆虫摄食植物后的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项目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消耗量能量(kJ)410210130A昆虫的同化量是410kJB昆虫的粪便量属于植物同化的能量C呼吸消耗量用于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储存在昆虫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为280kJ22关于生物体内一些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叙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的比值上升C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比值上升D记忆细胞都是在受抗原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和T细胞增

8、殖分化来的2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与细胞核内的染色质有关B核孔是生物大分子选择性进出的通道C与浆细胞相比,口腔上皮细胞的核孔数量较多D核仁与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有关24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25如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体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

9、的血糖含量变化B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减少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原的分解补充26将100mL酵母菌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在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样品数量/(个mm3)pH11 2104.828205.431 2103.741 0005.0A吸取培养液前应将培养瓶轻轻振荡B可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C制片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滴加样液D表中样品取样的先后顺序为3、1、4、227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而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10、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B抗体和淋巴因子是两类主要的免疫物质,机体内所有的免疫细胞都能产生这些物质C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并不是越强大越好,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就是证明D艾滋病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28图表示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甲、乙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C丙为稳定型时种群数量越来越大D性引诱剂可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29如图为人体血糖调节模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胰岛细胞为胰岛B细胞B神经与胰岛细胞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号C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水解D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机体血糖平衡3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

11、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肠绒毛细胞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载体蛋白B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递质的释放和吸收C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利于吸附更多的有氧呼吸酶D叶绿体类囊体结构有效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附着更多的光合色素二、非选择题(共60分)31如图表示人体免疫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1)图中所示的是免疫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2)图中的d是,它能够跟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细胞(4)人体的稳态主要是通过系统协调配合的结果32根据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TRH是(2)寒冷环境

12、中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3)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这种调节属于调节(4)若人体血液中的血糖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另一方面下丘脑可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该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间的关系是33图甲示反射弧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f、c分别表示的结构依次是(2)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3)乙图是甲图中(填字

13、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此结构它包括三部分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4)假设效应器是一块肌肉及传出神经末梢,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刺激b处,肌肉34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图丙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用字母表示)在过程中碳主要以形式进行循环(2)如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法(3)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

14、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4)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5)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6)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甲所示以外,还有(7)若图丙种群数量变化呈现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为若图丙种群为长江流域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若图

15、丙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用图中标号、表示)35为了验证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第一步:取9只兔子,分别给每只兔子注射含放射性的碘溶液第二步:2天后,分别测定三组每只兔子的第三步:将上述实验兔子随机平均分为A、B、C三组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第五步:2天后,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

16、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第一步中有两处不妥当,即是:;(2)补全上述实验步骤中的第二步(3)上述实验第四步注射以后,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从高到低的组别依次是2015-2016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第120题每小题1分,第213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下列各种蛋白质及功能不相符合的是()A抗体蛋白免疫功能B胰岛素调节功能C血红蛋白收缩功能D肠肽酶催化功能【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专题】正推法;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

17、要组成成分,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等【解答】解:A、抗体消灭抗原的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的免疫功能,A错误;B、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体现了蛋白质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B错误;C、血红蛋白运输氧气,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不能体现蛋白质收缩功能,C正确;D、肠肽酶催化多肽水解,体现了蛋白质的催化功能,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理解和识记2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分别是()A吲哚乙酸和蛋白质B糖蛋白和核苷酸C核糖核酸和蛋白质D胆固醇和蛋白质【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动物激

18、素的调节【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分析】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生长激素,其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而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其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在生物体内激素的含量很低,但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解答】解: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和动物生长激素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3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A液、B液、C液共同组成内环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液、B液、C液分别表示组织液、血液、淋巴B与B

19、液相比较,A液C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B液中的葡萄糖浓度DA液B液C液本质上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盐溶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专题】图形图表题;内环境与稳态【分析】根据图示:A液是组织液,B液血浆,C是淋巴,三者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部环境内环境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答】解:A、据图示可知,A液、B液、C液分别表示组织液、血浆、淋巴,A错误;B、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错误

20、;C、胰岛素由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使血浆中葡萄糖浓度降低,C正确;D、由A液组织液、B液血浆、C液淋巴组成的内环境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图象,理解内环境成分之间的关系,血浆输送给组织液营养物质,而组织液输送给血浆代谢废物4如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中是感受器,是效应器B刺激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兴奋在处的传递是单向的D剪断后刺激处,不能发生反射【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专题】模式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

21、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表示感受器,表示传入神经,表示突触结构,表示传出神经,表示效应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解答】解:A、由于上有神经节,所以是感受器,是效应器,A正确;B、神经纤维膜静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变为外负内正,刺激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B错误;C、表示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C正确;D、剪断后刺激处,能引起的反应,但反射弧不完整,不能称发生了反射,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下列

22、关于动、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给鱼注射促性激素类药物来提高鱼类受精率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虫正常交配来防治害虫C用乙烯利水溶液对尚未成熟的香蕉进行催熟D摘除棉花的顶芽后喷施生长素类似物以促进侧芽的发育【考点】动物激素的应用;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分析】动植物减少的类似物具有与计算相类似的生理效应促性腺激素能够促进先确定的发育及产生生殖细胞利用如果害虫的性引诱剂浓度捕杀害虫乙烯利也具有和乙烯一样的催熟作用摘除棉花的顶芽属于去除顶端优势【解答】解:A、促性腺激素类似物能促进鱼类排卵,提高鱼类受精率,A正确;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虫

23、正常交配,通过影响害虫的出生率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以达到防止害虫的目的,B正确;C、乙烯利是乙烯的类似物,其水溶液可以对尚未成熟的香蕉进行催熟,C正确;D、摘除棉花的顶芽是去除顶端优势,去除顶端优势后即可促进侧芽的发育,不需要喷施生长素类似物,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6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通过汗液和尿排泄代谢废物B血液运输氧气和代谢废物C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深【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

24、】1、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通过汗液和尿排泄代谢废物能够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A正确;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液运输氧气和代谢废物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B正确;C、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是在消化道中的大肠内形成的,由于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因此不属于内环境,所以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D

25、、血液中的CO2增加,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排出CO2,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能准确判断各选项与内环境稳态是否有直接关系7下列液体中不含抗体的是()A细胞内液B血清C乳汁D组织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据此答题【解答】解: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另外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少量分布,乳汁属于外

26、分泌液,故BCD中含有抗体,A不含抗体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抗体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考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分析】植物激素: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解答】解: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如茎尖产生生长素能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生长,故A正确;B

27、、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具分生能力的组织,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而色氨酸是植物体内生长素生物合成的重要的前体物质,故B正确;C、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两者可对同一细胞起作用,故C正确;D、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9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图,其中M、N、O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M、N、O共同构成生物种群BM是生产者,都是自

28、养生物CN是分解者,都是寄生生物DO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专题】生态学思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析图解可知,生产者和大气二氧化碳之间可以进行物质的双向交换,因此M是生产者,O是消费者,N是分解者【解答】解:A、分析图解可知,图中M是生产者,O是消费者,N是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生物群落,A错误;B、图中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也可以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M是生产者,是自养生物,B正确;C、N是分解者,属于异养生物,是腐生生物,C错误;D、M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D错误;故选

29、:B【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结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生态系统的成分;能够通过图示碳循环关系判断各种成分;识记消费者和分解者均属于异养生物10在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C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

30、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解答】解:A、血浆渗透压升高时,引起口渴,A错误;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错误;C、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错误;D、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体水盐调节的具体过程,要求考生识记水盐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抗利尿激素的生理功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1甲、乙两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绝大多数种群的增长与乙相同Ba点时

31、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ab段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b点后乙种群数量会保持一定的稳定【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分析】据图分析,曲线甲表示J型曲线,曲线乙表示S型曲线“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解答】解:A、自然界,由于食物、环境、天敌等限

32、制,大多数种群的增长与乙相同,A正确;B、a点时,乙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所以年龄组成是增长型,B错误;C、ab段,乙种群数量增多,说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正确;D、b点表示K值,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将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增长规律,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必需明确增长型与曲线对应关系12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

33、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若病毒存在于体液中,则会发生体液免疫,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若病毒侵入细胞,则会发生细胞免疫,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34、,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解答】解:A、吞噬细胞能摄取和处理抗原,暴露出抗原决定簇,A正确;B、在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B正确;C、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C错误;D、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社会热点,以禽流感为素材,考查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明确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35、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生态系统的稳态主要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进行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后,通过负反馈调节能够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

36、衡或稳态【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A正确;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有能量输入和散失,B错误;C、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D、生态系统的稳态主要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进行的,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生态系统的功能;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掌握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4下列关于免疫细胞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B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产生淋巴因子C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

37、胞裂解死亡D受相同抗原刺激后,记忆B细胞产生抗体【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同免疫细胞的功能,先回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通过特异性免疫过程总结不同免疫细胞的功能,解答问题【解答】解:A、吞噬细胞的识别作用不具有特异性,A错误;B、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淋巴因子的是T细胞,B错误;C、效应T细胞的功能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C正确;D、记忆细胞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D错误故选:C【点评】对于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并应用比较方法熟记不同免疫细胞的功能是本题考

38、查的重点1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考点】群落的演替;种群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1、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2、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

39、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3、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物种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解答】解:A、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故A选项正确;B、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常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故B正确;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还会向着更适应环境变化,故C选项错误;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故D

40、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掌握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识记群落的空间结构,明确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动物的垂直分层;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及实例16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利用昆虫的信息激素类似物诱捕有害昆虫C放置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D控制日照时间长短从而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利用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

41、集群或远离农田;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有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的繁殖力下降【解答】解: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不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错误;B、利用昆虫的信息激素类似物诱捕有害昆虫,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B正确;C、放置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C正确;D、控制日照时间长短从而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能理

42、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1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物种多样性B外来物种入侵增加了本地生物多样性C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D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分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B、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本地生态平衡,降低了本地生物多样性,B错误;

43、C、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C正确;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是合理开发和利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及保护措施,考查了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一般18当草原经牛羊适量采食后,草原植物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火灾后的草原,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以上事实分别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具有()A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B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C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D恢复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

44、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解答】解:当草原经牛羊适量采食后,草原植物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火灾后的草原,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

45、原来的状态,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的稳定性,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及种类,掌握抵抗力稳定性及恢复力稳定性之间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9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记忆淋巴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2、过敏反应: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后,人体内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

46、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引发各种过敏反应【解答】解:A、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A错误;B、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体液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B错误;C、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过敏反应,C正确;D、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人体会发生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0图是对某地区某种动物种群结构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

47、展趋势是()A总量将增加B环境阻力不变C种群密度下降D保持稳定增长【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的年龄组成:(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解答】解:根据坐标中种群年龄组成直方图可知,该种群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属于衰退型种群,由此可预测该种动物种群的种群密度会逐渐下降,则种内斗争减小,环境阻力减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特

48、征、年龄组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学生识图及图文转换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21下表是某昆虫摄食植物后的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项目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消耗量能量(kJ)410210130A昆虫的同化量是410kJB昆虫的粪便量属于植物同化的能量C呼吸消耗量用于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储存在昆虫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为280kJ【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关系: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

49、分解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解答】解:A、昆虫的同化量是摄入量粪便量=410210=200kJ,A错误;B、昆虫的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植物同化的能量,B正确;C、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用于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错误;D、储存在昆虫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为同化量呼吸消耗量=200130=70kJ,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2关于生物体内一些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叙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剧烈运动时,肌

50、细胞中的比值上升C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比值上升D记忆细胞都是在受抗原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和T细胞增殖分化来的【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酶的特性;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其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反之代谢缓慢,但生物体的抗逆性增强【解答】解:A、酶在细胞外也能起作用,A错误;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需消耗ATP,但消耗可迅速产生,故细胞中的比值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C、自由水含量越高,细胞代谢越快,故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比值上升,C正确;D、记忆细胞可以来源于B淋巴

51、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分化,还可以来源于记忆细胞的增殖,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要求考生识记水的存在形式及作用,掌握自由水和结合水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关系,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与细胞核内的染色质有关B核孔是生物大分子选择性进出的通道C与浆细胞相比,口腔上皮细胞的核孔数量较多D核仁与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正推法;细胞核【分析】细胞核中遗传物质DNA存在染色质中,所以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染色质;浆细胞是抗体合成的细胞,

52、核孔的数量与蛋白质合成旺盛程度有关,所以浆细胞中核孔数量较多;核孔是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核仁与核糖体RNA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解答】解:A、人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与蛋白质组成染色质,A正确;B、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核质之间大分子的运输孔道,具有选择性,B正确;C、核孔是核质之间大分子的运输孔道,细胞代谢越旺盛,转录形成的mRNA越多,因而核孔数量也越多,浆细胞代谢旺盛能合成并分泌抗体,而口腔上皮细胞代谢不旺盛,C错误;D、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 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

53、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4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考点】脑的高级功能;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分析】阅读时,眼部视神经末梢作为感受器,接受文字符号的刺激,产生兴奋,通过视神经纤维,将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中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解答】解:A、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

54、向的,因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时单向传递信息,A正确;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并非效应器,B错误;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的语言中枢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的躯体运动中枢,C正确;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和听觉性语言中枢参与,D正确故选:B【点评】不同考查了脑的高级功能,意在考查学生是理解和应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语言中枢的功能25如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体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B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减少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

55、肝糖原的分解补充【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为某种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若该物质是血糖时,AB段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食物的消化吸收;BC段血糖浓度降低的原因主要是血糖的氧化分解;CD段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解答】解:A、正常人在空腹时的血糖浓度为3.96.1 mmol/L,故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A正确;B、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合成肝糖原使得血糖浓度降低,故此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B错误;C、BC段显著下降是由于血糖被用于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类物质,C正确;D、CD段肝糖原等不断

56、分解产生葡萄糖进入血液,使得血糖逐渐上升,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具体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曲线图中各区段上升或下降的原因,再准确判断各选项26将100mL酵母菌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在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样品数量/(个mm3)pH11 2104.828205.431 2103.741 0005.0A吸取培养液前应将培养瓶轻轻振荡B可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C制片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滴加样液D表中样品取样的

57、先后顺序为3、1、4、2【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从图中数据分析可见,酵母菌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呼吸作用产生CO2导致pH下降,故样品取样先后次序为样品2、样品4、样品1、样品3达到稳定时期时,随着环境条件的相对恶化,酵母菌数量达到最大值,环境负荷量为1210个/立方毫米【解答】解:A、吸取培养液前应将培养瓶轻轻振荡,A正确;B、可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B正确;C、制片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滴加样液,C正确;D、将10mL酵母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可根据培养液pH值的变化来确定取样顺序,因为酵母菌的代谢活动消耗营养物质,不断产生CO2等代谢产物使培养液的p

58、H值的变化来确定取样顺序,因为酵母菌的代谢活动消耗营养物质、不断产生CO2等代谢产物使培养液pH值不断下降,因此正确的取样顺序为2、4、1、3,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修订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识记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注意点,如:样品应混合均匀后取样、取样时间间隔相同等27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而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B抗体和淋巴因子是两类主要的免疫物质,机体内所有的免疫细胞都能产生这些物质C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并不是越强大越好,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

59、应就是证明D艾滋病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专题】正推法;免疫调节【分析】1、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2、抗体和淋巴因子是两类主要的免疫物质,二者均由免疫细胞产生,其中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产生的3、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强造成的疾病有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弱引起的是免疫缺陷病4、免疫系统的功能有:防卫、清除和监控【解答】解:A、免疫调节是依靠

60、免疫系统来实现的,而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A正确;B、抗体和淋巴因子是两类主要的免疫物质,二者均由免疫细胞产生,其中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产生的,机体内所有的免疫细胞并不都能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B错误;C、人的自身免疫病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的某种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人体的过敏反应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敏原)过度敏感引起的(如日常生活中,有人接触了某些花粉而引起皮肤荨麻疹),C正确;D、艾滋病病人由于免疫系统被破坏,其机体的监控和清除癌变细胞的功能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会大大

61、升高,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生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28图表示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甲、乙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C丙为稳定型时种群数量越来越大D性引诱剂可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62、会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会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因此图中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年龄组成【解答】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直接反映种群的数量,A正确;B、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B正确;C、丙为稳定型时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D、性引诱剂可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种群的出生率,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考查种群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掌握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识记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能

63、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9如图为人体血糖调节模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胰岛细胞为胰岛B细胞B神经与胰岛细胞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号C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水解D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机体血糖平衡【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据图分析,血糖浓度升高时,下丘脑中的感受器感受刺激,通过神经传导作用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运输到肝脏及肌肉细胞,使得血糖下降【解答】解:A、图中的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表示胰岛B细胞,A正确;B、神经与胰岛细胞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号,B正确;C、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C错

64、误;D、据图分析,血糖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中的感受器和胰岛细胞,进而维持机体血糖平衡,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血糖的调节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3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肠绒毛细胞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载体蛋白B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递质的释放和吸收C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利于吸附更多的有氧呼吸酶D叶绿体类囊体结构有效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附着更多的光合色素【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专题】正推法;生物膜系统;细胞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分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是上

65、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解答】解:A、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绒毛细胞膜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载体蛋白,便于吸收,A正确;B、神经细胞轴突末梢能释放神经递质,但不能吸收神经递质,B错误;C、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增加膜面积,有利于附着更多的有氧呼吸酶,C正确;D、叶绿体类囊体结构堆垛形成的基粒,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附着更多的光合色素,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二、非选择题(共60分)31如图表示

66、人体免疫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1)图中所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记忆细胞(2)图中的d是抗体,它能够跟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T淋巴)细胞(4)人体的稳态主要是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系统协调配合的结果【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免疫调节【分析】1、据图分析,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其中a表示T淋巴细胞,b表示记忆细胞,c表示效应B细胞,d表示抗体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

67、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解答】解:(1)图中依赖抗体消灭抗原,属于体液免疫的过程,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c细胞产生抗体,表示效应B细胞,则b细胞的名称为记忆细胞(2)图中的d是抗体,它能够跟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4)人体的稳态维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68、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答案为:(1)体液 记忆细胞(2)抗体 抗原(3)T(T淋巴)(4)神经一体液一免疫(缺一不给分)【点评】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注意免疫调节中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32根据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TRH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寒冷环境中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上升,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促进新陈

69、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3)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减少,这种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4)若人体血液中的血糖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另一方面下丘脑可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肾上腺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该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间的关系是协同作用【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据图分析可知,体温相对恒定通过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通过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1、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2、

70、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3、体温调节过程:(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解答】解:(1)根据图分析可知,下丘脑分泌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体液调节,作用于垂体,促使其分泌TSH(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2)寒冷环境中激素A甲状腺激素和B肾上腺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上升,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促进

71、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增加产热量(3)常温下,血液中A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即TRH和TSH的分泌量将减少,这种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4)可以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维持血糖相对平衡若人体血液中的血糖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另一方面下丘脑可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肾上腺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该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协同促进血糖含量升高故答案为:(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上升 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3)减少 负反馈(4)肾上腺素 协同作

72、用【点评】本题考查了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3图甲示反射弧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f、c分别表示的结构依次是感受器、神经中枢(2)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3)乙图是甲图中d(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此结构它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

73、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4)假设效应器是一块肌肉及传出神经末梢,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不收缩;刺激b处,肌肉收缩【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专题】图形图表题;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a表示效应器,b表示传出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e表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图乙中,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解答】解:(1)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相关结构,其中f是感受器、e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b表示传出神经、a表示效应器它们共同组成反射弧(2)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

74、钠离子内流增多,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3)乙图是甲图中d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4)兴奋在反射弧上(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且反射的进行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刺激e处,由于c神经中枢受损,肌肉不收缩,刺激b处,兴奋沿着传出神经传递到肌肉,引起肌肉收缩故答案为:(1)感受器、神经中枢(2)外负内正 局部电流 (3)d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 (4)不收缩 收缩【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组成以

75、及兴奋的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34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图丙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B、D(用字母表示)在过程中碳主要以CO2形式进行循环(2)如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3)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N+R(4)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

76、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生物种类多少或物种丰富度高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或食物链食物网的复杂程度)(6)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甲所示以外,还有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7)若图丙种群数量变化呈现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大若图丙种群为长江流域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建立自然保

77、护区(或就地保护)若图丙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K2(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用图中标号、表示)【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分析】据图分析:图甲:根据A与D之间的双箭头和指向A的箭头最多,可知A是二氧化碳库,D是生产者,由B、C、D的箭头关系可知,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图乙:该食物网中有两条食物链:植物鼠蛇;植物昆虫蛙蛇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关系: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

78、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图丙:理想环境中种群数量呈现J型曲线;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使得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当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II且种群数量为K2时,说明该处生态系统破坏严重,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对该物种进行保护扬子鳄是最高营养级,数量减少后,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增加,处于同一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竞争【解答】解:(1)图乙中的生物成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故对应图甲中的B、D;是光合作用,是呼吸作用,在、过程中碳以

79、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2)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样方法(3)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N+R(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交流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该草原虽然发生火灾,但土壤中仍存有植物的根系、繁殖体等,故一段时间后,会发生次生演替;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或食物链食物网的复杂程度(6)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7)图丙种群数量变化呈现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大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II,且种群数量为K2时,表示该种群环境阻力增加,环境容纳量下降,故对该物种最有效的保护

80、措施是改善其栖息环境,通过环境容纳量,就地保护为最有效措施种群数量在增长率最大,而K2小于,将蝗虫种群数量控制在K2,能够抑制其恢复到K值如果控制在0,则不能提供给以其为生物的营养级生物能量,控制在K和K1,则数量过高,不利生态系统稳定若a点变化为干旱,蝗虫数量上升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为曲线I故答案为:(1)B、D CO2(2)样方法 (3)N+R (4)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次生 生物种类多少或物种丰富度高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或食物链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6)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7)不断增大 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就地保护) K2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稳

81、定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35为了验证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第一步:取9只兔子,分别给每只兔子注射含放射性的碘溶液第二步:2天后,分别测定三组每只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第三步:将上述实验兔子随机平均分为A、B、C三组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第五步:2天后,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第一步中有两处不妥

82、当,即是:兔子的年龄、体重和性别相同(或生理状况、性别相同);注射含放射性的碘溶液适宜且等量(2)补全上述实验步骤中的第二步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3)上述实验第四步注射以后,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从高到低的组别依次是A组、C组、B组【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专题】实验材料与实验步骤;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分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是合成、贮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并且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本实验中无关变量包括:实验动物年龄、体重和性别;注射含放射性的碘溶液;第四步中注射的不同溶液的量等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

83、素释放激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又会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解答】解:(1)实验设计应该遵循等量原则,即除了单一变量外,其他的量应保持一致所以要求健康雄兔的发育状况一致;向每只兔子注射的放射性的溶液应该等量(2)由于实验最后需要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在实验开始2天后,也需要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以便实验前后比较(3)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造成兔子甲状腺激素溶液浓度高,从而抑制了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但是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因此兔子甲状腺中吸收的放射性碘积累,所以A组高;同理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促进B兔甲状腺分泌,使B兔子甲状腺中吸收的放射性碘消耗,所以B组最低故答案为:(1)兔子的年龄、体重和性别相同(或生理状况、性别相同) 注射含放射性的碘溶液适宜且等量(2)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3)A组、C组、B组【点评】本题考查激素的生理作用和有关实验设计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设计实验要设计对照,对照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变量的作用结果的,变量的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2016年2月2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