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7680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解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级高二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为死者提供的祭品是十分丰盛的,包括大麦粥、炖鸽肉、烤鹌鹑、小麦面包、蛋糕、水果等。这些祭品主要是当地的农产品,墓室的壁画中也常常出现农民种植庄稼的场景。据此可知古埃及A. 农业促进烹调水平提高B. 农业影响宗教信仰发展C. 财富积累提供物质基础D. 丧葬习俗反映农业繁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古埃及人为死者提供丰盛的祭品,其中大多是当地的农产品,这反映出古埃及农业的繁盛,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祭品大多源于农业生产,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未涉及古埃及的宗教信仰,B项排除;物质基础包括很多方面,

2、丰富的祭品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能仅由祭品丰富就推断出财富积累提供物质基础,C项排除。2. 齐桓公主持会盟时强调诸侯国之间要保护过往宾客和商旅,保障彼此之间的粮食买卖;晋、鲁等国立盟约强调各盟国要保证彼此之间粮食和山林川泽产品相互流通。这反映出当时A. 国内统一市场已经形成B. 争霸战争助推经济发展C. 经济安全获得一定认可D. 政治结盟保障农业生产【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诸侯国之间要保护过往的宾客和商旅”“保证彼此之间粮食和山林川泽产品相互流通”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诸侯国在结盟时注重保护粮食等的流通,实际上是由于经济交流的不断加强,使得各国意识到商品交流对统治稳固的重要性,

3、因而诸侯国统治者从自身利益出发,认为有必要来维护这种交流,即经济安全获得一定的认可,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处于分裂时期,没有形成国内统一市场,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争霸战争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并且材料内容没有强调争霸战争对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保障商旅、粮食买卖等商业流通而非农业生产,D项错误。3. 罗马帝国时期,金融交易场所设立在由国家出资建造的广场上,成群的人拥挤在这里,买进和卖出包税公司的股票和债券,进行各种各样的现金和信用交易。据此推知当时的罗马帝国A. 金融业比较发达B. 是世界贸易中心C. 商业契约应用普遍D. 国家垄断金融行业【答案】A【

4、解析】【详解】罗马帝国时期已经建立起专门的金融交易场所,且交易品种、人员众多,可以推知当时罗马帝国的金融业比较发达,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罗马帝国是“世界贸易中心”,B项错误;商业契约应用“普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罗马帝国的金融行业被“国家”垄断,D项错误。4. 如图是2011年版的50英镑,英国人把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的头像同时印在了纸币的背面。博尔顿不仅为瓦特改良蒸汽机提供了经济保障,而且将蒸汽机推向市场,使其获得广泛应用。这表明A. 专利制度能促进发明创造B. 技术创新和推广同样重要C. 工业革命是近代史的开端D. 管理者能力决定企业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

5、博尔特之所以被印制在英镑上,是因为其不仅为瓦特改良蒸汽机提供了经济保障,而且将蒸汽机推向市场,使其获得广泛应用,说明技术创新和推广同样重要,B正确;题干未涉及专利制度对发明的推动作用,排除A;题干未强调工业革命的地位,排除C;D表述绝对,而且题干涉及的是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而非企业发展,排除D。5.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的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 以英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 促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C. 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D. 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

6、生【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革命力量”应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直接影响是带来石油工业、电力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故选C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当时是英国主导,A排除;B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模式,D排除。故选C。6. 如图为我国某地四个家庭农场20082011年面积变化示意图。由此可以推知A. 农业生产合作社出现了新趋向B. 农业生产日趋走向集约化经营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被淘汰D. 多元经营更能解放农村劳动力【答案】B【解析】【详解】从图中可看出四个家庭农场的规模均在扩大,这说明

7、伴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我国的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故B项正确;农业生产合作社自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已逐渐消失,故A项错误;家庭农场是当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种新形式,故C项错误;图中没有涉及多元经营,故D项错误。7. 新旧两个世界的相遇,不妨看作是两个巨大而相对封闭系统的交汇就像一条运河凿通两个湖泊之后,必然使生活在其中的不同鱼群相互游动。开放和交换可以带来积极的后果,但如果两者差别悬殊,那么大交换首先带来的或许是灭顶之灾。以下不符合这段话主旨的是A. 美国白蛾入侵中国后,到处繁殖蔓延,破坏生态环境B. 中国的大闸蟹随着船只“偷渡”到英国后,称霸河道C. 病菌或入侵生物在新环境中

8、出现爆发式增长D. 物种交流推动全球粮食产量提高,使世界人口激增【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如果两者差别悬殊,那么大交换首先带来的或许是灭顶之灾”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物种交流的消极影响,D是物种交流的积极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符合题意;ABC均是物种交流的积极影响,不符合题意。故选D。8. 最初往往于物资集散的地点形成乡间集市以进行定期的商品交换,继而这些地方逐渐建立起经常性的商业服务设施,成长为集镇。据此可知集镇A. 是定期商品交换的场所B. 是利于物资集散的地点C. 能够提供商业服务设施D. 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答案】D【解析】【详解】A、B、C三项在材料中都有涉及,与集镇都有关系,但

9、是都比较片面,故均排除;根据所学可知,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集镇逐渐形成,D项中包含了A、B、C三项,表述更为全面,故正确。9.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贸加速增长,向国外借款额增加,旅游业也敞开了国门,甚至同意外国以合资和其他方式直接在中国进行投资。这说明当时中国A.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生动摇B. 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与外国资本、市场的联系加强D.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遇到严重困难【答案】C【解析】【详解】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所以材料中现象反映的是当时中国与外国资本、市场的联系加强,故选C项;中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一直占据主体地位没有动摇,故排

10、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是在199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经济的往来,未体现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遇到严重困难,故排除D项。10. 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但每趟利润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 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最准确的是A. 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B. 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财富C. 黑奴贸易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 黑奴贸

11、易具有血腥性【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从事黑奴贸易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成为著名企业家”来看,安东尼培根通过贩卖黑奴获得了大量资金进而成为著名企业家,可见黑奴贸易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黑奴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材料反映了殖民者通过黑奴贸易获取资金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是在非洲抢夺财富,B错误;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只反映了材料部分内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D错误。故选C。11. 19世纪开始时,美国发明家惠特尼为政府大量制造滑膛枪,有访问者对惠特尼的这种革命性技术的基本特点作了恰

12、当的描述:“他为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制作了一个模子。据说,这些模子被加工得非常精确,以至于任何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何滑膛枪。”惠特尼的“革命性技术”( )A. 揭开美国工业革命的序幕B. 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C. 诠释了科学理论的重要性D. 改进了滑膛枪的结构【答案】B【解析】“任何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何滑膛枪”表明零部件都是通用的,可以方便组装和维修,这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方便了使用。故本题选B项,不选ACD三项。【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零部件的标准化12. 下表是北宋时期商税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时间年商税额指数995998年400万贯100

13、10041008年450万贯1131058年700万贯17510641068年846万贯2121077年879万贯220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B. 商品经济占居主导地位C. 工商业经济得到发展D. 北宋鼓励发展海外贸易【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北宋时期的商业税收逐渐增加,说明的是当时工商业经济得到发展,C正确;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A排除;当时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13. 清朝中期的汉口镇商贾数千家,会馆、公所林立,其街道命名也颇有特色,如新安巷、徽州巷、宝庆街、广东巷、江苏巷等。由此可见,汉口镇A. 各商业城市之首B. 城市布局严整

14、有序C. 商帮活跃,贸易兴盛D. 是著名的手工业市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清朝中期的汉口镇商贾数千家,会馆、公所林立,其街道命名也颇有特色,如新安巷、徽州巷、宝庆街、广东巷、江苏巷等”,可得出,清朝汉口镇商品经济发达,商帮活跃,贸易兴盛,故C项正确;材料只提及汉口镇,没有与其他镇作比较,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城市布局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商业现象,未提及手工业,故D项错误。14. 1619世纪初.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开辟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人拉丁美洲各地,美洲的白银至少有半数输往中国。这一航线的

15、开辟A. 使印度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B. 提高了亚洲的经济地位C. 源于中国对外来商品的需求D. 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将东亚、东南亚卷人世界市场,推动了早期的经济全球化,D正确;材料时间是新航路开辟后,当时世界贸易中心是大西洋沿岸,排除A;这一时期亚洲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排除B;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意味着外来商品在中国当时尚未有巨大市场,排除C。15. 食品工业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改变食物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方式等。在现代,工业化食品借助广告和零售业的商业革命,为我们带来不少便利,如广受欢迎的辣条、方便面就是典型的工业化新食品,云南石屏豆腐、浙江金

16、华火腿等地方特色美食借助工业化大生产得以销售至全国各地。这说明A. 工业加工使食品质量有一定下降B. 工业化食品提高了工业化水平C. 工业化生产丰富了日常食物种类D. 工业化食品符合了国人饮食习惯【答案】C【解析】【详解】辣条、方便面是工业化新食品,云南石屏豆腐、浙江金华火腿等地方特色美食借助工业化大生产得以销售至全国各地,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日常食物种类,C项正确;“食品质量有一定下降”“提高了工业化水平”不能由材料得出,A、B项排除;D项说法绝对,工业化食品也存在一定弊端,排除。16. “互联网”是当今热门概念,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

17、级,催生许多新兴产业。“互联网”最能反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A. 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B. 人类开始制造使用机器C. 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D.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许多新兴产业”可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引起其他技术的革命,故选D项;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17. 下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变化(%),说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农业195012.223.250.719902.85.17.2工业195034.742.222.2

18、199025.840.533.6服务业195048.932.426.6199071.454.459.2A. 阶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B. 工农业生产出现严重衰退C. 确立了计划经济的新模式D. 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 ,二战后,第三产业兴起,从材料可以看出,到1990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三产业(服务业)中就业人口都占绝对优势(均超过50%),这说明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阶级关系的变化,故A项错误;工农业就业人口比例下降不能说明工农业严重衰退,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建立计划经济模式,故C项错误。18

19、. 唐代已经出现专门从事古琴制作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以制作出售古琴为业,其中著名的有雷霄、郭亮、张钺、沈镣等家。北宋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唐雷氏琴,自开元以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这反映了A. 古琴制作水平日渐提高B. 家庭手工业手艺传承的狭隘局限C. 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D. 重农抑商的政策传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雷氏琴,自开元以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雷氏古琴制造技艺由于“其子孙渐志于利”而失传,这反映了家庭手工业手艺传承的狭隘局限,B项正确;“古琴制作水平日渐提高 ”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政府部

20、门的严格监管 ”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重农抑商的政策传统”和材料现象并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19. 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由此可以得出A. 村落的形成与水源有密切关系B. 农业的发展是村落形成的决定性因素C. 村落为人们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保障D. 中国的原始村落规模比其他国家大【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可知,原始村落的形成与水源有密切关系,A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推断出农业与村落形成的关系,排除B项;C

21、项属于村落的功能,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国与外国原始村落规模的对比,排除D项。20. 汉书食货志记载,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上书汉宣帝“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材料表明A. 西汉王朝高度重视粮食生产B. 汉宣帝时期人才荟萃C. 中国粮食储备制度历史悠久D. 常平仓体现计划经济【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宣帝时建立了常平仓以储备粮食,调控粮价,故选C;材料强调的是政府通过粮食储备的增减来平抑物价,而不是重视粮食生产,故排除A;仅凭材料个例不能体现汉宣帝时期人才荟萃,故排除B;材料不符合政府指令式的计划经济的特点,故排除D。

22、21. 东汉郑玄说:“大市人民马牛之属用长券(券,指木牍、竹简制的券书);小市珍异之物,用短券。”商品交易时,“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证之”。据此可知,在汉代经济生活中A. 政府的“抑商”政策形同虚设B. 契约形式渐趋成熟和标准化C. 契约形式的协议被广泛使用D. 商业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材料,可知汉代商品交易时,“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证之”表明汉朝时契约形式的协议被广泛使用,C正确;题干涉及的是商业管理,与“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商业交易中用长短券,说明当时契约形式较为简单,尚未达到成熟和标准化,排除B;D不符合史实,汉代农业是主要经

23、济部门,排除。22. 地处洛阳盆地的偃师二里头遗址,是著名的青铜时代都城遗址。遗址的主要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时代约为距今3 8003 500年,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夏、商王朝时期。这一兴盛了约300年的都城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城市,被誉为“华夏第一都”。以二里头遗址为典型遗存的二里头文化在中国早期国家和文明形成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城市形成的描述正确的是()A. 城市都是由乡村发展而来的B. 城市都是由集市发展而来的C. 古代城市都是以军事防御为目的D.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答案】D【解析】【详解】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出现剩余产品,为城市的形成

24、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同农业分离,出现商品生产及交易场所集市。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易的发展,集市逐步演化为城市,所以说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故D项正确;AB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ABC。23. 下表为1700至1800年一百年间英国出口商船吨数和商品输入与输出额。导致这一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商船吨数商品输出额商品输入额1700 年31万吨600至700万磅400万磅1800 年192万吨4187万磅3000万磅A. 工业革命的开展B. 英国海上运输业发达C. 世界市场的形成D. 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中的数据可知,商船数量和对外贸易数额百年

25、间成6倍多增长,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主要发生地,其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数量直线上升,故A正确;交通运输业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C时间不符合,排除;世界贸易中心自新航路开辟后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1800年世界贸易中心仍在大西洋沿岸,D错误。【点睛】24. 从材料中准确提取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下列各项对(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解读最为准确的一项是科技成就研究年代应用年代生产年代年差年差年差蒸汽机168717111776246589发电机18311888188957158计算机19361946194610010A. 近代科学理论的突破为科技成就奠定

26、了坚实的基础B. 从发明到生产的间隔年限越长科技成就就越先进C. 科技成就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D.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中科技成就的研究年代和应用年代的时间间隔差越来越短,说明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D正确;蒸汽机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当时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其生产应用更多的是实践的结果,排除A;计算机从应用到生产时间是同一年,其科技含量远远超过蒸汽机,排除B;通过表格信息无法判断所列科技成果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程度,排除C。25.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

27、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 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 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 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 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能力。材料中介绍了茶叶在英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注意两个时间点:“17世纪60年代”和“18世纪末”,这个时间变化内英国已经经历了工业革命,工业产品急需市场;此外工业生产还需要大量的生产原料,这就促进了英国的对外贸易。茶叶属于中国的作物,能够在英国普通民众中流传,说明它的价格已经下降,这也是世界市场的作用,东西方交流增多,才会产生这种现象。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材料不能体现出来,B选项反映不出材料中反映的“变化”;C选项违背了

28、历史事实,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考点定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东西方的贸易的扩大26. 据论影响社会上劳动阶级状况的环境记载,“1762年英国一位农业雇工家庭的饮食开支包括:面包、面粉、燕麦片、马铃薯、蔬菜、蚕豆、豌豆、水果、牛奶、牛油、奶酪、肉、啤酒、舶来品、醋、香料”等。该饮食开支表明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趋完善B. 人民大众消费水平普遍提高C. 家庭饮食结构营养摄入均衡D. 工业化食品改变了生活习惯【答案】A【解析】【详解】1762年英国基本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这一时期农业雇工家庭饮食较为丰富,而且出现了马铃薯、舶来品、香

29、料等非英国出产的食物,说明当时世界市场日趋完善,A正确;B中的“普遍提高”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未列举饮食结构摄入比例,无法证实当时营养摄入均衡,排除C;工业化食品在饮食种类中占比较低,排除D。27.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童工和女工是雇主眼中“忙碌”“勤劳”和“有用”的人同时分析了1839年在大不列颠的工厂工人的构成情况(如下表)。这种构成项目18岁以下工人总数女性总数18岁以下女工总数成年男工总数人数192887人242296人112192人96569人A. 说明英国重视技术工人的家族传承B. 说明农业吸引劳动力能力超过工业C. 符合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D. 反映出当时

30、成年劳动力的严重匮乏【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中雇主看来女工、童工是“勤劳”和“有用”的,结合“1839年”统计中童工、女工,尤其是女性童工总数高于男性成年工人,可知在工业革命中,为节约成本,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以便推广、使用机器生产,英国资产阶级在经营中大量使用了廉价劳动力,故C项正确。A项“家族传承”与材料数据和信息无关;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趋势,决定不会出现农业劳动力超过工业的现象,B项与史实不符,女工、童工有用不等于成年劳动力匮乏,D项不正确,故正确答案是C项。【点睛】表格和文字史料的结合,一要明确中心,二要看清数字变化,三要结合使用。28. 殷商和西周时期的城市,往往看不

31、到整齐规划的城市布局,更像一个有围墙的农村。而到春秋战国时期,筑城之风盛行,随着商业的发展往往成了交换的中心城市。这反映了A. 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B. 城市不再具备政治、军事职能C. 分封制崩溃的必然结果D. 建筑技术的进步【答案】A【解析】【详解】城市从商周时期的“有围墙的农村”,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筑城之风盛行”,形成交换的“中心城市”,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A项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政治、军事职能仍然十分重要,A项错误;分封制崩溃不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心城市兴起的必要条件,C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城市的发展与建筑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D项错误。29. 诗大雅文王有声篇注云:“国家之所

32、居,谓城方也。公之城盖方九里,侯伯之城盖方七里,子男之城盖方五里则天子之城十二里矣。”而考古发现东周王城的面积接近10平方千米,也就是九里之城。这证实了文献中的记载是可信的。材料表明A. 周朝城市建设已经颇具规模B. 考古发现可以影响历史研究C. 周朝建筑深受分封制的影响D. 考古是研究历史的最佳途径【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公之城盖方九里”“考古发现东周王城的面积接近10平方千米,也就是九里之城”可知,考古发现证实了文献记载是可信的,其可以影响历史研究,故B项正确;材料仅说明东周王城是九里之城,并未体现周朝城市建设已经颇具规模和周朝建筑深受分封制的影响,故排除A、C两项;“最佳途径”

33、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30. 集镇与城不同,作为商业中心,集镇联系的对象是四周的乡民。明朝前期,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集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集镇,但集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这说明明朝前期A. 政府对集镇分布进行合理规划B. 各地的集镇具有明显的排他性C. 新兴集镇导致原有集镇的衰退D. 农业对集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集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集镇”可知,农业的发展对集镇的兴起有促进作用;根据材料“但集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可知,农业的现状对集镇又有一

34、定的制约作用,故选D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在集镇发展中的作用,故排除A项;集镇与集镇之间的关系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二、材料题31. 西班牙外交家路易斯蒙特斯2009年6月连续三天在全球主义者网络杂志撰写文章,解说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和西班牙。材料 15651815年,西班牙通过马尼拉大帆船不间断地航行于其殖民地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酉哥的阿卡普尔科港之间,把福建月港运来的生丝与丝绸为主的明朝商品运往美洲等地。墨西哥人直接称之为“中国船”。与此间时,大量的白银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回中国。从1500至1800年,西班牙统治下的墨西哥和秘鲁生产了大约占世界85%的白银,其中

35、超过40%流入中国。16世纪开始,作为当时全球最大的两个政治和经济实体,中国与西班于曾共同引领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浪潮。而今,西班牙想重回亚洲,希望两国能携手再创辉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马尼拉帆船贸易写一段解说词。(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中国与西班牙可能携手再创辉煌的理由。【答案】(1)示例: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早期的殖民扩张及中国农耕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了以马尼拉为中转站的转口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玉米、甘薯等新物种在中国传播,改变了中国农作物结构,刺激了人口增长;给美洲带来灾难;给西班牙带来巨额财富。总之,“马尼拉帆船贸易”引起了欧亚美

36、大陆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生活的变化,促进了全球化。(2)从西班牙方面作答。如:符合西班牙的国家利益,西班牙有重回亚洲的计划。从中国方面作答。如: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实行一带一路战略【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15651815年“可知,此时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通过马尼拉大帆船从殖民地马尼拉、阿卡普尔科港,把中国的生丝与丝绸等商品运往美洲,这个垮大洲的商品买卖圈,交易量大,交易频率高,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材料信息”从1500至1800年,西班牙统治下的墨西哥和秘鲁生产了大约占世界85%的白银,其中超过40%流入中国”可知,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扩张中,大量的白银流入中

37、国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在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与此同时,这样的商业往来促进了沿线国家及地区物种的交流,玉米、甘薯更农作物传入中国并不断传播,改变了中国农作物结构,也刺激了人口的增长;但是对美洲而言,这是一种灾难,即掠夺了当地大量的白银黄金,也把旧大陆的病毒带到了新大陆,还对土著印第安人的无情屠杀;从西班牙本国来说,带去了大量的黄金白银。总体来讲,马尼拉大帆船就是早期西班牙的殖民过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全球化也不断发展,引起了欧洲、亚洲、美洲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2)当今中国与西班牙可能携手再创辉煌的理由可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如根据“,西班牙

38、想重回亚洲”可知从西班牙的角度来说,符合西班牙国家的利益,因为西班牙有重回亚洲的计划。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实行一带一路战略。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济体系,有独立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脱离了封建关系,成为不受封建关系约束的自由人。中国的城市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商人与社会其他成员同流,商人发了财总要投资土地,因为土地被看

39、成是财产与社会地位的最终归宿。同时,历代王朝都有强大的官办商工,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虽也有也有“商会”“行会”等组织,但“隋唐以来,行会主要是政府控制工商团体的工具”。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城市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各种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应运而生。欧文、傳立叶等社会改革者提出了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霍华德主张在进行系统的社会改革前提下,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城镇群。盖迪斯则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摘编自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世纪西欧的城市

40、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区别。(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区别:经济上,西欧城市经济独立,中国城市经济隶属于封建经济;政治上,西欧城市政治自由,中国城市发展受政府控制;社会关系上,西欧城市市民自由,中国城市商业组织受政府控制。(2)特点:将城市规划与社会改革相结合;关注城市环境问题;城市规划发展与众多学科和领域相结合。原因: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加剧;城市环境恶化;自然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任三点即可)【解析】【详解】(1)区别:经济上,根据“有独立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中国的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

41、”得出西欧城市经济独立,中国城市经济隶属于封建经济;政治上,根据“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行会主要是政府控制工商团体的工具”得出西欧城市政治自由,中国城市发展受政府控制;社会关系上,根据“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脱离了封建关系”“行会主要是政府控制工商团体的工具”得出西欧城市市民自由,中国城市商业组织受政府控制。(2)特点:根据“社会改革者提出了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得出将城市规划与社会改革相结合;根据“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城镇群”得出关注城市环境问题;根据“盖迪斯则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得出城市规划发展与众多

42、学科和领域相结合。原因:根据“19世纪下半叶”可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结合所学,可从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城市环境恶化;根据“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得出自然科学和教育的发展等。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曾长期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但是自从8世纪初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发达之后,已有衰落的趋势。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至宋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

43、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帝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骑一路向西,在带来战争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利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

44、明材料二 随着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入,史学界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下表所示。观点内容学者1丝绸之路不止一条,依据地理位置及其途径路线,可分为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西南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学者2丝绸之路上商品流通的参与者有汉人、波斯人、突厥人、大食人、鲜卑人等。除了以经商为主的商人,参与丝绸之路商吕流通的还有僧侣,他们绝大多数并不以获利为目标,而是以宗教传播为已任。学者3三条丝绸之路本身就是由于中国独持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当然也与人文地理环境有关。海上丝路取代陆路,也正是这种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学者4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一词,已不再是中外商业史上交流的商品“丝绸”之狭义,而是一个文

45、化象征符号。所以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域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包括商业、文化和民族迁徒交融这三大功能。摘编白耿昇丝绸之路在中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特点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四位学者的观点,归纳史学界“丝绸之路”研究的动态与趋势?【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从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唐宋时达到繁荣;交流内容丰富,功能多样,对东西方历史发展影响大。影响:丝绸之路促进了古代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丰富了东西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2)观点:学者1:丝路位置和路线多样;学者2:丝路上交

46、流的人员和功能繁多;学者3:丝路发展的原因多样;学者4:丝路功能多样。动态和趋势: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是多角度,开放的;多种观点,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存在多元多样性;研究者之间既有争鸣,也有借鉴,百家争鸣促进了学术进步。【解析】【详解】(1)特点:从材料一中“长期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结合所学知历史进程;“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发达”知其发展变化;“海上丝绸之路是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至宋形成高度繁荣”知其高潮成果;“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知其作用影响;“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丝

47、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深化其历史影响和地位。(2)观点:学者1“丝绸之路不止一条,依据地理位置及其途径路线”丝路位置和路线多样。学者2“商品流通的参与者有各国各族商人为主、还有僧侣,目标有获利和传教”丝路上交流互动的人员和功能繁多样。学者3“丝绸之路本身就是由于中国独持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当然也与人文地理环境有关。海上丝路取代陆路”丝路发展的原因多样。学者4“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域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包括商业、文化和民族迁徒交融这三大功能。”丝路功能多样。动态和趋势:综合材料信息,明确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是多个角度,开放的侧重点不同,多种观点,多元多样性,他们在关心除了经济职能

48、以外的因素,研究者之间既有争鸣,也有借鉴,助力判断其趋势。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明朝中期后棉花的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水稻面积和产量大增。据天工开物乃服载:当时有轧车、弹弓、翻车(绕线车)、调丝车、经具、腰机、提花机等纺织工具和机械(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而捻线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嘉定这一纺织手工业城市,“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天自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秀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诸北。”棉花、蚕丝、棉布、丝绸都成为商品,这些商品的集散地成为繁华的市场杭州人

49、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清代全史依据材料,提取至少两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内在联系予以说明。(所指出的历史信息明确清楚;内在联系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答案】历史信息:中国明清时期农业有较大发展;手工业技术提高,从事工商业者日益增多;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联系: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交换的需要必然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示例说明:本示例仅就农业、手工业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角度分析,为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其他角度不再示例。)【解析】【详解】(1)关于历史信息的提取,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历史信息并加以归纳概括的能力。从材料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中,可知: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得到了发展。此外,材料中还提及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关于彼此之间关系,首先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增多,从而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外,学生也可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之间的联系去思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觉得有利可图,扩大规模生产,雇佣工人,从而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