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一、语基落实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桀以醉亡(失去)天下,而康诰曰“毋彝(y,常常)酒”,“彝酒”者,常酒也;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身体)。B.子虽工(擅长)自树于王,而欲去(除去)子者众,子必危矣。C.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y,穿着)缁衣而反(通“返”,回家)。其狗不知而吠(fi,叫)之。D.于是乃相与聚嘬(zu,吮吸、叮咬)其母而食之。彘臞(q,害怕),人乃弗杀。解析A项,“身”,性命;C项,“衣”应读“y”;D项,“臞”,同“癯”,消瘦。答案B2下列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A.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B.而亡其富
2、之涯乎C.鳣似蛇D.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解析B项,亡,通“忘”,忘记;C项,鳣,通“鳝”,黄鳝;D项,反,通“返”。答案A3下列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解析B项与例句相同,介词,引出动作行为支配对象,不译。A项,到;C项,对于;D项,和。答案B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圣人见微以知萌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子必危矣A.和相同,和相同。B.和不同,和相
3、同。C.和不同,和不同。D.和相同,和不同。解析见:动词,引见、介绍;动词,看见、看到。虽:均为连词,虽然。答案B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绍绩昧醉寐而亡其裘。宋君曰:“醉足以亡裘乎?”对曰:“桀以醉亡天下,而康诰曰毋彝酒,彝酒者,常酒也;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犁锄曰:“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曾从子,善相剑者也。卫君怨吴王。曾从子曰:“吴王好剑。臣相剑者也。臣请为吴王相剑,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卫君曰:“子之为是也
4、,非缘义也,为利也。吴强而富,卫弱而贫。子必往,吾恐子为吴王用之于我也。”乃逐之。(韩非子说林上)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绍绩昧醉寐而亡其裘亡:丢失。B.假人于越而救溺子假:假如。C.卫君怨吴王怨:怨恨。D.臣请为吴王相剑相:鉴别。解析B项,假:借。答案B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假人于越而救溺子吴强而富子之为是也吾恐子为吴王用之于我也A.和相同,和不同。B.和相同,和相同。C.和不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不同。解析而:表顺承;表并列。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代词。答案D7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绍
5、绩昧故意醉酒亡裘,是为了对经常饮酒的宋君进行讽谏,告诫他不要因此亡国。B.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是为了将来鲁国有难,能够得到晋国和楚国的帮助。C.犁锄认为要真正使鲁国避免祸患,首先要同近邻齐国搞好关系,因此应让众公子宦于齐。D.曾从子欲为卫君而行刺吴王,可是卫君认为他是为了“利”而行刺,因而不会成功,所以最终拒绝了他。解析A项,“故意醉酒亡裘”错;C项,“因此应让众公子宦于齐”错;D项,“因而不会成功”错。答案B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2)臣请为吴王相剑,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参考答案(1)跟遥远的越国借人来抢救淹在水中
6、的孩子,越人虽然善于游水,这孩子也一定是没命了。(2)请让我去给吴王鉴别宝剑,我把剑拔出来给他看,乘便为您刺杀他。(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3题。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
7、。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今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8、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患也。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改动)注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大夫期十日期:约定。B.会天疾风
9、会:适逢。C.犯风而罢虞人犯:冒着。D.过而击之也过:经过。解析D项,“过”应解释为“错误地”。答案D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的人。B项,表顺承关系的连词/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却”的意思。C项,表目的关系的连词,“来”的意思/介词,“因为”的意思。D项,两个“且”都是副词,意思是“将要”。答案D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诚信的一项是()遂罢兵而去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故人来,方与之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曾子欲捕彘杀之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A.B.C.D.解析本文是典型的“一事多人型”的文言文
10、阅读。此种体裁近几年高考出现频率不高。本文共讲了七个人关于“诚信”的故事。四个事例从正面直接体现,三个事例从反面间接体现。第二段是对“诚信”的阐释。故直接体现诚信的事例是第一段“晋文公”,第三段“吴起”,第四段“魏文侯”,第五段“曾子”。所以该题六句话中直接表现诚信的有四句,故选B项。答案B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国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国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表现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
11、戏而失信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这个官吏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解析D项,对“因遣之”的理解错了。遣的是“客”,不是“关市”,所以“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是错误的。答案D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今返而御。”(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参考答案(1)有了像那样讲信用的国君(或“有国君像那样讲信用”),能不归顺
12、他吗?(2)吴起出门,遇见一位老朋友,便留他吃饭。那朋友说:“好的,我立即回来和你一块儿进餐。”(3)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三、表达交流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建设法治中国,不仅需要法治手段的保障,。法治观念侧重于人们对法治的理性认知,而法治精神则浓缩了法治思想和感情的精华。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法治精神培育。我们弘扬法治精神,其目的不仅在于发挥法“禁于已然之后”的功效,帮助人们从思想上树立法治思维,自觉依照法治精神处理问题,真正使法治精神得到弘扬。解析根据后面对“法治观念”
13、和“法治精神”的解说,再根据前面“不仅”的提示,可推知处应补写“更需要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的支撑”等内容。根据“因此”一词,可知所在语句是根据前面的解说而推出来的结果;再根据后面的“我们弘扬法治精神”,可推出处应补写的内容。根据前面的语句,可知处补写的内容是对前一句“不仅在于发挥法禁于已然之后的功效”的递进,要与“禁于已然之后”相对应。答案示例更需要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的支撑弘扬法治精神更要“防于未然之前”15仿照例句中画线部分的句式以“水”和“山”为陈述对象续写句子。要求:所写的句子不能与例句内容重复。例句: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有了这一江春水,山就有了许多的特点。,;,。答案示例水总是欢快地流淌着水的活泼显出山的宁静水的灵动显出山的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