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7520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64分)1.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 缓解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的恢复B.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C. 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D.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缓解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的恢复,排除A;罗斯福新政要从根本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不能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以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故选B;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缓解了社会矛盾,挽救

2、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排除C;罗斯福新政一改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排除D。2.有人说:“把纳粹党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此说依据的事实是A. 纳粹党的对外政策获得德国人的普遍支持B. 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执政党C. 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D. 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所强调的是德国的政治体制,而不是对外政策,且“普遍”太绝对,排除A;纳粹党是通过欺骗性的宣传获得民众的支持和垄断资产阶级的青睐,是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组建政府,这一过程中民从的选举起到了重要作用,故选B;材料强调的是德国人自己选择

3、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而没有强调对迫害犹太人,所以的说法与材料的主旨不符,C排除;法西斯主义最终给德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排除D。3.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直接违背了国联盟约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九国公约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一战后战胜国签订国联盟约倡导和平,反对武力解决争端,故符合;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符合;凡尔赛和约是对德和约,与题意无关,排除;四国条约使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其他国家的正式承认,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组合,排除ABC,选D。4.19291933年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表现在各国加紧争夺国际市场,矛盾日趋尖锐各国加紧掠夺殖民地半殖

4、民地,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抗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资本主义各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各国的社会状况和世界局势的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各帝国主义国的矛盾和磨擦日趋尖锐;为了尽快摆脱困境,各国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故正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排除。故排除BCD,选A。5.观察下表,它最能反映的问题是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外资缩减70%69.1%50%48%50%失业

5、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状况)A. 危机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B. 波及范围广C. 破坏性大D. 引发了社会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表格里没有时间的描述,无法判断时间长短,故A错误;表格没有反映经济危机波及的国别和领域,无法判断波及范围,排除B;由“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失业人数”综合起来可得出危机的破坏性大,故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的信息,排除D。6.20世纪3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道路的根本原因是A. 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竞争的激化B. 法西斯集团的欺骗性的宣传活动C. 国内严重的社

6、会危机和阶级矛盾的尖锐D. 企图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导致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加深,阶级矛盾尖锐,法西斯势力乘机兴风作浪,一些国家为摆脱阶级危机而走上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道路道路,故选C;为摆脱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竞争的激化,但不符合“根本原因”,排除A;法西斯集团的欺骗性的宣传活动是确立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的主要原因,排除B;D是垄断资产阶级构建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的目的,排除.7.广田弘毅是靖国神社中的甲级战犯,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审判中被处以绞刑的7名日本甲级战犯中唯一的文官。1936年上台后,采取了一

7、系列强化法西斯体制的措施。规定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中将级以上的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工具,禁止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颁布了全面侵略中国、并进一步南北并进大肆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纲要,使日本进行所谓的“准战时体制”。以上措施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A. 发动九一八事变B. 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C. 亚洲出现世界大战的策源地D. 日本军部出现了“北进派”“南进派”的分歧【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法西斯体制的措施,从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故C项正确;日本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故A项错误;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是材料的信息,不是影响,故B项错误

8、;基本国策纲要提出后,日本军部出现了“北进派”“南进派”的分歧,故D项错误。8.德、日两国资产阶级试图摆脱危机的方式是A. 大力发展国内经济B. 扩大殖民地C. 效仿美、英等国D. 法西斯道路【答案】D【解析】【详解】面对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德、日两国都无法通过发展国内经济而摆脱经济危机,而是选择了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故排除A,选D。由于当时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早已建立,面对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德、日两国资产阶级难以通过扩大殖民地来摆脱经济危机,排除B;德、日两国缺乏健全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没有效仿美、英等国通过资本主义民主机制以摆脱经济危机,排除C。9.二战爆发前,法

9、西斯侵略者在世界范围内发动的最早的局部侵略战争是A.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B. 德意联合侵略西班牙C.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D. 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答案】C【解析】【详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是在1935年10月,1936年德、意联合发动干涉西班牙的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又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所以最早的局部侵略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地区。故排除ABD,选C。10.“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的标志是A. 德意签订“柏林协定”B. 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C. 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D. 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答案】C【解析】【

10、详解】1936年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柏林罗马轴心”正式形成,排除A; 1936年11月,德日两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但德-意-日轴心尚未形成,排除B;在德意共同干涉西班牙内战的过程中,意大利也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轴心国集团正式形成,故选C。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只是表明欧亚主要法西斯国家建立了法西斯极权统治,排除D。11.下列对于20世纪30年代埃塞俄比亚遭受意大利侵略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埃军曾一度控制全国战局B. 埃军虽英勇抵抗但未能粉碎意军速战企图C. 埃塞俄比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力弱D. 埃塞俄比亚得到了国际力量的大力支持【答案】C【解析】依据所

11、学知识可知,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后,埃军就没有控制过全国战局,埃塞俄比亚军队的英勇抵抗粉碎了意大利军队速战的企图,埃塞俄比亚战争以来没有得到了国际力量的大力支持,故ABD错误;埃塞俄比亚战阵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相差悬殊的国力,故C项正确。12.二战爆发之初,西方小国担惊受怕!它们坐在岸上颤抖地说:“我们只要保持安静就会是安全的。”(NEUTRALITY意为“中立”)下图所反映的主要信息是A. 西方小国认为其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B. 西方小国为自身安全意欲结成反侵略联盟C. 西方小国对英法等盟国失去信心D. 法西斯德国和苏联联合对外侵略【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材料,二战之初,西

12、方小国认为其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水中喻指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两条大鳄,故选A。由材料“中立”可知西方小国尚未形成结成反侵略联盟之意,排除B。二战之初,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建立,排除C。二战之初,法西斯德国和苏联互不干涉,没有联合对外侵略,排除D。13.希特勒对外强调“反对赤祸”,却在国内许诺要实行“社会主义”,其实质是A. 调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B. 在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在国际上反对社会主义C. 欺骗德国民众和英法等国D.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实行“中立”【答案】C【解析】【详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不同,希特勒无意调整其矛盾,排除A;希特勒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不可能在德国实

13、行社会主义,也不可能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实行“中立”,排除BD。希特勒从自身利益出发,在国内许诺实行社会主义,通过欺骗手段赢得包括工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的支持,对外“反对赤祸”即反对社会主义是为了迷惑英法等国,趁机发展法西斯势力,故选C。14. “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A. 慕尼黑协定的签署B.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C. 四国条约的签订D. 大西洋宪章的发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慕尼黑协定的理解。由“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得知慕尼黑协定的签署符合这一主张。其它是

14、错误的。所以选A。15.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这一结局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归于失败不利于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进一步扩大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矛盾促使苏联推行避战自保的政策A. B. C. D. 【答案】D【解析】1939年法西斯国家加紧侵略步伐,英、法、苏三国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这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归于失败,也不利于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故正确;英、法、苏三国本身就存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矛盾,其谈判未果进一步扩大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矛盾,故正确;由于谈判未果,苏联转而推行避战自保的政策,故正

15、确。故组合正确,故选D。16.慕尼黑会议违背了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A. 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B. 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C. 带有强权政治的色彩D. 禁止当事国参加【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和政治常识的理解。在慕尼黑会议期间,大国强横霸道,禁止当事国参加会议是明显与国际惯例不相符的,答案为D。A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与题目无关,故排除B。C是特点不是表现,故排除C。17.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考虑的是A. 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B. 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C. 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

16、D. 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答案】D【解析】【详解】波兰作为东欧国家,其灭亡会改变欧洲政治版图,冲击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而损害英国利益,排除A。波兰灭亡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排除B。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但也会对德国法西斯侵略构成威慑,同样符合英国利益,因此并不是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的内容,排除C。由材料中“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可见为了推动其进攻苏联,维护英国安全,英国把波兰作为了殉难者,故选D。18.标志英国放弃绥靖政策的事件是A. 英国对德宣战B. 不列颠之战C. 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D. 大西洋宪章发表【答案】C【解析】【详解】德国闪击波兰,英国就对德宣而不战,依然是实行绥靖政

17、策,排除A。BD两项是放弃绥靖政策的表现,排除。丘吉尔是主张对德实行强硬政策的,故其出任英国首相标志英国放弃绥靖政策,故选C。19.二战初期,在北非战场上的交战国军队有意大利军队德国法西斯军队英国军队美国军队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二战初期,在北非战场上只有意军、英军、德军,故符合,美国军队是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才参与到反法西斯战争,1942年11月美英盟军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实施的登陆作战,排除。故排除BCD,选A。20.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

18、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是指A. 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B. 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C. 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宣战D. 所有对轴心国作战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答案】D【解析】“日德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路线。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 说明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对抗法西斯国家,就是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D正确;A、B和C不符合题意,排除。21.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历史根源在于A. 美国太平洋舰队威胁到日本B. 德意日已结成军事侵略同盟C. 英、美对日本实行

19、贸易禁运D. 一战后美日竞争与矛盾不断激化【答案】D【解析】【详解】A项是现实原因,B项与题干无关系,C项是直接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ABC;D项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历史根源,故选D。22.二战中,标志着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开始变化的事件是A. 通过新的中立法B. 对日本宣战C. 发表大西洋宪章D.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初期,美国宣布“中立”,实质上纵容法西斯的侵略。但随着法西斯侵略的加深,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构成严重威胁。1939年美国通过新的中立法,允许其他国家购买美国武器,实际上为英国购买军火打开了方便之门;1941年美国对日宣战;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

20、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表示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四个选项都表明美国的态度发生转变,根据题干中的要求“开始”排除BCD三项,故A项正确。23.1941年英、美两国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宣布:“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同意未经本民族同意的领土变迁”,“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形式的权利”。对上述主张的正确评价应该是英美完全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反映了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愿望英美暂时放弃了同苏联对抗的政策成为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大西洋宪章内容的评

21、价。英、美两国签署大西洋宪章,其中英美两国并未完全放弃殖民扩张的政策,错;大西洋宪章表明英美暂时放弃了同苏联对抗的政策,成为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反映了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愿望,正确。故本题选B。24.下列对斯大林格勒战役说法正确的是A.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B. 斯大林格勒战役全歼德军50余万人C. 斯大林格勒战役从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2月结束D.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曾经占领过全城【答案】C【解析】【详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歼敌150余万人,由于苏联军民誓死保卫家园,德军始终未能占领全城,A、B、D均错误。只有C是对该战役时间的正

22、确表述,故选C。25.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反攻的是A. 太平洋战场B. 苏德战场C. 北非战场D. 西欧战场【答案】A【解析】【详解】太平洋战场转折点是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北非战场转折是1942年10月底到11月初的阿拉曼战役;苏德战场的转折是1943年2月结束的斯大林格勒战,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是西欧战场的转折。由此可见,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反攻的是太平洋战场,排除BCD,选A。26.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是A. 都是本地区战场上最大规模的战役B. 都是美英盟军取得的重大胜利C. 都是海陆空三军配合下取胜的战役D. 都是地区战场

23、上重要的转折战役【答案】D【解析】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因此,它们都是地区战场上的转折性战役。故选D。27. 战争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这方面的典型战例是A. 西西里岛登陆战B. 阿拉曼战役C. 斯大林格勒战役D. 中途岛海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教材小字的能力。题干中的限定是“作战方式的改变和新型武器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四个选项中只有中途岛海战,体现出有航空母舰和飞机的大规模应用。因此,正确答案为D28.二战中的下列战场,反法西斯力量转入反攻的先后顺序是太平洋战场苏德战场

24、北非战场中国战场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太平洋战场转折点是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北非战场转折是1942年10月底到11月初的阿拉曼战役,苏德战场的转折是1943年2月结束的斯大林格勒战,1944年中国战场转入局部反攻。故正确的顺序是,故排除BCD,选A。29.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诺曼底登陆成功A. B. C. D. 【答案】B【解析】德军斯大林格勒战

25、役的失败是在1943年2月;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是在1943年7月;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是在1943年5月;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项。诺曼底登陆成功是在1944年6月,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含有的A、C、D项。点睛:本题作为组合式选择题既可以用肯定法解答,也可以用排除法解答。用肯定法解答,就是根据教材所学,明确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均发生在1943年,从而确定答案。用排除法解答,就是根据教材所学,在明确诺曼底登陆成功是在1944年的情况下,即可排除含有的选项,从而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3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大西洋宪章开罗宣言雅尔塔协定波茨坦公告A. B. C. D.

26、【答案】D【解析】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开罗宣言和 波茨坦公告,选择D正确;其余两个文献没有参与,排除。31.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了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A. 苏联实力最强B. 罗斯福野心最大C. 美苏矛盾是主要矛盾D. 三国争霸意图显现【答案】D【解析】【详解】三个统帅的对话都反映出主宰世界的意愿和对战后世界的争夺,大国争霸的意图显现,故选D。对话反映的是各

27、国的意愿,不能反映他们的真实地位,排除A;B项与材料不符合,排除;当时的最主要矛盾依然是世界人民同法西斯之间的矛盾,排除C。32.1943年7月,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成功的直接前提是A. 北非战事胜利结束B.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C.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D.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答案】A【解析】【详解】北非战场转折是1942年10月底到11月初的阿拉曼战役,紧接着攻入意大利本土西西里岛,故选A。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结束、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和英美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成功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是在1944年6月,晚于题干事件,排除D。二.非选择题.(共36分)33.阅读下

28、列材料:材料1:材料2: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材料3: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希特勒请回答:(1)材料1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2反映了罗斯福的什么政策?其本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3)材料3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投机狂热导致的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市场的虚假繁荣等。(2)“新政”。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通过“新政”,美

29、国驶出了危机的险滩,保存了资本主义制度。(3)德国法西斯势力抬头(或希特勒在做欺骗性宣传)。原因:德国在经济危机中遭受到沉重打击,造成国内矛盾空前尖锐;当时的德国政府对消除危机束手无策;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由图片的注释“廉价出售汽车”和“美国农场主销毁剩余牛奶”,联系所学,反映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股市投机和虚假的市场繁荣等。(2)由材料“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结合所学,反映了罗斯福新政要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以摆脱经济危机。由材料“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结合所学,通过罗斯福新政

30、,美国摆脱了社会危机,保存了资本主义制度。(3)第一小问,“剑”指武力,“犁”指资产阶级,“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反映了希特勒在做欺骗性宣传。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经济大危机造成国内矛盾空前尖锐,但当时的德国政府软弱无力,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3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从1941年到1945年,实际给苏联的军用物资约为1600万吨。这种物资品种繁多,总价值为102亿美元。世界历史杂志(1986年11月)材料2:罗斯福说:“假若我邻居的房子着了火,而我有一节花园浇水用的皮带管,我不会在救火前对他说:老兄,这

31、根水管花了15美元,你将按价付款才能使用”罗斯福1940年12月的演说词请回答:(1)材料1中,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动机是什么?(2)材料2“假若我邻居的房子着了火”主要喻指什么?为什么要用“邻居”来比喻?(3)材料2“皮带管”主要喻指什么?罗斯福演说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直接原因:苏德战争爆发,苏联面临着巨大压力;法西斯势力日益嚣张。根本动机:为了美国自身的安全和利益。(2)喻指英国遭到法西斯德国的侵略。邻居着火威胁自家,喻意法国灭亡,法西斯德国侵略英国直接构成了对美国的威胁。(3)喻指武器、弹药等战争工具。罗斯福演说的目的是要争取通过租借法,授权总统可以向

32、“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出售、转让、交换、出借军事设备和其他物品。【解析】(1)设问是对苏联实行“租借法”,围绕美国维护自身利益分析作答。可以答为:直接原因:苏德战争爆发,苏联面临着巨大压力;法西斯势力日益嚣张。根本动机:为了美国自身的安全和利益。(2)“假若我邻居的房子着了火”主要喻指英国遭到法西斯德国的侵略邻居着火威胁自家,喻意法国灭亡,法西斯德国侵略英国直接构成了对美国的威胁。(3)联系美国“租借法案”的实施去认识罗斯福的演说。“皮带管”主要喻指武器、弹药等战争工具。罗斯福演说的目的是要争取通过租借法,授权总统可以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出售、转让、交换、出借军事设备和其他

33、物品。35.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请回答:(1)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图片。(2)按照要求完成表格内容。(要求:选择事件的时间必须是19411944年,事件必须与所给事件的性质类似或具有一致性,所填写事件不得超过两个)事件图一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图二德黑兰会议图三中途岛海战图四诺曼底登陆战役类似事件(3)结合史实说明德黑兰会议和诺曼底登陆之间的关系。【答案】(1)图一、三、二、四(错一个不得分)(2)签署大西洋宪章;开罗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每空2分)(3)选择图一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和图三中途岛海战: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反法西斯

34、联盟的形成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扭转了国际力量对比的不利局面。随后,各个战场出现转折。1942年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成为该战场的转折。选择图二德黑兰会议和图四诺曼底登陆战役:1943年德黑兰会议决定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为实施这项计划,盟军确定在诺曼底登陆。1944年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成功地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选择图三中途岛海战和图二德黑兰会议:1942年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出现转折,随后其他战场也出现转折;1943年,反法西斯联盟在各个战场取得了根本性转折,为了加速战争的进程,早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盟国相继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共商大计。【解析】(1)依据图片时间排序即可。(2)依据所学和图片从签署大西洋宪章;开罗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思考回答。(3)依据图片及所学从“选择图一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和图三中途岛海战: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扭转了国际力量对比的不利局面。随后,各个战场出现转折”思考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