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 沁园春 长沙试题.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7360 上传时间:2025-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 沁园春 长沙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 沁园春 长沙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 沁园春 长沙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 沁园春 长沙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 沁园春 长沙试题【模拟试题】 1. 划线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廖廓(lio ku) 百舸(k) 碧(b)透 桔(j子洲) B. 苍茫(cngmng) 沉浮(f) 携(xi)带 竞(jng)自由 C. 峥嵘(zhng rng) 遒(qi)劲 挥斥(ch) 岁月稠(chu) D. 惆怅(chu chng) 遏()阻 激(j)扬 万户侯(hu) 2.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像染过一样) B.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水浅的江底) C. 指点江山,激扬(激浊扬清)文字 D.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游泳),浪遏飞舟 3.

2、 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D.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4.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 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5. 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用法往往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表达,其语序应是( ) A. 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 B. 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 C.

3、 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 D. 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 6. 下列句子并非描写深秋景物的一项是( ) A. 万山红遍,层林层染 B.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C. 漫江碧透 D. 万类霜天竞自由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的,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 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乐府、诗余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C. 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沁园春 长沙属于中调。 D. “沁园春

4、”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了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8. 阅读沁园春 长沙上阕,回答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1),层林尽染(2);漫江碧透(3),百舸争流(4)。鹰击长空(5),鱼翔浅底,(6)万类霜天竞自由(7)。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三句词语的次序同一般词序不一样,这是为了适应诗格律的要求。如果变成一般语序,该怎样写? _。 (2)词中的“看”字可称“领字”,它领起了下文的哪些句子?选出正确的一项( ) A. (1)(2)两句B. (1)(4)四句 C. (1)(6)六

5、句D. (1)(7)七句 (3)诗词讲究炼字,如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写尽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前人评为“卓绝千古”。沁园春 长沙的上阕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是哪一项?( ) A. 立、看、染、争B. 染、争、击、翔 C. 立、透、竞、问D. 看、流、击、竞 (4)根据词作内容,填充下列空白。 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想到了杜牧山行中的两句诗:( ) _。 这段文字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意象鲜明。作者站在橘子洲头,远眺_,近观_,仰望_,俯察_;看到的有红叶,有_,有蓝天,有_,有_,有游鱼;有动景,有_,有远景,有_,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生意盎然的秋景图。 具体阐述下面几个字所表

6、现的意象: 染: 透: 争: 击: 翔: 竞: 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词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 表现了作者的愤恨,迷茫和不解。 B. 表现了作者的远大胸怀和革命壮志。 C. 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奥秘的寻求与探索。 D. 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怀疑和挑战。 E. 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和革命前途的担忧。 9. 上阕寓情于景,诗人要表现的深沉的思绪是( ) A. 在社会深刻变革时期,怎样争取人民自由权利。 B. 在社会深刻变革时期,革命的领导权应由哪个阶级掌握。 C. 在社会深刻变革时期,怎样适时北伐,掌握革命的主动权。 D. 在社会深刻变革时期,怎样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10. 下阕

7、中的“同学少年”这个群体形象,表现的思想感情是( ) A. 发挥五四运动的传统,英勇斗争,将革命进行到底,推动历史前进。 B. 回顾当初不平凡的岁月,认为只有年轻人才能有这样朝气蓬勃的多彩生活。 C. 现在应该和当年一样,写文章评说国家大事,砭锢弊,褒先进,藐视统治者,把军阀官僚看得犹如粪土。 D. 只有青年学生,才能有势不可挡的锐气,才会意气奔放地与反动势力作顽强的斗争。【试题答案】 1. D2. B3. C4. B5. A6. D7. C 8. (1)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2)D(3)B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岳麓山峰,滚滚湘江 万里蓝天 清澈水底;绿水白帆 雄鹰;静景 近景 染:活画出岳麓山一带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壮美。 透:表现出了江水的碧绿澄澈。 争:活现出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击: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江水的矫健雄姿。 翔:形象地写出了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 竞:写出了寒秋中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 B D9. B10.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