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319KB ,
资源ID:773365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7336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课件配套习题 专题七 专题质量检测.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课件配套习题 专题七 专题质量检测.doc

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授课提示:对应专题质量检测(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45分)1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或探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B将相同温度下的酶溶液与淀粉溶液混合摇匀后,需再在该温度下保温5 minC用碱性染料将染色体或染色质染成深色,便于识别有丝分裂不同时期D生态缸稳定性与物种组成、营养结构有密切关系,而与非生物因

2、素无关解析:生态缸稳定性既与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密切相关,也离不开非生物因素,如光照。答案:D2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功能,某实验小组将一幼年家兔的甲状腺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A用一成年家兔做一相同的实验B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相同环境中观察C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后缝合,在相同环境中观察D用另一幼年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解析: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个体的生长发育,且偏重于发育,如切除则肯定影响幼鼠的发育,但出现的症状不一定完全由甲状腺激素引起,为验证此病症完全是由甲状腺激素引起的,有必要再补充外源的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条件下观察比较发育情况。答案:D3

3、观察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解析:因为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从而分析它不能相当于半透膜结构,由此判断A错误;由于题干中“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细胞是活的,故B正确;C项中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故错误;D项中是因为蔗糖溶液的浓度大才导致中央液泡失水的,故错误。答案:B4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

4、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D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解析:纸层析分离后,未见色素带的原因有多种,如忘记画滤液细线;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等。材料为黄化叶时如果操作正确也能得到胡萝卜素、叶黄素两条色素带,所以A项不正确。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且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而分开,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层析液已挥发,所以B项不正确。四条色素带从上往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颜色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所以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

5、度最高,所以扩散最快,位于滤纸最前方。答案:C5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D甲基绿染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解析: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就快;反之,就慢。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而且,在低倍镜下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答案:B6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改变培养液的pH值

6、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解析:用培养液培养酵母菌时,营养条件、pH、O2浓度等都能影响酵母菌数量。调查酵母菌的数量时,可采用血球板计数法,不可用普通载玻片。答案:D7实验室的一位生物学家,根据实验结果报告了一个新发现。如果这一实验结果是有确实根据的,那么其他实验室的生物学家应该能够()A用不同变量重复这一实验并得出相同的结论B做相同的实验并得出不同的结果C重复相同的实验并得出相同的结果D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做相同的实验并得出相同的结果解析:科学实验是遵循平行重复

7、原则的,若结果真实,则该实验便经得起他人重复。答案:C8下列实验或探究中,细胞始终处于生活状态的有()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恩格尔曼用水绵观察光合作用的场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ABC D解析: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是活细胞的生理功能,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时细胞必须是活的,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证明细胞是活的。答案:A9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D

8、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解析:判断元素是否是必需元素通常用溶液培养法。在人工配制的完全培养液中,除去某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仍正常,说明该元素不是植物所必需的;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出现了特定的缺乏症状,且只有补充了该种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才又恢复正常,说明该元素是必需的矿质元素。答案:D10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的小实验,你认为哪一个的结果是不可能的()A绿叶中色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暗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域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

9、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并加碘液处理叶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变成蓝色C将叶绿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置于适宜光源的照射下5 h,加碘液处理后溶液呈蓝色D将经过饥饿处理后的绿色正常叶片置于含有充足14CO2的密闭透明的照光小室内,3小时后在叶内淀粉中可检测到14C的存在解析:加碘变蓝证明有淀粉的生成,但叶绿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中只含有叶绿素,而无进行光合作用的其他必要条件,如生物膜结构、相应的各种酶,仅有叶绿素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答案:C11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因变量的是()A催化剂B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C试管的大小D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的量解析:图中所示单一变量是无机催化剂“

10、氯化铁”与有机催化剂“过氧化氢酶”,由这种自变量所引起的实验结果差异主要表现为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答案:B12在进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甲丁四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下: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分别是()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无法看清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A BC D解析:甲未解离,细胞粘连在一起,造成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乙未漂洗,解离过度,影响了染色,着色很浅,模糊不清;丙未染色,因染色体未着色而无法看清。答案:A13为了了解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实验

11、: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容器中,a组高压灭菌,b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向a、b中喷入等量的“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检测“敌草隆”的消失情况,预计a中的“敌草隆”含量不变,b中的全部消失只用砂土,实验效果不如用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好各再增加c组作为对照,不喷入“敌草隆”,其他处理与a、b组相同A BC D解析:该实验是了解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所以对照实验中,微生物应为单一变量,包括农药在内的其他条件均应相同。土壤中微生物种类复杂程度影响农药的分解效果。因不清楚微生物对农药的分解作用,故结果也可能是b中的“敌草隆”含量变化不大等。答案:C14研究者给家兔注

12、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在兔饱足状态下在兔空腹状态下测定血糖含量测定尿液是否含糖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 BC D解析: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实验应在饱足状态下进行,要准确判断应测定血糖含量和血液胰岛素含量。答案:B15丝瓜的花是单性花。某同学用正常的丝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作用,他的设计是:在1号花开放前套上纸袋,花开后给雌蕊柱头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在2号花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A2号花未套纸袋B2号花未涂生长素C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D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解析

13、:设计的缺陷是缺乏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中,通常要设计对照组,通过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以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鉴别实验中的处理因素同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本实验设计中1、2号均为实验组,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作1、2号的对照。答案:C16在编号为1、2、3、4的四支试管中分别按如图所示加入相应的溶液后,置于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分别向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各2 mL,摇匀后将两试管置于水浴锅内加热煮沸,同时分别向3号和4号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各2 mL,摇匀后将两试管置于冷水中,则四支试管的颜色变化是()A1号和2号试管显砖红色,3号试管无色,4号试管显蓝色B1号试管显浅蓝色,2号试管

14、无色,3号试管显紫色,4号试管显蓝色C1号试管显砖红色,2号试管浅蓝色,3号和4号试管显紫色D1号试管显砖红色,2号试管浅蓝色,3号试管显紫色,4号试管显蓝色 解析:本题考查酶的专一性和常见的有机物的鉴定实验。1号试管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加入斐林试剂后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2号试管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蔗糖是非还原糖,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时,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而呈现斐林试剂本身的颜色,即浅蓝色;3号试管蛋白酶能将鸡蛋清中的蛋白质水解,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因溶液中存在蛋白酶(一种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同理,4号试管存在DNA酶(一种蛋白质),与双缩

15、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答案:C17有三株蒲公英:甲株、乙株和丙株。它们在不同情况下,叶片的性状表现如下表所示。其中甲株和乙株分别是由同一株生长良好的蒲公英上切取的两段根营养繁殖而形成;丙株是从乙株上切取的一段根营养繁殖而形成。重复上面的全过程,结果仍与表中相同。()植株培养条件叶片性状甲株背风向阳处(其他培养条件均适宜)较大、缺刻较浅乙株向风荫蔽处(其他培养条件与甲株相同)较小、缺刻较深丙株背风向阳处(其他培养条件与甲、乙株相同)与甲相同以上事实可以说明:甲株与乙株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乙株与丙株之间的差异是可遗传的变异蒲公英的表现型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环境可以改变蒲公英的基因型

16、A BC D解析:由题干信息知甲、乙、丙基因型相同,故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环境引起的,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蒲公英的表现型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但环境不能改变蒲公英的基因型。答案:B18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矿质元素含量。为探究有关生态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温度、光照和水分等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实验,测得数据如表。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蒸腾比率:植物消耗1摩尔水,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微摩尔数。ACO2浓度升高和施磷肥都能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施磷肥的效果更明显B两种CO2浓度下,施磷肥对石楠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都大于

17、欧洲蕨C由实验结果可推测,干旱对欧洲蕨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石楠D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CO2浓度都高于355 molmol1解析:通过对同一种植物在不同CO2浓度下和施磷肥与不施磷肥情况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温度一直适宜,呼吸作用强度不变,净光合速率的大小即可代表光合作用的强度)的数据对比,可知A选项正确;在同一CO2浓度下,分别对两种植物施磷肥后效果的对比,可得B选项正确;因CO2浓度为539 molmol1时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都大于355 molmol1时,所以D选项正确;从实验结果不能推出C选项结果。答案:C第卷(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共55分)19(15分)科学研究发现环境中

18、的致癌因子(如:紫外线、X射线、砷化物、Rous肉瘤病毒等)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为探究突变基因是存在于细胞质中还是细胞核内,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探究。(1)设计方案根据以上思路,在步骤的基础上完善实验设计方案_。取两个培养瓶分别编号甲、乙,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_。分别观察甲、乙培养瓶中的细胞形态。(2)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_。_。_。解析:由于不会设计和分析探究性实验而导致出错。题干中已知癌细胞与肝细胞核质分离。显然,肝细胞提供了正常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若突变基因在核内,则癌细胞核与肝细胞质重组,细胞会发生癌变。若突变基

19、因在细胞质中,则癌细胞质与肝细胞核重组,细胞会发生癌变。若突变基因既在核内又在核外,则两种重组细胞皆癌变。本题难点在于探究性问题要讨论全面。答案:(1)取癌细胞核和肝细胞质形成重组细胞A,取癌细胞质和肝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B分别取等量重组细胞A和重组细胞B,依次加入甲、乙两只培养瓶中,进行细胞培养(2)若只有甲瓶细胞(重组细胞A)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则突变基因位于细胞核中 若只有乙瓶细胞(重组细胞B)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则突变基因位于细胞质中若甲、乙两瓶细胞(重组细胞A和重组细胞B)形态均发生明显变化,则突变基因可能同时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20(12分)2006年11月16日,上海规模最大的水产市

20、场沪西水产市场发出通知,要求即日起停止销售多宝鱼(味道鲜美的菜肴)。经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抽检的30件多宝鱼样品中全部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且最高检出值为1mg/kg左右。硝基呋喃类药物为禁用渔药,长期摄入存在致癌的可能。我校生物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硝基呋喃类药物是否可能诱导动物致癌,请你为他们完成下列实验设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一)实验题目:探究硝基呋喃类药物是否可能诱导大鼠患癌症。(二)材料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剂量的硝基呋喃类药物溶液A、B、C(分别为低、中、高浓度);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三)步骤设计:(请简要写出)第一步:_;第二步:_;第三步:_;

21、第四步:两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癌症的发生率。(四)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至少写出三种情况)(1)_ _;(2)_ _;(3)_ _。解析:本题是常规的实验设计题目,实验步骤设计思路为:取材分组并编号;对照实验的设计;单一变量处理;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观察并记录数据;预测结果。答案:(三)第一步:选取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体重相当的大鼠若干,随机平均分成四组,并编号甲、乙、丙、丁,分别饲养 第二步:甲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伴硝基呋喃类药物溶液A;乙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伴硝基呋喃类药物溶液B;丙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伴硝基呋喃类药物溶液C;丁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伴等量蒸馏水,且四个组每天饲喂

22、等量的饲料且适量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两年(四)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1)如果四组的大鼠癌症发生率相同,说明硝基呋喃类药物不会诱导大鼠癌症的发生(2)如果四组的大鼠癌症的发生率依次是:丙 乙甲丁,说明硝基呋喃类药物会诱导大鼠癌症的发生,而且剂量越高,诱导大鼠癌症的发生率越高(3)如果甲组、乙组、丙组大鼠癌症的发生率相近,且高于丁组,说明硝基呋喃类药物会诱导大鼠癌症的发生,但跟剂量关系不大(其他合理的预测与分析也可)21(12分)在小麦的萌发过程中,麦芽中淀粉酶的活性大大加强,促进淀粉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供幼苗生长时所需;利用淀粉对I2KI的蓝色反应,可检测淀粉的水解速度。请根据提供的

23、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步骤,验证小麦萌发前后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并回答问题:(1)实验材料和用具:未萌发的小麦种子、干麦芽、I2KI溶液、0.1%淀粉溶液、试管、试管架、烧杯、量筒(10 mL)、漏斗与滤纸、恒温水浴锅、玻璃棒等。(2)步骤:取3支试管,编号1、2、3,向1号试管加入2 mL麦芽的酶提取液,向另两支试管分别加入_和_。向各管内各加入_。向各管内各加入_。_。(3)问题:若想知道高温对酶的作用,可怎样做?若反应速度过快,可如何处理? _。解析:注意对照实验中变量惟一的原则。实验设计时遵循取材、分组处理检测即可。探究高温对酶影响时需再加一组高温处理过酶的实验;若反应速度太快则是酶含

24、量多,需稀释。答案:(2)步骤:2 mL未萌发的种子的酶提取液2 mL蒸馏水2 mL等量的2KI溶液等量的0.1%淀粉溶液摇匀后,将试管放入适温的水浴中,观察颜色变化(3)在步骤中添加试管4,加入煮沸过的麦芽的酶提取液可将酶的提取液进行稀释(注:步骤中与可以颠倒)22(11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理论认为:生长素能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从而激活细胞膜上转运H的载体,将H向膜外运输,使细胞壁酸化、变得松弛,细胞吸水膨胀产生压力,促使细胞生长。为了验证生长素是以酸化细胞壁的方式促进细胞生长的,请完成实验设计:材料用具:燕麦胚芽鞘若干、中性缓冲液、弱酸性缓冲液、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蒸馏水

25、等及必要的用具。(提示:缓冲液均为低浓度,可以维持酸碱度的恒定且对植物的代谢没有影响;不考虑生长素浓度改变对生长的影响。)(1)实验时,首先应对燕麦胚芽鞘作怎样的处理?_。(2)补充实验步骤:第一步:取三个小瓶,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处理过的等量燕麦胚芽鞘;第二步:甲瓶中加入_作对照,乙瓶中加入_,丙瓶中加入_。第三步:培养相同时间后,观察、测量并记录燕麦胚芽鞘的长度。(3)预测实验结果:_。解析:由实验目的确定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进一步确定该实验的自变量应是“胚芽鞘培养条件是否酸性”,中性由中性缓冲液达到,酸性分两组:一是生长素可使胚芽鞘呈酸性,二是不加生长素加入弱酸性缓冲液。再根据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确定三组实验需要加入的物质,另外为了排除胚芽鞘本身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现象的影响,所以应选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由于是验证性实验,所以实验结果只有一种情况,与实验目的相一致。答案:(1)取生长状况一致的燕麦胚芽鞘若干,切去尖端(2)1 mL中性缓冲液和1 mL 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2 mL弱酸性缓冲液1 mL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1 mL蒸馏水(乙、丙顺序可颠倒,溶液的具体剂量不作要求,表明三组实验等量即可)(3)乙组和丙组的胚芽鞘长度均长于甲组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