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815.55KB ,
资源ID:77328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732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必修2课后习题:第2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必修2课后习题:第2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

1、第二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浙江省某地的地形剖面与人口、聚落分布图,完成第12题。1.影响图中四个区域人口和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植被D.土壤2.若图中四个区域原先分布的均为乡村聚落,则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A.B.C.D.解析:第1题,读懂图是解题的关键。图的标题表明此图所示为地形与人口、聚落分布的关系;而且人口与聚落分布曲线也表达这样一个信息:在图示范围内,随着海拔降低,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上升。第2题,图中4个区域聚落的区位条件不同,导致其发展速度不同,海拔最高,且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城

2、市的形成;位于山坡上,坡度大,交通不便,不利于城市的形成;位于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较平坦,利于发展成为城市;位于平原上,土壤肥沃,有河流经过,不仅提供丰富的水源,而且还存在水运的可能,交通最便利,发展为城市的条件最优越。答案:1.A2.D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该城市市区人口约5万。读图,完成第34题。3.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河流B.气候C.文化D.公路4.甲、乙、丙为该城市主要功能区。丙功能区布局特点是()A.上风上水,环境优美B.位于城市边缘,地价较低C.靠近河流,水源优质D.公路过河点,交通便利解析:第3题,通过读图分析:该城市各功能区主要沿河流两

3、岸分布,因此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为河流,A项正确。第4题,丙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沿公路、河流分布。在城市边缘布局,是为了降低地价,节约成本,B项正确。答案:3.A4.B导学号52084033下面两图分别为某城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和城市功能区付租能力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图1图25.表示住宅区土地利用状况的是()A.甲B.乙C.丙D.丁6.图2中能正确表示乙功能区理论付租能力的是()A.B.C.D.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乙靠近市中心且所占比重最大,为商业用地;丁靠近城市边缘且所占比重较大,为工业用地;而丙地处市中心和城市边缘的中间地带且所占比重最大,可知为住宅用地,这样

4、既方便购物又方便工人上下班。第6题,乙功能区为商业区,其在市中心及其附近的付租能力最强。答案:5.C6.A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1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2示意地租变化。据此完成第78题。图1图27.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A.西风;自西向东B.西北风;自东向西C.东南风;自东向西D.东风;自西向东8.图2中曲线能反映图1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A.B.C.D.解析:第7题,根据图中指向标、轻工业区和重化工业区的位置,可以判断该城市的主导风向为西风,河流大致流向是自西向东。第8题,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离城市中心区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图1中甲乙一线依次经过铁

5、路、河流和两条主要公路,郊外铁路两侧远离市区,交通不便,地租最低;河流和两条主要公路两侧地租较高,其中左边公路贯穿整个城市,交通通达度高,地租高。答案:7.A8.D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时和1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完成第910题。9.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A.行政区B.商务区C.住宅区D.工业区10.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解析:第9题,由图中可以看出,工作日中0时该市中心区人口密度与10时差别很大,且工作日10时人口密度远远大于0时的人口密度,可以判断图中阴影区域为

6、该市的商务区,在商务区的周边地区的甲地带应该是住宅区。住宅区因白天人们外出上班,晚上回家休息,而表现为白天人口密度小,晚上人口密度大。第10题,该城市的地域结构为团块状,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答案:9.C10.B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提法是城市主导用地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读图,完成第1113题。11.采用“大院式”城市主导用地布局主要考虑的是()A.便于管理B.人口密度大C.地价低廉D.地形平坦12.以下城市功能区中最适宜采用“街区式”布局模式的是()A.仓储区B.大型居住区C.绿地D.

7、学校13.我国城市主导用地布局从“大院式”向“街区式”的转变,将会()A.增加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B.降低城市商业网点密度C.分散城市功能区布局D.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解析:第11题,“大院式”城市主导用地布局封闭、安全,易于管理。第12题,大型居住区内休憩、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绿化面积大,最适宜采用“街区式”布局模式。第13题,我国城市主导用地布局从“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充分利用了居住小区内的基础设施,减少了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增加了城市商业网点密度,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故D项正确。城市功能区并没有向城郊迁移,因此不会分散城市功能区布局。答案:11.A12.B13.D导学号52084

8、034下图是某权威机构对不同地区城乡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图(单位:亿人)。据此完成第1415题。14.下列关于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城乡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逐步增加B.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逐步减少C.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增长越来越快D.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先增加后减少15.上图反映出的不同地区城市化的特征是()A.19902030年较发达地区逆城市化现象显著B. 1990年欠发达地区和较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均超过50%C. 1970年欠发达地区虚假(过度)城市化严重D. 1950年较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是欠发达地区的两倍以上解析:第14题,由图可知,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在201

9、0年之后有所减少;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逐步减少;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但增长速度并不是越来越快。第15题,19902030年较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故较发达地区逆城市化现象显著是错误的;1990年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不足50%,较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超过50%;1970年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还较低,并没有出现严重的虚假(过度)城市化;1950年较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大约为50%,而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大约为20%,故1950年较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是欠发达地区的两倍以上。答案:14.B15.D下表是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些数据。完成第1617题。2002年2012年年均增长城镇化率(

10、%)30.0952.573.01%户籍人口比率(%)27.8935.292.38%举家迁移比率(%)22.3820.66-0.80%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千米)25 97345 5655.78%注(1)城镇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举家迁移比率即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16.20022012年间,我国()A.人口城镇化慢于人口市民化B.城镇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C.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D.农民工大多

11、举家搬迁到城镇生活17.表格中数据反映的突出问题是()A.城镇人口增长过快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C.城镇土地扩张过快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解析:第16题,表中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年均增长为3.01%,举家迁移比率为负值,说明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而户籍人口比率年均增长为2.38%,说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则人口城镇化快于人口市民化;举家迁移比率只有20%左右,说明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农村生活。第17题,表中城市建城区面积年均增长5.78%,大于城镇化率的3.01%,说明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增长大于城镇人口的增长,城镇土地扩张过快。答案:16.C17.C导学号52084035(2016全国

12、)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第1819题。18.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19.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

13、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解析:第18题,从材料“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该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定了各核心城市的职能,也就是服务种类,其服务等级、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要看各自的发展情况,并没有受到限制。第19题,该空间规划的实施过程也就是兰斯塔德城市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口比重不会提高,也不会降低兰斯塔德地区的人口密度。本规划注重本区域城市体系中各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和一体化发展,而不是城市之间的同质(职能相似)与竞争,当然各城市因产业集中发展会使其对外的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心为乡村地带,周围为绿地间隔的城镇”这种空间规划对城乡用地规划较为合理,会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而且会避

14、免城市个体规模的过度扩张及其带来的城市问题和农业用地的大量减少。答案:18.A19.D下表示意北京市某水文站汇流变化情况。据此完成第2021题。时间1957年7月21日1984年8月10日2010年7月12日流域面积(千米2)90.490.490.4不透水面积比重(%)617765降水量(毫米)121.398.7121.5洪峰流量(米3/秒)166320203峰现时间(小时)87520.对该水文站洪峰流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流域面积B.不透水面积C.降水量D.峰现时间21.下列对峰现时间逐步提前原因的解释,合理的是()A.不透水面积的比重不断增大B.不透水面积的粗糙度不断降低C.流域内地势

15、起伏变小D.降水量逐渐减小解析:第20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不透水面积的比重与洪峰流量大小之间的相关性最高。第21题,根据表中信息即可排除A、D两项;如果流域内地势起伏变小,则地表径流的流动速度将减慢,峰现时间将推迟,排除C项;不透水面积的粗糙度不断降低可使地表径流的流动速度加快,从而使峰现时间提前,故选B项。答案:20.B21.B下表显示了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第2223题。时间1995年2000年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千米2)73.65125326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结构(%)水体8.358.399.27林地15.9028.1525.94农用地63.104

16、3.9139.43建设用地12.6215.9625.3022.据表推断,19952010年该城市的“热岛效应”()A.增强B.减弱C.消失D.面积缩小23.该城市发展中,最值得借鉴的成功做法是()A.扩张城市用地规模B.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C.重视园林绿地建设D.增加道路建设用地解析:第22题,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城市建成区面积中水体和林地面积都有较大面积的增长,城市和郊区之间的温差减小,所以说19952010年该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弱。第23题,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城市建成区面积中水体和林地面积都有较大面积的增长,增加了园林绿地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所以重视园林绿地建设是该城市发展中最值得

17、借鉴的成功做法。答案:22.B23.C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完成第2425题。24.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A.8:00B.12:00C.14:00D.18:0025.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解析:第24题,根据材料,不少人在城郊居住,在城市中心工作,造成“钟摆”交通现象,图中拥挤路段并不在城市中心区,分布在环线与放射线交会处

18、,进城放射线路的右侧车道。所以最可能是早上8:00进城上班时间,A对。其他时间段12:00或14:00车流集中程度低,不易拥堵,B、C错。18:00应是出城的右侧车流拥堵可能性大,D错。第25题,北京城市中心区是商务区,不是人口主要分布区,A错。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人口流动性可能更强,不能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B错。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进入,不能缓解“钟摆”交通现象,C错。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可以导致相关从业人员迁出,缓解“钟摆”交通现象,D对。答案:24.A25.D二、综合题(共50分)26.(12分)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

19、圈等)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由多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即可构成经济圈。根据材料及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1年,“成渝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2013年“两会”期间,重庆市向全国人大提交了重庆成都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的建议,意在促进“成渝经济区”能发展为内陆的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成渝经济区作为人口超过1亿的区域大市场,是中西部市场程度最高,产业集聚度和城市最密集的区域,规划中的成渝经济区总面积18万平方千米。材料二我国城市群分布及“成渝经济区”规划范围示意图。(1)简述我国主要城市群集中分布地区及有利的自然条件。(2

20、)成渝城市群中,级别最高、服务范围最大的两个城市是、。(3)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说明成渝城市群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条件。解析:第(1)题,从右上图三个经济圈可看出我国城市群集中分布地区,城市群的自然区位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流及位置等。第(2)题,成都和重庆是省级行政中心,级别最高。第(3)题,运用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即可。答案:(1)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城市建设成本低;(以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适宜,适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河流、湖泊较多,为城市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水源和运输条件;东部临海,位置优越,便于对外联系。(2)成都重庆(3)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产业集聚,市场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21、交通改善较多,方式多样);国家政策支持;世界产业转移带动城市的发展。27.导学号52084036(13分)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的高低并说明判断依据。(2)A、B、C、D四地中,高级住宅区的最佳选址是,请简析理由。(3)下表为该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统计表。年份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19601004012482012100274132试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4)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

22、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策。解析:第(1)题,从距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等方面来判断A、B、C三地的地租高低即可。第(2)题,从大气环境、交通、水质等方面分析即可。第(3)题,结合表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从城市发展导致建筑物增多、地表硬化、植被减少等方面思考即可。第(4)题,治理该城市交通拥堵需从优先发展公交、限制私家车数量、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交通管理等方面进行。答案:(1)ABC。依据: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B、C两地离市中心渐远,地租依次降低。(2)D地理由:靠近文化区;靠近森林,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好;地势较高,处在流经城市的河

23、流的上游,水质较好。(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或被建筑物覆盖,雨水的下渗量减小,使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植被减少,土壤含水量减小,导致蒸发量减小。(4)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28.(12分)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注重协调环境与城市发展、新老城区建设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下图表示某城市局部区域剖面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1)该市A

24、、B、C三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请说明判断的依据。(2)分析B区域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解析:第(1)题,A区域人文城市化与景观城市化水平都较高,且基本一致,说明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第(2)题,B区域景观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应该加强公共设施建设,进行合理规划。答案:(1)A该区域景观城市化和人文城市化两条曲线指数都高;城市景观与人文城市化协调发展。(2)问题:景观城市化发展程度相对偏低,城市建设相对落后(住房紧张,绿地、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不足等)。措施:合理规划城市;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等。29.(13分)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

25、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时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平均气温差()5.26.05.46.05.5(1)199020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

26、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902030年,该阶段处于中期阶段。第(2)题,城乡一体化的地理意义需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面回答,其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第(3)题,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答案:(1)中期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原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